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尊重孩子随笔

时间:2021-05-24 20:33:32 随笔 我要投稿

尊重孩子随笔

尊重孩子随笔1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无奈的感叹:“孩子就听老师的话,在家里我们说什么都不听,一点规矩也没有。”

尊重孩子随笔

  家长要学会尊重幼儿。这不是一句简单说一下就是尊重做到的,而是从与幼儿相处的每一件事中慢慢体现的。而所讲的常景也会在平常生活中出现,“常有大人对小孩说,你还小,这没你说话的地方,或者说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事实上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然而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只是觉得在孩子面前要树立家长权威,把孩子作为一个管理的对象,连训带斥。久而久之看到家长的一个动作孩子都会反映出胆怯心理,对父母失去信心,又如何谈起让孩子跟父母们交心呢?

  那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想尊重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甚至心里的真实想法,也要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做到适时、适度,不仅有分寸,而且能被孩子接受。那在平时生活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才是尊重孩子呢?

  首先父母对孩子说“对不起。”在与孩子相处中家长要放下大人的架子,在孩子面前会说“对不起”,如果父母犯了错误,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会对他们说“对不起”。如,父母答应要给孩子买个礼物回来,可是忘了,这时家长应大胆坦诚地告诉孩子原因,而不是回避或用家长权威处理此事。家长要把孩子当“人”看,而不是当“小孩子”看,只有父母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孩子才会跟父母走得近。一句对不起,是很容易做到,它会给孩子带来一个诚恳的态度,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其次,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谢谢”。这是接人带物最基本的礼貌。而孩子面前它的意义更深一层,它表示对孩子的一种真诚的鼓励。一句“谢谢”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尊重和赞赏。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们的付出,这样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在适当时候,要大方地说出“谢谢”,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鼓励和赞扬。

  总之,尊重孩子是一件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事。它是体现在与孩子相处的一朝一夕中。只要家长有心、用心,真诚地与孩子相处,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谢谢”就是尊重孩子的体现。这就是培养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秘诀之一。

尊重孩子随笔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需要他们表态或作出某选择时,他们便会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归根到底,这种懦弱性格与幼儿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想让他怎么样,他就得怎么样。本该放开手让孩子独立的,却一概都是父母说了算。

  孩子在稍稍懂事的时候开始,就期待着各种各样独立的选择;自己选择玩具、选择图书、选择小伙伴等。如果长期剥夺孩子这种选择的权利,必然造成这样不良的后果: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予以解决,而是期望于父母、老师等。一旦他所依赖的人不能再替他包办一切时,他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孩子依赖性强,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弱了。

  要培养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独立行使他的选择权。

  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尽量把选择权给孩子。如: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进行游戏、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等等。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家长工作,帮助那些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改变育儿观念,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帮助,让家长明白把选择权给孩子,对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及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为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双休日可以让孩子选择出去游玩的地点,到书店让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图书,买鞋子时让他们选择喜爱的颜色等。在原则范围内,以上的选择一经孩子作出决定,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 由于孩子年龄小,在他们作出某种不恰当的选择时,教师和家长都不宜放任自流,以建议商量的方法耐心引导,切忌采取强硬手段,逼孩子就范。

尊重孩子随笔3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我觉得每个班里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孩子是活泼型的,然而,就是这个特点,我发现在我们的班级里,有很多小男生的“个性十足”,比如,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是他却很喜欢通过说话或讲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孩子逆反心理也很严重,老师要求做的事情,有的孩子会偏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甚至有的孩子还会问老师,“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就是这些种种的现象,让我们的班级纪律变得不再那么好,而相对而言,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却变得“丰富多彩”。

  针对这一现象,我跟班级里的老教师们也曾交流和探讨过,而为了适时地把握这个班级纪律的“度”,我在平时所支配的时间里,会给孩子们留一点放松和说话的时间,让孩子们跟小伙伴之间交流交流,有时候在户外活动中,我会放开以往在班级里轻言轻语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大声或者过瘾的“喊一喊“,孩子们非常的高兴,而我觉得这除了让他们过瘾之外,更是结合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的一种情感的发泄,这也是个别幼儿的一种个性需要,这种个性,也不见得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孩子发泄了自己的情感,就会得到满足,他们会更相信老师的话,而会变得去支持老师所要求和提出的纪律。

  我认为,孩子个性的发展,是他们今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个性发展的把握更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拿捏,不能肆无忌惮的去顺着孩子的思路发展,更不能去改变孩子本能的个性需求,要用合理的方向去给他们有空间的发展,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尽到老师的责任。

尊重孩子随笔4

  幼儿虽然年龄小,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帮助,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保护好孩子的心灵。

  我们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冰冰小朋友拿了逸轩的粉色米老鼠铅笔盒,并把它放到了自己的书包里,逸轩找不到铅笔盒的时候急得哭了,我安慰了逸轩后,并没有急着给他找,我先观察了班里的小朋友,然后就带他们画画,还故意的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小朋友,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乱翻小朋友的书包。”而冰冰就接了句:“老师也不能翻小朋友的书包”。我注意到了冰冰说话时的表情,我心里明白了,铅笔盒的事肯定跟他有关。

  小朋友都在画画,我慢慢地走到他身边,看到他根本没画多少。就轻轻地说:“冰冰的铅笔盒可真漂亮呀,谁给你买的,我能看看吗?上面有喜羊羊跟他的好朋友一起玩呢,真好看”。冰冰听完我的话脸红了,主动把铅笔盒还给了逸轩,还对她说,老师说我的铅笔盒很漂亮。

  事后,我反思,如果我当时兴师动众的翻孩子的书包,当面批评孩子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三思,先慢慢的观察,用合适的办法帮助他们,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尊重孩子随笔5

  尊重孩子,才能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积极、主动的心态。专家指出,孩子在享受尊重的同时,还会萌发自尊心。有了自尊心,孩子就能增长自强、自立的精神。我们能尊重成年人,是因为大家处在平等的位置。我们难以尊重孩子,主要是我们和孩子不在同一高度。总是习惯高高在上地俯视孩子,这样的对话自然难以平等。其实,孩子除了身高以外,没有什么比我们低一等,身高上的距离,不能成为尊重孩子的“绊脚石”。何不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我们的孩子呢?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看法、需求、情感的独立的“人”。所以,我们要正视他的存在,理解他的愿望,肯定他的努力,赞赏他的成就,并给予他合法的权利。即使孩子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发生冲突,我们也要尊重他的个性,不要强行为他做主。即使孩子的选择最后是错误的,对于他来说也比你为他选择好,至少他尝试过,并深刻明白自己的选择错在哪里。这样的尊重,对于孩子建立健全进而完善的人格非常有利。

  2.尊重孩子的情感

  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会觉得孩子某些情感是不可理解的,如,无故哭闹,过度兴奋。其实,换个角度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大人,大人也经常无理取闹——为什么要让我学这学那?为什么不让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二者虽矛盾,但并非不可以统一。只要你明白孩子的情感本来和大人不同,就不会违背客观规律,强求孩子和你想的一样。而且,你不但不会强求,还会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触摸他们情感变化的脉搏。

  3.尊重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表现在学习、交往、物质、情感等多方面。只要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做父母的就应该尽量满足,特别是情感上的需求。如,孩子希望父母能坐下来,和自己一起分享某种快乐,那么父母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找借口推搪。不过,对于一些物质上的需求,可尽量让孩子通过努力来实现,这样他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

  4.尊重孩子的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管是哪些方面的爱好,只要是正当的,父母都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好,并不在于他长大后要靠这个谋生,而在于培养他对某一件事的专注精神,一种有所追求的思想,一种想做事情并能做好的信念,一种能从爱好中寻求生活乐趣的习惯。孩子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的一生都将受益。

  5.尊重孩子的创造

  常听见父母这样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非要把好东西变成废物。”……你可知道,类似这样的抱怨,很有可能把一个天才给扼杀了.很多心理学专家都指出,创作型的孩子一般都是不顺从、不驯服的,所以,生活中要多包容孩子的“不听话”和“捣蛋”,对他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和突发奇想要多鼓励,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的创造力。

  6.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向孩子认错,对父母来说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很多家长即使明知自己做错了,也不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孩子是弱小和依附的,是不能和大人平等的。如果你把孩子摆在了这样的位置,那么,要想谈尊重真的是空谈。还有些父亲认为跟孩子认错,会破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父道尊严,怎能认错?其实,父亲向孩子认错并不会影响形象。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尊重孩子随笔6

  在美术活动《小鸟回家》上,孩子们要用小手撕出小树叶贴在光秃秃的树干上,起初,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纸,有些孩子很疑惑,“树叶是绿色的呀!”我为孩子们解释到:“秋天也有黄色的树叶和红色的树叶呀,颜色多了,大树会更漂亮的,小鸟也会更喜欢这样的家,对吗?”孩子们开心的接受了我的提议,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说一说树叶的形状,孩子们都能说出椭圆形,两头尖尖的,于是我示范撕出符合树叶形状的绿色纸片贴到了大树上,孩子们很是欢喜,轮到孩子们撕树叶了,气氛突然变得消极起来,原来很多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撕出“标准”形状的树叶,还有些孩子拿着正方形、三角形的树叶给我看。

  《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表现与创造美的目标是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我们在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的同时,也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灵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我们应该与幼儿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说实话,看到这些特殊形状的树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可能孩子们感觉到了我的消极情绪,因此,好多小朋友都纷纷放弃了撕树叶,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不妥的行为,于是,我开始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赞赏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帮助孩子们往大树上贴树叶,看到形形色色的树叶装饰着大树,孩子们也逐渐恢复了开心的情绪,并积极的给大树装扮上更多漂亮的树叶,原本只有树干的大树开始丰满起来,孩子们开心极了,纷纷嚷着,“小鸟一定会很喜欢的。”

尊重孩子随笔7

  我们常说,身为老师,就一定要有爱心,对孩子有耐心,尤其是“爱”和“心”真的很重要,但是,这两个字说起来、写出来都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如何作到这两个字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寻、摸索的问题。有时,往往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爱孩子是如此简单。

  我虽然是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但我深爱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愿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游戏环境,认真组织好每一天的教学游戏活动。细心照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教他们很多新知识,期待他们每天的进步。严厉的时候孩子们即爱我,也怕我。因为害怕孩子们受伤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观察每个孩子,好及时的提醒。特别是在孩子们游戏时我更是小心翼翼,我常常会因为担心孩子们在奔跑中受伤或是摔倒而阻止中断游戏,也会因为是他们自创的游戏方式而去阻止他们继续游戏,让他们根据我今天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来进行。而每次游戏我常常是站在一旁注意关注着每个孩子的行为,就怕他们没有按规则和要求游戏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好及时劝阻。虽然很多时候我的阻止和打断他们游戏都让他们很不情愿,小脸上也挂上了失望的表情,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为了他们好,这是爱他们。

  直到有一天,跟孩子们的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让我开始反思开始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

  这会节民间游戏活动,“民间游戏”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基本没见过这类游戏,更没有玩过。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才会玩的游戏。当我拿出这次游戏道具,并将游戏玩法和规则与孩子们进行了讲解和示范,但孩子们听后是一脸的茫然,只有部分幼儿能听懂并进行了游戏,大部分孩子站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我们三个老师都加入了游戏,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一员,希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本次游戏。游戏中,我们一起打闹进行“斗鸡”,排队一起等待着“跳房子”,比赛用“高跷”走路看谁先到达终点,比赛看谁的“花轿”抬的时间久等。这些游戏让我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因为赢了游戏而忍不住开心的在一起手舞足蹈,我们三位老师也在游戏中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也特别的放松。看到孩子们脸上喜悦的表情,我能感觉到我和孩子们的距离一下子拉的更近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的严厉,想起了我阻止孩子们玩打闹游戏时他们失望的表情。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爱很简单,就是快乐,和喜欢的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游戏、学习,而不是在游戏中,老师怕有危险总是阻止、干预着他们游戏。孩子们要的爱很简单,只需要老师放下成人的架子,跟孩子们融在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

  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所以孩子才是游戏中的主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遵循他们的游戏特点。在游戏中我们老师能做的是指导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游戏。

  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去游戏吧,不要总是在一旁看着他们,也不要因为太过担心孩子们会摔倒受伤而平平的阻止他们游戏,孩子们更喜欢与你一起的游戏。我想有了你的加入他们的游戏会更开心快乐。让我们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吧!

尊重孩子随笔8

  周末一起吃饭时,陈哥的儿子小凡说长大了想当宇航员。陈哥当即摇头:“得了吧,你天黑都不敢出门,胆子那么小还想当宇航员?”八岁的小凡给打击得扭头就走,陈哥却摇头道:“唉,这孩子动不动就生气,还当宇航员呢。”

  我在一旁听了哭笑不得,这和当宇航员有什么关系吗?何况,陈哥没有尊重孩子的理想,孩子生气也是应该的。但他不认同我的说法,叹道:“这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了,他就是瞎说说。”我想了想,然后给陈哥讲了前些时的一条新闻。

  出生在美国的Ryan,三岁时就开始对物品整理感兴趣,家里的瓶瓶罐罐,他都能分类摆放好,还能把玻璃瓶和塑料瓶区分开,并且放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

  一次,Ryan的父母带他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却彻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和对垃圾分类的痴迷。Ryan的爸爸并没有因此觉得丢人,反而从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潜力,给三岁的儿子注册了一个公司,鼓励他名正言顺地收废品。

  此后,Ryan每天都和父母一起出去分发新的回收袋,开拓新客户,整理已经收回来的垃圾。四年来,他回收了22000多公斤废品,20万个瓶瓶罐罐,收益1万多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在Ryan的提议下,洛杉矶还成立了洛杉矶垃圾回收曲棍球球队,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如果小凡的理想是收垃圾,你会支持吗?”我问陈哥。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哥叹道:“可能……我做不到。”我也笑了,是的,许多人都没办法做到像Ryan的父母那样懂得尊重孩子的理想,且尽己所能帮助孩子完成理想。不仅不尊重,还嘲笑孩子的理想,不是嫌孩子的理想不够远大,便是认为不切实际,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干脆忘掉“理想”两个字。

  陈哥点头道:“你说得对,也许,我该去了解一下宇航员。”我点点头。其实这才是父母该做的。即使不成功,那又如何?至少他尝试过。

  何况,理想从来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每个孩子的理想都值得尊重,每对父母都应该耐心等待每朵花开,学会陪伴孩子成长,更支持他们的每个理想。

尊重孩子随笔9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尊重孩子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每天早上孩子来园时段,我们大多会安排孩子玩桌面积木游戏。游戏结束时,教师总会拿起自认为搭得比较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其他没有完成或教师认为搭得不大好的作品则会让孩子拆散,把积木归放到篮子里。或许教师对这种做法已习以为常,但仔细想来,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教师从所有孩子的作品中挑选出好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是关注到了全体,但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公平,对此我们能否做得更深入一些呢。比如,教师可以把孩子未搭完的作品先存放起来,告诉孩子可以在另外时段去完成;对那些看上去搭得不好的作品,教师可以听听孩子的设想,需要时提供一点建议,以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设想。可以说对待孩子作品的态度反映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程度。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让尊重孩子的教育观念落到行动中。

  大多数教师会将纸、剪刀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等投放到美工区里,但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我惊喜地看到以上材料出现在了“美味餐厅”。游戏中,孩子们用剪刀剪出各种菜,用橡皮泥捏出饺子、面条和各式点心,始终沉浸在小厨师的角色之中,也自然地练习了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锻炼了剪、捏等精细动作。这位教师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

  虽然我们口头上时时说着要尊重孩子,但实际上做得还不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孩子不想吃饭时,教师是否能把孩子的一份饭菜暂时保温留着,到孩子想吃时再给他吃;孩子特别不想睡觉时,教师是否可以允许他不睡,让他做些想做的事……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给幼儿园管理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也会给教师增加工作量,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我想,尊重孩子,需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记住“尊重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道阳光”,时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我曾经看到一则短文《乌龟与男孩》,它引起了我的共鸣。

  小男孩很想和乌龟一起玩耍,但乌龟却把头脚缩进了壳里,任男孩用棍子捅它,敲它的壳,把它掀翻在地上……也不见一点效果。爷爷看见了,便说:“不要用这种方法,来,我教你一个更好的办法。”他让男孩把乌龟带进屋内,放在暖和的壁炉旁,几分钟后乌龟觉得热了,伸出了它的头和脚,主动向男孩爬去。“有时候人也像乌龟一样,”爷爷说,“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只要以善意、亲切、诚挚和热情,使他觉得温暖,他就一定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与我们的教育很相似。如果我们居高临下地以权威自居,去指责和批评孩子,或命令孩子去做一些事,那么孩子就不会理会你,即使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然而,如果你真诚地对待孩子,给予尊重、关爱、肯定,使孩子感觉到温暖,那么孩子就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要求孩子饭后要擦嘴巴。一天午饭后,南南没有擦嘴巴就来到我的身边。我习惯性地用命令的口吻大声说:“赶紧回去擦嘴巴!”原本快乐的南南情绪一下子低落了,怏怏地转身去擦嘴巴。看到这一情形,我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于是,在南南擦干净嘴巴后,我亲切地抱住他,并亲了他一下:“南南的嘴巴擦得好干净,让老师亲亲你!”没想到,其他孩子见状都纷纷擦干净嘴巴争着来亲我,那场面很温馨,令我感动!我只是改变一点点,孩子的回应就截然不同。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正讲得兴致勃勃,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昊昊却开始坐不住了。这时,我伸出手朝昊昊做了个“ok”的手势。没想到,昊昊好像领悟到了什么,马上坐好了。几分钟后,昊昊又坐不住了,我又朝他做了那个手势,果真很灵。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昊昊。傍晚,妈妈来接昊昊,昊昊高兴地拉住妈妈的手:“妈妈,今天我听讲很认真,老师表扬我了,还朝我说ok呢!”没有指责、命令,只是一个小小的手势,传达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让孩子感到了温暖,并由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孩子的行为也就变得积极了。

  因此,每一天,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做得更好。我们做得更好,孩子就会发展得更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劳动

  春天悄悄地来了,为了把春天请进我们的教室,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以“春来了”为主题,布置教室里那一面大大的主题墙。为了进一步增强大班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我让他们自己出主意、自己来布置。孩子们兴致盎然,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溢满激动的喜悦,他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墙壁下面用小花小草来布置,而草地上的内容则由他们自己发挥,每个孩子画一幅画来装饰。

  虽然这个想法比较传统、单一,欠缺点新意,但我还是尊重孩子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胆地做。小花小草由我们老师来制作、装饰。我给每一位孩子发了一张白纸,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孩子们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这一次绘画,他们比以往更加认真。

  等到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交上来,当我们尝试将一幅幅画贴上墙时,孩子们自己也发现墙面显得杂乱,并不好看。于是,我引导他们再次讨论,哪些是春天的特色,可以把画作上的内容迁移到墙壁上。这时候,孩子们的想法不再单一,而是充满了创意,说可以放飞风筝,可以悬挂柳条,可以用手掌印小动物的脚印……

  有了这个新的创意,刚才孩子们画的画就暂时没有用了。晚上放学之后,我逐一收好他们的画,用一个红色塑料袋扎好放在一边,可是下班的时候忘了带走,遗落在洗漱间里了。

  第二天早晨,一个细心的孩子看到了。他没有直接找我,而是叫了几个孩子立刻打开塑料袋,就像发现重大文件一样,互相交流着:“快,我们一起来拯救这些画!”“把这些画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怎么样?” “老师是收在这里的,还是故意扎好要扔掉啊?”……

  就在他们激烈争论时,有个孩子看到了我,立刻跑过来拉着我的手,急急地说:“老师,我们的画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放在地上?”我被他拉着走近“事故现场”,刚准备说话却又被其他小朋友的嘟哝声打断。“这些画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怎么可以扔掉呢?” “为什么要扔掉呢?”……孩子们脸上的委屈不满还有无措,我全都看在心里,那个包着画稿的红色塑料袋,刹那间在我眼里变得特别刺眼。

  我第一时间拿起塑料袋,整理好里面的所有画作,接着,一边安慰着孩子们并把他们送回教室,一边思考着该怎样和孩子们解释。我意识到,如果这件事没有处理好,不能让孩子们消除刚才的事情给他们所带来的阴影,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情绪肯定会有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他们的将来。

  我决定,还是和孩子们坦诚相对。于是当着孩子的面,我说:“‘春来了’主题墙的设计是我们小朋友自己设计的,并且经过实践,发现了更有创意更新颖的方式,那么这些画作老师就觉得没有用处了。所以,昨晚老师是想趁着你们都回家了,把它们带走扔掉的,可临走的时候忘记了,你们今天看到的,是老师想扔掉的,老师跟你们说声对不起!”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难以置信。可能他们觉得老师真像小孩子一样跟他们赔礼道歉,有点惊讶了。然后我又对他们说:“能原谅老师一次吗?”一阵短暂的寂静后,孩子们天真地、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原谅呢!画还在呢……下次我们画得更漂亮一点,老师就不扔了,对吗?”听着这样的话,我的心里像注入一股暖流,为孩子们的可爱,为孩子们的理解,为孩子们的宽容。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

  最后,我们商量着这么优美的作品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再次自己商量,决定做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展牌,将小朋友的一部分画作布置在上面;还可以挑选一些画作送给小小班的小朋友们,让他们装饰自己的教室;也可以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布置自己房间的春天!

  每一个孩子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应有的珍惜,因为这是他们各有特点且独一无二的思想结晶,也是幼小的儿童对这个如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的最初梦想。而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去善待孩子们每一次的劳动成果。学会珍惜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才能真正感悟到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快乐。老师做错事情及时道歉,也让孩子学会了勇于认错、诚实坦白、宽容大度。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应该做得更好

  每天下午孩子们起床后,老师都会给一些睡觉时弄乱了头发的女孩梳头。最近几天,我发现弄乱头发的孩子增多了。一天下午,我一边给孩子梳头发,一边问午睡时值班的保育老师:“孩子们最近睡得不好吗?怎么那么多孩子的头发都弄乱了?”保育老师用手指了指远处,说:“你看。”我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佳佳正在悄悄地故意弄乱自己的头发。我有点奇怪,便脱口而出:“佳佳,你干吗把头发弄乱啊?”佳佳轻声地说:“我想让你给我梳头发。”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我平时冷落了孩子,孩子才会这么做的,我赶紧说:“来,老师给你梳个漂亮的发型。”佳佳很乖地配合我帮她梳头发,表情甜蜜蜜的。梳完后,佳佳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很满意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我帮她们梳头,并不是因为我梳的发型有多好看,而是因为喜欢在我怀里和我亲密接触,喜欢我在帮她们梳头时和她们说话,会夸她们,会抱她们。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由于大班班额较大,我平时都比较忙,很少会像在中小班时那样蹲下来拥抱他们,亲亲他们的脸蛋,等等。这件事让我明白孩子虽然到了大班,但还是渴望与教师亲近,渴望教师的爱,而我却忽略了孩子们的需要。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那天午饭时分,配班的老师因临时有会议没回班,我只能一个人到食堂去打饭,等我把满满两桶饭菜提到三楼活动室时,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而这时,我看到有几个孩子还没回座位做好开饭的准备,其中就有平时特别淘气的小杰。我说:“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老师的腰都要累断了,你们还乱跑,不准备吃饭了?”说完,我就去消毒柜里拿餐具,等我拿回餐具一看,别人都回座位了,只有小杰提着小椅子还在那里晃悠。我特别生气,大声说道:“小杰,你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还不回座位?”小杰怯怯地说:“老师,你说你腰疼,我给你搬椅子呢。”听到孩子的话,我很内疚。我接过椅子,摸了一下小杰的头,“谢谢你,小杰。”“不用谢,老师。”多么可爱纯洁的孩子啊。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意识到,平时在空闲的时候,在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或许能做到亲切地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但当忙碌的时候、劳累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冷落甚至伤害孩子。孩子的言行提醒了我:孩子们需要我,我应该做得更好。

  摘自:《幼儿教育》20xx.0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和谐的班级,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今年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

  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

  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一个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们是孩子的榜样

  今天,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看朋友”,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音乐游戏,开轻轨进行节奏走路,我用情景性的语言告诉幼儿开轻轨时小脚要站稳,这样才能刹车刹住,不会撞车。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自由活动,孩子可以自主休息。我看到宇杰孩子“刹车”,而且在做错误的动作,我便和他练习“刹车”,有点累了,我把双脚倘出去,宇杰就说:“赵老师,这样危险。”我说:“我现在不在开车啊。”他说:“你这样我们也要学的。”我只能把脚收进来,端正的坐着。

  看着孩子半懂事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第二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尊重孩子随笔10

  晚上,我带儿子去买文具,遇到一对正在挑选水彩笔的母女。女儿挑中上面有哆啦A梦图案的一款,母亲蹲下身看了看价签,又拿起旁边的一套说:“乖乖,那种太贵了,你看这种24色的,既漂亮,又便宜!”尽管母亲百般哄劝,女儿还是执意要自己挑的。母亲无奈,叹口气不无爱怜地说:“好吧!好吧!真是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啊!那就买这种吧!”女儿拿起水彩笔跳着去了收银台……

  当父母与儿女意见不一致,而儿女又不愿听从父母的意见时,我们常常能从父母的口中听到“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这句话,似乎这句谚语只是父母对儿女的一种无奈、一种伤心,甚至是一种生气。可见,这句谚语所蕴含的家教智慧,大多数人并没有领悟。

  “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的原意是,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有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追求,对此,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长的意志代替孩子的选择,这是中国式教育的劣根与悲哀。记得《做最成功的父母》里有这么一件事。爸爸对齐齐说:“从明天开始,把你送到爷爷家里住。到了那里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要惹他们生气,知道吗?”听到爸爸的'话,齐齐很吃惊,接着强烈反对:“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爷爷那里,我不去!”“不去不行!”爸爸扔下一句话,就生气地走了。第二天,齐齐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家里,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开始恨他的爸爸妈妈了……

  齐齐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爸爸不容置疑的命令,他只有无条件服从,没有丝毫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像齐齐的父亲一样,粗暴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头上,使得孩子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无形中受到伤害。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缺少自主意愿,长大后,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长期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会使孩子变得幼稚,缺少人格魅力。

  “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的可贵之处在于警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这是可贵且应该受到鼓励和呵护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并且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巧妙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没有无用的孩子,只有失败的父母和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始。

尊重孩子随笔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指出:“爱是教育的前提”。老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真诚的关心爱护学生以外,给学生及时的表扬,恰当的批评,公正客观地处理每一件事,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也显得十分重要。

  记得一天课外活动时,我走进教师,见康欣的座位旁有一团纸屑,我便主观地认定是她丢的,于是唬着脸对她说:“把纸拾起来”。康欣嘟着嘴,一动不动,我一看更来气了。严厉而大声地说:“错了就要主动改错,怎么能采取这种态度呢?明天下午罚你扫地,看你还乱不乱扔纸屑。”康欣一下子哭了,捡起纸屑,气冲冲地走出教室。

  这样的事过去时有发生,我也未放在心上。但第二天,康欣碰见我时却故意把头扭向一边,我见她怀有敌意的表情,心里一沉:难道是我错怪了她?她可是个性格内向而又倔强的孩子啊。为了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我找康欣座位旁边的几位同学谈话,其中一位男生主动承认了那团纸是他丢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都是由于自己的武断,造成了失误,损伤了康欣的自尊心。为了及时补救,我下课对康欣说:“康欣,今天下午你不用扫地了。”她沉默不语。下午扫地时,她还是默默地和其他同学一起值日,但一见我,还是不正眼看我。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深深地责备自己为什么不了解清楚就随意批评别人,甚至做出错误决定,而一旦弄清情况又放不下老师的面子,主动找康欣谈话,和她认错,思前想后,我决定还给康欣自尊。

  第二天晨会课上,我诚恳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向康欣同学认错,从此,康欣同学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件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架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时坚决认错。这样,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信赖、热爱、尊重你。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不久我看了一则寓言故事,寓言的题目是:我牵蜗牛去散步。内容如下: 有一天,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了,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尽的我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无奈之余,我不禁有些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我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它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我不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后面,任蜗牛慢慢地向前爬。 咦,这时候,我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花园。接着,我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一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等我跑步赶上它时,它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迎接我。未等我开口,它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地向另一个"驿站"爬去了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面对学如“蜗牛”般前进的后进生们,我常常是那样的迷茫与急躁,面对学生的不努力,面对他们因贪玩而拖欠的作业,面对他们马虎潦草的字迹,面对他们总也提不高的成绩,面对他们屡次三番犯着同样的错误时,我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烦躁。严厉地批评,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都不尽人意,往往会陷入寓言中“我”的尴尬境地。我是不是应该站到“蜗牛”们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呢?

  由寓言中的蜗牛我想到了班里的一个学生,他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就是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因此,课堂上经常不仅自己不听讲,还影响其他孩子听课。作业速度自然也很慢,字写得也不够漂亮,一开始他常常在我的“催促”下勉强完成作业,课堂上也总要在我的反复引导下才能说出解题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揪住别人不放,甚至行为上的攻击。每天我接到的“投诉”接二连三,一天当中的许多时间都在和他解决问题,结果是他很累,我也很累。本学期不久前的一天,放学后,我正在教室做清洁,到教室拿东西的他看到了,走到我跟前,略带羞涩地说:“赵老师,我来帮你!”“这调皮鬼还能做事???”但我还是接受了,我发现他好能干啊,动作还挺快的,并且扫得很干净。我就借机表扬了他。后来的几天他的作业都完成好了,上课也没有那么调皮了。现在,他当上了班里的值日生,每天教室清洁检查几乎都是满分,关于他的“投诉”越来越少了,应该说他是进步了。

  细细品味,其实是要我们对蜗牛多一点“宽容”,多留给它们一点“自己爬行”的时间和空间,静心等待他们的进步。这样,不仅使自己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愉悦了身心,更主要的是使那些“无可救药者们”又有了获得“新生”的机会。一声“夸大其词”的赞扬,一句“言过其实”的评价,一个“徒有虚名”的“官职”,一颗在我们眼里一点也不起眼的“五角星”,都可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幸福。我们爱每个学生,因为爱,我们必须等待。

  一句话说得好“拨开乌云见彩虹”,拨开乌云,一定会看到一片湛蓝的天空。不断提醒自己:学生是可爱的,微笑是醉人的,爱是温暖的,即使是“蜗牛”似的学生,一定也可以在你微笑的等待中,在你爱的眼神中不断进步,让你收获到与众不同的快乐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要有爱心”。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获得充足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微笑开始,就像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古人云:“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人的心境也可“传染”。记得有一次,因班上一个孩子与同桌发生争执,其中一个孩子受伤了,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余怒未消。此时,孩子们胆怯、怕慌、惴惴不安的心绪如烟雾般弥散开来,班级气氛非常紧张。学生们如临大敌,心绪不宁,连平时上课发言积极的孩子都不敢举起小手。课后反思,今天这样的课堂,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

  在小学孩子犯错是常事,老师生气也是常事,于是我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次我正上着课,一个孩子汇报说,他同桌写英语作业。我当时非常气愤,刚要发火,转念一想,我还要继续上完40分钟呢。于是我微笑着走到那个做英语作业的同学面前,小声对她说:“下课做行吗,不行你就接着写老师等会你,好吗?”孩子迅速收起作业,一脸的歉疚。再一看,全班同学都迅速坐的笔直,兴奋地看着我。我愉快的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关爱,一种教育,一种艺术。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会不时地问自己:当我与孩子促膝交谈时,我的微笑是不是有一种温馨的氛围?当我表扬一位孩子时,我的微笑是不是一种可信的奖励?当我发现孩子犯错误时,我的微笑是不是一种真实的谅解?当我让孩子回答问题时,我的微笑是不是一种亲切的鼓励?当我帮助困难孩子时,我的微笑是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继续真诚地微笑。

尊重孩子随笔12

  我班有个华鑫的小男孩,非常调皮。平时,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华鑫打我。”“老师,华鑫抢我的小书。为此,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画画。开始时,他还自己聚精会神的绘画,画完了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关系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彩笔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华鑫:“她的彩笔坏了,我想帮他修好。”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孩子。最主要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孩子,而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尊重孩子随笔13

  我们班有一个叫陶陶的小朋友,他人如其名,聪明但很淘气。每次家长来送他的时候都不忘叮嘱一句“在幼儿园要听老师话啊!”在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他常常管不住自己,不是离开座位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就是直接干扰其他小朋友。开始,我用暗示、鼓励等方法来约束他的行为,但效果并不明显。在一次教育活动中,陶陶又不停地向旁边小朋友的腿上靠,老师多次提醒仍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很生气地请他离开了集体,并郑重地告诉他:“你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如果能改正地话我会再请你回到集体中;如果做不到,只能坐在这里停止游戏。但你有选择的权利,懂吗?陶陶点点头,但似乎并未完全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我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想一想,然后继续带领其他幼儿游戏。过了一会儿,陶陶明白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渐渐坐不住了,他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于是举手恳求道:“老师,我想和大家在一起游戏。”“你能做到遵守规则不影响大家吗?”我态度亲切地问。“能。”陶陶肯定地点点头。结果我发现这个办法很见效。直到教育活动结束陶陶都没有做出任何不当行为。这说明幼儿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权利,就会有效并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让幼儿学会尊重是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前提。只有学会尊重别人,你才会被尊重!

【尊重孩子随笔】相关文章:

尊重孩子的意愿散文随笔08-22

教育随笔:你尊重孩子了吗10-05

尊重随笔散文03-20

给予尊重随笔05-30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散文随笔07-25

如何与孩子沟通及尊重孩子的方法08-11

尊重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尊重杂文随笔01-12

细节里的尊重教育随笔12-18

请尊重我的平凡随笔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