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曲随笔
《沉思曲》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是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也被人们称为《广阔的天空》。反复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我感觉叫《广阔的天空》最恰当。听着这段音乐我的脑海和眼前仿佛浮现出蔚蓝天空景色。在广阔的天空上有一只类似人的大鸟自由飞翔,它时而低翔,时而展翅高飞,或者在一种高度久久盘旋,或者到另一个空间畅游梦想。其实,这首小提琴独奏曲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段音乐的旋律经久不衰。
在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全世界顶尖级小提琴家都反复演奏这首百听不厌百奏不烦的名曲。我认为,作为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不是一生写了多少部歌剧,写了多少部交响曲,关键是能让观众记住一段旋律或者记住几个音符,这是最重要的。
我敢说,全世界的音乐家要是排成队可以绕维也纳一圈,但真正让人们知道并记住的作曲家,连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座位一半都坐不满。看来,在音乐家中吃干饭的也不少。
《沉思曲》是《泰伊思》中的一段幕间曲。歌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一个名妓泰伊思的故事。
圣僧冒险进城,在弥漫着香水和狐臭的灯红酒绿的城市,终于找到沉迷于金钱肉体生活中的名妓泰伊思。圣僧在经过苦苦劝告之后,泰伊思终于离开花红酒绿龌龊的交际圈,皈依宗教。当泰伊思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净化心灵时。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打动了,他却爱上了泰伊思。在上帝和爱情之间,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最终,圣僧没能摆脱对泰伊思的思念,还是大胆地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被爱情和岁月折磨的泰伊思已经病入膏肓,在她弥留之际。她看到了圣僧跪倒在爱情脚下。此后,这位令人尊敬崇拜圣人却成了上帝的罪人,这位一直被人们认定就是罪人的泰伊思,死后她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是非的颠倒黑白的置换给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更新了理念。
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极其优美的,音乐的背景和旋律的特殊语境如泣、如诉、哀婉煽情,小提琴奏出抒情性的主题,犹如少女的虔诚,向上帝国主敞花蕊般的开心扉。
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泰伊思心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
第三段又恢复了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泰伊思虔诚的祈祷似乎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和灵魂的拯救。
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最后在G弦上又逐渐减弱音力,泛音微弱的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苍,在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马斯奈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一个高级工程师家庭,马斯奈的音乐天赋在童年就已显露,他随继母学习练琴,11岁到巴黎音乐学院师。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后又到意大利进修三年。
1886年马斯奈回巴黎后,他创作作歌剧和管弦乐组曲。但多少能够显示他的个性,因为在这些作品中仿佛流露出舒曼音乐风格的痕迹。同时也隐隐约约彰显出他的抒情叙述性的声乐风格。马斯奈的戏剧音乐代表作有《巴赞的唐恺撒》、《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
其实,真正的作曲家一生渴望的不一定要创作很多部大型交响乐和几部歌剧,他渴望的是死后能有一两只曲子一段旋律或几个闪光音符让后人记住就足矣了。马斯奈的《沉思曲》其实就是最好典范。
我听过十三岁的提琴超女安妮。索菲。穆特演奏过这首乐曲,同时,也看过她和另外四位世界顶尖女提琴家妮可拉。班内迪提,玛丽娜。齐琪,珍妮.杨森,沙拉。张一起演奏《沉思曲》视频。
这五位漂亮的女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她们以各自绝技和不同的风格,精彩的演技,演绎并诠释了这首跌宕起伏引人深思的小提琴曲内涵。
当然这首曲子也成就了马斯奈的歌剧,尽管歌剧本身不是很成功,但插上了这段乐曲后不仅成全了这部歌剧,也美化了这部歌剧,而且也给马斯奈插上了亮丽的翅膀。所以,他和这首乐曲在世界飞翔。有人肯定地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演奏《沉思曲》,这点我们谁也不能否认。
听帕尔曼演奏《辛德勒名单》
我听过盛中国,吕思清,李传韵,卢曦以及韩国金志妍,日本的西崎崇子演奏过的《辛德勒名单》又名《舒特拉的名单》主题音乐。应该说,他们的演奏水平都是大师级的水准。不论是他们的演奏技法还是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电影音乐语境的感悟,都在进行着不同深度的理解和深化。
当我听了伊沙克?帕尔曼的演奏后,回过头来再听他们演奏的音乐质感和来自血液心灵的旋律共鸣相比较,我感觉,这些演奏家在音乐情感把握和渲染的程度上,还没有完全呈现出帕尔曼那种犹太人血液的颜色和真实情感的宣泄程度。
当我看到帕尔曼拄着双拐蹒跚地走上舞台,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放下双拐,从别人手里接过小提琴的时候,他下意识地弹拨一下琴弦。这一弹拨似乎是用音符的指尖在人的心上轻轻触动了一下。然后,他将小提琴放在肩上,放松一下。当低沉忧郁的双簧管吹出类似哀诉的引子之后,帕尔曼的情感开始在提琴上流淌宣泄了。
白色的琴弓,在弦上来回走动,他那肥硕的手指像攥满了泪水,在四根金属的小路上播撒。他在播撒泪水的过程中,我似乎看不到提琴上的把位,找不到琴上的音节和距离。帕尔曼把情感完全揉碎了,在滴着泪水的音符里,音乐一直在两个音符之间徘徊像是对人类反复诉说那段残忍没有人性的疼痛岁月。
当诉说的疼痛到了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帕尔曼的手指开始在高音区呐喊呼唤。对于这部电影内涵的理解,我感觉只有帕尔曼才能体会和理解到深邃的心脏。因为在帕尔曼的脉管里流淌的是地地道道的犹太人的血液。
伊沙克?帕尔曼1945年8月31日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父母是波兰人。三岁半的时候,开始拉小提琴。他的双腿因小儿麻痹症瘫痪了。然而,疾病没有像纳粹那样摧残他幼小的心灵,疾病却激发了他的音乐天赋。九岁的帕尔曼已经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
十三岁的时候,美国国家电视台邀请他到“爱德?沙利文综艺节目”中做客,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为了使帕尔曼那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得到更好的发挥,他们全家搬到了纽约。帕尔曼一周要去朱丽亚特学校上课三四次,每次出门,他都在卖酒小铺前的一个角落那里等出租车。
在那个时候,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的酒店经常举办舞会,人们在那儿吃晚餐,用甜点,吃完以后,他们让年轻的帕尔曼演奏《野蜂飞舞》和布鲁赫的《尼根》。帕尔曼蹒跚地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开始拉他的《野蜂飞舞》。
十四岁的帕尔曼,经过几年艰辛的磨砺,开始逐渐成熟。他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演的时候表现的非常轻松。这些到音乐厅人们是专门听帕尔曼拉小提琴的,帕尔曼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演成功,使他的名字一下在美国红火起来。后来,他轻松地完成了在朱丽亚特学校的学业,并获得利文特里特奖。
帕尔曼说:如果演奏时没有激情,演奏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在浴室、厨房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演奏时,自己感觉非常兴奋,那就会演奏得很好……
后来,帕尔曼为《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配乐,整部电影配乐以帕尔曼的小提琴独奏为主,管弦乐协奏,表现人性尊严、人道精神和对法西斯的控诉。
帕尔曼的音乐从欧洲悠扬到中国,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时请帕尔曼配乐,并邀请他担任小提琴独奏。
帕尔曼说,《英雄》的音乐包含了一种中国古老的高音,听起来有一种远古大漠的苍凉感觉。为了表达出谭盾想象中失传已久的秦朝乐器,他将小提琴的四根弦换成了二胡的弦,并调低了四度,让它发出有“中国味道”的声音。
知道了帕尔曼的人生经历后,我再次聆听《辛德勒名单》的音乐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感觉帕尔曼是在用血液和泪水演奏,在他的音乐质感里仿佛呈现出了一张张被纳粹屠杀的波兰犹太人的面孔。他的音乐语境里不仅包含了哭泣,流泪,愤怒,呐喊,同时,还囊括了对死去犹太人亡灵的超度和安魂。
这就是我前面所以说的,为什么那么多小提琴家没有演奏出帕尔曼那样感觉原因,因为,音乐不仅来自心灵和血液,更重要的还有来自民族和宗教的崇尚精神。
听金志妍演奏《流浪者之歌》
被音乐评论家称赞为娇艳欲滴的提琴超女,韩国小提琴演奏家金志妍,在2010年韩国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之后,于是,她演奏的文本以及她那入情演技迅速蔓延到世界每一个缺少音符的角落。水质的音符,像雨滴滋润并灌溉了大面积干涸的土地和需要音乐喂养的心田。
在恢宏的管弦乐衬托下,超女金志妍手下的音符从舒缓的中板开始向激昂快板的旋律移动过度,短暂的引子像铺垫成的金属小路,一下扣动并抓住了人的心灵。身穿黑色长裙的金志妍在舞台上娴熟的操琴,她那乌黑蓬松像马尾一样的长发垂到腰下,她那窈窕袅娜的身姿随着音乐的节拍微微摇动,她的表情和乐曲深深吸引着观众目不转睛。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乐回肠荡气,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思绪飞翔。
在音乐中我能体会到吉普赛民族常年过着从不定居的流浪日子,他们世世代代在清苦中饱受歧视,在歧视中寻找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吉普赛民族是活泼、乐观、能歌善舞善良质朴的民族。萨拉萨蒂准确把握和运用地域的和民族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民族音乐语境,描绘出这吉普赛人的性格特征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节奏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当宏大的乐曲奏响之后,小提琴奏出充满低沉忧伤的旋律。这一小部分简约而干净,只是全曲的引子。随后,小提琴的缓板又奏出新的旋律,这段旋律是一种犹豫的美丽和美丽的忧伤。演奏家在变奏和反复中做了技巧性极强的发展。金志妍用她那纤细如酥轻巧的手指奏出泛音和华丽的拨弦,充分彰显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
在这段旋律中,庞大的管弦乐并不太明显而且显得很低沉,像是给小提琴让开宽阔的空间,因此,乐曲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乐曲在这段旋律上徘徊,象攀援阶梯,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这样缓慢反复演奏和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使悲伤的情愫达到极点。最后极快的快板,与前面几个乐章形成明显对比,乐曲深刻地反映出吉普赛民族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天赋。乐曲第四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提琴超女金志妍,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她把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在琴弦上,使音乐效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随着她的演奏仿佛游历在广袤无垠的世界,追随着吉普赛人的影子,去寻找古老的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
金志妍在她演奏的时候,我一直关注着她的面部表情,她那深邃的大眼睛一睁一闭,就像音符一闪一闪的眨动。激昂跳跃的弓法,像推动着人们情感的走动,她那灵巧的手指像神的缔造和指挥,在四根弦上奔跑跳跃,踩响一串串金质的音符,飞溅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
人们闭着眼睛,微张着嘴,像是啜饮娇艳欲滴的音乐和甘露。
音乐嘎然停止,就像狂舞的吉普赛女郎手掐着裙角在旋转中突然停止,使人在听觉中仿佛看到或想象到形体语言艺术的再现。
聆听金志妍灵性的小提琴声,给我的感觉就是纯粹的娇艳欲滴和忧郁美的享受。
聆听《自新大陆》
认识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是从他的《自新大陆》开始的,后来又欣赏了他的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德沃夏克。但我对德沃夏克的了解还是甚少。后来,在新华书店的休闲座上读了两个小时的《德沃夏克传》才对德沃夏克有了粗线条的了解。
我在书里摘抄了些笔记,安东尼?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小客店老板兼屠夫。德沃夏克十六岁时,被推荐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两年后在布拉格的临时剧院工作。从那时起德沃夏克开始正式的创作。70年代,德沃夏克的爱国主义颂诗合唱《白山的子孙》首演颇受好评,因此,他才受到音乐界的关注。
这次公演的成功,是德沃夏克作为作曲家的成熟和成为民族艺术家的重要标志。德沃夏克在创作中始终将民族性放在首位。在生活中他并非如通常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具有巨蟹座般恋家情结的人。在德沃夏克成名后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对祖国的思念时常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也是他艺术思想与实际生活完美统一之后在作品中流露的自然和谐。
我知道德沃夏克流传甚广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曲子是在他应邀赴美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之后创作的。这部经典之作体现了德沃夏克在音乐结构上的严谨与坚实。
德沃夏克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小品《幽默曲》,他在捷克的苇索卡地区度假时创作的。原曲是钢琴独奏小品,后由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这首音乐小品极富音乐变化,音乐表情透出类似小夜曲的浪漫韵味。有人评价这首小品是德沃夏克晚年时期个性成分与艺术手法皆达到完美和谐之后的精华之作,这首《幽默曲》表现出了亲切、纯朴、优雅、柔缓的音乐语境。
可惜的是1904年5月1日,这位大音乐家因为脑溢血,在布拉格突然辞世了。布拉格是德沃夏克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在异乡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是从奥塔卡。希渥莱克的《德沃夏克传》了解到这些。但本书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细节。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时,德沃夏克向一名学生提问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名学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问题,叫德沃夏克非常恼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学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着窗外的天空问:“你在天空看到了什么?”那名学生非常尴尬地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愤怒地说:“你没看到天空的那轮太阳吗!请你记住莫扎特就是太阳!”这段文字我记得太深刻。我和朋友们也经常重复这句话。
翻译家傅雷也说过:“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音乐更接近天籁了。”莫扎特的音乐有没有天籁的成分,我们随便听一首他的小夜曲就知道了。我感觉他的音乐,不仅融入了天籁的成分,还融入了他的心和灵魂。我听莫扎特觉得他的音乐不是做出来的,就象是从他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一样。莫扎特的人格和作品,正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像小溪从维也纳的河流主干分支若干,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他的音乐再流淌。柴可夫斯基说:莫扎特的音乐不象贝多芬那样深刻,他的气势也没有贝多芬那样宽广,但我不喜欢贝多芬,我爱莫扎特却如爱一位音乐的耶稣。莫扎特的音乐充满难以企及的美,如果要举一位与耶稣并列的人,那就是莫扎特了。我感觉这话有些夸张了。他怎么能和上帝相比呢!崇拜和信仰是理想和宗教的概念。这话说的有点大了。丰子恺说:“贝多芬的音乐是英雄心的表现;莫扎特的音乐是艺术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这话听起来比较接近现实。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从此,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两位大师的人品和作品一直在诱惑着我的心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轻轻地挂上窗帘,打开VCD把德沃夏克和莫扎特的光盘放进去,在等待的时候我倒上半杯红酒,然后静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那舒曼,幽雅,缠绵,空灵,深邃的音乐。我啜饮一小口美酒,细细地品味酒神韵,在似醉非醉之间享受音乐,就象一双无形的酥手抚摩着你的末梢神经和最敏感的部位。在音乐的软指抚摩下我悄悄进入了一种人生不能抵达的境界。这是音乐的魔力,这是任何东西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魔力,只有音乐能走进我的灵魂和血液,只有德沃夏克和莫扎特带我能走进那个接近天籁的世界。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全忘悼了,我感觉我在音乐里就是一个音符,在五线谱的轨道上半醒半醉地飘动着、舒展着完全象一个仙人。这是音乐的作用也是酒的功效。我完全舒服在音乐和美酒的天堂里了,真有“但愿常醉不愿醒”的想法。
为人类谱写爱情的门德尔松
今天,在每一个隆重庄严而神圣豪华的婚礼殿堂上,都在播放着那首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幸福甜蜜而富于诗意幻想的音乐《婚礼进行曲》。当人们把情感沉浸在那悠扬舒曼的旋律中,被那熟悉的旋律所打动的时候,当人们在欣赏回味之后,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之后,并不知道那旋律的缔造者是谁,也没去考虑曲子的作者是谁。其实,这首《婚礼进行曲》的作者就是人们熟悉的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这么多年,我一直把门德尔松称之为为人类谱写爱情颂歌的音乐大师。
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有人说门德尔松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的。门德尔松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母亲就是他的钢琴启蒙老师。他的姐姐范尼?卡西里也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
西方音乐评论家和媒体评价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门德尔松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在音乐的殿堂和金属般的五线谱之间,门德尔松绝对是个音乐天才,这似乎是上帝为人类专门缔造的门德尔松。尽管门德尔松一生只活了三十八岁,但他对音乐的贡献最大。他20岁时指挥演奏了巴赫的曲子《马太受难曲》。我们知道巴赫的一生是为上帝谱曲的,他的大部分音乐是为走进天堂的人,生活在伊甸园的人呈现的。那些灰暗低沉的音符在巴赫心灵的五线谱上编制成无数首含泪的《弥撒曲》,悠扬在送葬的队伍中。而门德尔松和巴赫正相反,他似乎是专门为活着的人呈现爱情和美好而诞生的。我曾经写过《为上帝歌唱的巴赫》一文,介绍过巴赫的一生。巴赫1685年生于德国,十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少年的巴赫是在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度过的。长大后仍然在米歇尔豪逊教堂和圣多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乐长。1750年因中风去世。
巴赫一生为上帝创作了很多好听动人的音乐。有人说他是为上帝唱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有《D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诞生时节请唱剧》等等。巴赫为什么创作了那么多歌颂上帝的音乐,按照德国音乐家福尔克所说,巴赫从小在教堂长大,被上帝呵护、施舍。长大后必须感恩,必须为上帝歌唱。巴赫一辈子也没有流露只字,但在他心里始终铭记上帝的恩典。
其实,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献给上帝的,应该说是献给人类的。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有人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我说,全世界所有的乐团都演奏过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门德尔松成名之后,他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推崇并挖掘了许多巴赫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后,即1892年门德尔松主办的音乐会上演出。巴赫的作品演出之后立刻引起音乐界的关注,而巴赫的名字和音乐,却像小溪的暗流在世界音乐的根部滋养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生命。受巴赫影响最深的门德尔松,不仅敬仰崇拜巴赫,而且称巴赫为“音乐之父”。
这就是门德尔松在音乐上为巴赫,甚至为世界音乐所作出的贡献。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因此,门德尔松引起轰动而且是他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历史证明,他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之后,他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在苏格兰度假期间,以创作了《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之后,在罗马与老柏辽兹邂逅。再后来,在巴黎又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7年与塞西尔?让莱诺结婚。在音乐的金属小路上奔波的门德尔松,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由于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的原因,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步伐。他在姐姐去世六个月后也追随的姐姐而去。
今天,当我们在每一座婚礼殿堂聆听门德尔松最著名的作品《婚礼进行曲》时,我们不仅为早逝的音乐天才门德尔松感到惋惜,同时感到门德尔松已经把幸福美好和甜蜜的爱情留给人间。
评论家认为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
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今天,当台湾歌手陈绮贞那首无字的歌《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风靡大陆视频和年轻人音乐空间的时候,人们还以为她是首创发明这种个性另类音乐的天才呢。其实人们还不清楚,最早诞生无词的歌鼻祖就是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在创作上首创了无词歌,可以说这种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音乐,直接影响了台湾的音乐人陈绮贞。无词的'歌是一种在伴奏音型的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其特征与歌曲非常接近,能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这就是门德尔松在音乐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让我们在记住巴赫的名字同时,还是沉浸在《婚礼进行曲》的旋律中,铭记门德尔松的大爱吧。
为上帝歌唱的巴赫
我有一位挚友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几位长辈离开人间去伊甸园时,我不仅亲临,而且参与了送行的全部程序。
送行时不仅没有纸钱、香火、连一声啜泣,半滴泪水也没有。只有唱诗班的朗朗诵读声和神父的祈祷声连同教堂乐队演奏的一支支我叫不上名字的曲子。
我想,挚友家的人们是把泪水和思念深藏在了心里。也许伊甸园不接受泪水和哭泣。
事过几年后,送行的程序忘得乱套了,但那悠扬、舒缓的弥撒曲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渐渐那旋律进入了我的口中成了哼唱。
我始终在努力寻找那曲子的作者,查了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书籍,后来,在《世界音乐家词典》和《外国音乐曲名词典》中找到了曲子的作者。《D小调弥撒曲》就是德国音乐大师巴赫创作的。
巴赫,1685年生于德国,十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少年的巴赫是在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度过的。长大后仍然在米歇尔豪逊教堂和圣多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乐长。1750年因中风去世。
巴赫一生为上帝创作了很多好听动人的音乐。有人说他是为上帝唱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有《D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诞生时节请唱剧》等等。巴赫为什么创作了那么多歌颂上帝的音乐,按照德国音乐家福尔克所说,巴赫从小在教堂长大,被上帝呵护、施舍。长大后必须感恩,必须为上帝歌唱。巴赫没有流露只字,但在他心里始终铭记上帝的恩典。
读了福尔斯的《巴赫转传》,使我更加了解了巴赫的人格和精神。
巴赫,在德语里是指小溪流淌的意思。而巴赫的人格和作品,正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月像小溪从莱茵河的主干分支若干,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小溪的暗流和身影。这就是小溪的精神,这就是巴赫的伟大之处。
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献给上帝的,应该说是献给人类的。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经威廉密改成的《G弦上的咏叹调》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有人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我说,全世界所有的乐团都演奏过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1721年专为勃兰登堡侯爵卢德维希题赠的。傲慢与偏见的卢德维希侯爵不但不允许他的乐团演奏,而且将乐曲的手稿卖了三十六先令。这是多么滑稽可笑且可悲的事呀!
五十年后,巴赫的作品被门德尔松推崇挖掘并亲自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后,即1892年门德尔松主办的音乐会上演出。立刻引起音乐界的关注,而像小溪一样涓涓流淌的巴赫,却像小溪的暗流在世界音乐的根基滋养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生命。受巴赫影响最深的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勋伯格等音乐大师们,不仅敬仰崇拜他,而且称他为“音乐之父”。
了解认识了巴赫后,我感到,巴赫的音乐不是写给上帝的,而是呈现人类最美最昂贵的礼品。
长笛小品《晨曲》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有一首长笛小品《晨曲》舒缓,清新而优美。《晨曲》宛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谥的田园涓涓流淌,广袤的地平线托起一轮橘红太阳,晨曦中醒来的小鸟在枝头鸣唱,鸟的歌唱颤动了大自然的脉搏律动。这首长笛曲不仅成为演奏家的曲目,而且成为中国女人和孕妇早期女胎教的极品。
当然,一首好的曲子,不是为专业人享用的鸡尾酒,它是献给人类共享的精神食粮。格里格一生还创作了很多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歌曲《来自祖国》,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乡土在望》)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格里格不仅是一个民族作曲家也是一位爱国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是呈现给祖国的,也是呈现给世界的。
在格里格的轶事中,有一段小故事我记得很清楚。格里格是一个非常讲信誉的老头,十年前许下的诺言十年后真的如期兑现。
传说他有一首音乐小品是专门写给守林员女儿达格尼的,这首曲子旋律与风格是什么韵味,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一个准确的音符。因此那首《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时候》的曲子,只是个传说。
在卑尔根森林,有一位守林人的小女儿叫达格尼,有一天,小姑娘在森林里玩耍,正好巧遇一位主拐杖的老头,老头询问小姑娘叫什么,多大了。小姑娘一一告诉了这位老头。老头说,达格尼,等你到十八岁的生日时候,我要献给你一首乐曲。说这话的就是格里格老头。
十年以后,已经长成如花似玉大姑娘的达格尼,来到了奥斯陆。有一次她去音乐大厅听音乐会,报幕员宣布,下一个乐曲是《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时候》,报幕员宣布后,坐在大厅里的达格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她走上台叫报幕员再报了一次。
报幕员再次报完之后,顿时,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一片沸腾。这么昂贵盛大的礼物,叫十八岁的达格尼简直无法接受。她激动,亢奋不已,泪水抒情两行涓涓细流从眼睛流淌下来。这个拄拐杖的金发老头,花了整整十年心血,为达格尼编织了这份昂贵的生日礼物。
十年前,老人到卑尔根森林寻找音乐的翅膀,正巧遇见8岁的达格尼在林间飞翔。老人抚摸着达格尼的金发说:“快快长吧,等你到了十八岁,我要送你一份礼物。”
一晃十年过去了,达格尼早已忘记了老人许下的诺言。
十年一曲,格里格为达格尼设计好了十年的人生。
八岁的达格尼,在卑尔根森林雀跃童年的天真前奏;
十二岁的达格尼,拨节海顿的激情快板;
十六岁的达格尼,扬花门德尔松的柔情小夜曲;
十八岁的达格尼,吐蕊舒曼的C大调青春浪漫。
十年,一部人生最美好的乐章,达格尼的青春岁月被老人精心勾画反复和弦。
十八岁刚刚走完人生第一乐章,阿娜的达格尼亮丽在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人们羡
慕达格尼的漂亮和福份,静静得聆听从天堂传来的神韵,人们更加钦佩拄拐杖的格里格老人。
兑现诺言,格里格用音乐兑现的是人格和尊严。
【音乐名曲随笔】相关文章:
关于名曲的音乐课教案08-30
音乐随笔-随笔作文01-29
关于音乐的随笔05-22
音乐教学随笔12-15
奥尔夫音乐教学随笔-随笔作文12-22
音乐笔谈-随笔散文05-08
和着音乐的旋律随笔07-28
采桑小路音乐随笔08-11
奥尔夫音乐教学随笔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