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时间:2021-11-30 11:15:08 随笔 我要投稿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通用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通用5篇)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篇1

  读书堂西征随笔,清汪景祺著,二卷,雍正二年成书,多记时事,间及古史。后雍正帝以其党附年羹尧及讽刺康熙帝书法“皇帝挥毫不值钱”等犯上之辞,将其处斩籍没,书藏宫中,民国时始出版其仅存之上卷。

  汪景祺(1672~1726) 原名日祺,字无已,号星堂,钱塘人。其父汪霖,曾任户部侍郎,兄汪见祺,曾任礼部主事。汪景祺少年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但仕途坎坷,久困名场,一直熬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才考中一个举人,雍正二年初,由京城往西安投奔时为西安布政使的胡期恒,胡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亲信,汪由胡而得求见年。曾给年羹尧写信,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此信名为《上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陕甘总督年公书》收录于汪氏所著《西征随笔》。后被年羹尧延请入幕,在年羹尧的西宁大营中,当过两年幕僚,随年西游,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称年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又说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并献给年羹尧收藏。

  在查抄年羹尧杭州邸宅时,《西征随笔》被侍郎福敏发现,呈送雍正。雍正在首页题字:“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年羹尧被赐自裁一周后,谕旨称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亦被枭首示众,脑袋被悬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一挂就是十年。其妻发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其期服之亲兄弟、亲侄俱革职,发宁古塔,其五服以内之族亲现任、候选及候补者俱革职,令其原籍地方官管束,不得出境。雍正驾崩后,乾隆上台,经左都御史孙国玺上书,才将汪的头颅择地掩埋。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篇2

  余今年五十又三矣,青春背我,黄卷笑人,意绪如此其荒芜,病躯如此其委顿,间关历数千里,贫困饥驱,自问平生,都无是处。

  忆少年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与友者,骂坐之灌将军,放狂之祢处士,一言不合,不难挺刃而斗。其意以为,君辈未尝读破万卷书,安敢向我鼓弄唇舌耶?所至之地,望风闻名,往往引避去,世人皆欲杀,其信然矣!五十岁渐知素昔之非,降心从人,折节下士,因稍稍有与我友者,然遇事侃侃,不少假借如故也。

  自刑州取道晋阳、河东入潼关至雍州,凡路之所经,身之所遇,心之所记,口之所谈,咸笔之于书,其有不可存者,悉毁弃之,名之曰西征随笔。意见偏颇,则性之所近而然也。义论誖戾,则心之所激而成也。其或情牵脂粉,语涉狭斜,犹是香奁本色,知我罪我,听之而已。

  雍正二年五月五日钱塘汪景祺星堂书于开元寺僧舍。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篇3

  雍正3年(1725)12月18日,清朝刑部等衙门议奏、妄作《西征随笔》之汪景祺,照大不敬律。拟斩立决。雍正帝遂下旨:

  “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应当处以极刑。今大臣等定拟立斩具奏,姑从其请。著将汪景祺立斩枭示;其妻子发遣黑龙江给与穷披甲之人为奴;其期服之亲兄弟亲侄,俱著革职,发遣宁古塔;其五服以内之族人,现任及候选候补者,俱著查出,一一革职,令伊本籍地方官约束,不许出境。”

  此后,在雍正帝的上谕中又多次提到汪景祺的名字,用以向大臣们敲警钟。那么,汪景祺是个什么人?何以使雍正帝如此大动干戈?不但砍头示众,还要株连5族。

  汪景祺(1672-1726),原名日祺,字无已,号星堂。浙江钱塘人。初为国子监生员,康熙53年(1714)中举。此后屡次会试未中。而其兄汪见祺得中进士,官礼部主事。这使汪景祺颇感自卑,自成年以来,即以其才识并善于讥讽别人而过分自负,侍才傲物,落落寡合。雍正2年,53岁的汪景祺由北京往西安投奔陕西布政使胡期恒,被引荐给年羹尧。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两卷,书中有生活中的见闻描述,愤世疾俗的指陈感慨,官场中的丑行丑态,还有对年羹尧的歌功颂德。

  雍正3年,年羹尧案发后,浙江巡抚福敏、杭州将军鄂弥达奉命查抄年羹尧家,搜得汪景祺所撰《西征随笔》。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篇4

  汪景祺诗句还有“皇帝挥毫不值钱”。

  在查抄年羹尧杭州邸宅时,《西征随笔》被侍郎福敏发现,呈送雍正。雍正在首页题字:

  “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年羹尧被赐自裁后,谕旨称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亦被枭首示众,脑袋被悬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一挂就是十年。其妻发黑龙江给穷披甲人【披甲人,多指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高于奴隶;满清时,多有朝廷大员犯重罪,发配边疆,与披甲人为奴。】为奴;其期服之亲兄弟、亲侄俱革职,发宁古塔;其五服以内之族亲现任、候选及候补者俱革职,令其原籍地方官管束,不得出境。

  雍正驾崩,乾隆登位,经左都御史孙国玺上书,才将汪的头颅择地掩埋。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 篇5

  汪景褀的《读书堂西征随笔》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掌故部1928年线装铅印出版,此书后来又由上海书店在1984年作“清代历史资料丛刊”影印出版,薄薄一册两卷。它的出版与许宝蘅有关。

  张作霖据北京,1927年9月,政府宣布成立故宫管理委员会,强行接收了“故宫博物院维持会”,由傅增湘掌院。11月19日,许宝蘅访傅增湘,两人谈起故宫图书馆事,馆分二部,曰书籍部,曰掌故部。傅增湘邀时任大元帅府秘书处帮办的许宝蘅任副馆长,管掌故部。许宝蘅是光绪朝的.军机章京,此后一直在政府中枢做中高级官员,熟知掌故,对于这个职位,许宝蘅说“事为余所最愿,只是担心每日时间少,恐不能兼顾。”这是许宝蘅照例的客气,不辞,也就等于答应了下来。

  11月29日,许宝蘅就正式上任了。他在日记中说:“一时半到沅叔处,同到故宫博物院,取廿四号徽章。”

  12月1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分派职务,许宝蘅与袁同礼同为图书馆副馆长。

  又过了五天,12月6日,许宝蘅到图书馆会议掌故部事务,“议定各课先通力合作办提书、编目等事,又支配各部分人员,掌故部归余专任,现有南三所、大高殿两处陈列,一处派三人,议事毕到南三所阅览”,这一阅览,就在相当奇谲的情况下看到了汪景褀的《读书堂西征随笔》,全引如下:

  南三所之档案,多宫中秘件,有一箱外粘一签云:雍正某年奉上谕,非圣御前不得开看,违者即行正法。箱内小匣甚多,有一小匣内有汪景褀《西征集》,上有世宗御批,并有拜帖多纸,其他尚未启视,书籍中有《名教罪人》四册,系为钱名世而作,令廷臣各作诗歌刺之,徐蝶园、尹望山、方望溪皆有诗。

  人总是好奇,如果不是有签条注明:必须得当着皇帝的面前才能开看,违者要正法,我想,许宝蘅也不会首先对这样一个箱子下手。开看要犯杀头的罪?一旦封建淫威不再,民国官员的好奇就极大地膨胀起来,掌故部归许宝蘅专任,在南三所,自然是许宝蘅最大,于是禁不住这等好奇,签条撕下了,箱子打开了。看到的就是汪景褀的《西征集》。一个大箱子,里面有许多小匣,其中一个小匣中就是汪景褀的《西征集》,里面还有拜帖多件。

【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优美随笔(通用5篇)】相关文章:

冬景散文随笔08-31

西湖十景优美散文07-15

江南的冬景优美散文11-16

笔墨清韵,雅致铅华优美散文11-19

放下,云淡风清的优美散文05-31

还我缘缘堂的优美散文05-28

守一隅清欢散文随笔08-26

优美散文随笔08-05

鲁滨逊读书随笔02-09

教师读书随笔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