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内容

时间:2024-07-02 21:46:06 林惜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内容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读书做文章;窗课,习作文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内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内容

  原文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为祖国的解放和深受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又是怎样从小立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恩来的情感世界。

  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通读课文,学习词语

  师:大声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生读课文。

  师:说一说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

  生说不懂的词语,学生之间互相解答,教师辅助。

  三、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生默读并思考。

  师:交流一下。

  生用自己的话说文章大意。

  师概括: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事实,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肃:sù(严肃、肃静、肃穆)

  晰:xī(清晰、明晰)

  振:zhèn(振作、振兴、共振)

  胸:xiōng(胸脯、胸襟、胸口)

  怀:huái(怀念、怀乡、怀抱)

  赞:zàn(赞成、赞许、称赞)

  效:xiào(效应、效益、效用)

  凡:fán(凡庸、凡尘、凡人)

  顾:gù(主顾、顾念、顾虑)

  训:xùn(训诫、训斥、训练)

  斥:chì(斥骂、排斥、训斥)

  二、我会认组词

  崛:jué(崛起、崛地而起)

  范:fàn(模范、师范、范围)

  魏:wèi(魏国、姓魏、魏王)

  淮:huái(淮安、淮河、淮北)

  三、多音字

  难:nán (困难)nàn (遇难)

  轧:yà(倾轧)zhá(轧钢)

  模:mó(模范)mú(模子)

  兴:xìng(高兴)xīng(兴奋)

  四、近义词

  清晰一一清楚 抱负一一理想 胸怀一一胸襟

  赞叹一一赞扬 麻烦一一烦琐 疑惑一一困惑

  驱使一一促使 欺凌一一欺侮 果真一一果然

  沉郁一一郁闷 热闹一一喧哗 左顾右盼一一东张西望

  五、反义词

  繁华——荒凉 清晰——模糊 热闹——安静

  非凡——普通 坚定——犹豫 风和日丽——乌云密布

  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左顾右盼一—目不转睛

  六、理解词语

  模范: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抱负:远大的志向。

  胸怀:心胸;心怀。

  赞叹:称赞。

  麻烦:烦琐难办的事情。

  疑惑不解:怀疑困惑不能明白。

  沉郁:低沉郁闷。

  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训斥:训诫和斥责。

  劝慰:劝解安慰。

  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七、句子解析

  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反衬:别处的冷清与萧条,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舒适、富足,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悲惨、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2.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两个反问句,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于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来说急于想知道答案。

  3.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从“不但不”“反而”能看出中国巡警的可恶。

  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从这个反问句能看出围观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5.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从这个比喻句能看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内心很焦灼,他急切地想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

  6.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从“为之一振”“竟然”能看出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感到很意外,很吃惊,很骄傲,很佩服!

  八、问题归纳

  1、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答:其他同学读书都是为亲人、为自己、为家庭,而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在对比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2、新时代我们应为什么而读书?

  示例1:我们仍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壮大,无论是发展科技还是增强软实力,都需要我们好好读书。示例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

  3、少年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了触动,明白了伯父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少年周恩来背着伯父进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哭诉着自己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中国巡警局却不予理会,反而训斥这个女人,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让少年周恩来深深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国力衰弱,不能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只能任人宰割。明明是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可是中国巡警却帮外国人说话,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因为“中华不振”啊!这令人愤怒的事情激发了周恩来的爱国之心。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下去,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而学习、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寄托着他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0):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11-14):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15-17):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十、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内容】相关文章:

中华之崛起作文09-26

守望中华崛起的灵魂作文07-29

跳动的音符,见证中华的崛起作文07-31

中华之魂作文09-27

魔王崛起作文07-12

大国崛起作文12-15

中国崛起作文11-30

魅力中华作文07-19

巍巍中华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