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

时间:2024-08-11 14:04:3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

  (45分钟)

苏教版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词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咕哝( ) 诅咒( ) 颤动( )

  两颊( )____(chéng)罚发____(liǔ)

  ____(xiāng)银马____(zō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绉纹 诅咒 船舱 发绺

  B.丰润 驼背 敏捷 应付

  C.腔调 惩罚 跨耀 咕哝

  D.歪纽 气愤 光芒 柔和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2)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二)语言运用

  5.“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人物描写中的哪一种。

  (1)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 )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

  (3)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 )

  (4)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 )

  7.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2007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三)语文常识

  8.《童年的朋友》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国)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9.外祖母问“我”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的时候,为什么“往沙发那边瞧”,还要“我”小点声说10.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三、课内阅读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本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本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外祖母是自己的朋友14.本段文字在整篇文章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一)1.gū nong zǔ zhu chàn jiá 惩 绺 镶 鬃

  2.B 点拨:A.绉——皱;C.跨——夸;D.纽——扭。

  3.(1)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2)丰茂滋润。

  4.D 点拨:D项中的“今非昔比”是指“现今好于往昔。形容变化很大”,用在这儿不恰当。

  (二)5.比喻 把语言比作鲜花,非常富有美感,使外祖母的形象显得更加美好

  6.(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4)外貌描写

  7.D 点拨:A项无主语,应去掉“由于”;B项“通过并审议”词序颠倒,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审议并通过”;C项缺少了谓语或者说谓语不当;D项不是用词不当,而是缺少宾语,“控诉”改为“揭露”后仍然缺少宾语。

  (三)8.《童年》 高尔基 苏联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母亲》

  二、9.外祖母怕“我”母亲知道后,“我”会受到责罚,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爱。

  10.第一次体现了外祖母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愤愤不平;第二次表现了她的宽容和快乐;第三次体现了她的坚强和乐观。

  三、11.排比 对外祖母高度评价、无限敬重和把外祖母看作真正朋友

  12.解释说明 点拨: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解释外祖母为什么是“我”最珍贵的朋友。

  13.因为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14.点明主旨 点拨:本段写了外祖母对自己一生重要的影响,照应“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

《苏教版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相关文章:

关于同步作文11-29

穷人同步练习03-08

《穷人》同步练习03-08

童年的朋友作文09-14

【精选】童年的朋友作文04-14

《秋天的图画》同步练习03-05

《有趣的发现》同步练习03-07

七下语文四单元知识点03-05

《童年的朋友》反思回顾06-07

《狮子和鹿》同步练习03-08

苏教版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

  (45分钟)

苏教版初中七下《童年的朋友》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词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咕哝( ) 诅咒( ) 颤动( )

  两颊( )____(chéng)罚发____(liǔ)

  ____(xiāng)银马____(zō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绉纹 诅咒 船舱 发绺

  B.丰润 驼背 敏捷 应付

  C.腔调 惩罚 跨耀 咕哝

  D.歪纽 气愤 光芒 柔和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2)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二)语言运用

  5.“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人物描写中的哪一种。

  (1)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 )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

  (3)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 )

  (4)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 )

  7.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2007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三)语文常识

  8.《童年的朋友》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国)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9.外祖母问“我”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的时候,为什么“往沙发那边瞧”,还要“我”小点声说10.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三、课内阅读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本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本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外祖母是自己的朋友14.本段文字在整篇文章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一)1.gū nong zǔ zhu chàn jiá 惩 绺 镶 鬃

  2.B 点拨:A.绉——皱;C.跨——夸;D.纽——扭。

  3.(1)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2)丰茂滋润。

  4.D 点拨:D项中的“今非昔比”是指“现今好于往昔。形容变化很大”,用在这儿不恰当。

  (二)5.比喻 把语言比作鲜花,非常富有美感,使外祖母的形象显得更加美好

  6.(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4)外貌描写

  7.D 点拨:A项无主语,应去掉“由于”;B项“通过并审议”词序颠倒,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审议并通过”;C项缺少了谓语或者说谓语不当;D项不是用词不当,而是缺少宾语,“控诉”改为“揭露”后仍然缺少宾语。

  (三)8.《童年》 高尔基 苏联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母亲》

  二、9.外祖母怕“我”母亲知道后,“我”会受到责罚,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爱。

  10.第一次体现了外祖母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愤愤不平;第二次表现了她的宽容和快乐;第三次体现了她的坚强和乐观。

  三、11.排比 对外祖母高度评价、无限敬重和把外祖母看作真正朋友

  12.解释说明 点拨: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解释外祖母为什么是“我”最珍贵的朋友。

  13.因为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14.点明主旨 点拨:本段写了外祖母对自己一生重要的影响,照应“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