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与学生交流。(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玩什么?)
2、小明打破一块三角形玻璃的情景。(课件出示)(学生猜一猜,他会带哪一块到玻璃店配玻璃)
3、介绍三角形内角及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
4、设疑揭题。
从刚才的情境中,我们知道,破掉的三角形玻璃,只要知道其中的两内角,就能配出和原来一样的玻璃。究竟有什么奥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设计意图:以小明打破玻璃为载体,引入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想。
1、猜一猜。
猜一猜,它们的内角和到底是谁的大呢?(板贴三种不同类型三角形)
2、量一量。
用量角器来量一量,算一算。
(1)合作要求:
三种三角形和一张表格,四人小组合作,你们觉得怎样分工度量的速度会最快?
(2)提示:
①测量的'同学:量出每个角的度数,把它写在三角形里面。三个角的度数都量好后,再汇报给记录的同学登记。
②记录的同学:监督小组其他同学量得是不是很准确、真实。不能改掉小组成员度量出来的数据。(开始)
(3)量一量、算一算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3、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中可能会出现答案不是唯一的情况,如:180°、179°、181°等。
5、说一说。
师:观察这些测量结果你能发现什么(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左右)?
6、验证。
(1)剪拼、撕拼。
用度量的方法验证,得到的结果不统一。有没有比度量更精确的验证方法?也就是不用度量你能用别的方法验证吗?
学情预设: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角。
(2)折拼。
用剪拼的方法是比较精确,美中不足就是把三角形给剪了或是撕了。有没有更好验证方法?(用折的方法—课件演示)
(3)观察小结。
现在大家知道这几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7、揭疑解惑。
小明为什么带只剩两个角的三角形玻璃到玻璃店配玻璃?
设计意图: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环节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让学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中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举例验证、建立模型,让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空间。
四、巩固深化。
师:学会了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去运用。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数学问题。
1、选一选。哪三个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课件出示)
2、算一算。求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课件出示)
猜一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0°,猜一猜它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循序渐进,既巩固新知,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五、回顾实践、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活动学习,说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六、课后思考、拓展延伸。
一个三角形,剪掉一个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的思考以及验证,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课堂的知识得以延伸。
七、设计思路:
1、设疑引题,激发探究意识。以“小明打破玻璃”为载体,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设置学生猜想、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验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随笔04-11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01-19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11-09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03-07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11-12
三角形内角和教师教学设计09-1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设计03-2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11-18
2015关于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