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有什么标准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评价课程的价值,可以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对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进行比较、预测教育的需求,或者确定课程目标达成的程度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有什么标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一)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其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订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由于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它能被用于及时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使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更为完善;或者从根本上改革课程,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作为编制课程的教师、幼儿园课程专业人员、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课程编制人员,有可能通过课程评价的过程,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准,从而更有利于原有课程的完善或新课程的开发和发展。
在课程管理的层面上,幼儿园课程政策制定者、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需要获得有关课程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鉴定或推广的依据。由于课程评价具有鉴定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中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或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定,对课程是否值得推广、在什么范围内推广以及如何推广等做出结论。
幼儿园课程评价可被用于3个方面:其一是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其三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对幼儿园课程的每一种评价都有可能涉及这3个方面,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和评定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基本理念以及所强调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否与幼儿园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契合,是否与幼儿园教育实际状况相契合;考察和评定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课程的各种成分是否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和评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动态因素,如师生互动的质量、幼儿和教师在课程运行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以及动态变化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等。
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功用。课程效果,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长效的,有的是短效的;有的是预期的,有的是非预期的。对课程效果的考察和评定,会涉及什么是效果以及如何去衡量效果的问题。
(二)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人员由谁承担,取决于课程评价的目的、种类、评价人员与被评价者的利益关系等因素。例如,如果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总结性的(如:向教育行政部门做有关课程发展的报告、决定课程的优劣等),那么课程评价人员应从那些不受评价对象制约和影响并具有评价知识和经验的人中去选择;如果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形成性的(如:为课程编制和改进提供指导意见、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那么课程评价人员应从那些接近评价对象并具有评价知识和经验的人中去挑选。
(三)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在评价课程时,都需要有能衡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状况和课程效果的标尺。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这种衡量的标尺,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课程评价理当客观、公正和标准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也应规范化。但是,课程评价是极为复杂的事,它是对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而价值观是相对的,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同样的课程做出不同的判断,由是,从不同的价值观出发,就有可能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程评价标尺;以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所作的课程评价也会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程评价标尺。
例如,在对以目标模式设计的幼儿园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价时,常以课程确定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评价指标,这些课程目标本身比较行为化和具体化,从上一级指标到下一级指标,多层次的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课程目标中所确定的许多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都是评价这种课程效果的指标。
又如,在对某一以幼儿经验为主展开的主题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就不会十分具体,常常会采用无记名方式,让一些评价人员根据其经验,运用等级评定方式,评估各要素在评价指标中的重要程度,并进行加工,以此作为评价该课程效果的依据。在对同一主题活动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时,则可在课程评价专家的指导下,由教师为评价主体,由幼儿园园长、其他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分析、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使课程的实施得以改进。
项宗萍(1995)根据因果关系模型及一些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些指标:
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1)让儿童使用玩具材料的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2)让儿童自选玩具材料与操作内容的时间占学与玩时间的比重;
(3)伙伴可交往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让;
(4)安静、纪律与等待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5)非学前技能的学与玩时间与玩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6)无目的、无材料、无教师差异的自由活动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2、教师行为:
(1)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儿童亲切温和与尊重儿童人格的态度与用语;
(2)教师听儿童说、关注儿童情绪态度变化的频度;
(3)教师对儿童积极肯定的评价频度;
(4)教师参与儿童学与玩的频度;
(5)教师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行为取向;
(6)教师完全脱离儿童活动的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1)儿童在园的言语伴随频度;
(2)儿童在园时的伙伴交往频度;
(3)儿童在园的无所事事的行为频度。她认为,运用这些指标,"能使评价所致力于改进的方向与促进儿童发展的方向一致。"
二、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在对幼儿园课程做出评价时,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基本的取向,反映出课程评价者关注的是幼儿园课程的哪些方面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试验阶段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设计和编制者获得有关信息,在教育理论探讨、课程框架构思、教育目标确立等方面发现问题和诊断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实施阶段进行,通过评价,检查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逐步修正或改革,逐步使课程定型;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在课程推广过程中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由于调整和巩固而更切合课程采纳者的教育实践。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但是,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例如,在为课程发展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可包含对某个阶段教育的短期效果做估计的总结性评价;在以评定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总结性评价中,也可包含一些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判断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如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等等。
(一)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主要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
(1)确定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界定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得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量单位;
(7)设计获得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确定课程预设的目标与课程实施的结果之间的契合程度。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评价从目标入手,因此,明确地阐述目标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一环,因为这是课程评价者要能知道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基本保证。其次,要确定课程评价的情境,使儿童有机会表现出课程目标指向的行为。第三,目标评价模式也特别强调评价的工具和手段,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目标评价模式因为便于操作而又直接见效,曾在课程评价中占领主导地位。但是,目标评价模式强调了预期的课程目标,而相对忽视课程实施的前提和过程,以及其他许多与课程预期目标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目标评价模式强调了评价工具和手段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相对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判断合理性的关注,特别是往往将诸如创造性、自主性、好奇性等一些不易测量,却有价值的方面排斥在课程目标之外,因此,目标评价模式的运用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
(二)课程评价模式的选用
各种课程评价模式在评价理念和评价操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具有不同的参考和运用价值。在评价实践中,应根据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选用适宜的课程评价模式。
应根据评价的取向以及被评价对象的特征、评价者的条件、特别是评价的目的选用课程评价模式。每种课程评价模式只是为课程评价者提供了评价的思路,在操作层面上,评价者则需针对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
各种课程评价模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要,借鉴多种评价模式的长处,以克服单一评价模式的不足。换言之,应充分发挥评价者的创造力,从评价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可对单一课程评价模式作合理的修正,亦可从评价内容或方法等方面入手,综合几种评价模式,使课程评价更趋合理和有效。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人们对课程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课程评价的取向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评价模式,采用不同的评价技术。这就是说,评价过程无法完全被规范化。
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详细说明评价的目的,要识别评价是在哪些政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要决定评价在哪个课程范围(如整个课程计划,还是某个课程领域,等等)中进行以及如何安排评价的时间,要认定在实施评价后所达成的决策程度,等等。
2、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3、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
4、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经由处理的材料进行解释。
5、报告结果。课程评价人员要根据课程评价的初衷,决定课程评价报告的性质,包括报告的阅读对象、报告的形式(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描述性的,还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等)以及有关报告的其他事项。
拓展:幼儿园课堂评价标准制度
一、教育活动思想
1、符合纲要精神,体现整合理念
2、选材内容科学生动,联系幼儿生活
3、设计严谨独特,渗透先进理念
二、教育活动内容
1、内容选择切合教学目标,难易适当,兼顾全体与个别
2、具有科学性、教育性,与实际社会生活相联系
3、 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具体、准确,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2、 目标有重点、有层次,符合幼儿发展水平,
3、让每个幼儿明确学习目标和达成方法
四、教育活动过程
1、活动结构合理,环节流畅紧凑
2、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3、发现幼儿需求,体现因人施教
4、提问启发开放,教给学习方法
5、组织主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
6、关注活动生成,灵活处置计划
五、教师素质
1、语言规范、简洁、精炼、严密,逻辑性强
2、教态大方、亲切自然,有感染力
3、教学思路清晰,演示操作熟练,应变能力强
六、教育活动效果
1、目标达成度高,幼儿参与主动
2、师幼关系融洽,和谐民主互动
3、评价反馈及时,激发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