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感悟随笔

时间:2024-10-12 10:25:42 登绮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杜甫的感悟随笔2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对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写下来。不过,是不是写起来就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的感悟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杜甫的感悟随笔24篇

  杜甫的感悟随笔 1

  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可他用他敏锐善良的心爱着他生活的那个世界。

  杜甫细腻。写到“老妻”“稚儿”的诗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苦难中充满乐趣,调侃中充满温情。要知道,杜甫不是“丈夫正色动引经”的那种迂腐角色啊,他是那么热爱生活。

  杜甫忧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哭啼,“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悲叹,“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的凄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远没有李白“开怀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得豪迈潇洒过瘾。杜甫同样有过凌云壮志万丈豪情,即便在二十五岁落进士第后,依然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驰太虚目骋八极的激昂情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里透露着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更多的是对自己诗歌的自信。这些诗句,就其豪迈爽快,丝毫不减任何一个豪放诗人。

  杜甫忧民。他的《兵车行》是一首具有标志意义的诗歌,它既代表着杜甫沉郁诗风的成熟,也代表着杜甫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哭的诗歌内容的开始,它就像宣言书,从此,杜甫开始了他表达人民思想、情感、要求、愿望的诗歌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国家不幸的时候,有人放歌山水,有人隐姓埋名,有人自顾自命,更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杜甫却用他那羸弱瘦削的肩膀扛起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不幸,虽然他那肩膀太瘦弱了。

  杜甫忠君。因为那时候,君就是国。杜甫忠,却并不愚,从《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到《秦州杂诗》中“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从《忆昔二首》中“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到《遣遇》中“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杜甫对官宦甚至皇上的批判是贯穿了他的一生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忧乐。决定杜甫思想的,决不仅是“奉儒守官”的儒家教育,还有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困守的屈辱和辛酸;还有“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和百姓共尝艰辛的生活。这些,才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杜甫稀有。他是那样热爱李白,他一首又一首地写着李白的赞歌,能够查到的,有十七首之多。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夸奖李白的诗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感叹李白的才思;“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为李白鸣不平;“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抒发对李白的思念;“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对李白的定论吧?在这些诗中,既有对李白诗歌积极的推崇,又有对他诗歌地位崇高的评价,也有对李白郁郁不得志的深厚同情,还有对他真挚的友谊,表现了“诗圣”谦虚的情怀和诚挚的心灵。事实上,李白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他甚至对那些毫无名声的后辈的`评价都让人羡慕之至,可唯独对杜甫的诗歌,只字不提。所以我宁可相信,今天我们都在津津乐道天宝元年李杜的那次著名的相见,津津乐道中国诗歌天空最亮的两颗星的交汇,是我们美丽的心愿和一个动人的传说。

  杜甫巍峨。这个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

  世论杜甫诗,“沉郁”一词用得最多,“沉郁顿挫”这是杜甫对自己诗歌风格的概括。什么叫沉郁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解释:“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有人说杜甫的诗中泪水太多,而我想,如果杜甫的泪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不幸而流,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而已,可他不是,或者说他多愁善感,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把自己的忧愁和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了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安危。这个时候,杜甫的忧愁就不再是单纯的小夜曲,而是层次丰富、情感深厚的交响乐。

  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总是与祖国生死相依,与人民休戚与共的。顺遂时,不沉醉于安富尊荣;贫贱时,不沉沦于一己辛酸,他才担当得起“伟大”二字。杜甫,就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能热爱这个世界吗?一个不热爱亲人的人,能给别人热爱吗?我觉得杜甫是值得尊敬的诗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像他一样敏锐善良的活着才不枉此生,也才配在灵魂的户籍上大大的烙上“炎黄子孙”四个字。

  杜甫的感悟随笔 2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贤士。”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吕蒙正、邹应龙这样少年孤贫而终成大器的人。因为读书读的好,为人正派,他们总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顾,而终究又金榜题名,在连捡块抹布都要用兰花指的极精致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饥饿、贫穷的可怕,而每读到杜甫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困顿两个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他们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条是对生活的思考。“走进杜甫,犹如走进一座大山”,每当隔一段时间再读杜甫的诗,少了崇拜的热情,多了几分冷静;少了热血沸腾,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红烧是一道杂文,涮火锅恰如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长篇小说。那么清炒是一盘诗。杜甫的诗犹如在烈火中,在灼热的炊具中翻来覆去,清清淡淡。正因为如此,才使杜甫的`躯体乃至整个心灵都细腻起来: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对这样一个勇士,我在也不能说什么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么伟大,多么的忧国忧民。因为这样一哄而上,读了会让人很烦腻。文学创造上的雷同与平庸,也是一种资源危机。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个跟他的生命与信念一脉相承的时代。那个寒门贤士注定饱受煎熬的时代,这个未仍将从他的笔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难的心灵。也许这就是他最终极的人生,尽管不算圆满。

  杜甫的感悟随笔 3

  昨晚不经意在电视上看到介绍唐朝诗圣杜甫的生平,心中不禁感到一些震荡,虽说杜甫是我自幼读书就熟知的诗圣,但真正的了解剖析还真的是第一次,也许是到了中年,经历了世间沧桑,才有了些许的感悟吧。

  其实近年来我喜欢读一些类似曾国藩,范仲淹家书的文章,从这些古代先贤身上学习一些治家,修身,做人处事方法,也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当我真正全面地听到杜甫生平所作所为,59岁客死他乡的悲惨命运之后,其实更多想到了我们现在作为社会中每一个担负承上启下的中年人应该引以为戒的责任。

  杜甫出生在一个唐朝比较繁荣的时期,就当时家境而言,应该是比较富足的,二十岁时参加进京考试,落榜后,开始了长达16年的游历名山古迹历程。在当时,如果没有好的家境如何能够完成这些说来很烧钱很奢侈的事情,古代人行走出门多是依靠车马,当然就免不了随从人员,每天各项开销,按照现在的标准,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就这样,当36岁的杜甫回到家乡时,仍然是一个标准的“啃老族”,此时他的父母已经进入老年。当他的父亲在杜甫40岁时离开他到天堂的那一刻,杜甫是不具备养家糊口能力的。我们无法考证当时杜甫父亲是如何的心情,是否后悔没有培养教育儿子要先学会生存再去吟诗游历。但杜甫确实在父亲离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家境败落,不得已开始为了养家糊口,四处找工作。从他的作品中也明显感觉到他开始接近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看到战争的残酷,看到贫苦百姓的悲惨。想想看,今天的人们,如果四十多岁才开始出门找工作养家糊口是什么光景。后来他再次遭遇因为贫困,自己儿子被活活饿死的厄运。当时杜甫的心情,不用描述,应该我们都能体会,比切肤之痛还要大的创伤啊!当他最后被朋友收留后也算是幸运的,但是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朋友暴死对他来说,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最终颠沛流离,客死他乡!

  今天社会,和平年代,也是我们的福气,但是作为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德行是必须的,但是教会孩子如何生存更是必不可少的。看看我们身边发生怎样的情况就知道,家境好的人,孩子自幼自恃清高孤傲,成人后,就业全靠父母包办,买房子,买车子,等等都是基本啃老。工作久了怕辛苦,嫌弃工资低,抱怨没有大堆的财产继承等等不胜枚举。最根本的原因,其实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做父母亲的太溺爱造成的。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保证一辈子甚至几倍人都吃穿不愁呢!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要说,不是穷人的.孩子也要早当家,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假如杜甫的父亲能早一些培养儿子如何生存,结果会怎样?当然这样评价诗圣是很不尊敬的,但是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也是一种借鉴。

  曾国藩的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受益,“不要给子孙留钱财,如若子孙有出息,要钱没用,如若子孙没出息,那样会害了他!”真是这样做的,曾国藩子孙后代各个都是自食其力,不是依靠祖宗遗产,曾国藩也没有留下财产给子孙。这让我真的很敬仰,他平时做官廉洁,对待父母孝顺,对待家人亲戚朋友的爱,让我们后人钦佩。我们不求自己能够成为伟人,但是起码不能给社会添加负担,这是我由衷感悟到的,让子孙后代传承好的德行和生存的能力,远比囤积一堆财产更重要。白手起家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还是占大多数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要有这样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责任!

  杜甫的感悟随笔 4

  近日,有幸拜读了西部作家缑芳宜撰写的秦风天水之《凤凰栖心秦州城》、《且行且叹子美村》、《西枝土窑满别情》等系列作品,感慨颇深。

  细细品读缑芳宜的秦风系列作品,总感觉她对杜甫有着情有独钟而又千丝万缕的崇拜情结。借用她的话说,每每提起杜甫流寓秦州,她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思情在胸中奔涌。

  行一步,叹一声,杜甫短暂的一生,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他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他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悲壮的“诗史”。

  缑芳宜作为天水杜甫研究会的一名会员,多年来,她一直是致力于杜甫研究的痴迷爱好者。尤其是杜甫之秦及其诗作,对她来说就是永远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虽说,她还未深入关陇大道,但据我所知,在古秦州地面,但凡有过老杜足迹的地方,她几乎都寻访遍了。社棠,渭水渡,东柯河,子美村,西枝土窑,太平寺,麦积山,隗嚣宫,南郭寺,暖和弯(赤谷),以及铁堂峡、盐井等地,她都悉数踏遍了,并写下了一篇篇怀念杜甫的感人篇章。

  据各种史料考证得知,“杜甫过秦州”是言之有据,确有其事。在《凤凰栖心秦州城》这篇文章里,缑芳宜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天水城一路追寻杜甫当年弃官落难时的足迹,体味诗圣这只落难的凤凰在秦州的心路历程。公元759年,对于杜甫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杜甫从长安来到秦州,一路寻幽访古,踏访隗嚣宫,寻药偶遇阮昉先生,月夜以清风为伴,与李白对酒当歌,以抚慰自己痛彻心扉的累累伤痕。杜甫真的就像一只受伤的凤凰,他实实在在把心交给了秦州的山水和人民。他也确实想在秦州颐养天年,但他不甘心就这样一直“隐”下去,因为他心里一直装着大唐的江山和百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尚醇”,一直是他不灭的梦想。

  但凡有杜甫足迹的地方,都是缑芳宜拜访之地。缑芳宜试图重温杜甫那一段难以想象的苦难,来安慰自己曾经浮躁的心,来安抚她被世俗浮华冲击得七零八落的理想。子美村,因为传说中的杜甫草堂而闻名天水。《且行且叹子美村》是她的又一篇怀念杜甫的文章。缑芳宜借春节访亲探友的机会来到了街子古镇的柳家河村(子美村),“拜访”了她心目中的诗圣,可看到的只有被时光煮熟了的老屋和饱经风霜的柏树。不经意间,缑芳宜来到了杜甫曾经采药休憩过的“八股槐”树下,面对已被野火饕餮,被世风摧折,被蒙昧者千刀万剐而残留至今的树身,她不禁生出了排山倒海般的伤感与落寞。于是,缑芳宜跨越了时空,走进了杜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杜甫在秦州真实的内心写照:政治失意,理想空置,使他以一个逃难流民的身份亲身体验了大唐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他远离朝廷,以“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情感经历把那颠沛流离揽入胸怀,让自己彻彻底底沉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尽管他后半生艰难飘泊,身心疲惫,但却始终心系国家,情系贫民百姓。而美丽的秦川山水风光总是促使他时时产生隐逸之念,但他始终未能遁世,一直处于痛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缑芳宜慨叹杜甫身世飘零之悲壮,抒写其感时伤乱之情感,歌颂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之高风亮节,感人肺腑,无不激起广大读者对杜甫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仰之情。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偌大的长安城竟然容不下一个素食和尚,亦留不下这样一位才气满腹、悲天怜人的瘦诗人,实在令人痛心。在《西枝土窑满别情》这篇文章里,缑芳宜给我们讲述了一千多年前杜甫的凄惨遭遇,听起来无不令人心酸落泪。杜甫与赞公生死之交的故事感人至深,西枝土窑就是他们真挚友情的见证。杜甫与赞公同为从长安走来的失意之人,早年在京城,他们之间就有往来,且过从甚密。恰恰是战乱成就了磨难中诗人与赞公之间的友情传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缑芳宜对杜甫与赞公深深的怀念,对他们之间生死之交的友情表达了崇高的敬佩和无限的感慨。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杜甫一生怀才不遇,他悲天悯人,承受着仕途幻灭、生计困迫的双重磨难,内心又深藏着感时伤乱的沉重忧患。在《洒泪赤谷别秦州》这篇文章里,缑芳宜为我们讲述了杜甫在秦州100天中的凄凉故事。落难后的杜甫如同一个似落叶一般无所依,无所傍的游子,他怀念秦州的一草一木,怀念志同道合的阮昉和赞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秦州。难怪缑芳宜在文中说,她立于当年老杜驻足之地,看着早已经高楼林立的赤红山谷,深深地为老杜感到悲伤和遗憾。

  从缑芳宜的秦风天水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几乎不忘寻觅杜甫曾经留下的点点足迹,哪怕是蛛丝马迹她都从不放过,足见缑芳宜对杜甫的'痴迷钟爱如此之深。

  杜甫的一生的确是不平凡的一生。缑芳宜对杜甫弃官后从华州动身,一路辗转来到秦州,直至依依惜别秦州的落难经历如数家珍,实在令人叹服不已。

  我想,缑芳宜之所以对杜甫有着如此痴迷的情结,不仅仅是她被诗人尽管怀才不遇,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却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感染了,而且一定有她对待人生更深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的深层思考。

  缑芳宜的杜甫情结让她又一次平添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她一直记得早年读过的杜甫那脍炙人口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给我们后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杜甫的人生是个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她再次重温杜甫的这首悲壮的诗歌,不禁又一次潸然泪下。缑芳宜的杜甫情结再一次提醒人们,在高楼林立的今天,作为衣食无忧,过着小康生活的我们这些后人,想想1000多年前的杜甫草堂,是不是应该从杜甫凄惨的人生境遇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呢?

  杜甫的感悟随笔 5

  甲午年正月,余旅寓巴蜀,过杜甫草堂,念及杜工部一生漂泊,居无定所,命途多舛,遂作此篇以缅怀先哲,略表敬仰之心。

  蜀山接蜀水,垂柳复垂柳。工部旧居今尚在,雾里苍苍几重墨。

  忆昔少年时,振翅上青山。弃燕雀之小志,愿鲲鹏以遨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上兰经芳杜,挥鞭日将暮,青牛将出章台路。章台接建章,怎奈路途艰!十度春秋,几番浮沉,唯余一腔报国之热血矣!

  疏勒井泉寒尚渴,燕山烽火夜应明。后骑应分渔阳城,前旌已破洛阳宫!兵败须臾如山倒,七巧玲珑报无门。车辚辚,马萧萧,空有志,身囹圄。

  九死一生得脱去,一腔报国心,讽谏左拾遗。行行避叶,步步看花。然奸佞进谗,紫微震怒!本意奉宣室以致尧舜,居庙堂而治盛世,事多与愿违。君虽有璨璨若明月之才,明明如明星之德,一旦被疏,去国怀乡,不复被用,虽心系君王,兼怀天下,岂不枉然?

  见原野之秀芳,忆长河之邃谷。若有兰闺数十重,怎知榆塞三千里?潼关道上为三吏,东都境里作三别,文易成功功难就,槛外长江空自流!酒醉深处愁更愁,只为社稷为君侯!咸阳桥下争相泣,谁教夫婿苦苦行,恨鞍马之劳顿,痛银箭之更赊!

  蜀山风候异秦川,少陵逆江入巴蜀!巴蜀道难,少陵心艰。纵令蜀国多名山,直教中原荐贤才。浣花江畔为浣花,月夜深里作月夜。闲来筑屋碧溪上,却恐秋s风破茅屋。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扁舟一叶,寄浮生于清流;残阳一瞬,问前路以何在?悲少陵之迟暮,叹其生之多艰。

  钱穆曾言: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然秦山破碎,泾渭难分,君以饥寒之身而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犹思悯国哀民。伤时桡弱,情不忘君,忠兮,义兮!

  人兮,鬼兮,诗兮,圣兮!后人而视矣。范文正公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亦是也!

  君生其时,不得其志。将泣于文,亦兴于文。仁人矣,智人矣,贤人矣,圣人矣。其文即万古仰之,传十世可至万世而为典。嘉其处世为人,岂不为吾辈之楷模乎?

  不朽子美!

  杜甫的感悟随笔 6

  月儿缓缓地爬上枝头,凄冷的月光洒在花草萎靡的岸边。他黯然神伤。一叶孤舟默默地停在岸边。听着沙鸥悲鸣,独自咀嚼着秋风扫落叶的愁苦。杜甫,一路高歌,一壶苦酒,一曲相思,道尽了他人生的悲欢。我愿作一棵小草伫立在舟旁,品读着他的情思,伴他度过漫漫长夜。

  泰山下,江畔花。晓风残月之时,他只漫步松林,伴着花开花落,披一身露水,同李白“放荡齐赵间”,难掩他年少风流。夕阳西下,薄雾连山,纵情吟出“会当凌绝顶”响彻云霄。江畔花开,蝶舞缤纷,他踏着芬芳,纵笔轻狂,“可爱深红爱浅红”又是那样含情脉脉。读懂杜甫,读懂他在齐鲁大地的裘马清狂,读懂他的凌云之志,读懂他“泥融飞燕”的炽热。

  长安街,车马灯。锦罗碧殿之中,他却不屑名利,伴着天阴雨湿,听一路哭声,恨时事“蹙金孔雀银麒麟”难忍那趋炎附势。佳人锦罗,玄宗沉醉,无奈喊出“萧鼓哀吟泣鬼神”讽荒淫无道。世俗腐朽,民不聊生,他步入民间,下笔沉重“路有冻死骨”又是那样忧苦似海。读懂杜甫,读懂他在京都长安的苦恨忧愁,读懂他的忧国忧民,读懂他心系百姓的情怀。

  叛军起,山河荒。狼烟烽火之中,他又辗转流离,听到灵武继位,毅然前去投奔,满腔是“雄剑四五动”谁料途中陷贼,河山破碎,草木残败,悻悻题写“感时花溅泪”甚艰难苦恨。百里尘昏,“血作陈陶泽中水”,他走过义军尸首,泣泪痛吟“都人回面向北啼”又是如此悲怆惘然。读懂杜甫,读懂他在胡歌苍凉中的艰难忧思,读懂他的亡国怨恨,读懂他梦萦河山的气魄。

  夜苍茫,卧孤舟。“岁云暮矣”之时,他却离开草堂,避开污秽陈腐,带一壶苦酒,乘孤舟“潇湘洞庭白雪中”,怎奈那“天寒网冻”。冷月秋霜,灰天黄叶,恹恹题写“孤雁不饮啄”愁此笔甚悲,心凉如冰,相思缠绵,他独卧船头,乡曲轻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那么情思绵绵。读懂杜甫,读懂他漂泊异乡的`万里悲愁,读懂他乡思的泪,读懂他黄鹂白鹭的渴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漫游诗海,拂去诗史上历史的灰尘。杜甫,我与你心与心地交流,去慢慢读懂你,那壮心未已忧河山,那怜悯疾苦淡名利,那漂泊异乡愁思情……

  杜甫的感悟随笔 7

  避开尘世的喧嚣,我捧一沓唐朝的诗笺,闻着缕缕的墨香,守望你沉郁顿挫的笔在挥洒,聆听你忧愤苍凉的情在流淌……

  开元盛世的浓艳悄然褪色。你,踉踉跄跄,行走在大唐由盛而衰的路上。心系天下苍生,情连国家社稷,那和着酸楚泪水的沉重叹息,穿过沧桑岁月的重重屏障,敲击着我的耳鼓,撞痛我的心扉。生逢乱世之秋,你的眉峰皱起忧国忧民;你的眼神弥漫凄风苦雨。你的文字中缺少风花雪月;你的诗句里找不到附庸风雅。如果博大精深的唐诗是一支交响乐,你苍凉的颤音,就是匡时济世最厚重的音符。

  曾经的你,少年意气,英俊潇洒。站在岱岳之巅,俯瞰齐鲁大地,你以诗人的大气,吟咏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慷慨气度;“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你壮志御风,豪情天纵,诗情溢满山川,激荡锦绣盛世。你偕来挚友曾游,与浪漫的太白交杯换盏,唱诗酬韵,推心置腹,云游天下。愿上九天揽月,愿跃泰山峰颠。

  盛世繁华,如烟花消散;叛军的铁蹄,似猛兽踏破河山。安史之乱,那痛彻心骨的《三吏》、《三别》,道不尽百姓离难的血泪。咸阳桥上,滚滚黄尘。你忧愤地站着,听见了那“车琳琳,马萧萧”的撕心裂肺,你“哭声直上干云霄”。“你一身风尘,颠沛流离,羸弱的身躯里,汹涌着滚烫的热血。你以不朽的诗篇,扛起普救天下的重任。你以决绝的悲愤,救赎着家国天下的安危,将苦难的笙歌奏响在破碎的.山河大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声声呼号,如风凌厉!你苦难的心呵,为苍生颤抖;你执着的情哟,为黎民忧愁。你的泪落在我的手掌上,便是了一地的悲凉,我再望时,风里边飘扬着你满头白发的影子和凋敝的衣衫褴褛。

  浣花溪,一个似有流水淙淙、花蕊飘香的美妙地名。从关中烽烟里走来的你,太累了,也许是因为这“浣花溪”的芳名而要在此诗意栖居下来,建一座草堂,以期会那冥冥中的清芬吧?

  一座茅屋,几排竹篱,几方矮墙,为漂泊的你构筑了一处宁静的家园,让你的失落跌宕的心情有了短暂的安慰。简陋的家具,低矮的灶台,破旧的板床,一派凄苦寒酸。“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如此这般来苦熬度日,怕是世界上最贫穷最悲惨却也最伟大的诗人了。一篇篇诗稿换来一根根茅草,搭建起一个诗歌的殿堂。

  在那些桃花灼灼、蛙声四起的春夜,饱含着成都平原特有水气的和风,从浣花溪的水面上轻轻吹拂过来,你独坐在一盏荧荧如豆的油灯下,一边磨墨,一边思忖着令你焦虑忧心的时事,那些千古名句便在心潮滚滚中蜂拥而来……你抬眼看见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情境;你侧耳听见了“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温情;你感受到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旖旎;你忘情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寻花;你满足于“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的邻里情谊!

  闲适愉悦和安逸自足,并没有消磨掉诗圣忧国忧民之心和思乡爱国的情怀,反而是更强烈了。茅屋终究是茅屋,因陋就简,怎挡得住秋风的肆虐。秋风怒号,揭去了屋顶的茅草,嘀哒的漏雨声让人夜不能寐。你怀抱因无处躲雨而啼哭的娇儿,仰天悲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情何以堪!“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你捎来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好消息,你喜极而吟:“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都说“男儿铁肩担道义”,一副肩膀,看似柔弱,你却用灵魂吟唱着时代的苦难。把不朽的诗歌,雕刻在每一代人都仰视的高度里。你在与不在,情就在那里;你说与不说,诗就在这里。

  聆听杜甫,莫相忘。

  杜甫的感悟随笔 8

  我望着那古朴、沉寂、肃穆的草堂,心中就有一种幽古的追思。杜甫草堂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虽无数次在书本上接触过。但只在此刻我才真正与它相距咫尺,感受它承载的历史,它诗性的光芒,它蕴藏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人的不朽思想。

  草堂已修葺得幽雅古朴,端庄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曲径蜿蜒通幽,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踏着细石小路,让心穿越时空与历史对接,人的思想仿佛在羽化飞扬。穿梭在树木花草间,我忆起了杜甫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选择在成都的浣纱溪旁建造茅屋而居。虽然在此只居住了四年时间,但诗圣的横溢才华、生动文字,让这块土地洒满了灵动的思想,闪耀着诗性的光芒,并照古烁今,影响深远。杜甫在草堂作诗达200多首,那些饱含情感的诗文,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对现实的鞭挞,对故土的思念。从他在此留下的一些诗文中不难看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他虽生活于草堂,心仍怀念着故土和中原,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写道:“剑外忽传心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中充满了对收复中原的喜悦和启程还乡的渴望,流露出他对故园的思念。一千多年前的蜀地想必难比中原的繁华,不像今日这样到处的松风水月的宜人,寄居他乡,诗人怎不思念故园?

  我看着草堂幽静优雅的环境,默默地祈盼着诗人灵魂的回归,感受一下草堂的变化,在宁静中听风的轻唱,听草堂内虫儿的抒情,听草堂林间的悄悄细语。这里的幽静优美,古雅秀美,如今诗人若感受得到,定会改变愁苦忧郁的心境的。

  然而,在千余年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里,诗人的心境又怎能摆脱得了愁苦和忧思。可以想见在那寒风呼啸,悲苦无尽的日子里,在四面透风的茅庐里,听怨妇的悲鸣,听官兵的喝斥,听乌鸦的呼号;看黧民的疾苦,看朱门酒肉臭的不平,看路有冻死骨的悲惨,诗人的心境是何等的忧愤难平,因此他的诗文里流淌着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黧民百姓的同情。但在那个风雨飘摇、昏天黑地的年代,诗人的呼喊又能激起多少波澜?他的一腔热血只能纠缠于诗文中,因为他自己也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而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又怎么能影响社会现状。诗人除了诗,他几乎一无所有,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只有一纸抒发心中悲戚的诗文,他只能借助一片草,一棵树,一根竹子,一幢茅舍,一条溪流,一缕乡思痛心疾首的呼号,表达自己的心迹。

  我穿过时空隧道,似乎看到了诗人的眼里充满着闪电,他的喉咙里隐忍着风暴,他的思想中闪烁着痛切心底的忧伤。但他只有用深沉的笔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杜鹃啼血般的鸣叫在诗文里留下一行行滚烫的文字。虽然文字无声无息,虽然黑夜里见不到光明,但他诗文中喷射出的烈焰却有着撼人的力量,映衬出了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杜甫,一个寄寓在浣纱溪边的杜甫,一个徘徊在草房边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虽然杜甫早已在岁月中远去,但他留下的.文字却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成为了后人仰望的精神殿堂,成为了历史不朽的记载,成为了激发我们尚文的不竭源泉。生命的火花会稍纵即逝,任何人都概莫能外。但先哲留下的不朽精神却是可以超越时空,影响一代又一代后人的。杜甫的诗文就像历史的画卷,无时不在激起我们心底的文化涟漪,带给我们崇高的向往。行走在草堂,我的心总能感受一种诗文的力量激荡,它跳跃在我的思想中,给予我的不只是文情诗意,更是一种奋进的力量。这也是在拜见草堂的最大的收获。

  浣纱溪的水在涓涓的流淌。这是一条流淌着诗性的溪水,流淌着文化的溪水。它就像一本教科书,能带给我思想的启迪和行动的指引。在草堂边走边看,我深深地感受到草堂的一草一木一物都沉积着一种精神,它让我从一个有着千年时光积淀的文化圣地,接受了一次深深的洗礼。

  杜甫的感悟随笔 9

  渐渐地,我走入了杜甫的世界,亲受了登高的复杂情感和雄浑自然的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褚清沙白鸟飞回。我低吟着,沉思着,眼前一片茫然。渐渐的,我看清了水中的小洲,因风雪侵蚀,露出了惨白的颜色,她是这样的清冷和寂静。一群鸟在风中飞舞盘旋。看,那边还有一只,孤独单调的身影在瑟瑟秋风中微微颤动,摇摇晃晃。这时候又一阵急风迎面吹来,打痛了我的脸,却显得有些清爽,长吁仰视,天空是如此的高,一种无尽的高深。耳边时不时传来那恐怖的猿声。细听,不是恐怖是凄凉,近乎一种绝望的嘶叫。我不知道这边的.风景是如此冷僻,让我有点开始伤感和惆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时我换了个方向,我受不了刚才看到的那片情景。那猿啼和鸟舞还在脑海里反复翻滚,我又一次长舒了一口气,抬头仰望天,天还是那么莫名的高远,却瞥见眼旁的树叶悄然落下,在风中飞舞折腾了一下,又安稳地落向地面。一片接着一片,似乎在我的注意间,每一片叶子都有落的趋势。我漠然的望着这一张又一张曾经生命灿烂的黄叶,不禁心头莫名涌上一层激动,低下头去,俯视着眼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读着诗,望着长江滚滚东流,一种浑厚奔放的情感在全身上下翻滚,激荡着那颗苦闷的心。

  突然,我听到似乎有人在吟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那是杜甫,望着那老病孤愁的他,想到常年飘泊的他,不禁一阵苦楚压上心头。是啊长期的飘泊流浪,居无定所,使这位有志不得伸的文人历经坎坷,逐渐衰老多病,以致于在这儿孤独的望着天,对着江,释放出他的压抑和苦闷。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登高》的尾联,也是我情不自禁大声吟诵的一句。我最终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惆怅和同情,帮杜甫完成了宣泄。多年的困苦和压迫,多年的磨难和委屈,让这颗曾意气风发的豪壮的心低落到深渊的谷底。让曾经年轻的脸上多了两鬓白发,借酒消愁本是一种安慰,谁知新停浊酒杯却无情的再一次将他拉入沉郁不舒的情感谷地,这时,我好象窥视了他的心,一阵隐痛也涌上来。

  这时的他是孤愁的,无助的,内心是复杂的,然而这时的我更是伤感的,悲痛的,内心更是复杂的。因为仿佛我就是杜甫,我已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正在这里尽情宣泄自己的内心。我会记住这一刻的,记住这一首曾经让我沉迷挥泪的《登高》。

  空旷的山野传来阵阵吟诵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我看到了一种真正的沉郁,一种撕心沉沦的沉郁。

  杜甫的感悟随笔 10

  在旧书摊上,我居然淘宝淘到了一本杜甫诗选注,当然它不是什么孤本善本那样的文物,但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我为自己的幸运感到窃喜不已。同时也为这本诗集的遭遇感到惋惜,诗圣的东西居然被人抛弃。

  回到家里,我并没有把它束之高阁,珍藏起来,而是放在枕边,时时拜读。

  常念杜甫,让我见识了诗圣少时也有少年人的活泼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活泼好动、爬上树抢枣摘梨的杜甫,是否让你眼前一亮呢?也见识了他青年出外游历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也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狂放不羁的一面,也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

  常念杜甫,让我时刻不忘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为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倾倒。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长吁短叹,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兴奋颠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控诉......这些无不反映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三吏、三别,即使在他逃难中,也要用自己手中的笔,一路写下他当时见到的社会现实,哭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即使在自己最困顿的时候,栖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仍不弃自己的济世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了他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杜甫这种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博大胸怀永远光照青史!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常念杜甫,你也会感受到诗人温情的一面。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诗人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对于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他何曾想象过有这样温馨的时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些都反映诗人在外漂泊时,对故乡、对亲人深深地思念。

  常念杜甫,也让我常生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天宝十四年,刚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回家省亲。抛妻别子、困顿长安十多年的他,刚进家门,就碰到小儿饿死家中的惨事。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这种吃上顿没下顿,全靠他人救济的生活也太凄惨。在文学方面,杜甫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家庭方面,杜甫又是不称职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宋代诗人苏轼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管是倾倒,还是遗憾,常念杜甫,能让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洗礼,心灵进一步得到净化,越念越觉得诗人的伟大,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杜甫的感悟随笔 11

  三峡刘星:先生居住在云安得具体位置是哪里呢?

  诗圣杜甫:峡里云安县,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这在我的诗句里有的。

  三峡刘星:呵呵,先生,您在云安的借居的栖身之地就是所谓的江楼而已。是在云安(云阳旧县城)的东部就是东王庙(县武装部)在庙之左面的东边是万丈悬崖,东南面是从江面的山脚根五峰山山腰是巨大的一块青石板。秋冬季节,江水细浅,在小河口的江面到龙脊石之间是窄窄的江水。所以,您的诗里有上述的描述,但您看了夔门之后,就不会说云安为峡里啦。先生,你那是居住着怎样的房屋呢?

  诗圣杜甫:住在水阁。是当时的云安县令的别墅。他就在东王庙下的江边,我在《客居》里写过:“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在《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夜描述过“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

  三峡刘星:哦,就是云阳旧县城的小河口的悬崖边。现在三峡平湖之后,当年的一切痕迹就在水里啦!

  诗圣杜甫:哦,真是难以想象啊!

  诗圣杜甫:在水阁里,我还是非常的不习惯。发出了“客堂序节改,具物对羁束”《客堂》的感慨。因为:“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尽管如此,我还是抱病修养,教子读书:“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乎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

  三峡刘星:很是佩服先生,你的.目光没有被居住的困境束缚,而是从身边跳出来,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你的灵魂早已飞出病榻之外。你的目光搜巡的是三峡的人民……

  杜甫的感悟随笔 12

  诗圣杜甫:时间,是个最没有自由,又最自由的尺度。说最没有自由,是因为时光不会为了我们而放慢脚步,哪怕半步也不行。多少人渴望长生不老,求长生之丹,求海河之槎。说最自由,是因为你自己可以支配着充足的时间片断,而这个片断却只能由你自己去把握,去分配,尽管只有这么的一小段时光。有人可以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也有人碌碌无为,蹉跎岁月。我的最终极的目标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在岁月面前,我们人类唯一可以做的是如何做到自己的不朽。而时间也是最好的标尺,在他上面,我们的努力都有一个刻度。而雕刻的深浅,就是我们自己的价值。当年的曹孟德曾经说过:“神龟虽寿”,而我更欣赏曹操的下句。即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因为年迈,因为漂白,因为终身追求的东西永远在远方遥遥的召唤,在夔州我虽还没有死心,可是眼前的一妾却另人感到岁月易老,日子太快。这明月刚刚还在山涧绝壁的藤蔓上逗留,仅仅是刹那之间,便映照在江畔的芦获丛中了。习武过来,还不是增添无边的烦恼。而且这个烦恼不是眼前之景,而是遥远的京华之地。

  世界在时间的脚步声里变换。而时间无限,所以世界万象,而人生有涯。时间是历史的真实的刻度尺。回顾过去,也不能换回来重新走过的欲望。当我拄着拐杖,正好在逵们对狭窄的空间里遨游精神时,却发现早生发发,岁月不饶人的现实。

  三峡刘星:你在在夔州不断的总结自己的前半生,执著者你的努力。在你大量的夔州诗歌里看见的是揭露、批评,而鲜见你自己的主张。本来你没有从政,当然也没有义务提出自己的从政思路。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

  诗圣杜甫:是的,但我对过去的奋斗从不后悔,

  三峡刘星:你无愧于读圣贤书的楷模。尽管,你现实的处境是难以的无望。你在夔州还是努力的'寻求在政治上的突破,所谓回故乡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你三番五次的写信,探讨长安的局势,也正是基于此。因为很简单,岁月不饶人。你还有许多未尽的事业。尽管如此,你还是耐心的写完自述、自传类的诗歌。

  诗圣杜甫:是的,在时间之河,每一个人都是弱小的,还不及一朵浪花的微笑长久。因此,我会在白帝城至高台上登高感叹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的感悟随笔 13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杜甫的感悟随笔 14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贤士。”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吕蒙正、邹应龙这样少年孤贫而终成大器的人。因为读书读的好,为人正派,他们总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顾,而终究又金榜题名,在连捡块抹布都要用兰花指的极精致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饥饿、贫穷的可怕,而每读到杜甫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困顿两个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他们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条是对生活的`思考。“走进杜甫,犹如走进一座大山”,每当隔一段时间再读杜甫的诗,少了崇拜的热情,多了几分冷静;少了热血沸腾,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红烧是一道杂文,涮火锅恰如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长篇小说。那么清炒是一盘诗。杜甫的诗犹如在烈火中,在灼热的炊具中翻来覆去,清清淡淡。正因为如此,才使杜甫的躯体乃至整个心灵都细腻起来: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对这样一个勇士,我在也不能说什么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么伟大,多么的忧国忧民。因为这样一哄而上,读了会让人很烦腻。文学创造上的雷同与平庸,也是一种资源危机。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个跟他的生命与信念一脉相承的时代。那个寒门贤士注定饱受煎熬的时代,这个未仍将从他的笔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难的心灵。也许这就是他最终极的人生,尽管不算圆满。

  杜甫的感悟随笔 15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贤士。”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吕蒙正、邹应龙这样少年孤贫而终成大器的人。因为读书读的好,为人正派,他们总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顾,而终究又金榜题名,在连捡块抹布都要用兰花指的极精致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饥饿、贫穷的可怕,而每读到杜甫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困顿两个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他们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条是对生活的思考。“走进杜甫,犹如走进一座大山”,每当隔一段时间再读杜甫的诗,少了崇拜的热情,多了几分冷静;少了热血沸腾,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红烧是一道杂文,涮火锅恰如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长篇小说。那么清炒是一盘诗。杜甫的诗犹如在烈火中,在灼热的炊具中翻来覆去,清清淡淡。正因为如此,才使杜甫的躯体乃至整个心灵都细腻起来: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对这样一个勇士,我在也不能说什么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么伟大,多么的.忧国忧民。因为这样一哄而上,读了会让人很烦腻。文学创造上的雷同与平庸,也是一种资源危机。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个跟他的生命与信念一脉相承的时代。那个寒门贤士注定饱受煎熬的时代,这个未仍将从他的笔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难的心灵。也许这就是他最终极的人生,尽管不算圆满。

  杜甫的感悟随笔 16

  杜甫,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诗人。他的诗作,犹如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读杜甫的诗,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目睹了百姓的疾苦、战争的残酷,于是用笔墨记录下了这一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他的诗歌不仅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画面之中。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懂得了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关心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杜甫的感悟随笔 17

  杜甫,一个时代的歌者。他的诗,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杜甫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他关注百姓的生活,为他们的苦难而发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他用自己的笔,为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呐喊,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同时,杜甫也是一位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人。他心系国家安危,渴望为国家效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国家动荡之际,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教会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他的诗歌是一座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杜甫的感悟随笔 18

  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用他的诗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他的`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又展现了大自然的永恒。

  杜甫对友情也格外珍视。他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他的友情诗充满了真诚和温暖,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杜甫的诗歌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用诗歌来记录生活,用爱心去关心他人。

  杜甫的感悟随笔 19

  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充满沧桑的唐朝。

  杜甫的诗,是历史的见证。他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三吏”“三别”,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伤痛。

  他的诗也是情感的`寄托。在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杜甫的诗歌让我们明白,生活中虽然有苦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要像杜甫一样,用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杜甫的感悟随笔 20

  杜甫,一位不朽的诗人,他的作品如同一座座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动荡、百姓的疾苦,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的诗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他心系百姓的情怀。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质朴而有力。他善于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仅十个字,就将社会的贫富悬殊展现得淋漓尽致。

  杜甫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用自己的诗歌为百姓发声。他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关爱他人。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杜甫的诗歌中汲取力量。他的作品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杜甫的感悟随笔 21

  杜甫,那个时代的灵魂歌者,他的诗歌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历史的迷雾,让我们看到了唐朝的兴衰荣辱。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苦难。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他伟大的诗歌。他用诗歌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痛苦与希望,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家,不再受风雨的侵袭。这种博大的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让人感动不已。

  杜甫的诗歌不仅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赞美。他赞美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们,他相信人性的美好终将战胜黑暗。

  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教会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也教会我们要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未来会更好。杜甫的诗歌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杜甫的感悟随笔 22

  杜甫,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杜甫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姓的疾苦,如 “三吏”“三别”,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然而,杜甫的诗歌并非只有悲伤和绝望。他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赞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杜甫的诗歌还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他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杜甫的诗歌中汲取力量。他的作品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爱国情怀。杜甫的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将永远流传下去。

  杜甫的感悟随笔 23

  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

  杜甫,这位被誉为 “诗圣” 的伟大诗人,用他的笔触记录了唐朝的兴衰荣辱。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杜甫的博大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他关心百姓的疾苦,渴望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他善于用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在战乱时期的悲伤和无奈。

  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教会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也教会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杜甫的诗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杜甫的感悟随笔 24

  杜甫,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作品犹如一座丰碑,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光辉。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动荡、百姓的疾苦,这些经历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丰富素材。他的诗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让人感受到他对底层人民的深深关切。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他的诗不仅是对现实的记录,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的悲伤和无奈。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杜甫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用自己的诗歌为百姓发声。他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关爱他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心系天下寒士,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呼喊。这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让人敬仰不已。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杜甫的诗歌中汲取力量。他的作品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的诗歌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杜甫的感悟随笔】相关文章:

杜甫——《佳人》12-02

杜甫的名言11-08

杜甫经典的名句11-06

杜甫经典诗词11-04

杜甫的名句06-21

杜甫诗词07-09

经典杜甫语录11-23

杜甫的语录11-29

杜甫与勇气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