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州苏一中学校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
序言
2014年——2018年,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5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5年,是面临重要战略机遇和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错的5年;同时,也是学校跨进新的百年,接受z省五星级学校评估的关键时期,因此,未来5年的学校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和希望同在。必须牢牢树立机遇意识,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在学校“十五”期间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狠练内功,丰富内涵,打造品牌,使学校成为具有先进理念、鲜明特色、一流设施、一流质量、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规模型现代化学校。为使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更加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2009——2013年学校发展回顾
2009——2013年,是州苏市第一中学百年办学史上发展最快、最好,成果最为显着的5年。
学校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办学绩效等各个方面均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于2011年和第二高级中学成功合并,优势互补,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z实验中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空间。学校于2011年和上海中锐集团合作,成功创办民办体制的新z中学,正稳健发展。学校于2012年和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合作,成功建立州苏国际预科学校。现已形成由一中本部(公办高中)、z实验中学(国有民办公助初中)、一中分校(公办初中)、新z中学(民办完中)、国际预科学校等组成的优质教育集团。
5年来,学校坚持“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学校的示范性日益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愈加凸显。学校于2012年被z省评为普通高中四星级学校,于2000、2010两次被评为z省文明单位,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2 项。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近百年来,经过历任领导和教职员工不懈奋斗,薪火相传;历届学生不辱校训,志在有为,州苏市第一中学积淀了丰厚的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的五年,州苏市第一中学将跨入新的百年。隆重纪念百年校庆,深入总结百年办学积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巩固办学成果,创造新的辉煌。
指导思想
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办学之路,继续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要求,在学校目前已经形成的优质教育集团基础上,切实抓住“五星级学校评估”和“百年校庆”两大契机,夯实基础,丰富内涵,着力发展,提升品位。
发展目标
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并举互补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让一切促进发展的资源涌流;不断改善优化办学条件,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工作需要;积极锻造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丰富科研成果,提升办学效益,扩大名校效应;最大限度提高教职员工福利待遇,激发主人翁意识,把州苏市第一中学(集团)办成校园环境美丽、文化氛围浓厚,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五星级示范高中和规模型现代化优质教育集团。
三、队伍建设
一、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改善结构,丰富内涵,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优化职务结构,使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20% 左右,其他专任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具有高、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7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博士和外籍教师。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使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保持在10名左右,州苏市级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带头人保持在30人左右,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带头人保持在50人左右;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绝大多数教师能开设1门以上的选修课;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学术讲座;各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步伐,尽快形成老中青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机制。
二、措施
1.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历层次,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根据工作需要和可能,支持教师采取脱产学习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历。
2.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统筹安排,系统管理。以骨干教师研修班为工作抓手,加强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师徒结对”,延长培养时间,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考核管理。
3.加强教研组建设。牢固树立教研组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争先创优的战区和愉快生活的家园。
4.为教师的学术交流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支持优秀教师和专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表彰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突出成就,提高他们在校内外的知名度。
5.加强学科建设。以教研组为主体,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改革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校本教材建设,每学科每年都要推出1-2门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精品课程。
6.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施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分配制度进一步向班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倾斜。对教学竞赛获奖、取得教科研成果以及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等给予奖励。
7.较大幅度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对参加研究生学习、外出教研活动、研修班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给予经费补贴。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10%以上。
四、教育工作
一、目标
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要继续牢固树立教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良教育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大多数毕业生为全国一流高校录取,每年有成批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确保高中部、初中部在州苏市的领先地位和国内外较高的知名度。
二、措施
1.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
继续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全面理解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加强基础,发展能力,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体育教学和群体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和身心素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建设体育训练中心、文艺活动中心、创新教育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加学生发展后劲,为学生成材成功奠定优良基础。
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自觉参与教育科研;学校平均每年承担有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以上,一般课题3项以上,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每人平均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力求理论研究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
4.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学校互派师生、联合办学、合作科研,富有成果。
5.重视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管理,跟踪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信息数据共享的教学管理网络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重视社会、家长的评价,建立定期邀请家长随堂听课制度。
6.加强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更新实验设备。继续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验室运行管理保障机制。改善实验室结构和规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科研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重视实验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队伍的层次和水平。
7.继续办好省招班、实验班、双语班。继续强化体育、艺术特色。创造条件,向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过渡。
五、办学体制
继续保持已经形成的由主体——组成体——协作体组成的教育集团格局。其主体为州苏市第一中学;其组成体为州苏市z实验中学、州苏市一中分校、新z中学、州苏国际预科学校,协作体为与我校有友好关系的国内外友好学校和企事业单位。
实行公办、民办、国际合作等多种教育办学体制。
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
州苏市第一中学(高中)为公办体制。
z实验中学逐步向完全民办过渡。
一中分校在巩固联合办学十年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快发展。
新z中学、国际预科学校稳步发展,逐步壮大。
进一步深化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管理遵循 “到位、有序、高效、人本”原则。实行扁平化管理,落实各部门(处、组)主任、组长职责,突出强化班级和教研组、年级组的基础地位。
学校工作坚持在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员工代表大会监督、审核制度。每年举行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向大会报告年度工作,切实推进民主管理,全面促进学校发展。
民办体制学校的管理,由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任命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向董事会负责。
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学校章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六、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近200亩。
本部高中班级数 60 学生数 2400 教职工人数210
z初中班级数 45 学生数2000 教职工人数 180
新z班级数 30 学生数1000 教职工人数 110
一中分校班级数 30 学生数 1300 教职工人数110
七、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设备设施一流,生均教学、办公固定资产不低于4000元。
实验室:4(物理)+3(化学)+2(生物)+每科各配一个开放活动室。
电教设施:每个教室装备三大件——高亮度投影仪、电脑、实物展台。
建立机器人活动室、地理活动室。
体育设施艺术教育设施齐全。
藏书量:10万册。
八、品牌工程
1.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校园文化元素,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学校组成体沟通联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州苏一中(集团)品牌形象。
2.2015年是州苏一中百年华诞。隆重纪念百年校庆,挖掘百年办学经验,弘扬办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创辉煌。
3.推进学校名师工程,鼓励教师着书立说,提炼总结教育经验,形成“z教育文库”系列。总结经验,提炼升华,塑造品牌,放大效应。
4.充分利用《z教育研究》、《家长报》、《z》文学社刊、《干将》史学社刊、“家长网校”、“家长学校”、社会媒体等多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通过交流互访、学术论坛、观摩研讨等多重形式,加强与国内国际名校联系,建立多元立体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提升州苏一中名牌效应。
【州苏一中学校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相关文章: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03-13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热】03-13
《正宫小梁州》原文02-28
佛州白兔简介04-03
我与一中作文07-26
游田州古城作文09-28
三苏祠作文08-12
营州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苏溪亭原文及赏析12-17
古九州是哪个朝代分的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