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有辅导班的随笔
冷风,刮起春末夏初的黄沙裹挟着垃圾片片,昏暗了天,迷离了地,遮挡了路人的眼。
野猫逐风翻墙而过,鸽子缩了身挤在角落,骑车的壮汉卯足了劲原地挣扎,一群初中生蓬乱着头发,咧嘴呲牙来到楼下……
这群孩子,一进楼门便开始嚷嚷——[由整理]
“哎呀,这风,吹死我了!”
“终于到了,你知道不,我差点被风刮跑了!”
“唉!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早点结束,这样的天,我实在不想呆在这……”
“……”
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碰到这群憨憨的初中生,一脸稚嫩,又一脸沉痛。看年纪我推测应该是初一的学生。我楼下住着一位初中的数学老师,这些孩子都是上他家来补课的。
天真冷,孩子们身上衣很单。
不一会,楼道又归于平静,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味。
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在一天最美的时光中,迎着风沙,空着肚子,耐着性子,来听一两个小时的数学辅导课——这是一种怎样的拼搏,又是一种怎样的虐心和折磨?
多少次,周末的清晨,楼下停满了学生们的自行车;多少次,寒冷的黄昏,楼下徘徊着裹紧大衣等孩子的家长;多少次,夏日的午后,楼下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讲课声……多少次,与一脸无奈的学生们相遇,都让心中涌起无限的酸楚——我在想,这样课外辅导真的必要吗?
每次考试后,总有家长打来电话问我,这次孩子某一门课考得不理想,有没有必要找个老师补一下?每次我都不自量力地坚决予以反对,但每次我的反对都毫无意义——没有一个家长会听我的建议而不去给孩子找辅导班。渐渐的,我明白,家长的咨询只是为了向我表明他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而绝非向我征求意见。
身在教育界,每当听到一些外行对当下教育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时候,我总是不屑一顾;但每当面对教育者或被教育者自毁长城的行径时,我又无法释怀。
我一直认为,课外辅导班是催生学生学习惰性和摧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罪魁祸首。好多学生认为,即使课堂上听不懂也无妨,因为有辅导班的老师给他讲解;即使是自己课后不巩固知识也无妨,因为有课外辅导班的老师帮他重新梳理;甚至很多本该自己思考的问题都不用动脑,因为有课外辅导班的老师帮他解决……由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知识所应具备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都被替代和包办,学生本应具备的学习兴趣也化为乌有,滋生出一种乏味甚至沉重的负担——厌学自此而生。
时常望着那些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行色匆匆的奔走于各种辅导班之间的学生,我总会想起自己上学的.那些年代。
那些年,我们没有辅导班,课堂上学生尽心尽力听讲学习,课后努力自学,反思巩固;那些年,我们没有辅导班,课堂上老师全心全意讲授知识,课后督促后进,查漏补缺;那些年,我们没有辅导班,家长们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对孩子的学习无挂无牵;那些年,我们虽没有辅导班,但我们的成绩却并没有因此而落后,相反,我们因此而拥有了自学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对教育而言那是一个多好的年代啊!
可如今,众声喧闹,教育亦愈趋功利化,成人为满足自己的功利心、虚荣心,以其无知乃至邪恶,扼杀着孩子们求知向善的灵性——这才是当下教育最痛的一幕悲剧。
风依然刮得很紧,大树随风乱舞,像发疯的野兽。但风总会停,树总会静。
只有人心静,人世才平和而有度。
【那些年,我们没有辅导班的随笔】相关文章:
那些年的我们随笔散文02-24
我们的那些年散文随笔07-11
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随笔散文02-23
有关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男孩散文随笔02-25
散文随笔-那些我们年少轻狂02-25
那些年,那些事随笔散文07-28
那些年没有爱情作文03-21
经典美文:那些年的我们12-20
那些年的守候随笔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