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疑难解析

时间:2024-09-30 13:41:0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乙己》的疑难解析

  解析,是一个汉语词语,即剖析;深入分析;拆解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乙己》的疑难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1、小说用“孔乙己”作人名和题目有什么寓意?

  孔乙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绰号。鲁迅为什么要用绰号作人名呢?1919年3月,鲁迅在写完这篇小说时曾有过说明。他说,“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这段话说明孔乙己这个人物是作者经过艺术概括的典型,而不是借小说中的人物来作人身攻击。然而,更重要的是采用这个人名与创造人物和表达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而来。这六个字本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为“半懂不懂的话”。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对这个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时也是对孔家店的蔑视和讽刺。鲁迅用这个人物的绰号作为小说的题目,给作品定下了讽刺性的基调,具有鲜明的反孔色彩。

  2、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及其如何成为科举制的牺牲品的?

  小说的1~3段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进而介绍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风情。酒店的格局与别处不同:做工的短衣帮只能靠柜台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有钱人才能踱进隔壁房子要酒要茶慢慢坐喝。从买酒的钱币(铀钱),从人们的服饰(短衣、长衫),从喝酒的方式,排场(一外一内,一站一坐)可知,本篇故事是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江南小镇。在那样的时代,社会贫富差别悬殊,富者不劳而获,过着闲懒寄生的生活,而劳苦大众虽日以继夜地劳作,仍过着贫苦艰辛的生活。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统治者为维护他们的统治,不但用封建礼教束缚、麻醉、毒害人民,而且用科学制度笼络人才。读书人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参加科举考试,一次考下去,还得等上三年,所以成千上万的读书人考白了头,成为科举制的牺牲品。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3、作者如何用“笑声”表达创作意图、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

  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充满泪痕悲剧,但孔乙己周围的人们对他的不幸却是充满快活的笑声。《孔乙己》中的“笑”,实是对于国人精神状貌的写照。他们笑他脸上和心灵上的伤疤,甚至笑他残废的身体,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映衬出“笑声”的残酷性,实际上是揭露旧社会的冷酷无情。“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孔乙己的不幸,成了人们饭余酒后的笑料,甚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是一个引人开心的笑料。在这点上,贪婪的掌柜、冷漠的酒客(包括长衫帮和短衣帮)、善良的小伙计、天真的邻舍孩子们对他的讥笑都是一致的。笑声有着普遍性,即社会对苦人冷漠的普遍性。不过,身份不同的人笑声也有区别:掌柜和酒客是寻笑、“取笑”,小伙计是“附合着笑”,邻舍孩子们是“听到笑声,也赶热闹”。“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长久没到酒店了,是死是活,谁也不关心,只有掌柜还记住:“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他的生命还不值“十九文钱”。这是多么冷漠的社会,这是多么无情而又麻木的人们啊!

  在《孔乙己》中,这“笑声”反映了社会上一般人对不幸者的冷漠态度,这“笑声”也照出了群众愚昧麻木的灵魂。被笑者和笑者都是被封建社会吃掉了灵魂的人们。

  孔乙己课文赏析

  鲁迅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至今读来仍然是那么震撼人的心灵。它再次入选初中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下面就是我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

  第一部分(1-3):环境描写。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孔乙己活动的环境,是他活动的舞台。作品就是通过这个环境来刻画孔乙己的形象,反映他的命运的。

  第一段:描写酒店格局和顾客。

  1、为什么要写酒店格局?酒店就是一个小社会。通过这个小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世态人情。为“我”的最后职务作铺垫。

  2、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描写顾客?通过顾客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顾客分两大类——短衣帮和穿长衫的。这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两极——贫富差别。

  3、这些描写与刻画孔乙己有什么关系?孔乙己也是酒店的老顾客。而他与以上顾客都不一样,是个很特殊的顾客,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段:写“我”的身份与职务的变化。由伺候短衣帮到专管温酒。与前面相照应。

  1、为什么要写这些?这同样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状。往酒里羼水是酒店欺骗穷顾客的一种手段。

  2、写这些与刻画孔乙己有何关系?作品是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来刻画孔乙己的。正“我”的特殊性才可能对孔乙己了解得很清楚。如何他伺候穿长衫的就不可能了。孔乙己是穷人,所以与孔乙己打交道,才会注意到孔乙己。

  第三段:写“我” 心理活动这一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孔乙己与其他顾客不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也是设置的一个悬念。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对孔乙己的描写。

  第二部分(4-8):第一次正面描写孔乙己出场,到酒店喝酒。

  第四段:写孔乙己的外貌和酒客对他的取笑。是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刻画。突出一个“笑”字。

  1、外貌描写:穿著——特殊,身材——懒,脸色——穷、不健康、挨打,语言——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名字——没有人关心,动作——排出九文大钱——得意——引出顾客的议论和嘲笑。

  顾客取笑:从说伤疤到议偷窃。一方面表现顾客的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另一方面表现孔乙己的迂腐、可怜与可笑。

  第五段:插叙——揭示了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根源——好喝懒做——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交代了孔乙己的过去。虽偷窃,但从不拖欠。为后面埋下伏笔。

  第六段:继续写顾客对孔乙己的取笑——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的心理变化:“不屑置辩”——还有股傲气;“颓唐不安”,“脸色”“死灰”——沉重的精神打击。

  第七段:写孔乙己关心“我”读书、写字。表现孔乙己爱读书的性格。

  第八段:写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们吃。表现起善良的一面。

  第三部分(9-11):写孔乙己第二次来酒店喝酒的情景——被打折了腿。

  第九段:过渡段——表现孔乙己是社会上可有可无的角色,可怜而可悲,没有人关心他。

  第十段:写老板想起孔乙己,因为他欠账。与前面相照应。

  第十一段:写孔乙己再次来喝酒。再次写他的外貌、衣著、脸色、语言、动作,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听到他的熟悉声音,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断了腿,用手走路;“摸出四文大钱——艰难。孔乙己已经凄惨到极点了,生命垂危了。可是,他迎来的仍然是酒客的嘲笑。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多么冷酷!

  第四部分(12、13):结局。

  第十二段:写孔乙己一年多没有露面了。

  第十三段:写孔乙己之死。大约——估计,因为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关心;的确——肯定,因为他以前“从不拖欠”,而现在一年多没有来还账,也没有来喝酒,除了死亡,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一个读书人,一个“苦人“,一个弱者,他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多么令人辛酸!又多么令人深思啊!鲁迅对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批判真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孔乙己》的疑难解析】相关文章:

《孔乙己》文章03-09

孔乙己作文11-18

《孔乙己》文章【优】03-09

孔乙己作文【优秀14篇】11-30

《孔乙己》文章9篇(精)03-09

智能的解析作文07-20

我是孔乙己作文(通用14篇)01-04

匆匆课文词语解析03-04

落花生的词语解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