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时间:2024-08-05 00:52:05 秀雯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相信是不需要再普及的道理了,尤其是在跑步前,对腿部的拉伸尤为重要。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中老年人如何正确跑步

  1、跑前要进行身体检查

  为了确保安全,中老年人在参加慢跑前最好征得医生同意,并作一些必要的身体检查。自己也可这样检查一下,即用较快速度步行三公里后,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才能开始练习健身慢跑。已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跑锻炼。

  2、跑的距离必须适当

  保证距离适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十分重要的。开始可以从走、跑数十米、数百米入手,适应后慢慢增加。

  3、睡眠和食欲是否良好

  由于健身慢跑促进体内代谢过程,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在慢跑一段时间后会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这是锻炼适当的标志。反之,就可能是跑得过量的警告。

  4、呼吸是否顺畅

  呼吸要自然、深长、协调、不应有憋气感觉。还要和跑的步子节奏相配合。如果跑时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就可能是跑速过快或身体不适应,应降低跑速;如跑时呼吸困难,胸闷难受,就应停跑,请医生检查。

  5、戒除争强好胜心理

  健身慢跑的目的不是的冠军、夺锦标,而是为了健身防病,益寿延年。因此,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及距离进行锻炼,确保安全。

  中老年人跑步选择什么鞋子

  一双专业的慢跑鞋,应该具备舒适透气、高避震系统、提供支撑力、全方位抓地力等功能,才能让你在运动时更为轻松,也是防止你的身体遭受到运动伤害的重要措施。

  舒适性透气,这很重要,因为慢跑是长时间的运动,因此脚容易出汗。这样最好就要选非皮质的运动鞋,像网面内夹透气海绵的鞋面是最好选择。高避震,这点可以对你的脚做缓冲保护——发泡底或气垫底是个不错的选择,具有均匀的着力面。支撑力是要能很好的和脚服帖,要选择很合脚的码。鞋底面要选择抓地能力强的,像汽车轮纹路的有很好的抓地度,切忌不要选择胶钉鞋底,虽然有最强的抓地性但是不适合慢跑运动,容易扭脚。还有一点。慢跑鞋一定要轻便!让脚感觉不到有太多的重力最好。

  中老年人跑步的好处

  1、眼睛:中老年人坚持长跑的人时眼睛直视远方,这对眼睛是很好的放松休息。

  2、心脏:中老年人跑步,在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同时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个器官的工作质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长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从而预防各种心脏病。通过下肢的运动,促使静脉血流回心脏,还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3、血液:有了强大的心脏血管系统,中老年跑者的血液质量也好于常人,身体对长期中长跑发生的适应性改变可改善新陈代谢,减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4、肺部及呼吸系统:中老年人跑步锻炼使肺功能变强,增大肺活量,进行规律性的长期长跑可发达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换气量变大,肺功能增强。

  5、肌肉:除了看上去结实有弹性外,经常跑步的人肌肉组织也会发生变化,一定体积的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分布数量大大增加,更够更高效地舒服氧气、养分。

  6、肠胃:跑步使人情绪饱满乐观,有助于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7、肌肉:跑步可增强肺部呼吸肌、心脏肌肉、颈部肌肉、胸腔肌肉、手臂肌及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处的肌肉,使各处肌肉不易堆积乳酸或二氧化碳等代谢物。

  8、骨骼:跑步可提高各关节的强度,韧带的柔软度;并增加骨骼的强度、密度,避免人到老年患退化性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跑步的好处有哪些?

  1、有助长寿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2、保护心脏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生化研究中心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3、辅助降糖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4、防癌抗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

  ■ 中老年人该如何跑步呢?

  1、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2、慢速放松跑。快慢程度可从人的体质情况出发而定。老年人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比走步快一点为宜。跑步时呼吸要有节奏,做到深、长、细、缓,呼吸与脚步配合,可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要用腹式深呼吸,吸气时鼓腹4,呼气时要吐尽,步伐要轻快,肌肉要放松,双臂自然摆动。运动时间每天半小时左右,跑步时心率每分钟不要超过一百二十次,以皮肤出汗而不气喘为度。

  ■ 跑步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1、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中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雾霾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太阳没出来前不宜跑步

  晨跑,并不是越早越好。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3、空腹不宜跑步

  跑步前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最好吃点东西,过半个小时再开始热身跑步。

  4、晚饭后不要立刻跑步

  吃过晚饭不宜立即跑步,那时候血液集中在肠胃进行消化工作,立即活动影响消化。吃过晚饭半个小时后外出活动为宜。

  ■ 运动的4个层次

  这里整合了运动的四个层次,咚友们可以对号入座,最合适的运动方式请参加第三层+第四层,请注意,只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运动习惯,身体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奖励哦~

  第一层:静态运动

  什么是静态运动?其实就是平时我们说的不运动。比如,看电视、上网和久坐等。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适度休息是必要的,但静态活动应尽量控制在每天2个小时以内。

  第二层:日常活动

  日常活动中,走路、爬楼梯、家务劳动及遛狗等也算是运动。有些人觉得专门抽出一段时间锻炼很累,那就要好好利用日常活动了。记住一句话:坐比睡好,站比坐好,走比站好。建议每天步行至少6000步~1万步。

  第三层:有氧运动

  以每周3~5次为宜。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健康和心肺功能。运动强度应根据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低强度有氧运动包括:跑步、快走、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球类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多样化可防止运动厌倦或虎头蛇尾,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第四层:力量训练与灵活性活动

  每周保证2~3次。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密度,防止意外受伤。灵活性活动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灵活性。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以及甩手、静态拉伸和瑜伽等灵活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相关文章:

跑步减肥的正确方法介绍07-06

关于跑步减肥的正确方法及错误的跑步姿势06-13

跑步机减肥正确方法09-28

可以有效减肥的运动和正确的跑步方法08-07

如何正确跑步10-19

如何正确跑步减肥10-24

教你如何正确跑步10-20

跑步机跑步可以减肥及正确步骤07-09

如何正确地跑步09-28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相信是不需要再普及的道理了,尤其是在跑步前,对腿部的拉伸尤为重要。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中老年人跑步的正确方法

  中老年人如何正确跑步

  1、跑前要进行身体检查

  为了确保安全,中老年人在参加慢跑前最好征得医生同意,并作一些必要的身体检查。自己也可这样检查一下,即用较快速度步行三公里后,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才能开始练习健身慢跑。已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跑锻炼。

  2、跑的距离必须适当

  保证距离适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十分重要的。开始可以从走、跑数十米、数百米入手,适应后慢慢增加。

  3、睡眠和食欲是否良好

  由于健身慢跑促进体内代谢过程,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在慢跑一段时间后会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这是锻炼适当的标志。反之,就可能是跑得过量的警告。

  4、呼吸是否顺畅

  呼吸要自然、深长、协调、不应有憋气感觉。还要和跑的步子节奏相配合。如果跑时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就可能是跑速过快或身体不适应,应降低跑速;如跑时呼吸困难,胸闷难受,就应停跑,请医生检查。

  5、戒除争强好胜心理

  健身慢跑的目的不是的冠军、夺锦标,而是为了健身防病,益寿延年。因此,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及距离进行锻炼,确保安全。

  中老年人跑步选择什么鞋子

  一双专业的慢跑鞋,应该具备舒适透气、高避震系统、提供支撑力、全方位抓地力等功能,才能让你在运动时更为轻松,也是防止你的身体遭受到运动伤害的重要措施。

  舒适性透气,这很重要,因为慢跑是长时间的运动,因此脚容易出汗。这样最好就要选非皮质的运动鞋,像网面内夹透气海绵的鞋面是最好选择。高避震,这点可以对你的脚做缓冲保护——发泡底或气垫底是个不错的选择,具有均匀的着力面。支撑力是要能很好的和脚服帖,要选择很合脚的码。鞋底面要选择抓地能力强的,像汽车轮纹路的有很好的抓地度,切忌不要选择胶钉鞋底,虽然有最强的抓地性但是不适合慢跑运动,容易扭脚。还有一点。慢跑鞋一定要轻便!让脚感觉不到有太多的重力最好。

  中老年人跑步的好处

  1、眼睛:中老年人坚持长跑的人时眼睛直视远方,这对眼睛是很好的放松休息。

  2、心脏:中老年人跑步,在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同时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个器官的工作质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长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从而预防各种心脏病。通过下肢的运动,促使静脉血流回心脏,还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3、血液:有了强大的心脏血管系统,中老年跑者的血液质量也好于常人,身体对长期中长跑发生的适应性改变可改善新陈代谢,减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4、肺部及呼吸系统:中老年人跑步锻炼使肺功能变强,增大肺活量,进行规律性的长期长跑可发达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换气量变大,肺功能增强。

  5、肌肉:除了看上去结实有弹性外,经常跑步的人肌肉组织也会发生变化,一定体积的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分布数量大大增加,更够更高效地舒服氧气、养分。

  6、肠胃:跑步使人情绪饱满乐观,有助于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7、肌肉:跑步可增强肺部呼吸肌、心脏肌肉、颈部肌肉、胸腔肌肉、手臂肌及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处的肌肉,使各处肌肉不易堆积乳酸或二氧化碳等代谢物。

  8、骨骼:跑步可提高各关节的强度,韧带的柔软度;并增加骨骼的强度、密度,避免人到老年患退化性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跑步的好处有哪些?

  1、有助长寿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2、保护心脏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生化研究中心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3、辅助降糖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4、防癌抗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

  ■ 中老年人该如何跑步呢?

  1、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2、慢速放松跑。快慢程度可从人的体质情况出发而定。老年人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比走步快一点为宜。跑步时呼吸要有节奏,做到深、长、细、缓,呼吸与脚步配合,可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要用腹式深呼吸,吸气时鼓腹4,呼气时要吐尽,步伐要轻快,肌肉要放松,双臂自然摆动。运动时间每天半小时左右,跑步时心率每分钟不要超过一百二十次,以皮肤出汗而不气喘为度。

  ■ 跑步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1、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中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雾霾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太阳没出来前不宜跑步

  晨跑,并不是越早越好。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3、空腹不宜跑步

  跑步前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最好吃点东西,过半个小时再开始热身跑步。

  4、晚饭后不要立刻跑步

  吃过晚饭不宜立即跑步,那时候血液集中在肠胃进行消化工作,立即活动影响消化。吃过晚饭半个小时后外出活动为宜。

  ■ 运动的4个层次

  这里整合了运动的四个层次,咚友们可以对号入座,最合适的运动方式请参加第三层+第四层,请注意,只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运动习惯,身体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奖励哦~

  第一层:静态运动

  什么是静态运动?其实就是平时我们说的不运动。比如,看电视、上网和久坐等。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适度休息是必要的,但静态活动应尽量控制在每天2个小时以内。

  第二层:日常活动

  日常活动中,走路、爬楼梯、家务劳动及遛狗等也算是运动。有些人觉得专门抽出一段时间锻炼很累,那就要好好利用日常活动了。记住一句话:坐比睡好,站比坐好,走比站好。建议每天步行至少6000步~1万步。

  第三层:有氧运动

  以每周3~5次为宜。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健康和心肺功能。运动强度应根据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低强度有氧运动包括:跑步、快走、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球类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多样化可防止运动厌倦或虎头蛇尾,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第四层:力量训练与灵活性活动

  每周保证2~3次。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密度,防止意外受伤。灵活性活动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灵活性。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以及甩手、静态拉伸和瑜伽等灵活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