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1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应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首先,我们应利用游戏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游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游戏活动方式很多,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传统游戏:“找回不见的玩具”。具体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取出几件玩具放在桌子上,并敎孩子点清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一样或几样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
其次,我们应利用兴趣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浓厚,其集中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我们可以挑选讲故事作为训练幼儿注意力的项目之一。讲故事前,先让孩子与自己面对面做好,再开始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并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用提问方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
再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好奇心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许多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自己跑的遥控小轿车、会跳舞的小青蛙等玩具,引起了孩子的好奇,他可以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孩子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景观等,利用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沟通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多与孩子沟通,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和孩子沟通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孩子刚起床,可以问他梦见了什么;离园回家,可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报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尽量和他多说话,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同孩子一起玩,边玩边交谈。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动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动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现。只要把好动引到正确的方向,孩子的缺点就会变成优点,使他一生受益。如:让孩子玩拼图、拍皮球、滑滑板等活动训练注意力。同时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使幼儿处于情绪兴奋的积极状态,激发幼儿对具体指向引起注意。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办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根据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训练和培养,相信每位孩子都能成为令人瞩目的“聪明智多星”,为长大后成就一番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2
有的孩子做作业很慢,家长发现孩子趴在桌子上很久,却不见孩子的作业有进展。这些孩子就是写作业时不集中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心思没有放在作业上。这样时常“开小差”,很影响孩子的学习。
孩子“开小差儿”,或许是某个因素让他“神游”于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了,或是作业太枯燥,让他没兴趣了。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大声地训斥他,以免惊吓了孩子。因为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产生心理压力,严重者还有可能形成导致精神殿堂的隐患。
1.及时沟通。
父母在平时多提醒孩子,在做作业时不要让其他事情干扰,想起兴奋的事儿,也要克制自己,等写完作业再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遇到难题,也不要看着发呆,要勇敢的面对,积极的思考,实在不会的要及时找老师或父母,或问同学,不要被动地消磨时间。
2.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游戏。
孩子写作业出现“走神现象”,单从自身能力上看其实是注意力缺乏的一种表现,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而游戏是解决孩子注意力问题的好方法,父母可以寻找或自己创作一些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游戏进行训练,但游戏必须以柔和、感兴趣而不是胁迫的文艺开展,只有这样孩子的所得到的体验才可以促进放松,提高注意力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3
1.让孩子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只有让孩子明确了远大的目标(更有乐趣,有价值,有实现的可能),才能培养其注意力。
2.培养孩子稳定而广泛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此时家长应鼓励孩子把兴趣向纵深发展,切忌一时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在游戏、学习及做家务中,应尽量保证孩子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始有终的活动,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经常下棋,并带一点比赛性质,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的精神;写毛笔字也是一种好办法。
4.科学安排儿童生活起居时间,做到生活学习有规律、有计划。要提醒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其意志力,增强其注意力。
5.家长在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环境因素干扰、分散其注意力。如小学生的书房不能布置得过于花哨,家长看电视、听音乐、与客人谈话的声音太高都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饥饿、听得过饱、疲乏也是导致儿童注意力涣散的最常见原因。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睡眠,不以放任儿童无休止地看电视。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4
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如何,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因为注意力是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专注程度越高,越容易搞清事物的根本,从而透彻地了解与掌握事物。
由于孩子处于智力与身体的发育期,自我控制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形成,所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或使孩子的注意力尽量专注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最长,是个难题。这个难题解决的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通常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活泼好动的天性使然。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对事物的兴趣发生转移的频次比成人快得多,他们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所以注意力也会随着思维的快速变化而发生迁移,并且琢磨不定;
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喜欢蹦蹦跳跳,喜欢东张西望、喜欢刨根问底、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是他们没见过的事物,以及形象可爱、色彩艳丽的事物,更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孩子的自控能力与自我意识薄弱。孩子的身体与思维尚未真正形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很弱,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把持不住自己,兴趣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爱好可能随时发生改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机性,而这些改变往往只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或偶然的因素。
比如,孩子看到别人练小提琴,就非要拉小提琴;过几天又看到别的孩子画画,就非要求学画画;过了几天看到别的孩子玩轮滑,就非让家长给买轮滑,等等。
3、想象力丰富,往往带有童话色彩。由于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孩子的思维没有定式,没有这样或那样框框的`束缚。孩子的思维是单纯的、天真的,所以想象力异常丰富,多姿多彩。而这些丰富的想象力,则往往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够较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刚对这个事物产生了好感;但很可能马上又把另外一个事物想象的比这个还好,从而注意力很快发生转移,让家长和老师猝不及防,大伤脑筋。
4、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和越来越丰富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是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之一。世界在飞速地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条件越来越优越,诱惑越来越多,孩子的要求很容易被满足。但好吃的,好玩儿的,好看的,好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若一味地满足孩子不断变化的物质需求,则更能促使孩子的注意力发生快速地迁移。
孩子的天性或者说人的本性,和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虚拟世界的丰富多彩,使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或者很难按照我们(老师或家长)要求的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
但只要把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原因搞清楚,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把孩子的注意力尽可能多的转移到丰富的知识的海洋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触动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取得协调的发展,为成为合格的公民和对社会有益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或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应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充分理解,合理要求。对于孩子注意力易分散的特性,家长与老师要正确的引导,要有足够的耐心。谁都是从小孩子而成长为成人的,孩子们身上的这些问题,我们也都经历过,而且当初我们自己并不一定比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优秀,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是天性,谁都逃避不掉这一个关口。
因此,对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性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苛求,要正确的引导,提合理的而不是过分的要求和标准,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2、努力培养,激发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如果对一个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废寝忘食,就能够专心致志,这同样也适用于孩子。我们要针对孩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性,在知识的教育与选择上,尽量选取丰富有趣的内容,采用活泼多彩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与目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多样,实现起来也不困难,如多媒体、网络、模型、实物等,都是激发孩子兴趣,培养注意力的好的手段。
比如,在给孩子讲解散文《春》的时候,如果运用动画或PPT的形式,利用声光电的手段,营造春的氛围,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能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与教师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再比如,如果给孩子讲解有关秋天的内容时,若利用声光电的手段,充分展示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如火的红叶,秋天的沉甸甸的果实,秋天的丰富多彩的色彩等,肯定会比孩子单纯地朗读,老师枯燥的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记得当初老师给讲荔枝时,任凭我们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荔枝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诱惑力能达到“一骑红尘妃子笑”程度。但我们的老师也没有见过荔枝是什么样子,更没有尝过荔枝是什么味道,所以只要含含糊糊地解释作罢;但现在,如果老师再给学生讲解有关荔枝的课文时,则可以拿出真正的荔枝,或者模型讲解。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运用很好的手段,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正向激励,培养习惯。由于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不能够要求他们像成人一样一坐半天,铭思苦想,一动不动。但我们要尽量鼓励孩子的注意力能够较长时间集中到某一事物(学习)上,若他们做的较好,我们就适当鼓励,(当然包括精神的与物质的),万万不可求全责备,讽刺挖苦,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只要孩子现在比刚才做的好,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这种引导与激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家长与老师要有耐性,要坚持不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培养成好的习惯,在知识宝库里发现乐趣,探索丰富的精神世界,自觉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4、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人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集中的时间是有科学依据的,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课堂设置的时间为什么是45分钟,而不是50分钟或者60分钟?因为根据科学研究,人的注意力在45分钟内比较集中,超过这个时间限度,人就容易转移注意力而走神儿。
所以,给孩子安排的学习时间要合理,要给孩子充分的放松与游戏的时间。不能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一味地强迫孩子无限度地延长学习时间,用大量的作业压得孩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样做,只能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使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子坐在板凳上,而脑子早就跑到了外面。出工不出力,单纯耗时间,事倍而功半。
总之,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孩子”,只要不是病理造成的,更要付出多的耐心与努力,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在身心与学业上协调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教育方法07-11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方法07-11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07-04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07-03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方法07-03
培养幼儿园孩子的注意力方法11-09
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绘画热情08-05
教育随笔-培养有创意孩子08-05
教育随笔-培养孩子有爱心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