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效课堂261教学模式范文
一、261教学模式解读
261教学模式,“2”即导学案和自学单,“6”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六个环节,“1”即一份检测巩固单。
“2”,导学案和自学单。上课前,教师通过充分备课,设计出导学案。导学案非教案,它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建立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的、重在教师导学、引学、助学的一种教学设计、策略。它于传统教案体现出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传统教案重在“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满堂教、全堂灌、一堂言,而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变成了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尽管教案中也设计有学生的种种活动参与,但就整个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尊重,课堂上学生都得围着教师转,使本来应该让学生演“主角”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及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没有充分挖掘及调动起来,这样的教学,违背着学生的发展规律,泯灭与践踏着人本身所具有的学习潜能,违背着教育规律。而导学案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去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案。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流程,让学生在该流程的引导下,去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亲身学习的实践体验中,学会了学习,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素质,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还学生以课堂自主权、学习权、探究权、话语权,教师只是扮演着帮助者、引导者、提升者的角色。
导学案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课型、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策略及方法、导学过程、教学感悟及反思(参考样表见附件1或不以表格形式设计)。自学单,即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所提供的自学提纲,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表、路线图、导向标,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学习舞台。内容包括:课题、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内容提纲及问题、自学中的疑难和困惑、学习收获小结(参考样表见附件2或不以表格形式设计)。自主学习提纲主要是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但它不仅仅是知识问题的简单罗列,它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出“五化”,即系统条理化、知识问题化、阶梯层次化、具体且细化、拓展应用及生活实践化,并且要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教育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地获取着知识,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育。
“6”,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即出示目标→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小组交流→展示点评→总结提升→达标检测与反馈。
(1)出示学习目标。每节课利用1—3分钟时间进行导课,并将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新的一课的学习。特别需说明的是学习目标非教学目标,两个概念隐含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内涵和理念,教学目标的出发点着重于“教”,着眼点在教师,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而学习目标则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为“学”而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是一节课的方向标,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想要学生所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而不要笼统、模糊、不着边际,不仅要有知识目标,更要有通过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索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本领,还要在此过程中融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以及丰富的内心体验与心灵世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等)。总之,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使教学成为丰富的、有灵性、有灵魂的过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单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查书籍、阅资料,但不可与其他同学交流,意在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之间若遇到什么困惑、问题,可在充分考虑无果的情况下,做上标记,待在小组交流或展示环节再进行解惑、探讨。
(3)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之后,组内同学间通过“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针对自学中的疑问、困惑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提高。这期间要充分发挥小组长、学科组长的作用,重点帮扶学困生、后进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学生可将基础性知识牢固掌握,而通过组内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做出标记,在展示环节,再进行探讨解决。
(4)展示点评,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共性和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展示、成果汇报。教师可将需要展示的问题以指定或抽签的方式分配给各组,一人展示,组内其他成员补充、说明,外组成员进行质疑、点评。展示过程中,同时根据展示、点评时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得分(得分工作可由教师来完成,也可采取组间推磨式的指定人员或其它方式来完成),为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提供得分依据。展示点评时要依据“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去,可分层要求,程度好的回答难度大的问题,程度弱者可展示简单知识,总之,我们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以发展。为鼓励后进生的参与发言,在评价机制上,可采用“倒金字塔形”,即优等生的展示、点评、发言,积低分,后进生可积高分,充分调动后进生发言参与的积极性。需要特别指出,哪些问题需要展示,哪些问题和知识不需要展示?不需要展示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展示;通过小组内交流讨论能够解决的不展示。需要展示的:重点与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易混点、易考点、质疑点、拓展点、探索点、提升点、应用点、共性问题、需要引申及挖掘的问题。外组学生点评时,要从学生展示时的表现和展示知识两层面进行评价,点评要有深度、力度、广度,切忌为点评而点评,过于简单化、形式化,要能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此环节,教师点评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发挥如何,表现如何,课堂气氛是否浓厚热烈,能否将学生的思维调到最佳状态,学生潜能能否最大程度的激发开来,全在于教师的把握、点燃、激励、引导、提升。展示规则及要求:①脱稿展示②展示者面向学生,大方自然②语言规范、精炼、准确、流利,声音洪亮且有礼貌(比如:我给大家展示的是……,谢谢你的点评!……我的展示完毕!……)③其他同学认真、静心、专心听讲,积极思考④有秩序、有礼貌地进行补充、质疑、点评。
另需说明,学生展示和学生讲解的关系。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让学生讲解代替老师的讲解,但须知两者有着本质不同。首先理念不同,展示体现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参与,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而讲解更多站在教的角度,一人讲,其他学生被动接受,虽然是学生的讲解,但他仍然是“小老师”的角色,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只不过是这个“教”由教师让给了个体的学生,它照顾的是个体而非全部。其次,表现形式不同。展示可以让学生以舞蹈、唱歌、课本剧等多种形式出现,而讲解只是小老师的个体表演。新课改主张展示,不主张讲解,因为论讲解,学生永远不及老师,效果永远未有教师的好。当然,我们可以让学生担当起主持人角色(可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主持),代替老师主持教学流程,实现讲解和展示的完美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
(5)总结提升。学生在通过自学、讨论、展示交流后,每个同学每个小组都要及时总结反思本节或本单元所学内容、所思、所悟及收获,然后再逐一或抽小组汇报。总结,既要有知识方面的,又要有知识之外诸如思想觉悟、应用收获、能力提升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提升。
(6)达标检测与反馈,即利用检测巩固单,对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反馈。检测巩固单的命题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知识实际,切忌随意性拼凑或借用整张单元卷、练习册,试题需要精选、重组、自编。建议实行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编写检测单下的二次复备,集体备课下的检测单,通过试题的精选,能准确把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及各种题型,相对来说具有权威性,但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二次筛选、复备,对症下药地进行巩固、检测,因为各班学生基础、性格特点及作风不一样。其次,检测巩固要注意独立性原则。检测,不是练习,不得随意讨论,目的是通过独立自主检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互批互改,得分评价与总结,评出最佳学生、最佳小组及进步幅度奖。最后,检测注意灵活性原则,并非节节课都检测,可以一节课、一个单元,也可以一周一检测,形式要灵活,教师可视情况而定,但必须得有。
特别说明,上述六环节之间的运用,可灵活掌握,无固定的时间分配要求,根据所学内容各环节可长可短、可紧可松、可简可略,六个环节科可一气呵成,也可分几课时完成,可一节课内通过小步子、快节奏地完成六个环节,也可利用几节课来完成六个环节的大循环,教师可视课题而定,可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二、“261”教学模式之下的课型及操作步骤
“261”教学模式之下的课型分为自主学习课、展示交流课、检测反馈课。各课型操作步骤如下:
自主学习课,即上课后利用简短的时间(1—2分钟)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在自学单、自学提纲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该环节同学之间不讨论,强调独立、自主,并做好笔记、记录,有疑惑、问题可用红色笔标记,待小组讨论时加以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组内的困惑(通过“生帮生”、“兵教兵”、“优带差”的形式达到人人过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请教老师或待组间展示时去解决,并为下一步小组之间的展示做好准备)。教师在该课型中的作用就是穿插于学生及各小组之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解惑、帮助指导学生。
展示交流课,即上课后各小组先简短交流需展示内容,并做好分工(谁展示XX题、谁补充、谁记录评价等,分工时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做好展示准备→进入展示环节,小组之间可按照顺序轮流依次展示各题,也可采取抽签的形式,某小组抽到哪几题就展示那些题。展示的同时,本小组要及时做补充,其他小组要及时点评、质疑,并根据展示的表现、补充的表现、点评质疑的表现给予得分评价。展示时要做到紧张、高效而有序,勿松散、拖拉、杂乱无章,声音要洪亮等(具体要求可参照附件《课堂展示歌》)。每展示一道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总结该题的关键点、知识点、注意点、难点、易混淆点、考点等。最后环节,由小主持人或教师做总评、总结。教师在该课型中的作用就是解惑、引导、提升、总评,但要把握好分寸,教师只有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互动等各种学习方式之后,仍不能解决或某些问题需要引申而学生做不到时,再上场帮助解决,否则,教师只应该当一个默默的“观众”,或曰暗中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检测反馈课,即每学一课时或一个单元,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巩固(相当于课时清或单元清、堂堂清、日日清或周周清等)。教师发放通过集体备课精选、精编的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批检查并通报得分(给予记录评价)→各组汇报存在问题,并展示讲解,其它小组及教师点评、质疑、补充→本组总结→主持人或教师最后总结、总评。(学生在检测单上要做好批注并存档保存)
另需说明,三种课型并无明显界限,可独立、可连贯、可穿插,时间运用可长可短,课时分配可灵活掌握,一切以高效、学生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和目的,甚或实行课上课下、课内课外、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课型大循环。
三、“261”教学模式之下的学校管理
课堂教学改革并非独立的单项活动,而是一个科学、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实施。
1、教学教研管理。
①以教研组或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晨会(由教研组长组织):指出昨天本组教师讲课的优点和不足,并指明今后改进的方向(可采用2+2听评课法,即肯定两个优点、指出两处不足,评课要“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勿当“老好人”,树立“批评及帮助”的观念),布置今天本组教研工作安排(公开课、示范课、达标过关课、优质课、研讨会等),并提出要求。
②以年级教研组(大规模学校)或教研组(小型学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主持人、召集人、参与人、记录存档人)、定课题及备课内容。程序上:教研组长分工:主备人→个人初备→交流讨论→形成定稿→二次复备→反思感悟→交流得失(下一次集体备课),依次循环。备课教案,要作为学校教研成果保存存档(电子、纸质),作为下届教师上课的重要参考资料,也要作为新上岗教师的必备、必读、必训材料。
③每周每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固定安排上公开课、示范课;学期初要安排青年教师上过关课;每月本组安排一轮优质课赛课并颁发荣誉证书。(听课安排要及时公示)
④学校业务领导及教研组长的巡课制。需要业务领导、教研组长每天固定几次巡课并记录,作为评课、绩效考核依据,并为评选优秀教研组长、本学科教研组优秀教师提供参考(学校颁发荣誉证,作为评模、评先、晋级加分依据)。
说明:亦可考虑教师全员参与固定教研组反馈会议,实现跨学科交流。
2、行政管理,开好行政反馈会,每周固定开一次。按照主管领导→年级领导→班主任程序,层层检查,层层反馈、落实、矫正、改进、提高、完善。
3、学生管理,要将班级自主管理和学习小组建设联系起来。班级自主管理要全面、具体、细致。小组建设要注意: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机构、职责,小组文化建设及公示(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等职责及分工,组名、组训、口号、承诺或约定);做好组长及组员的培训。
4、班级及校园文化,围绕261模式核心理念进行布置、建设。(学生励志卡)
四、其他几个问题
1、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以及教学成绩质量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2、贵在坚持,遇见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途径、办法,切勿知难而退。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教师角色定位:导演与演员、教练与运动员、指挥员与战斗员。要知道梨子的味道要亲口尝一尝、回顾我们自身的经历,哪些印象最深刻;这道题我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反之,可见老师有多么的笨)
4、作业要求。
5、“临摹”与“脱帖”。
6、不要吝啬课堂上的掌声
7、打造高效自动、程序化运行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或最高境界,不治而治、无为而治)
【高效课堂261教学模式】相关文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03-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03-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03-12
高效课堂范文09-28
语文高效课堂反思04-16
小学品德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03-10
英语高效课堂如何学生快乐起来04-21
课堂展示教学体会02-29
《赵州桥》课堂的教学实录03-12
课堂教学实录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