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孩子和妈妈不亲怎么办

时间:2023-03-13 10:25:00 雪娥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和妈妈不亲怎么办

  在现在很多家庭当中,很多妈妈都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养,等妈妈亲近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一种疏离感,更加不愿意和妈妈亲近,对此妈妈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孩子和妈妈不亲怎么办,欢迎大家分享。

孩子和妈妈不亲怎么办

  孩子和妈妈不亲:

  一、为什么有些孩子和爸妈不亲?

  1. 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时期时,他们迫切地希望和父母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因为这可以让孩子从家庭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缺席了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就会和“经常照顾”自己的人建立依恋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自然就不亲了。

  2. 父母对孩子缺少关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求关注”的心理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这种心理缺少关注,那么孩子对于父母的认知就会慢慢地变成习得性无助,而此时,亲子关系也就自然会变得有些疏离。

  3. 亲子相处方式不恰当

  为人父母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正确地教养孩子。当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亲子相处方式时,孩子很有可能会对父母教育的看法存在误解。同时,亲子间的沟通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孩子也就不爱和父母亲近了。

  二、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呢?

  0-2个月:以满足生理需求为主

  在这个阶段内,小宝宝们对于“亲密感”的满足主要局限于生理需求的满足。比如说,饿了的时候有奶吃,尿了的时候有人换尿布。小家伙们对于是不是父母来完成这些的并没有特定需求,但是如果这一阶段父母能够参与,那么便就会为下阶段的亲密关系建立铺好基础。

  2-7个月:对于“熟人”比较依赖

  在这个阶段内,宝宝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对于人脸、味道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辨别。这时候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混个脸熟”,那么孩子自然会与父母亲密。所以即便有老人帮忙,年轻的父母们也要有所担当。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纳、亲近父母。

  8-24个月:对父母有明确的依恋需求

  在这阶段,宝宝对于父母的情感需求最为明确而渴望,他们希望自己的表达得到回应,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是和父母一同度过的。孩子们渴望和父母交流,同时也渴望得到父母的回应。稳定的情感环境才会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而且孩子对于父母的这种指代性的情感需求也是其他“看护人”所无法给予的。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黏着”父母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段与孩子建立亲密感的“黄金期”,因为父母一旦错过了,亲子间的情感亲密度就会随之被消耗。

  三、如何跟孩子建立依赖感?

  1.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们不要轻易地把“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这句话之所以会对孩子产生震慑作用,主要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爱。如果这种爱和依赖被不断地透支,那么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就会被影响。只有父母对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与父母相处得更轻松。

  2. 多花些时间在陪伴上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们一定不要拿“没时间”来做挡箭牌。孩子的心思细腻而敏感,他们对于父母的陪伴尤为看重。尤其是在孩子的小时候,他们甚至一度把自己看成了父母的一部分,所以父母们千万别让冷落辜负了孩子的期待。

  3. 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内心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会更加自信,他们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有必要给予孩子充盈的安全感,让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无所顾忌地表达需求,可以让孩子不必为了讨好父母而压抑自我。

  总而言之,生而不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抓住建立亲子间依赖感的黄金期,营造亲子间亲密的情感氛围,这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对父母的人生体验而言都是非常值得的付出。

  案例:

  孩子24小时粘着婆婆 与妈妈关系疏离

  斌斌(化名)今年2岁,由于妈妈工作忙,平时白天晚上都由婆婆带着。与婆婆的关系一直相对更好,今年5月份妈妈出差3天,回家后刚想抱下斌斌,不料斌斌见妈妈调头就钻进婆婆怀里,嘴里还不住的哭喊“不要妈妈,不要妈妈”,仿佛妈妈身上有什么恐怖病毒。见到这样的状况,妈妈可是伤透了心。自己辛苦生出来的孩子,居然和自己不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应该怎么改善呢?

  错误的断奶方式是导致母子关系疏离的特发因素

  斌斌的妈妈在叙述中很不解的问道,“我一直母乳到2岁才正式断奶,按正常来说,孩子不是应该很亲我才对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而且断奶的时候也很顺利,我就只是在乳房上涂了一点健胃消食口服液,告诉他“neinei”让大猫拉上屎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再看到我他就一边后退,一边说“让大猫拉上屎啦”。自己就再也不要了。”

  对此查彩慧主任指出,斌斌妈妈用了一个最常见的错误断奶方式。对宝宝来说母乳是他曾经最依恋的食物,妈妈突然采用这种激进的方式断奶,则会造成孩子的矛盾情绪。这种错误的断奶方式也是导致母子关系疏离的特发因素。

  查彩慧主任建议,正确的断奶方式应该是渐进性的延长喂奶的时间间隔。给孩子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让他去逐步适应断奶这件事情。同时给他增加其他的食物接触,让他逐渐发现奶粉或者面条等其他食物一样可以给他满足感。从而逐步的减少对母乳的依恋自然离乳。

  时间是扭转尴尬局面的第一把钥匙

  孩子跟妈妈不亲,是很多上班族妈妈深感伤心又感尴尬的问题。查彩慧就表示,孩子与人的亲密度是分级别的,妈妈虽然是与孩子的亲密度级别是最高的。但是这种亲密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受到时间和各因素的影响。如果孩子和妈妈以外的照顾人呆在一起的时间长,那么孩子就会和照顾人产生更亲密的关系。想要扭转“宝宝不亲妈妈”的局面,首先还是要在时间上下功夫。平时妈妈可以多抽时间,陪孩子游戏,或者晚上带孩子睡觉,偶尔送一些小礼物给他。这样可以重新建立孩子对妈妈的依赖程度。

  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关键

  给婆婆带孩子的一个结果就是要忍受婆婆和孩子“秀恩爱”。孩子整天粘着婆婆,自然就疏远了妈妈。导致孩子不认亲妈,只认婆婆的尴尬局面。这让很多妈妈都把“孩子不跟妈亲”的罪名推给婆婆。

  婆婆带斌斌的时候,常常会使出“激将法”,故意赶孩子去找妈妈,常说“妈妈不是就在那儿吗,去找妈妈吧”之类的话。这样的“离间计”让妈妈感到很不舒服。

  查彩慧主任表示,这样的话,千万不能随意说。因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理解成年人对话之间的“画外音”。可能会对成年人的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孩子和妈妈关系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改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婆婆和妈妈的关系,还是要调理好。

  扩大孩子的交际圈 解决过于粘人的现状

  相对于和妈妈关系疏离之外,斌斌对婆婆的依赖反而更加亲密。甚至婆婆每次洗澡斌斌都要在外面拍门哭一场。对此查彩慧主任表示,帮助孩子扩大他的交际圈也是解决孩子过于依赖其照顾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查彩慧主任建议,在周末的时候,可以由妈妈带着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多和婆婆以外的其他小朋友或亲人接触。这样对于孩子减轻对婆婆的依赖,以及在促进其与其他人的交际能力上也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