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同步练习习题
一、积累运用,我最棒!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芯片( ) 弥补( ) 聘用( ) 趋势( ) 光纤( ) 胆怯( )
2.解释下列词语。
(l)与日俱增:
(2)按部就班:
(3)归根到底:
(4)无穷无尽:
3.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应删去的一项是:()
煤气是煤燃烧时产生释放①的一种气体②,包含着许多有害成分③,包括有毒和无毒成分,其中主要的占很大比重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煤燃烧时氧气不足⑤而形成的。通常说的⑥煤气中毒,实际上⑦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④⑤⑦ D.①⑤⑥
4.仿照下面一句话,并运用比喻下一句话。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山河填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我能行!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在这种情形之下,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多用“科”、还是多用“技”?我们知道,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科技部”,科技部既要管“科”,也要管“技”,问题是对“科”多注一点资源,还是对“技”多注一点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个人、学校、国家,都会是一个非常挠头的问题。
在1921年4月,爱因斯坦第一次到了美国,准备到爱迪生的机构去做研究,抵美后受到盛大欢迎。他到波士顿的时候,有一个记者给了他一张纸,上边有一系列实际问题,包括谁发明“对数”,美国哪一个城市制造的洗衣机最多,纽约到水牛城有多远,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因为爱迪生对每一个要聘用的人要考试,问的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记者就拿这些题目来考一考爱因斯坦,结果爱因斯坦完全不合格。
这个故事要描述的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人,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会发生刚才那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5.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心目中,“科”和“技”各侧重什么?
“科”侧重于:_________________
“技”侧重于:_________________
7. 文中举的.“爱因斯坦不及格”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8.“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一些?二者是什么关系?
9.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有什么差异?
三、动手写作,我可以!
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你觉得自己应该属于杨振宁所说的那一种类型?在今后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吗?请把你的理想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xīn mí pìn qū xiān qiè
2.(1)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2)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3) 归结到根本上。
(4) 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3.B
4.我不是奔腾在平原丘陵中的大江,而是淙淙小溪中的一滴水--为辽阔的大地填上一份活力。
5.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6.基础性研究 新技术开发
7.想要说明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两个人的价值观不一致,还说明从事科学和从事技术所要专注的领域和知识是不一样的。
8.两个都很重要,两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
9.中国的教育哲学强调基础知识,按部就班的训练,而美国的教育哲学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