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时间:2021-10-08 15:30:30 随笔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1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很简单,简单的我只是让学生们预习一下他们就基本会做了,只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加深印象,因此我的教学方式和课后的练习就显得很重要。因为知识仅仅是知识,小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知识。而我授课的过程是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并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很好的传达给他们。课后的练习自然也很重要,数学习题的做题格式以及学生认真、细心的态度都需要在习题中发现并培养。这里,我想要说说给小学生布置作业的一点看法。

  听多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声音,因此我也想着尽可能的给学生少布置作业。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就只有一道题,并且还不用抄题,只需要他们把计算过程和答案写上就可以了。原本以为这样做应当没问题,学生们负担轻了,做起功课来自然要认真一些。然而收上来的作业本却出乎我的意料,字写得歪歪扭扭姑且可以理解,计算过程很简单也说的过去,但最基本的做题格式也都很少有人写对。学生们或许以为我不让他们抄题也就不用写答案和单位了,只把一个算式摆在那里,而且还有很多是算错的。尽管在让他们做之前我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但二年级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再怎么想象,也终究代表不了他们的现状。依我看,我所布置的三次作业虽然不用花费多少功夫就能做完,但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本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我都没有达成,这几次的作业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对于此,我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要严格控制,但并不是不要“负担”,而只要不是“负担过重”,适当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适应数学习题的常规模式,比如应用题要写答案、要带上单位等等。新教师往往会因噎废食,听惯了一种声音,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是全盘避免这种情况,要不就是有深深的陷入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去。在学生课业负担多少的问题上,新教师常常犯错并不鲜见。

  其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否应当根据习题做的好坏分出一个等级来呢?我是指对作业做的好的同学得上一个“优秀”或者“A”;对做的不好的同学打上一个大大的“X”?小学生自然喜欢多被老师鼓励和表扬,得到“优秀”的学生也自然很高兴,但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应当是让作业做的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的进步会更明显。所以,作业后面时不时写几句鼓励的话,画上一个笑脸的符号,不失为一种有效地鼓励措施。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布置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也很有学问,这也是一名新教师该用心思考的。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又最大限度的考察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这便是优质作业所能达到的效果。而目前我的做法是,并不会对学生的作业做过多的思考,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布置作业,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只是机械性的在做题,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

  再简单的不过的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想要上好课并使学生学会却并非易事。新教师所能做的有很多,但学会反思会是第一位的。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2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但是一定要切实上好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的开头导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课堂的开头导入好了,就能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那么怎样导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课本上的设计是通过男女学生的过河乘船来导入进行教学的。事实上我们有好多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乘船的经历,,因此如果老师直接引用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或许好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会很高,想当然效果不会太好。幸好我备课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把学生的“过河乘船”改成“咱班学生坐汽车参观动物园”,这样一来,有好多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揭示的规律,是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教学生学数学,就是教他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数学,把数学同生活融为一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实在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切实领悟,发现“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实用意识。那么,现行的数学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在何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它们之间联系?教师应该怎样处理教材,才能体现数学教学新理念,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现将观点阐述如下:

  首先,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

  新的数学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主,而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蓝本,取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素材,着眼于小问题,升华出科学性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大课堂,使得学生融入其中,其乐无穷。如小学低年级课改课程中,开篇以符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机灵狗、淘气、笑笑等作为主人公,贯穿于整册教材,学生和活灵活现的主人公一起,畅游数学这个充满智慧的王国,寓教于乐。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币》、《观察物体》、《统计与猜测》、《时分秒》等直接联系生活实际的课题,使得学生能够寓学于用,活学活用,乐学乐用,直观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处。课堂练习的设计,摒弃了枯燥的写写、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赛一赛等游戏形式呈现,学生在情境中充满激情的完成知识练习和个性形成,高质、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如何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创设教学情景,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要包括:

  1、新课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枯燥而又干涸的语言环境,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得学习变成生硬的知识灌输过程。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可爱的企鹅》一课时,可以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这是,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互相说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这样,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去。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的像学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体图形,学生通过看、想,交流,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物体的方位特性。

  3、教学例题简单易懂创设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师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够灵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数学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要求在简单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堂变得有血有肉。如在一节三年级的《钟表的认识》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加菲猫这个孩子们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卡通形象带到课堂上来,生动而又形象地给学生展示了加菲猫一天中的作息时间,让孩子们主动说出主人公每个活动的准确时间,借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时间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反应是积极的、热烈的,充满兴趣的,这就使得学生把生活和知识融会贯通,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4、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因此,如果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那么,就真正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统一。例如,在进行《人民币》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实践的细节,合作的乐趣,而且还能够学习到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生活经验,切实地在课堂上学会生活。

  5、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好动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合作与交流,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把铅笔摆一摆,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实践与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摆,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实践与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6、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

  直观具体的图和物是学生最为感兴趣和最能调到学生积极性的,生动的图画和具体的形象可以很让学生快乐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牢牢掌握。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可以准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动多彩的形象图片来吸引孩子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瞧,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了。”教师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试着自己贴出图片,说出理由。

  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优势新奇的,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

  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知识及规律产生的过程,长一双充满智慧、善于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眼睛。所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提炼生活中的实践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1、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以帮其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徐锡数学的最佳途径。低年级的学生数一数路上的交通灯、家里的凳子、家用电器的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知道中高年级学生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美、结构美等。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

  2、挖掘生活素材丰富教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课本上所展示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非常单一、静态的,那么,如果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拿来作为素材,就可以丰富课堂气氛,使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更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的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灵活的用数学,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时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的价格资料,如一枝铅笔、一块橡皮的价钱,或者一条毛巾、一斤葱的价钱是多少,在课堂上把这些资料展示出来作为题目资源,学生自然会觉得非常亲切、真实,培养其热爱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课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客观展现生活中的数学原形

  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搜集资料,了解生活,提炼生活。例如在教学《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时,教师没有自己把资料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搭乘出租车的有关资料,如出租成的起步价,每公里几家及等待时间与价格之间的问题,熟悉了解这些问题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生动交流的平台,种。种生成性的问题在交流与研讨中产生。学生借此走进了生活,又了解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真诚成为了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见解,使得课堂成为生动交流的平台,产生很多生成性的问题。学生借此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真正成为了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三、数学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实际行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4

  如果把数学课堂比作是思维的训练场,那么数学课上的讨论就可以看成是思维碰撞的火花。

  让学生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带着一双质疑的眼睛,凡事敢问个为什么,并想办法去验证,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

  在我们全县推开“导学案”的课改中,我们在教学中力争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他们会小组活动,能与人合作,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学生在课堂上有争论,说明,他们在动脑筋,在验证中,学生们会渐渐明确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即:大胆地猜测,小心地验证。

  片断1:二年级,学生们在学习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应用问题后,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小明有8个苹果,小丽比小明多5个,请问他们共有几个苹果?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1:8+5=13(个)

  2:8+5=13(个)

  8+13=21(个)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们哪种方法正确,而是调查:同意第1种方法的人举手(大约有一多半);同意第2种方法的举手(有一少半);

  请和你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算出的答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小组讨论结束后,我请出两组的代表(各组大约在3人左右),请他们上台说说自己的看法,而且可以质问对方组问题。

  1组的同学说:小丽比小明多5个,说明小丽是多的,知道了小明有8个,求多的就用8+5,这样不就算对了?

  2组的同学说,8+5算出来的是小丽的,可人家问的是“一共”,所以你们算的不对。

  2组的同学补充:要算“一共”,就得把小明的和小丽的加起来。所以,要8+13才行。

  老师帮着画一画图意,再次问,你们同意哪种算法呢?大家都同意第二种方法。讲台上1组的学生也悄悄地跑到了2组的队伍里,教室里洋溢着一阵善意的笑声。

  片断2:在学习了对称图形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圆的对称轴有多少条?

  有的同学说1条;(同意1条的同学举手。较少)

  有的同学说2条;(同意2条的举手。不多)

  有的同学说4条;(同意4条的举手。较多)

  这时,一个同学举起手说:数不清。同学们笑了起来。我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说数不清呢。他红着脸支支唔唔地说:“我爸爸说的。”我笑了笑,示意他坐下。

  于是,我问谁带着一个圆形?寥寥无几地举起了几只小手。

  我请其中的一个学生上台验证她的观点(说4条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举着一个小圆片,对折图形1次,我帮她记录一个数字,直到记录了4次,她说没有了。

  这时,说数不清的孩子赶快举起手说:“老师,我改了,我也同意4条……”我对他的观点没有作任何评价。

  我说,这样吧,带圆的同学很少,我们用长方形纸来撕一个圆,谁能做到?学生们面面相觑,摇摇头。

  老师就能做到,请同学们注意看。(学生们脸上那种专注的激情,真的让你感觉到做老师的幸福。其实,我这也是现学现卖,在一次会上,孔凡哲教授就是这样用长方形纸撕圆的。)

  我提示:1、先做长方形纸撕出一个正方形来。(这个学生们很容易做到。)

  2、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后,再对折。

  3、沿着三角形直角所在的那个顶点,不断地对折,直到折不动了。

  4、撕去尾部,展开。

  在学生们的惊叹声中,一个非常接近于正圆的图形出现了。

  有不少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撕出了正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的神情,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而不会的同学也不服输,又找出了长方形纸再试。

  这时,我再次提出了:圆中有几条对称轴呢?

  学生们都说:数不清

  数不清也可以怎样说呢?

  有个别学生能说出:无数条

  对,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再次请上说圆的对称轴有4条的那个孩子,在她的圆上说明除了标出的那4条外,在4条的间隙还可以再折,所以请她说:圆的对称轴是几条呢?大声地告诉同学们: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我建议学生们回去考一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看他们会不会用长方形纸撕出一个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笑意。

  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他们在争辩中明理,在动手中体验,在思考中提升,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该做到的。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5

  1、在上课时,先出示两根线(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提问:请小朋友观察讲台上的两根线,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就指出:一根是直的、一根是弯的。我接着就指出:直的这根叫线段,弯的不是线段。同时指出:拉紧后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而先前随意放在桌上的不是线段,然后提问: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学生很快说出:线段是直直的。然后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线段的端点。接着让学生指指黑板、直尺、课本等的边,说说每条边的两端分别在哪里,使学生理解线段都有两个端点。接着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同时把最后一条线段改成只有一个端点的射线,然后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学生学起来还比较轻松,对于画线段,折线段,生活中找线段这部分内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多。从课堂作业反馈的情况看效果不错。

  2、口诀求商这节课是计算课,如果都采用单一的练习,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课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特别关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的基础上,交流与分析想商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既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探索的快乐,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总之,在教学中做到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3、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模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

  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课上,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能使学生更有心信地投入学习。

  综观整节课的教学来看,我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思维。

  4、课上下来,总体感觉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较高,这可能与操作多有关。

  一上课,我就创设情境,猴妈妈要给6个桃分给2只猴子,你猜怎么分,才公平,由于有了预习的基础和平时心中早就有了平均分的意识,很多学生说每只猴子分3只,从而引入“平均分”。”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下面我就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这样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思维发展特征。把8个圆片平均分,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12根小棒平均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每份多了,分的份数变少了

  整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练习来看,掌握得比较扎实。

【二年级数学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随笔01-2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随笔02-08

二年级美术教学随笔评价02-08

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01-24

二年级语文教学随笔论文02-28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02-16

二年级美术教学随笔8篇02-08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01-20

教学随笔政治01-19

中学教育教学随笔 关于中学教育教学随笔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