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大班教学随笔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学随笔1
今天下午,韩一诺小朋友的妈妈来送孩子上学时对我说:“这几天很热,孩子喝水少,又好活动,你看鼻子又干得出血了,真让人担心。”
为了确保孩子喝足够的水,我特意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讲了饮水的重要性。过后,别的小朋友都能将杯中的水喝完,只有韩一诺小朋友喝了一点点,李雪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韩一诺把水吐出来了。”我一看,他的凳子边有水,心想:“难道刚才我讲了那么多,他一点也没听明白?”真想过去好好教育教育他,让他把水喝完。这时,窗台上的一瓶长势良好的'生长豆映入了我的眼帘,办法想出来了。
课后,我把韩一诺叫到身边,指着那生长豆说:“你知道它们为什么长得那么旺盛吗?”他想了想,说:“它们要喝好多的水。”“以后你喝不完的水给它喝,好吗?”“好。”他高兴地点点头,从那天以后,他每天都把自己喝不完的水给它喝,生长豆长得越来越大了。
课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那瓶生长豆,还对韩一诺小朋友进行了表扬:“孩子们,韩一诺每天都把自己喝的水,给生长豆喝,所以它们长得越来越好了,生长豆可感谢他了,不过它们还有些担心。”小朋友疑惑地问:“担心什么?”“它们说,我可心一诺小朋友了,他每天只顾得上让我喝水,自己却没喝多少,鼻子干得流了血,希望他像我们一样天天喝足够的水,这样身体会越来越健康,你说呢?”一诺听了,高兴地说:“以后我也要喝很多的水。”
说也奇怪,自那以后,他喝的水越来越多了,鼻子也不再频繁流血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向孩子灌输,很多时候,幼儿是不会理解和接受的。如果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根据他们的思想特点去巧妙地引导他们,或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班教学随笔2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我联想到《游戏力》一书中列举的教师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游戏的例子。一例是,夏山学校校长得知有一位学生半夜溜出宿舍做各种恶作剧,便穿了一套滑稽的服装,装扮成一个匪徒,然后在半夜把这位学生叫醒,问他要不要跟他一起去作案。结果,这位学生一口回绝,还教训校长要端正行为。从此以后,这位学生没有再做恶作剧的事。还有一例是,当两个孩子打架时,教师的绝招就是大喝一声:“你们有本事,就跟我大块头的打!”然后就张牙舞爪地扑上去,这时原来交战的双方都会转头一致对教师,然后教师就装出惊慌逃跑的样子。案例中两位教师抓住了孩子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介入,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应该就是游戏的魅力吧。
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游戏精神,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对于比较特殊的孩子,我们更需要在识别孩子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后,以适宜的游戏方式介入,这样孩子更愿意接受,也能更顺利地解决问题,从而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大班教学随笔3
对于刚上大班的孩子,绘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决定先来一次涂色巩固的练习,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兴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奥特曼、公鸡、花猫、螃蟹、长颈鹿等图案,供孩子们练习涂色,中班美术教育随笔。在涂色前,认识了一遍蜡笔的颜色,并给孩子们说,我们要用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的这些漂亮的颜色去涂,黑色只能用在头发上,白色涂了看不出来所以不要用。
涂色练习开始了,我巡回整个教室,了解并指导孩子涂色的技巧,大半的时间过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么什么也没图,仔细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蜡笔使劲往猫咪身上图,我说“老师不是说了,不要用白色的蜡笔涂颜色吗?”他是一个不太善于言表的孩子,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孩子都说“猫咪是白色的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猫咪的确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只,pettycat,动画片里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纸,看了好久,猫咪虽然是用白色的蜡笔涂的,但是涂得非常认真细腻,连黑色的轮廓线上也没有蘸到白蜡笔。
其实,画画只是表意的,白色的猫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达的,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练习涂颜色,不必拘泥于什么颜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红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颜色,可是引导孩子不要使用某种颜色而让画面绚丽,却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了误区。孩子的作品应该随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艳丽。
让我想到,今后在班级开展涂鸦活动时,在活动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由此,我明白了,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
大班教学随笔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有的孩子大小便在身上,老师毫无怨言的给他擦洗,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竟受之当然,没有任何表示。我们还经常看到孩子自私、霸道、缺乏爱心的一面,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啦?殊不知,良好的情感互动就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我们若不及时培养,以后就很难补救。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不例外。而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脆弱、敏感、自私和任性。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鉴于此,我们特意围绕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感恩教育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吃早饭时告诉幼儿:小小一粒米,来的不容易,我们要感谢拥有这些食物,要珍惜粮食。阅读图书时,感谢图书给予我们知识,我们要爱惜书籍。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去感受,天上的太阳给我们提供了温暖和明亮;花草树木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和
优美的环境,我们要心存感激;动物们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我们要心存感激,并爱护它们。因为有了自然界的一切,我们的生命才鲜活,才有滋味。
2、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们交流了科学育儿的方法与经验,让家长了解教育孩子从学会做人开始,学会感恩开始。
首先,让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感恩。
例如:在家要求孩子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情;经常陪孩子聊天,让孩子说说别人是怎么帮助自己的,应该怎么感谢他们等。这样,孩子的感恩之情更自然;最后家长邀请孩子当家庭代表,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制作感恩卡,送给想要感谢的人,向他表达谢意,让幼儿以实际行动表达心意。再例如在家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盒,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随时将所受到的帮助写在纸上,装进感恩盒里,过一段时间,让孩子翻看感恩盒中所收集的纸条时,孩子会有强烈的感恩情绪,让孩子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成长受到了这么多的帮助。让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吧!你看这些简单而有益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别人帮助的事情时时发生,我们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和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首先,我们老师一起找了很多有关感恩的故事以及歌曲等,在一日活动的晨间活动和课间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
我们还让幼儿每天都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好,并给他一个拥抱;向他们的.爸爸妈妈问好,并送上微笑!我们还给小朋友布置了任务,每天为小朋友或班集体做一件事,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整理活动室等。通过为他人做事,孩子们体验着感恩的快乐。其次,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家园“同乐庆三八”等活动,让孩子们表演节目,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并学习用行动回报对她们的爱。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体验。
4、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感恩教育爱要说出来,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我们组织了“爱心接力”的系列社区活动,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心,向社会表达爱心。例如:教育幼儿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从自己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果皮、纸屑、废弃方便袋、包装盒要捡起来;和爸爸妈妈上街时一起为街上执勤的民警叔叔送上一瓶矿泉水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小、自制力差的孩子,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我们应多组织有益、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愿我们的孩子都怀有感恩之心,孩子因此而长大,你我因此而快乐。
孩子,我们拿什么奖励你才是最好的
孩子,我们拿什么奖励你才是最好的近日,总有家长说,怎么好久没有看到你贴大红花了;怎么好久没有看见你贴小星星了。你看,某某小朋友怎么有,你怎么没有,是不是表现不好啊……这是放学时候听的最多的话。有些是小班的家长,有些是中大班的家长。难道孩子的一个红花或一颗小星星比什么都重要吗?难道在我们家长眼中,宝贝在园的进步是用这些贴纸来衡量的吗?对孩子来说,也许贴纸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但是当时间久了,孩子们都不觉得稀奇,有时候,
明明老师给她(他)贴上了,可是不到放学就丢的无影无踪了。有些孩子,一贴上就把星星或红花撕下来,贴到自己的小柜子里去,因为那里是宝贝们的私人空间,可以藏好多秘密。孩子,我们老师应该拿什么奖励你才是最好的呢?在我们班里,我问孩子“你最喜欢什么奖励”有人说“老师喜欢我就是最好的”有人说“老师抱抱我就是最好的”也有人说“贴贴纸加老师表扬的话,是最好的”当然也有孩子说“让老师请我做小小老师,那是比贴贴纸还要好”……孩子的话是最真实的,孩子的情感表象也是最真实的。可是,就应为孩子想要的这些,让很多家长误认为,自己的宝贝在园不好好表现。甚至,有些家长常常在孩子面前指着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看,人家有那么多大红花;看,人家今天那么多星星……”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可知道,你的这个“对比”给我们亲爱的宝贝带来的是多大的伤害,虽然我们是中国式的教育,不可能一味的模仿国外的教育,但是,作为我们孩子的家长,你们应该知道,做人,我们不能总是来比这个,比那个。要是真的从小是这样的教育孩子,那就是让我们的宝贝从小就形成“攀比”的心理。就因为这样,孩子们常常会因为某某小朋友穿新衣服,明天我也要穿;某某小朋友爸爸开汽车接送,我也让爸爸开汽车接送。难道这就是我们家长想要的吗?虽然,现在的年轻家长条件都很优秀,但是“纯朴”的美德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传统。孩子的思想很简单,复杂的是我们家长,有时候,宝贝高兴的对你说实话,而你却误认为是谎话,这是对孩子的最大伤害。也许,有时候,孩子会把老师说的话给颠倒或是复杂化,但是请你不要一味的责怪我们的宝贝。
大班教学随笔5
林泉是我班里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声不响,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发言,更不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伴交往,缺乏足够的自信。
一天早上,来园谈话后,我正在请值日生,当问:“谁愿意做今日的值日生”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林泉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请他来做今日的值日生,他显得很高兴。吃点心了,他忙着数杯子、放杯子;进午餐了,他认真地分数着勺子……放学前,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为他鼓起了掌,林泉露出了羞怯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林泉能主动参加活动了,积极性也提高了。由此,我想到了团体活动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团体活动中应当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
一段日子过去了,在一次故事表演活动中,林泉居然举手好几次,并且每次的回答都较准确。大家都为林泉的提高而高兴,林泉也逐渐活泼开朗了,与同伴、教师间的交往也多了。
看着林泉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看来,团体生活中的值日生工作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团体中,往往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工作时获得了体验,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当他再度面临问题时,便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
大班教学随笔6
本周我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的展示活动——《晒袜子》,此活动其实是一节托班下学期的生活活动,主要的知识目标是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知道一双袜子有两只、并且是一模一样的。在正式开展之前,我对其做了三次调整。
一、我的第一次尝试1、第一次活动我把它定在托班,活动的目标为:(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两只袜子是一样的(2)幼儿能大胆主动地进行找袜子游戏,并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整个活动比较乱,幼儿的注意力也比较分散。在他们刚刚坐在地垫上,就有一个小朋友跑到后面的大玻璃旁往外面看,这时有两个小朋友也陆续跑了过去;不过,当我念儿歌的时候,大多数小朋友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过来了,也跟着一起边念边做动作;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他们观察并说出自己袜子的一些特征时,基本上只有一两个在回应我,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玩地垫,有的在地垫上面爬,有的则偷偷地跑到后面的大玻璃旁,还有的眼睛就盯着我看,不说话,场面有些混乱;到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帮袜子找朋友,大多数小朋友都在拿着袜子"找",不过,只有二三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真正在找跟其相同的袜子,其他的都以拿到袜子给老师晾起来为乐趣,结果没几对袜子真正找到朋友。
3、我的思考:
(1)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到音乐教室,也是第一次在整块的地垫上活动,所以,他们非常地兴奋,对教室内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想去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因此,在他们刚坐在地垫上的时候,会有一些孩子跑到教室内的大玻璃旁看外面的风景,在地垫上爬来爬去。
(2)托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有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太能主动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以,在让他们说出自己袜子的颜色时有一部分孩子只是看着我而不说话(3)托班主要依托有趣生动地情境来开展游戏。而我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基本上就没有创设什么有趣的情境来吸引他们,而直接让他们观察自己的袜子。这也是他们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二、我的第二次尝试1、针对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和现场的情况,我决定做如下调整:
(1)由于刚上托班的幼儿年龄还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活动中往往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第二次活动时,我选择了小班的孩子。
(2)由于第一次活动时的情境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也增加了一些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目标:A、在帮妈妈洗袜子的情境中联系搓、夹、卷的精细动作B、知道一双袜子有两只、并且一模一样C、在活动中情绪愉快,喜欢帮妈妈做事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幼儿探索并尝试如何洗袜子,并能把洗好的袜子夹起来,当我问到,"我们洗袜子的时候首先要干什么"时,只有一两个孩子回应我,其中有一个说:"放在洗衣机里",我便用"洗衣机坏了"引导他们想起用手洗,接下来我再问:"我们把袜子弄湿,然后要放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回答出"用洗衣粉",我便顺着往下引导,"用洗衣粉洗好了,有许多的泡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没有一个孩子知道,我只好把答案告诉他们:"在水里漂一漂"。在整个幼儿探索如何洗袜子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我在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基本上都是以我为主导,而没有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起到拓展他们思维的目的;在孩子们拿袜子尝试着自己洗的时候,都一起跑到我的跟前来抢我手里的一盆袜子;在活动的第五个环节,引导幼儿卷袜子时,有的把袜子包起来,有的就一只一只地卷,有的没有对齐就开始卷起来了,什么卷法都有,有点乱。
3、专家领导的点评+我的思考(1)整个活动我的情绪不是很高涨,比较低沉,没有把气氛调动起来(2)孩子们没有洗衣服或袜子的经验准备,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探索如何洗袜子的过程中,才会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3)教师在分发教具材料时的考虑不是很周到,如:让孩子们拿袜子去洗或晾的时候教师应该一个一个地拿给孩子,而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来拿一个盆里装的袜子,这必然会出现拥挤,抢夺的现象。
(4)教师的教具材料摆放的不是很科学,卫生。如:直接把放袜子的.收纳盒放在地上。
(5)在情境的设置上还不是很连贯。
三、我的第三次尝试1、我的调整:
(1)由于第一个环节孩子们没有洗袜子的知识经验,所以直接改为以一首儿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帮助其尽快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2)在材料的分发上,主要以教师在游戏的情境中直接分发为主(3)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一双袜子就是两只一模一样的袜子这个目标时,我在他们观察我的袜子这个环节,设置为只把一只鞋脱了,让幼儿先观察说出其颜色,图案等特征,然后再让他们猜测另一只袜子的颜色,及图案。
(4)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以儿歌的方式先示范,引导其学会如何卷袜子。
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都在积极地洗袜子、晾袜子、并且在观察袜子的时候,有的孩子还不自觉地一遍遍的说着两只一模一样的袜子就是一双袜子,可见,第二个目标完成的很好,孩子们真正理解了一双袜子的含义,在活动的最后,当孩子们看到收纳盒里整齐地放着他们卷好的袜子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脸上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大班教学随笔7
我刚接触这个班级的时候,方键文小朋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调皮好动他但反映敏捷,爱钻空子的他有时也听听劝告,教室的每个角落里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喧闹的每个场景下都能找到他,所以我对于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刚运动回到教室后,孩子们正在自主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听到“扑通”一声,方键文已经在地上,椅子也歪了下来,可见是他没有坐好,被小椅子捉弄了,整个人摔倒在了地上。看见我注意到他,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全班的孩子的目光都转向了他,他似乎也接触到了我严肃的眼神,但见到他马上起来了,端正地坐了下来,我没有将他的这一行为扩大,没有批评他。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一直到自由活动时我才单独对他进行了教育和引导。
如果当时在全班面前批评他,肯定会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同时未必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选择了先用眼神给予提醒,而在自由活动时再给予个别的帮助。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个持续和持久的工作,只有从细节处抓起,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孩子有的放矢引导,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和成效
没有在全班面前批评方键文的行为是顾及孩子的自尊,但在自由活动中给予个别教育,说明老师已经关注了他,并给予他改正的机会。在集体教育中选择一定的内容,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再加以引导。同孩子交流,沟通是了解和帮助他们的有效策略。发现孩子有进步给予及时表扬是今后一直要做的事情。
大班教学随笔8
早晨,我班的李小惠朋友是妈妈背着来的`一放下小朋友,她妈妈就滔滔不绝地数落”小惠,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听话。”小惠的神情逐渐有欢喜变得惶惑起来,睁着大眼睛四望,,想要寻找一种温暖和爱抚。妈妈数落完了,转身要走时。
小惠突然向妈妈提了一个要求:”妈妈,你笑一下再走。”妈妈不大情愿,可还是对小朋友笑了笑走了。这天,小惠在园的情绪都比较高涨。如果小朋友没有得到妈妈临走时的那一笑,只是记得妈妈充满怨意。怒气的眼神和埋怨,恐怕她一天都会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的
美好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早上情绪好坏,可能作就人一天的情绪,千万别在早上数落小朋友。对小朋友笑一笑,表扬一下,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活动。
大班教学随笔9
小静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别看她年纪不大,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认字更不在话下,大班幼儿用书上的故事不用大人讲自己就能讲下来,每次我们给孩子们上课都要精心准备,把故事多看几遍,记熟记牢,要不然就被小静指出错误。
在一次我教孩子们学习诗歌《风》中,我把“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风儿在和树在谈话”中的“谈”话念成了“说”话,孩子们跟我说了两遍以后,我就把教书无意中放到了小静的位置前,小静发现后,对我说:“老师,是风儿在和树谈话,不是风儿和树在说话。”我赶紧拿起教书看了看,果然是风儿和树在谈话,我的脸一子红了,伪心的说是“说”话,不是“谈”话,小静见我这么说,不高兴地低下了头。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不敢看小静的眼睛,我为了自己的颜面欺骗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有时我想告诉孩子们是老师念错了,可是我没有勇气,一星期就这样过去了。
在闲暇我看了一篇《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叫错了》,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的名字叫张海昶,每一位新班主任点名时总要把张海昶的名字落下,然后就故意问谁的名字没点到,其实他们都不认识张海昶的“昶”,渐渐地被学生发现了这个秘密,在新的一位班主任到来时,孩子们安排一处故意让老师出丑的戏,老师知道后大为恼火,不再关注张海昶,直到张海昶高考落榜,也认为罪有应得,几年以后,在师生聚会上老师在真正了解事情的经过,当年是其他同学为了给他出丑,故意让张海昶把“昶”说成“永”,并得知张海昶在建筑工的干活时被砖头砸中,临死时身上还揣着一本自学考试的书就差一门,就可以拿到大专文凭了,老师后悔晚矣。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老师的虚伪毁了孩子的一生。想到前几天我犯的错误,心里害怕极了,不能为了自己的颜面而欺骗孩子幼小的心灵,我决定向小静和全班孩子承认错误,做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大班教学随笔10
今天下午,我到小学去取材料,碰到了新入园的一位特殊家长老师,我问起孩子这几天怎么没上学,这么一问不要紧,她哭诉起来,真拿老人没办法,孩子说累,老人就舍不得让孩子来了,这几天在家玩呢。
xx,今年4岁,是本学期新入园的孩子。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含在嘴里怕化了,搂在怀里怕飞了。这几天集体生活下来,在老师的精心照看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可是,孩子的奶奶老是担心孙子在园吃不好,玩不好,而且怕他不习惯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的日子,最后逼着孩子的爷爷最后一个来送,最早一个来接。我把孩子在园的表现和所知道的情况对她说:听他老师说:与同龄幼儿比较,思维、语言、动手能力发展有些缓慢,但整天生龙活虎的比较好动,但是呢,这两天,孩子的.进步特别明显…我的话还没有说完,xx的妈妈就接着埋怨起来:还还不是xx爷爷奶奶惯的,从小啊,这孩子就一直跟着他们,老人家对孩子过度地关爱,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包办,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
身为幼教工作者,不得不提醒家长,在抓经济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对孩子负责。曾记得一位专家说过:“孩子能自己带就自己带”。
大班教学随笔11
下午,孩子们喜欢的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要求到制作区,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划分好小组后,给每组投放了制作的所用的材料。制作活动开始了,只见一双双小手在忙个不停,有的在穿线、有的在小心翼翼的往杯子中倒水、还有的在剪五颜六色的绉纸碎片。活动进入了高潮阶段,第二组的小朋友把红色绉纸放在水中,再把绿色绉纸围在四周,多奇妙的想法呀。第五组的小朋友一会往水中投放玉米粒,一会又往水中加颜料。
活动进入了尾声,每组的小代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讲述,然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制作慢慢的向室外走去。最后,我踩着小椅子把孩子们的`作品挂在了高低不同的树枝上。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想说:“孩子们,今天我圆了你们的梦,明天你们的梦会更美好。”
大班教学随笔12
爱告状的孩子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孩子好奇心的背后
今天我们上手工制作,(纸筒娃娃)。我刚示范了纸筒娃娃的制作方法,准备请幼儿动手制作,就又有那么六七个孩子大声喊:“老师,我不会!”
怎么总有几个人喊我不会呢?我走到喊得最响的那个涛涛小朋友身边,他马上习惯性地把材料往我面前一堆,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要在往常我会立马去帮他,但今天,我想探个究竟。于是,我没急于帮忙,而是说:“别急,老师回来帮你的。不过,你要先自己动手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呢?”孩子听我一说,也只好自己做了。我只辅导了一位小朋友。那些大喊“不会”的小朋友,居然做的挺不错的。惊奇了片刻后,我恍然大悟,看来他们不是真的不会,
屈老师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精品10篇)
而是依赖性强。以往我总是急于帮助,他们摸着了规律,于是一次次故伎重演。我庆幸自己今天多了个心眼,要不,又上了这些“小鬼”的当了。
我有意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学会了克服困难,以激发他们的成功感,鼓励他们独立活动。他们自豪的笑了。而我却深深感悟到,老师要善于洞察孩子的心理,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就像今天,如果孩子一喊不会,我就急于帮助,那就不仅使他们失去动手操作、克服困难的机会,而且容易养成他们学习上的懒惰思想,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设想。正如蒙台梭利在三强调的,我们习惯与服侍他们,这是个危险的举动,因为他容易窒息他们有益的活动。
学画画可以激发宝宝创造思维
观察到生活的美。这两者对小孩子未来的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些也就是为什么让小孩子学习画画的原因。
小孩子天性就有画画的基因,每个小孩子在成长时也都非常喜欢画画,只要父母加以引导,不仅让小孩子的画画潜能得到发挥,同时可以让小孩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对生活之美有更多的认识。 小孩子学画画的好处太多了,一可以提升思维能力.二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之美。
很多小孩在画画时都是在寻求自己的独特的一面,他们在画画之后喜欢相互比较”这个我有,…这个我有…,你没有这个…”这是小孩子比较时常说的话,用以证明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针对小孩这种想与众不同的特点,老师们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法.如:给小孩们一个圆形的基础,让他们画出各种小动物,或者以鱼的轮廓为基础,使用各种线条以及图形对轮廓进行修饰.在画画的时侯,小孩子们会非常的开心,放松,思路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的活跃.在同样的圆形基础上,他们会积极的开动大脑进行创意,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画画对于激活小孩的想象力非常的有帮助,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画画潜能.
让小孩子学画画不仅仅只为了让他成为一个小画家,更多的是培养小孩子的美感,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的幸福,让他们受益终生。为了让小孩子对画画感兴趣,老师通常会利用非常有童趣的故事,来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让小孩子心情愉快从而乐于去画画。在小孩子画画的同时从故事中学到生活之美,并将美通过自己的小手画出来。除此之外,为了让小孩子有更多的素材可以用来创作,我们的老师也要带领小孩子到户外活动,去观察大树,花草等美的事物。
画画让小孩子在创造时激发思维,也让小孩子在学习画画时,认识到生活的美,观察到生活的美。这两者对小孩子未来的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些也就是为什么让小孩子学习画画的原因。
在规则中给孩子自由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带着孩子们去滑滑梯,事前,教师会要求孩子注意安全,从台阶上去,顺着滑梯滑下来,不能倒着滑,不能玩大滚筒,不能爬攀岩梯……可是,当孩子们自由玩时,一些孩子就会跑到教师规定的禁区玩,教师不得不站在旁边做“警察”……
孩子总是乐意去挑战自己的能力,愿意去尝试新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危险总是存在。为此,成人常常会为保证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游戏的自由度。我认为,这种限制孩子游戏的做法并不可取。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在活动前让孩子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险,要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给孩子定的规则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方式和内容,而且能设法保证自己安全。有了这一规则,孩子们就可以较自由地活动,孩子们的表现也证明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办法表现自己。
那天,我让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大型玩具。铛铛最先跑到攀登杆下,敏捷的往上爬,很快爬上了最高的一块踩板,一步跨了上去。看着铛铛顺利爬了上去,涛涛、珂珂、婷婷、哲哲等也围了过来。一看这么多人都要往上爬,婷婷就拉着涛涛退到后面:“人太多了,我们等一会吧。”涛涛说:“嗯,人多会不安全,我们等一等。”珂珂往上爬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了某种危险,就放慢了动作,反复用脚试探,感觉自己站稳了,才小心翼翼地往上爬。轮到哲哲了,他更小心,慢慢地爬上第三层,试了两次,又把脚缩了回来:“我不敢爬了,我想下来。”“好,觉得有困难,就下来,下次再玩。”我提醒他。
大班教学随笔13
上课了,老师要求小朋友自己去找小椅子坐好。程程小朋友走到自己的位子,却发现自己的位子上没有小椅子,于是她站在那儿等着,我希望她能自己找到椅子坐下,就提醒她说:“没有坐下的小朋友要找椅子坐下,可程程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我耐心的一遍遍指导,她终于把椅子搬过来坐下。美术活动中,让孩子学画苹果。孩子们都在认真的画。可是有个小朋友却自己玩。我问:“你为什么不画呢?”
孩子说:“老师,我不会。”其实,其他的小朋友画的也是乱七八糟,但是他们仍然在画。
我走过去,对他说:“没关系,先跟着老师画,你那么聪明慢慢学就会了。”“好的,来,再画一个,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好吗?”终于,所有的孩子都认真的'画着他们自己意识中的“苹果”。看到孩子们这些点滴的变化,我心里很欣慰,孩子们的个体意识发展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点滴培养。
大班教学随笔14
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过早的送进城读书,有的幼儿班、学前班就送去了,孩子小的才3、4岁,大的才5、6岁,大都寄宿在熟人、朋友家或寄宿在老师家。殊不知孩子过早的离开父母,缺少父爱与母爱,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开朗、肯说话的孩子早早的就变深沉了,怕说话了,害羞了,性格变内向了,他们也成了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的造成者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我个人认为,幼儿、学前、小学、初中的孩子的学习,重点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打基础,这个时候的孩子只要学得走就可以了,要求不要太高,分数在70~95之间就行,而这些除了学校教育,大的那头还在家长。许多大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以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或者认为孩子送到老师那里就是最安心的,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就是那么6、7个小时,孩子随父母的时间要多得多,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的影响着孩子。虽然集体的教育会让孩子学到很多家里学不到的东西,老师的话对孩子有时像圣旨,但老师就是老师,他们不是爸爸、妈妈,那是有区分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除了小学阶段7~8岁,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初一、初二,也就是12~15岁,这段时间是最难管的',一旦学坏,九条牛都拉不回来。所以,家长们不要盲目,不要攀比,不要觉得花花绿绿就好,时髦就好,绣花枕头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到了自己面前总是跳不出、放不开,孩子该放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放在身边,不要嫌麻烦,该放出去时(高中、大学)一定要放出去,不能该捏的时候不捏,该放的时候不放,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发展都不好。我是一个过来人,也是一位老师,我的孩子都大了,最小的都满过22岁了,两个孩子都比较听话、懂事,对自己的事业、工作也积极努力,从不懈怠,为人处世、与人交往也懂得宽容、理解,总是先人后己,能和谐相处,他们的成长、学习、工作、为人都与我的家庭的好的传统教育,我与妻子的表率作用分不开,当然也离不开学习老师的教育,我的孩子高中以前就没有送出去读,除了我没有钱送出去,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留守儿童,不能忽略了亲情教育,不能忽略了12~15岁这个关键期。
我说的也许是自我的体验,也可能偏激了一点,留给各位家长参考吧。
大班教学随笔15
应对不一样的孩子,你真能做到一视同仁吗?为什么一些异常的孩子就受到了教师的异常关注,而许多中等的孩子却常常很少得到关注呢?“两头顾、中间疏”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一些班级中,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点,我也想起了以前的一个孩子文,今年她该高考了,不知去向哪里?
那时,文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孩子,她心地善良、默默无闻,第一眼看见她肯定不会觉得眼前一亮,穿着打扮土里土气的,满头浓密的短发把额头遮得严严实实的,一幅令人看了不爽快的样貌,早上她向我问早时我总是习惯性地点点头就完事了。
一天,午睡起来,我在给女孩子扎辫子,文走到我旁边,默默地看着我。我突发心思:“来,教师也帮你打扮打扮吧。”她高兴地任我摆布她那满头满脑的短发。我把她前额上的头发往左右分开,用两只发夹分别夹住,再把长到眼睛的刘海剪剪短,一看,哇,看上去比以前明朗多了,只见她也微笑着幸福地看着我不说话。我拿来镜子让她照,问她漂亮吗?她欢乐地说漂亮!
第二天,她来园的时候变了。头顶上左右两边扎了两只小辫子,还系上了红色的.蝴蝶结。尽管还是那张不太标致的脸,但比以前可精神多了。这以后,那个灰暗的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阳光般的孩子。上课时,她比以前专心了,眼睛看着教师听得十分认真。吃餐点时,她会默默地把餐点省下一点递到我面前,我问她:“这是干什么呀?”她说:“给张教师吃。”我听了,笑着说:“教师不要吃,你自己吃吧,”她就会听话地自己吃了。有时她会像只小绵羊似的跟在我的身旁,轻轻地递上一颗糖说给教师吃。她的这一切行为使我感觉到她对我产生了一种信任和尊重,她喜欢亲近我、和我在一齐。
我也比平时更多地去关注她了:看看她是否还梳着小辫儿,看看她正在专心地做什么,试试她口算的本事强不强等。我一改以前对她疏忽大意的态度,眼光开始较多地落在她身上,这真是一个好的变化。
也许,这样平淡无奇的事大家见得多了。是啊,我们平时忙于教育调皮的孩子,常常疏忽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不起眼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教师的点滴关注啊。如果我们能多去关心他们、多去挖掘他们的美丽可爱之处,让他们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与关怀,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多一些完美回忆,这不是很好吗?
【大班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大班教学随笔08-11
大班教研教学随笔10-22
关于大班教学的随笔10-22
大班教育教学随笔10-22
幼教大班教学随笔10-24
大班开学教学随笔10-22
大班幼师教学随笔04-14
【精】大班教学随笔06-29
【荐】大班教学随笔06-29
大班教学随笔【荐】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