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听课随笔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1
焦老师教学本课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适当补充相关的成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下面我将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1、准确地把握教材,实现教师、学生和书本间的三者对话。
教者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卧薪尝胆”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师通过提问“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切入课文的重点(第四自然段)。由此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奋图强的意志与精神。
2、重视读书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和语文的整合将语言训练贯穿与整节课。
在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教师不仅让学生懂得“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还让学生明白勾践为什么要这样刻意折磨自己,引导学生体会“不忘报仇雪恨”、“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的含义。在解决“为什么要卧薪尝胆”这个问题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万般无奈”、“只好”等词语体会勾践面临国破家亡的艰难,夫妇被迫去给吴王当奴仆的忍辱负重。通过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联想他们原来的尊贵身份,具体体会勾践夫妇所受的屈辱。不但能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而且更加感受到勾践夫妇在吴国度日如年,最终体会到越王勾践成功的不易。
3、注重学生差异,制定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
焦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还有很多语言训练。如当勾践前来求和时,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假如你们都是吴王的谋臣,你们会向吴王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每个人的表达意愿都很强烈,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课的最后,李老师还把与课文相关的一幅对联引进课堂中,对联中有两个历史故事,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回家查查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整个一堂课中,学生学到了很多,听说读写都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2
《卧薪尝胆》这一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施老师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难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勾践的“屈辱”,感悟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带给了我颇多思考,下面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进行评议:
一、由图导入,揭题质疑:
通过春秋列国图,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征服”的内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过渡到课题的板书,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初读,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教学字音时针对学生读错的“夫差”“奴仆”及时带领学生读准,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的基础上分男女生读,进一步巩固字音。整体感知时本想自己精心设计出示的词语顺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应该会说。可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词语总想把它说具体,反而成了简单复述了。换一个方式——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灭掉吴国”效果应该会好些。
三、直奔画面,理解题意:
出示的是书上的插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的情景,在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时,学生只画了“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在施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描写“卧薪”的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后来觉得问题不够明确,施老师直接让学生划出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就行了。因为插图的上勾践主要的姿势是在饭前。句子画好后,他采用了提问式导语:“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努力做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3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叙述精当,概括力强,文章多次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段落结构明显,层次清楚。
作为一个历史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但情感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可设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干明老师首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指名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坚定决心。
其次,干明老师能紧扣重点词、句、段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在学校越王为何要向吴王求和时抓住“万般无奈”,学习越王在吴国的生活状态时抓住“受尽屈辱”等。并在一开始拎出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并通过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卧薪尝胆的意思。通过关键词展开教学,辅以体会、朗读、感悟、想象,学生深刻把握本文的内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学生学到了有效的阅读技能。
三、干明老师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想象。如在学校谋臣们的反应这一环节时,提出“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谋臣,你会怎么说?”让学生在充分谈论交流之中体会谋臣的担心和吴王的骄傲。还引导想象越王除了受到穿的。住的、干的活重以及时间长这些屈辱之外的屈辱,让学生能更深切的体会越王的忍辱负重。并在越王夫妇踏上国土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越王夫妇最先爆发出的一句话是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越王勾践报仇雪恨的决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干明老师教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衔接自然,步步深入。先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引出万般无奈的理由:引出第二自然段兵败求和,万般无奈之下来到吴国。接着引出越王夫妇在吴国受尽屈辱,这些屈辱让越王勾践刻骨铭心,发誓报仇雪恨,最后战胜吴国。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卧薪尝胆的引申义发愤图强。整节课过渡自然。
最后提一个小小建议,在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理解“建议”一词时应该再适当斟酌一下。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4
陆老师本堂课上的很用心。教学本课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由此教师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勾践卧薪尝胆,转败为胜。
1.抓住课题,寻找突破点。
教者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卧薪尝胆”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课堂上在复习导入这个环节上首先让学生朗读四个成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时刻不忘”、“卧薪尝胆”、“报仇雪恨”、“转弱为强”这八个词语的出示一是对文中难读的字词读音的复习巩固,二是揭示了故事发展的脉络,既是对课文内容作了整体的回顾与概括,也为学生复述故事作好铺垫。
教师通过提问“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切入课文的重点(第四自然段)。由此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奋图强的意志与精神。
2.抓住前后对比,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由“卧薪尝胆”联系到之前的战败求和和受尽屈辱。方法有很多种,陆老师选择了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吴国夫差和越国勾践的关系的前后对比。由势均力敌的对手到主人与奴仆的关系。这不禁会激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
3.紧抓关键词,感受人物的特点
学生有了质疑,接下来陆老师抓住了“奴仆”,通过象形文字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了何谓奴仆。接着又抓住“万般无奈”、“只好”,体会越王勾践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内心的痛苦挣扎。接下来创设对话情景,面对求和,吴国的谋臣们是什么态度?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某臣们是如何建议的。同时也感受吴王的骄傲。
在教学第四节时勾践夫妇来到吴国,他们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屈辱?教师设计了一个填空。
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 ______ ,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 ___ ,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 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古时候的人养马驾车,舂米推磨是非常正常的事,为什么对勾践来说却是受尽了屈辱呢 引导学生联系勾践的君王身份深入体会屈辱一词的含义结合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说话练习也是为了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受尽屈辱。
回顾整个2、3节的设计,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屈辱”啊!战败求和甘愿为奴对于一个国王来说是屈辱,在吴国的种种遭遇难道不是种屈辱吗?合理的想象对于课文的理解十分重要。比如“想一想吴国的谋臣们会如何向吴王提建议,吴王又是怎么拒绝的?”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吴国朝廷的君臣对话,更深刻地理解了吴王的骄傲自大,对历史人物加深了了解,也为后来吴国被越国灭掉作了充分的铺垫,同时这种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但遗憾的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有些学生无话可说,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演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另外,表演的同学太少,应该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样就能使表演不仅仅局限于那么几个同学了,也能使表演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表演”了。句式的训练出示调换句子中“才”字,更加感受到勾践夫妇在吴国度日如年,最终体会到越王勾践成功的不易,体会用词的精妙。包括补充受尽屈辱的历史资料。
在感受到了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后及卧薪尝胆的原因又回到了卧薪尝胆的本身。陆老师通过这样的句式,越王勾践不去……而是……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让学生明白勾践为什么要这样刻意折磨自己,引导学生体会“不忘报仇雪恨”、“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的含义。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总——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是总起,接着分别从白天、晚上、饭前三方面来叙述勾践是怎样不忘耻辱的,提高学生读段的能力。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对“卧薪尝胆”的理解,这次学生对“卧薪尝胆”的解释并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进一步得到了深化。随后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更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其实对联中有两个历史故事,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回家查查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整个一堂课中,学生学到了很多,听说读写都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5
很荣幸能听到薛法根老师的课,薛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朴实的语文课,让我受益非浅。薛老师的课不像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是跟着教案来上课,他的课非常自然,是跟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上课。确实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啊。
薛老师引入新课非常巧妙,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眼睛,让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画了一只竖着的眼睛,引出课文生字“臣”,最后引出“卧”字,揭示课题“卧薪尝胆”,这一过程让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
薛老师非常注重朗读训练,真正的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薛老师都给出了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在他的指导中获得进步,薛老师的耐心也很值得佩服,读的不好让学生继续读,直到读对读好为止。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前不久开的公开课,为了教学能顺利进行,有时候对学生的朗读只是走了形式,并没有让他们有所提高。
在薛老师个别指导的时候,其他的学生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老师。而在我平时教学中,如果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往往会让其他学生有松懈的机会,注意力不会跟着老师走。这让我很好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薛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征服了大家。在个别指导时不乏幽默的语言,学生对老师的行为非常感兴趣,认真关注着老师这边发生的一切,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这也是我今后教学道路上要好好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课堂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相关文章: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04-08
卧薪尝胆教案设计11-22
语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2-12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05-02
《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06-24
《卧薪尝胆》语文实践课教案12-10
卧薪尝胆的公开课教案设计11-19
《卧薪尝胆》实践课教案设计范文08-20
《听课笔记》教案06-18
教师教学设计听课评语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