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时间:2023-10-25 10:50:2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通用6篇)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1

  在聊城市中心流淌着一条河,一条流淌了千年的河,运河,京航大运河。这是一条曾经给沿岸带来繁荣的河,一条让人总是渴望了解京城和天堂之城杭州是一种怎样的繁荣的河。如今,它的聊城段已经不再有运输的功能,可是因为有黄河水的灌注,依旧是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沿岸,从农历二月浅黄色的迎春花开,紧接着近乎同样颜色的连翘花开,成片成片的点缀着刚刚开春的河岸,让期盼了一个冬天的人砰然心动,知道这是春天来了。

  每年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一点嫩绿的芽尖,悄然挂上了柳枝,一场暖风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远看树头已经泛绿了。

  紧接着是飘絮,像飞雪,那是杨柳的种子在随风飘荡,仿佛吟唱一首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歌。飞絮有时候很讨人厌,影响呼吸,可是一想到这是孕育生命的一种形式,也就忍了。今年的飞絮好像少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这絮也分大小年啊?

  三、四月间,岸上紫叶李粉色的小花层层叠叠、成簇成片的开放,遮掩了紫色的叶,灿若云霞;五月,高高的挺拔直立的栾树,把金黄色的花开到了树梢,那一树一树的黄花,需仰视才能欣赏到它,那种正应了五月九五至尊的至尊黄色的花。栾树的嫩芽叫做木兰芽,可以做菜,凉拌、炒肉丝均可,是农家乐常见的保留菜品。

  整个春天,运河沿岸是一种极具层次感的色彩叠加的美,像是一幅会动的油画。

  夏天,沿河散步,垂柳的枝条轻抚着人脸,有的垂到了水里,水面荡起了层层波纹。河水是碧绿的,有一丝水草的气味,让人想起静静的顿河那个遥远的地方。岸边有紫丁香,有竹,有狗尾草。

  河上有许多桥, 桥孔中可以望见桥那边河面上的荷花荷叶,芦苇还有野鸭,像极了一幅江南水乡画卷。我们小时候没有学画,也没有学琴,也只有用眼和心来欣赏了。好在这里不收费,可以任性来去,可以留恋忘返。天上云卷云舒,空中飘着青草的香味,一路上还有一中和笛声,有山陝会馆,教堂和游船。一路走来,心,渐渐清亮起来,仿佛受到了洗礼。

  秋天,黄叶在风中飞舞,之后遍地金黄;落叶之后的乔木树干依然高高的直立着,枝丫印在蓝天上,像是地下的根。树木在迎接冬藏。

  冬天河上会结冰,岸上的冬青,雪松,侧柏还有竹都是不落叶的。寒风中,这一抹绿色从来都不曾消失。

  这是聊城段运河,韵河!等到春风吹过,迎春花开了,春天就又来了!

  这条河在我家窗外,是一条时时都能看见,一年四季可以尽收眼底的河,一条看不够,总是流淌在心里的河,一条家乡的河。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2

  “长城、运河”对于这些身处农村的孩子的确有些陌生,当我问到你们知道长城和运河吗?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并非他们不愿回答,实在是因为了解的太少了。如果单凭通过这些文字去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辅助,恐怕孩子们也无法体会这“人间奇迹”吧。在备第一课时时,我以为孩子们对长城应该会了解较多,对运河可能会比较陌生,所以备课时我搜集了许多运河的资料,而对长城则做了忽略处理。结果课上孩子们对长城的'了解只能说一个字“长”!究竟有多长,山海关和嘉峪关究竟相隔多远,都无法了解,更别说体会长城的雄伟了。于是,第二课时我补充了一些知识,特别谈到了长城的长度足以绕地球一周多,建造的时候全靠劳动人民的双手创造的,学生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然后让学生再次接触文本,哪些词句突出了人间奇迹这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诗文,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体会长城高踞在崇山峻岭间的雄奇风姿;从“东起……西到……”的诗句,体会长城的绵延万里的特点。

  在教学结束后,我一直在想,这样的课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难度,因为这离他们的生活似乎远了一些,但是这样的又是必不可少的啊!如果没有这样的,孩子们又从何去了解这样的人间奇迹呢!学习这样的不但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让孩子们通过文字了解自己的国家,通过文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虽然看似很遥远,但我们也可以让它们通过课堂走近我们的身边。正如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3

  一日,行到毗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只听见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毗陵驿即设于今篦箕巷内,贾政所处的便是常州的.母亲河——运河。常州古运河历史悠久,在这个运河即将改道之际,我们在暑假前往了新运河河道修建处,进行了探访,同时也进行了运河文化展示等诸多活动。

  新运河改道才进行不久,因此到达新河道修建处时还有些满目萧然之感,虽说如此,但是料想将来,这里必将是一片水波荡漾,波光粼粼之景吧!不过在活动中,我感悟最多的还并不是对这项浩大工程的赞美,而是对这太哦新运河的管理保护问题。河南有句民谣: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21世纪缺水成灾。初读此谣不禁忍俊不禁,然而细读几遍,又不禁感到有些心寒,是啊,当这个星球上有了人类,有多少河流被污染?有多少水域被耗竭?常听长辈说“小时候,我们还在河里游泳,但如今,人们走过那些河流时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悲哀,或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会说“小时侯我还可以看到河,但如今却连一滴水都没了……”

  新运河改道,我们应该为其而感到高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懂得管理与治理,将我们的财富永远地保留下去。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4

  离开史公祠时,正是下班的时间里,园子对面的街区甚是喧嚣,叮叮当当地对着古老的庭院,述说着今生今世的美好。

  那条叮叮当当的街区,如今就叫做史可法路,沿着进去,找了家酒店落脚。卸下沉重的行装,人便也忽然轻松得似乎可以飞了。就这样操着相机和地图,我穿过几条小街,“飞”到了富春茶社。晚餐多是扬州当地的小吃,但印象深刻的似只有蟹肉汤包了,倒不是因为味道如何的上口,只是咬开薄薄的皮儿后,差点儿被那里面滚烫的汤汁烫伤了舌头。

  当日游园买的是联票,其中有个项目是畅游古运河,我准备把这个项目安排到晚上最末一班。用了晚饭,还有些时间,便一路沿着文昌中路,穿过小秦淮,溜达到了文昌阁。来到那里,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时间,位于汶河路和文昌中路交汇环岛上的文昌阁,更是被精心组织的灯光,照射得晶莹剔透,璀璨玲珑。

  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年间,曾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搂。只如今的这里,已经成为扬州新老城区的分野,沿汶河路一线,挤满了保留着老扬州民居元素,且并不高大的现代建筑,只是不象老扬州的婉约与柔媚,那里已经成为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在奇迷变幻的霓虹灯下展现着,新世纪的扬州为地方都市的繁华。

  总在想,这文昌阁伫立的地方,似乎应该自来便是扬州热闹的地界儿了,老扬州如是,新扬州也如是。只是当年神采飞扬、英气勃发的魁星搂,如今真是老了,只能成为一件古董,被无缘由地端放在这繁华的路口之上。不息的车流卷裹着它,而它也孤独地注视着这多有些陌生,而又眼花缭乱的喧嚣......那是老扬州,那是新扬州,那是说着评话、唱着清曲的扬州,那是踩着时代节奏、热情激荡的`扬州,那是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那是为地方大都会的扬州。

  从汶河路一直向南走,可以来到南门遗址。穿过一片欢歌笑语的广场,就来到了古运河畔。这一时间,明月当空,月影被运河上的柔波捏得散碎。运河两岸,有霓虹彩灯装扮,异彩纷呈得犹如梦幻一般。

  黝黑而深邃的古运河,只载着明月的清辉,默默地流淌着。只忽远忽近拍岸的涛声,泄露了那静默里也有的活力,在我听来,那更象深远历史中的一声叹息。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5

  午后时分,淮安的几位同事起了“争执”,也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好像只是报纸上的某条新闻。只他们说的江淮土语,快得象是机关枪在喷射,这样语速上的对撞,在北方,绝对会被定性为吵架的。但看到他们脸上各自挂着的,给予对方或真或假的笑意,又让我的定性有了些含糊,总之,最后我也没搞清楚,他们因何而吵,他们依何而吵。

  来淮安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了,他们与我对着面放慢速度讲话,他们说的我多少还是能蒙出个大概意思来的。但只要他们当我是浮云,尽情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射的话,浮云于我却也就是个很不错的选项了。这样也好,浮云是不用废那个脑筋,去跟上那两挺机关枪,然后去数清楚那每一发装填着高密度信息量的子弹,然后在高速飞行中解码那似乎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的语言......不用,浮云不用操这个心,浮云有时会对自己有些懊恼的,懊恼自己为什么会动了这么个心,来到这么个“鬼地方”。

  “鬼地方”于苏北的淮安话里,是不含褒贬意味的,它经常出现在淮安人不经意的言语里,他们总说“这个鬼地方” ......“那个鬼地方”的。而他们发音的独特,也使得这个词不但再让人生厌,反而觉得有了那么些可爱,仿佛他们是乐得与那个不知道的什么“鬼”,分享他们的所在的。

  不过多数时间里,当他们纵情地高谈阔论一番后,还是会发现我这个外乡人,捏呆呆的存在的。因而其中富于同情心的一位,多半会用他们认为我能听得懂的普通话,笑着问我,“听懂了吗?”,如我直白摇头,那位就会情景回放般,边更开心地笑着,边用那种普通话翻译给我听,谁说了什么,谁又说了什么......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争吵”的一方还会夹带着火力反击,那可能又会是另为一次“争执”的'开始。

  这样的翻译,一般情况下是要到我这个外乡人全部领悟,并开怀一笑为终止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这个外乡人的领悟力是超出他们想象的低的,因而为了不暴露我低下的领悟力,我多半会等到他们讲到兴高采烈时,就开心一笑了。这可能会让我的好奇心受些折磨,但结束那位好心人反反复复负责任的诉说,或许对大家都是种解脱。

  老天,这是个什么“鬼地方”,我总这么想,还好现在的一切都在慢慢习惯着,慢慢习惯着能听懂的,也慢慢习惯着装着听懂的。

  今天,就不用哪位好心人费心了,因为趁着大家吵得热闹的当口,我就做了浮云,飘出了办公室。这里在淮安市的主干街道——淮海南路上,南边不出几百米,便是大运河桥了,京杭大运河便自那个桥下缓缓地流淌着,默默地流淌着,永不停歇地流淌着。

  我喜欢那座大运河桥,它处于进出淮安的主干线上,因而桥上总是车水马龙的喧嚣景象,很适合填补一片浮云的寂寞。那条运河也是繁忙的,往来着各式各样的船,有载货垒得老高老高的单放船,有看着吃水已快淹过船帮的挂浆船,也有搭晒着各色衣衫的住房船,这些船有的是单独行进的,有的首尾相连结成火车一样的,长长的船队,他们无一例外地发出那种嘟嘟嘟的轰鸣,那是缓慢流动着的古运河上,生生不息的现代节奏。

  就这么点上一根烟,看着看着,心中的烦闷便也就被冲释掉了,仿佛心也已随着那些嘟嘟嘟远去的船,去了混黄运河尽头的远方。

  初到淮安,我是兴奋于运河的,我没有想过,自己平生中会有机会,与人类的这一伟大工程奇迹,有着如此密切的接触。在淮安,坐在公交车子上漫游,不经意间就会穿过一条宽阔而平静的,泛着混黄的,弥散着淡淡腥臭气味的河流的,那时我对淮安市区的地理面貌还不熟悉,但我知道那定是运河了。只是否是大运河,那是要打个问号的。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自淮安向北到徐州的这段运河叫做中运河,向南到扬州的那段叫做里运河,当然,这是对运河分段的一个泛泛的提法。而打开淮安市地图,可以看到大运河流过淮阴闸,即将进入淮安市区时,便分作了两支,一支粗一点的叫做大运河;一支细一点的叫做里运河,两条运河几乎平行着流淌过淮安,流淌到二十余公里外的楚州,在即将告别淮安的时候,又合二为一,平静地流出苏北,流向扬州,流向江南佳绝地。

  一个清冷的下午,闲步到了天津路上的青隆桥,桥下的运河便是里运河了。与大运河上往来的喧嚣相比,这要清净了许多。由于大运河裁短了里运河的路径,因而大部分运河上的船只都走了大运河,而里运河上,有的几条船,也多是驳在岸边的住房船了。

  忽而想起秦观写古邗沟的那几句诗,“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孤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想来这段落寞的里运河也应是古邗沟的一部分,而我所见所闻的景致,竟也与宋时的秦少游所见所闻并无太多差别,这不禁会让人有些跨越时空的感动。

  只为这一首诗,我便下了桥,沿着河堤,走向不远处的一艘住房船。

  船上的女人蹲在船边,专心地用浑浊的河水刷着一个漆迹斑驳的木凳子,一副住在这里过生活的细致模样。见我举着相机过来,女人慌张地站起来躲闪。我上前搭讪,她也支吾着说了许多我听不大懂的语言,不过大概意思还是懂得些,无非是“我不是本地的,有问题要去问岸上的住户”。我笑着说“懂得,懂得”,但也还是问了两三个自己的好奇,女人大概是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缘故,言语急促而慌张,似乎她始终始终对我这个不请自到的陌生人,保持着某种怀疑和警惕,我想那怀疑和警惕,可能也是傍河人家的篱障。

  既然“柴门”不开,我也还是近早知趣地离开为好,于是便随口问她“慈云寺怎么走”,以结束这次不大成功的访问,她嘴巴里依旧继续徒劳地解释着,还好手指头坚定地告诉了方向。

  我不知道那位少游先生是否也被给他诗情的人家主人,警惕地盯视着,他的到来是否也打断了人家的“笑语声”,他没有说,但我感觉到了,因而替他解嘲地一笑。与那女人谢别后,我也就不得不沿着那女人指的方向走下去了。

  慈云寺在闸口,那个时间里,我并不知道从清隆桥走到闸口要多少时间,不过我知道不近。那个时间里,还好有古运河一路相伴着,让我倒不觉孤单。

  这,也就行了,走吧!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 6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它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加强统治,后来它却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虽然现在大运河的交通地位不是很重要,可是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古时候,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运河的历史,蕴育了运河的文化。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遗产,是一个连接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因为有了运河,才能孕育出这么多运河城市,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对古运河的命运,我曾经思考许久。

  一是古运河旅游经济带的建设问题。

  台儿庄运河号称"活着的运河",其历史风貌果然非其他地方可比。它是1959年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改道城外时留下的,全长3公里。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

  台儿庄运河古道北岸的顺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部分古街巷以及岸两边仍然保存完整,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商铺、古民居,还有岸边的古码头等,最老的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些街巷、古居顺河而建,布局灵巧,远看参差蜿蜒、错落有致;难得的是,古街民风淳朴依然,居民依然保存着百年前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活着的历史"大概就是如此吧。明清建筑风格最为集中的越河街上,随青石铺路卵石镶边的古道蛇行,但见两旁重楼叠院,马头墙高低错落,昂首云天,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有江南建筑的灵巧。细看店面临街而立,庭院朝运河开,既顺应了地利人和,又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特色。古运河边至今犹存的驼家码头、郁家码头、王公桥码头、四十万码头等,一律青石筑就,台阶铮亮,从中可见当年的繁华。运河古道南岸,还保存着大面积的古村落,全是草屋茅舍、泥墙草顶,古朴清幽,隐居于参天古木之中;清代的贞节牌坊、兴隆桥、清真寺等古迹、遗迹散落其间,随处可见……

  扬州古运河水质清澈,穿城而过,沿岸古迹林立,风土人情独特有趣。从长江入口处开始,沿岸有瓜洲古渡;全国四大名刹之一的高旻寺;盛唐海上丝绸之路的渡口扬子津;鉴真东渡码头宝塔湾;伊斯兰宗教名胜普哈丁墓;以及新老运河的分水岭茱萸湾等。水线再向北延伸可顺游古驿站高邮、莲藕之乡宝应等。

  运河两岸像台儿庄、扬州这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许多:苏州、无锡、通州。这些明星城市应该建设成为一个旅游经济带,发挥他们在运河旅游经济带的领军作用。

  二是古运河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通州,运河过去在漕运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通州人也把运河作为我们通州人民的母亲河。通州有名,应该也是因为运河出的名。我不知道您听说没听说过,过去有这么一句话“一京二卫三通州”,一京就是北京,二卫就是天津卫,三通州,为什么排第三呢?说白了我认为就是因为运河而得名。

  通州在建设滨水宜居新城的过程中首先不断挖掘运河文化。运河在过去,包括现在,它是通州城边的一条河,过去又有污染,治理得又不够,2005年以后加大了对运河的整治力度,过去河道是80米,一下给扩大了200米,运河两岸建设有运河文化广场,有奥体公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大了运河的景观建设,经过一年努力,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天然大广场,也为我们将来迎来新城的全面建设开发打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基础。

  杭州大运河新的建设工程已经开工。杭州计划将古运河的中河、东河与钱塘江、西湖相通,建设一个运河水系网,杭州也将拉开水上旅游新篇章。中河、东河连接段选择在河坊街中间挖一条河道,河道宽度9.5米,两侧各有7米的铺装道路,人行道宽度2.5米,优点是这个方案不需要拆迁,可实施性较强,对交通影响适中。美中不足的是,水与路的高差较大,亲水性和景观效果一般。

  此外,中、东河的沿线游步道都将贯通。至于一些路口,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栈道和过街设施。除此之外,沿线的住宅都将进行立面提升,其中,五柳巷历史街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进行立面整治,体现“纵街横巷”的街巷空间和街巷与河道并行的江南民居特色。

  在水中看风景,除两岸风光外,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中东河沿线桥梁众多,共47座。杭州将根据桥梁现状情况,对工程范围内现状基本完好的桥梁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整治,对15座古桥进行保护修缮;对不能满足规范正常使用要求的仙林桥,进行上部结构改造;对于斗富二桥、三桥,按原桥型增大跨径重建。最终目的是实现运河-东河-中河三河开通水上旅游开发。

  三是古运河饮食文化演化。

  运河促成南北交流,同时,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也在这里交汇。有名的淮扬菜系就是一个例证。淮扬菜系的“淮”其实是指江苏淮安一带;“扬”则就单是指江苏扬州了;整个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是以淮安为代表,淮扬菜系中又以扬州菜为代表。淮扬菜系的形成和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淮扬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淮安、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扬州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淮安、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颠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缕缕逗留淮安、扬州。

  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清代康熙年间的《扬州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筵费数金。”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更多。据史料记载,清代淮扬宴席可分为民间宴席、市肆宴席、文人雅集酒会、盐商宴席、官府宴席几类。其中,著名的有民间宴席中的“七簋两点”“三碗六盘”两种;市肆宴席中的全席、船宴、素席等,而全席中,又以全羊席、全鳝席名气最大;文人雅集酒会中的“红桥修禊”“(名园)诗文酒会”“平山堂宴集”等;盐商宴席中的“山珍海错席”“戏席”等;官府宴中的“满汉席”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画舫录》中收录的“满汉席”食单,是中国关于“满汉席”的最早详细记载,在中国宴席史上有着重要价值。淮扬菜的闻名从做法上来讲,其主要得益于选料、刀工、火工三个方面,淮扬菜选料是非常严格的,时下酒店里流行的鲜、活现做的服务,或许可以在古代的酒店里看到它的发展轨迹;刀工也是极其重要的,唐代的“三把刀”的传说几乎是神乎其技,菜刀便是其中之一,可见扬州人对于食文化研究,绝对不亚于骚人墨客之吟诗作赋,菜刀的传说主要是指做菜时的刀工;至于火工,就是火候了,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人云亦云的是淮扬人擅炖焖。

  从整个淮扬菜系构成来看,淮扬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火工考究、擅于炖焖;主料突出、注重本味;原汁原汤、清则见底、浓则浮白;浓而不腻、淡而味鲜;咸淡适中、南北咸宜;带骨者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煎炒遛炸者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淮安菜是淮扬菜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至迟在距今六千多年以前,当地先民已用陶器烹饪,经过数千年的变迁,至明清时期成为体系完整、风格独特、享誉南北的独立流派,和扬州等地一道,为淮扬菜系的最终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淮安菜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其中的有狮子头、软兜长鱼、拆烩鲢鱼头、水晶肴肉、文思豆腐、三套鸭、烫干丝早已成为淮扬菜的经典代表。

  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它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爱。本着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人文景观,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

【窗外的运河名家随笔】相关文章:

关于窗外阳光的随笔11-09

关于名家散文02-16

名家短篇散文02-21

名家散文欣赏07-21

名家散文及赏析11-30

名家经典语录11-24

名家语录美文11-22

名家励志语录11-22

中国最长的运河12-04

中国最大的运河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