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1
教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努力争取成功。
多接触社会
经风雨见世面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方法技巧
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如考试,要指导孩子树立胜不骄,败不馁,以正确平和的态度面对做后的结果。鼓励孩子发扬自己的长处,多多表现自己,这样以后才能做到不怯场,不紧张。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2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点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而未来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一种敢于面对现实、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自我激励精神;具有关爱他人、关心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那么,幼儿园、家庭如何重视和加强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才能形成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对待孩子,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不论孩子有多大,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如:对待小班的孩子可采用拉拉手、摸摸头、拍拍肩、抱一抱等肢体语言,去满足孩子的正当心理需要;对待中大班的孩子可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沟通教师和孩子间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
道德情感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教师应该和家长一起抓住同情心、诚实正直和羞耻心这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1、 同情心的培养
同情心是人们社会交往及获得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让孩子成为善良体贴、责任感强、富有同情心的人,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去关心他。如:大班音乐中的歌表演《让座》,孩子们非常喜欢,当孩子们会唱歌曲后,他们会模仿歌曲中人物,此时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去帮助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此时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在无意之中,孩子就会萌发关心集体、关心父母、关心同伴、乐意分享的优良品质。对待他人就会富有爱心,会随时随地做好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就会以你为榜样,富有同情心。
2、诚实品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同虚伪打交道,犹如跟魔鬼打交道。可见,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诚实这一品质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是孩子建立信任感的必要条件。如: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确实某种原因不能办到,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这样孩子才能信任你。信任感是诚实品质的基石,要使孩子建立信任感,教师和家长必须尊重他的隐私,这样双方就会越来越信任、坦率和真诚。诚实正直的品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3、要懂得羞耻心
羞耻心是不良动机和错误行为的枷锁。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某一次错误行为感到羞耻,然后感到内疚,那么它给孩子的记忆是深刻的,一时半儿是抹不掉的,如:有一次,我班一位孩子哭闹着不肯到幼儿园,原因是他把自己的刘海剪掉了,觉得难看。后来家长告诉我,说他在家剪纸,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了,这下把妈妈气坏了。我知道后,跟他个别谈话了解,才知。原来,他想尝试一下头发能不能剪掉,结果,咔嚓一下,头发掉了。就这件事,我在全班对小朋友进行了自我保护教育。这件事对他来说记忆是深刻的,而这记忆时常会提醒他自己不再重犯错误。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适当提醒和公开孩子的错误是必要的,并且引导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这种负面情感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积极创设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养成。
在适当范围内,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任务,让孩子拥有自主权、选择权,独立去完成。在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当预见到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先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若完成任务确有困难,要采取“帮而不代”的态度,去帮助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不畏困难的精神、自我意识等良好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大班《害虫和益虫》探索性教育活动中,我让小朋友自己去抓昆虫,结果,孩子们抓到了蚱蜢,抓到了螳螂,蚂蚁,蚊子、苍蝇、蝉等许多昆虫,但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于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问家长、自己去分析、识别,找答案。经过他们探索得出益虫和害虫的结论。然而当前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的教育状况,相当不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养成。因为溺爱的教养方式,及易扼杀他们自我意识的的养成。因此幼儿园应以各种教育手段激励孩子,并和家庭一起应形成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环境,让孩子明白不懈努力的价值,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养成。如:我班有一位家长谈到这样一件事情,她在买菜时买回了龙虾,女儿要饲养,母亲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而是配合女儿,在饲养龙虾的过程中,引导女儿观察、探索,逐渐使女儿知道了龙虾的蜕变,明白了龙虾的生活习性。
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日渐浓厚,而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体验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的坚持性。因此,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融洽和睦、民主平等、愉快欢乐。但想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总之,丰富健康的幼儿园、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稳定。
三、要重视孩子EQ的培养
所谓EQ,就是情商思维,它主要包括面对现实思维的思考、乐观的思考等。
由于独生子女的'依懒性,他们缺乏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此时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对他们今后独立克服困难越不利,过分顺利的环境会导致抗挫能力的下降,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面对现实,去树立克服困难的心理。现在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际上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例如:我班一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针对这件事,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他奶奶对我说:“明明是我唯一的孙子,是我的一切,我愿意为他做最大的牺牲。让他自己做事人太小了,我觉得太可怜了。”结果,开学了,奶奶不放心,还是想到幼儿园来喂他吃饭,想给他穿衣穿鞋。人家会穿脱衣服,他却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而在家奶奶还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渐渐地明明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了,他哭了,使他缺乏自信心。还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期望值高,让孩子学这学那,学的不好,要责骂孩子,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拔高对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屡遭挫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因此科学合理的期望应该是长远与阶段目标相结合,还要联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长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经验告诉我们,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悲观的态度,易使人患忧郁症。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生活中多赞同孩子的乐观想法,少说一些泄气的话,要多对孩子进行积极乐观的评价。家长乐观开朗的性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要教会孩子情感表达以及控制情感的方法
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形成良好人格,教会幼儿情感表达及控制情感的方法很重要。平时,当孩子们活动时,难免会出现矛盾,此时,孩子们会把各种消极情绪表露在外,如:愤恨、哭闹、甚至打架,此时,老师和家长可以用眼神来暗示,或适当的语言加以疏导,相反,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出现负面影响。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例如:有一次珠心算口算比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就要开始了,超超小朋友人虽小,但参与意识强,他说我们要得第一名,他自信的样子实在可爱。比赛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充满自信,都准备得第一。但比赛总有输赢,结果是残酷的,超超这组输了,超超小朋友生气了,一脸的不高兴。看着他沮丧的样子,何不给他们讲个故事来消消气。于是,我编了故事《小红不高兴了》。老师讲述故事后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小红在家、幼儿园为什么要生气、哭闹?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你有没有遇到不高兴的事?如果遇到不高兴的事就生气哪会怎么样?如果你遇到生气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等等。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高兴时应该控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可以将生气的事情讲给别人听,也可以作别的事情,这会忘记生气的事情,很快又会高兴起来。这样做既不妨碍别人,也会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快乐的孩子大家都喜欢。通过这件事,班级里孩子们生气的现象少了。
丰富活动区内容,对增强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效果非常好。让幼儿在各区域中体验成功,学习合作,如设置区域“娃娃变脸”,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情好坏选择适当的眼睛、嘴巴贴在娃娃的脸上,反映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再如设置建构区,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搭建构造,在共同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事实告诉我们,凡能清楚的意识到什么使自己高兴、痛苦、兴奋、内疚、自豪,并能将这些情绪用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往往不会出现心理疾病。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幼儿控制自己的情感,又要敏锐地识别他人的情感,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这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如果幼儿学会既能识别他人的情感,又能学会如何适当控制自己情感的方法,那就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07-02
怎样培养孩子自控力10-31
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09-21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05-12
提高孩子心理素质的方法07-02
如何培养积极的孩子03-02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03-16
怎么培养孩子的胆量10-29
怎么培养孩子自信08-19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