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告别磨蹭

时间:2023-08-14 10:23:12 兴亮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让孩子告别磨蹭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教育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让孩子告别磨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让孩子告别磨蹭

  孩子磨蹭的原因是什么?

  相对于大人来说,孩子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此外,孩子注意力常常容易转移,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

  除了孩子的原因,家长自身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孩子是否真的很磨蹭。或许有的时候,不是孩子慢,而是父母太心急。因为心急,嘴上就不停的唠叨、催促、不满、抱怨、讲道理甚至指责和打骂。如果孩子每天都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心态很容易变得消极被动。孩子也没有那么磨蹭,反倒会因为父母不停的唠叨,变得更加磨蹭了。所以,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时候,父母真的没有必要那么催促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一味地在速度上逼迫孩子更快更快;父母需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去催促和责骂,而是寻找“快起来”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磨蹭,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借鉴呢?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孩子做事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孩子做事时,父母要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当孩子一点点进步了,他会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

  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父母对于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父母也要下决心“管”。比如,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

  “反话正说”,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激励和打动孩子。“反话正说”也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总是磨磨蹭蹭的,到很迟才入睡,睡得晚就影响第二天的早起……妈妈急得每天骂他一顿也没用。于是,妈妈想到儿子很爱听好话,就试着反话正说:“晓明大了1岁,懂事不少!用不着妈妈提醒,就上床睡觉了。”话音未落,儿子立马上床钻进被窝。第二天,又是表扬将他“催”上床。

  在其他事情上,这种办法效果都不错,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买小玩具和自制的奖状,孩子当然会非常惊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现象越来越少,做什么事情都会信心十足。

  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家长与老师取得联系后,可以让孩子品尝一下磨蹭的后果。早晨,不再像往常一样催促他,由着他慢吞吞地整书包、穿衣服,还“忙里偷闲”地看图画书……结果当然是迟到挨批评。回家后他肯定很难过,家长这时可以告诉他:“平时不迟到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在替你着急,催着你加油。现在,你长大了,要学会做事加快节奏,安排好时间,如果磨蹭习惯不改,还会造成更严重后果。”孩子吃了苦头,也尝到了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速度也会变快。

  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可以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家长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榜样法:全家总动员

  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来自于家庭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爸爸妈妈是慢性子,叫孩子如何快得起来?所以,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来一个家庭比赛,看看谁的动作快。

  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磨蹭的习惯需要孩子去改变,而家长在改变孩子的同时,也需要自我完善,不心急,找方法,和孩子一同成长。

  让孩子掌握时长的概念,并与事件联系起来

  有研究发现,孩子一般要到3岁之后,才会对时间有了模糊的认识,7岁时才会对时间有了清晰的认识。

  而孩子是否磨蹭,与空间智能相关,这对应的是大脑后叶区右脑区域,这个区域掌管时间观念。孩子掌管时间观念的大脑区域是逐渐完善的,对时间的认知也是逐渐进步的,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更多感知时长的概念。

  ①观察钟表游戏

  jason小时候,我们还经常会拿下来挂表,研究大的指针是代表什么,小的指针代表什么,还有最小的指针小弟弟为什么跑的那么快等。

  在最初认识时间时,jason对钟表非常着迷,有时候我睡着了他还会自己拿下来观察。

  ②预备不同时长的沙漏

  3分钟是刷牙时用到的;

  5分钟是给他在卫生间的时间

  10分钟是休息的时间

  30分钟是专注写字或者画画的时间

  ③预估时间游戏

  我和孩子走在路上时,经常会玩分钟游戏,比如走在公园里时,我说,来,我们估算一下十分钟能走多少步?或者是,我们一起预估十分钟,感觉到了十分钟就说某个词,儿子觉得这种游戏很有意思,很喜欢和我玩。最初往往是我赢,对时间预判会准一些,这时候,我就会适当“放水”,让孩子赢,孩子赢了就更有玩下去的欲望了。

  通过不断训练孩子感知时间和每件事件的对应时长,他就会对时间越来越敏锐。

  利用番茄钟做限时任务

  平时有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限时任务,比如写作业前,预估一下数学作业需要多长时间,语文作业需要多少时间。

  限时任务需要使用番茄钟。在时间管理中,番茄钟是一个非常好的神器,就像一个仪式一样,只要按下这个时钟,就需要全身心高效率完成这项任务,从状态上,要达到了心流状态,多训练孩子利用番茄钟,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让孩子掌控自己的节奏

  樊登曾经分享过他儿子嘟嘟的小故事,有一天,樊登的岳母到家里做客,晚上时,嘟嘟一直坐在那里看电视,姥姥忍不住问嘟嘟,作业都写完了吗?嘟嘟说,没有。

  姥姥当时就急了,大声说:怎么不马上去写作业,这么磨磨蹭蹭的。

  嘟嘟不开心了,樊登连忙过去安抚姥姥说,嘟嘟一直是自己把控时间的,嘟嘟也很自豪地问爸爸:爸爸,你说我哪次作业没有写好?樊登说:都完成得很好。姥姥不说话了。

  孩子会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成人有时候也会偷个懒,喜欢自己去安排时间一样。

  当父母已经让孩子掌握了时间的概念,也训练孩子掌握了限时高效的重要性,就可以让孩子来掌控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父母拼命催,现实是,父母越是使劲催,孩子可能越是产生逆反心理,越催越慢。

  让孩子对事情有期待和成就感

  很多父母会试图把孩子的时间全部都安排得满满的,一科完成再来一科,做完校内的再做校外的,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人往往是这样,压力越大越不愿意做事,一张一弛,适当留白才会提高效率。

  可以和孩子制定好每天的计划,告诉孩子只要自己把握好时间,完成这些既定任务,就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孩子因为有了期待,会主动认真迅速地完成既定任务。

  在他获得了自由时间后,也会非常有成就感,这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夸奖孩子,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越自律越自由!

  父母以身作则,有马上就做和提前完成的好习惯

  成人做某件事时,有一个72小时原则,也就是时候,如果你想做某件事情,72小时内没有开始,那之后再去做的几率也会小很多。

  耐克的slogan是:just do it!风靡世界的一句话,因为成人的世界里,也是充满了懒散和拖延,可以把这句just do it作为座右铭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父母在平日里做事时也要“马上就做”,给孩子做出榜样来。

  除了马上就做,还要有提前完成的习惯,比如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中,本来定的是30日是最后期限,自己会把时间定为28日完成,这样就会很充裕,多和孩子分享提前完成的好处,孩子自然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