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5.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发现试管里的汽水,有气泡;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9.(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0.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 36克。
1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2.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能熟练的内容: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1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8.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四年级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12-18
《台阶》知识点梳理03-01
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08-23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06-02
四年级《白桦》知识点梳理02-28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02-28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常用3篇06-02
北师大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知识点03-05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12-18
最新高二必考化学知识点梳理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