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状元之最,你知道几个?

时间:2023-05-26 09:44:15 蔼媚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你知道几个?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历代状元之最,你知道几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你知道几个?

  1.人数最多的王朝——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至哀帝天祐四年(907)丁卯科,285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余人。

  2.第一个状元——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3.女状元——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女状元傅善祥。

  4.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癸巳女直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5.末科状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第二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6.状元之省——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丁亥科武进(今江苏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南通(今江苏南通)籍状元张謇,247年间,共产生状元49人。

  7.状元之府——清代的苏州府(辖境相当今苏州市及吴县、常熟、昆山、吴江等县、市),共有状元24人。

  8.状元之县——南宋时期的永福县(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黄定、郑侨三名状元。

  9.兄弟状元——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张正甫(弟)等兄弟状元19人。

  10.父子状元——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张师德(子)等父子状元6人。

  11.连中“三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朝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弘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庠、杨寘、冯京、王岩叟等6人。

  12.以状元任宰相——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共17人。

  13.诗画状元——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始。

  14.状元词人——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科状元张孝祥。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壁,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15.状元书法家——唐元和三年(808)戊子科举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我国“楷书四大家”。

  16.状元史学家——五代时后汉乾祐二年(949)己酉科状元王溥。

  17.著述最丰的状元——明代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400余种,虽多散佚,仍留有100多种;现存诗作2300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18.状元植物学家——清代嘉庆二十年(1193)丁丑科举状元吴其濬。

  12.状元思想家——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文学家。

  13.状元品茗家——唐代元和九年(814)甲午科状元张又新。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的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4.状元藏书家——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状元焦竑。他一生收藏图书达数万卷,《明诗综小传》谓其“藏书两楼,五楹俱满,一一校雠探讨”。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之一,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

  15.状元编书家——历代状元中,最喜延请学者名士助其编书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状元毕沅。他一生爱才礼士,穷毕生精力主持编纂《续资治通鉴》,被公认为宋、元、明以来《通鉴》续作中最佳的一部。除史学外,他在地理、金石考据、方志以及文学、经学、文字、音韵等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

  16.状元天文学和音律学家——五代时后汉乾祐三年(950)庚戌科状元王朴。其所制《大周钦天历》,修前代历法之失,开后代历法之先,是中国天文历法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所作《律准》,对古代音乐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17.状元英雄——南宋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18.状元真迹——历代状元中,其殿试考卷手迹唯一留存后世者,是明代万历二十年(1598)戊戌科状元赵秉忠。他当年参加殿试时为明神宗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考卷真迹,在赵氏后人手中保存近400年,于1983年在山东青州市被发现。现存青州市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19.武状元宰相——唯一游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20.状元大使——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状元洪钧。

  21.状元驸马——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22.短命状元——历代状元中,唯一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状元陈(安)。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人士,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等人一并处死。

  23.状元帝师——近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代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当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24.状元实业家——近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25.两科状元——历代状元中,唯一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职夺官。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26.状元皇帝——历代状元中,唯一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状元的历史起源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今天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

  只有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们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激励着无数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

  状元制度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yǎ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其中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第四次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