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晨练随笔
练太极拳之余,忽然想起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它似乎与太极拳练功有些相通之处。
《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如何理解这句话?关键在“克己”。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两个字非常简单,就是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的什么呢?众说不一。我结合练太极拳的感悟,觉得应该是,自己身上什么最难以管束就战胜什么。比如各种感官享受,比如贪欲痴嗔,比如骄燥媚厌。假如我们把这些难以管束的东西称为生命的惯性,那么“克己”的过程就是战胜生命惯性的过程。练太极拳也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它要求练太极拳者静下心来,摒除一切杂念,去掉一切拙力和陈规陋习。看看,二者之间何其相似!
推想孔子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不断被污染的过程,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而且彼此“性相近”,只不过因为“习”而“相远”。这种“习”,我用太极拳思维理解,就是生命的惯性,就是陈规陋习。它来自内心的欲望,来自后天的环境。这样看来,“克己”就是一个克服生命惯性的过程。据典籍文献记载, 孔子的老师老子非常喜欢婴儿,他说过,你看那初生的婴儿,成天啼哭却嗓子不嘶哑,和悦动听;你看那小拳头紧紧攥着,连大人都掰不开,功力不浅;你看那小鸡鸡成天挺着,却丝毫没有不雅的感觉,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不可言。在老子看来,人生当初,天真无邪。如太极之无极,浑然天成。人当初最美,当初也最有生命力。婴儿脑海里想的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料想的,那就是他们肯定没有过分的欲望,没有追求房子、票子、车子、位子和“小三小四”的欲望,在小肚子吃饱的情况下,他们更多的是处在安详和自足中。那真是大自在啊。再说我们练太极拳,最理想的境界,就是除去一切杂念,回到虚无混沌状态。道家鼻祖也许就是从婴儿得到启发而悟出太极原理的。
试想,把一个成年人“克”成一个“人之初”状态,那就应该接近于“无我”了,那就应该接近于孔子心中的“仁”了。当一个人达到“无我”境界,心里连自己都没有了,还有私欲吗? 由此推想,假如社会上人人心中都没有了私欲邪念,这个社会还能不和谐吗?所以我觉得如果全民都练太极拳,用太极拳来“克”掉思想上的一切杂念,社会也就自然而然达到和谐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共产主义怎么才能够实现呢?有人会说,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就有可能。我倒觉得,物质财富不可能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前提,因为物质的丰富是没有止境的,共产主义只有在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都达到“无我”的境界、“仁”的境界,“太极”的.境界时,才有可能实现。练太极拳吧,朋友们。练太极拳吧,有理想的人们!
有人会嘲笑,练太极拳健身还差不多,说要除掉一个人的杂念私欲谈何容易!当然这也只是个太极的理想,实现这个理想也是非常难的。孔子说,人之初“性相近”,等到一天天长大就“习相远”了。古人把人的后天“习气”形容为“飓风”,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许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是错的,不合道德伦理的,但就是忍不住去做了,那个惯性真是太强大了。“习相远”,正是这种像飓风一样的“习”,使我们的“性”不再“相近”,因而人心叵测,因而礼崩乐坏。为此,孔子才要我们“克己复礼”,才要我们克服私欲杂念,回到规矩方圆中来,回到太极养生中来。
太极理论,可以说是东方哲学中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博大精深。在我国,从它出现到现在的二十多个世纪中,吸引了无数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感悟,使这个理论日趋完善而严密。我练太极拳的感受极为肤浅,上述笑谈仅仅偶发奇想,看官不要信以为真。
【太极拳晨练随笔】相关文章:
晨练随笔散文06-12
晨练散文随笔06-06
太极拳晨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09-03
豆浆派太极拳随笔散文05-22
打太极拳需要坚持-随笔散文03-17
描写晨练的句子10-01
关于晨练的作文06-26
校园晨练作文04-23
晨练小学作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