- 相关推荐
宝宝规矩成法
孩子自律性差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往往会直接粗暴地说“不准”或“不能”,而孩子大多时候会对这些强制性命令表现得无动于衷。父母应该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孩子遵守必要的规矩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遵守必要的共同规则的习惯呢?
不放任
不要娇惯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要遵守必要规矩的意识。比如,爸爸妈妈在平时就要注意教导宝宝:在餐厅、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以孩子还小为借口放纵孩子,同时,家长不能“搞特殊”,要和孩子共同遵守统一的规矩,老人和爸爸妈妈也要“统一战线”,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
早准备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就可以有意地灌输给孩子在幼儿园要遵守的规矩。比如,从外面回到家之后,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说:“我们先排队洗手吧,你排在第一个,妈妈排第二个,爸爸排第三个!”这样能有效减少孩子初入幼儿园时的不适应感,帮助孩子尽早适应集体生活。
谈条件
在不同的时机,家长要选择不同的对策。比如,孩子看见别人的玩具,自己也想要,家长可以建议他跟小朋友商量,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而不是硬抢;当孩子提出要吃冰激凌时,家长可以不要爽快地答应,不妨告诉他,先把满地的玩具收拾好、把沾满细菌的双手洗干净,才可以吃。由于年龄小的孩子的思维能力有限,家长在提出要求时,应当尽量给出具体的指令,并且把这样做的理由解释给他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有耐心。
正强化
家长与其生硬地告诉宝宝不能做什么,不如亲身示范正确的做法、表扬其他人的正确行为、强调正确行为能够带来的好的结果。对于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规则的孩子,家长可以尽量与其进行沟通,具体说明他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这样做了之后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的感受。
变主动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逆反期”,多数孩子在大概2-3岁的时候会进入第一个逆反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逐渐学会了说“不”。被家长告知去做一件事时,他们开始不假思索地拒绝。聪明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希望自己做主的心理,改变说话方式和处理方法。比如,“不要乱放鞋子”这句话,完全可以转化为:“你愿意把鞋子放在鞋架上第一排还是第二排呢?”这时候,他就不会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命令”,还能体会到自己做主的小乐趣。
来自家长的信任也很重要,自我意识强的孩子,会不喜欢接受家长无微不至的“指导”,在属于孩子自己的一些小事上,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或者探索解决方法。
选择性无视
宝宝如果通过哭闹、尖叫来提出要求时,爸爸妈妈可以装作听不清的样子,要求他心平气和地说,如果他照做了,就不要让他失望,即使是无理的要求,也要委婉地跟他讲清楚道理。这样,他不仅能够切实感受到,吵闹起不到作用,还能从爸爸妈妈平静的处理方式中受到启发。
【宝宝规矩成法】相关文章:
规矩的作文08-16
(推荐)规矩的作文08-21
懂规矩作文04-13
老规矩作文07-18
规矩的作文(精华)08-29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07-03
(优)老规矩作文09-04
勿忘老规矩作文07-31
无规矩不方圆作文08-29
规矩的作文15篇(通用)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