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随笔诗
(一):百事反从阙陷好
未济身焉终缥缈,百事反从阙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馀情绕。——龚自珍《己亥杂诗》
人生大约多为幻想或希望所支配着,总想方设法地去争取那最好的结局。然而有时,这种希望或幻想一旦取得了成功,反而会兴尽而意穷,平然减少了许多乐趣。成功既不常有,则缺陷也就无时不萦绕在人们身边。国人大多都很看重和喜欢“大团圆”。所谓花好月圆,福长寿增,这是大大地好事,也是人们最为甜美的梦。因为这个梦太过甜美,不容易达到,所以人们也就尤其的看重,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理想、所期冀、所珍惜,并努力去争取实现,使“缺陷”变得完美起来。然则真如期待,梦想成真,每日都围在一起,有时反而会产生出一些索然的味道,觉得团圆的日子并不如想像那样好,冷不丁地恐怕还会生发出莫如相隔的错觉,真真地是“反从阙陷好”了。看来“距离产生美”自有他的道理存在。由此,有时就想,我们对于很多的事物,不一定非要去靠紧他,终究还是保持一点点的距离为好,相互朦胧着,以让大家能够从容地去回味和咀嚼,莫要搞得阡陌条畅,一览无余。倏然地记起了那个王子猷访戴的故事。
“兴尽而反”,雪满蓬窗之中,遥遥地带着那位没有触碰到的故人的影子悄然回到家中,未免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逸兴与美好。
(二):月上柳梢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一说朱淑贞,一说秦观)《生查子》
这首节日怀旧相思的宋人小词,平淡的语言与对比的手法之中,极是清切隽永,哀婉绵细,非常的富有弹性,一直被人所称赏。然则这首小词,其作者却也一直颇引起后人的纷争。载道的说是六一居士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写的,言志的说是钱塘才闺著名女词人朱淑贞的大作,还有人翻箱倒柜的论证说是该作品出自那个对客挥毫的淮海居士秦观秦少游。其实以我看,相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版权归谁,作者是谁,仅就这首词,并没那么重要。因为这首小词本身,表面上就是一首怀旧相思词。人们读着这首词,感受到作品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那种今与昔、欢与悲的意境就足够了,这是我们每个读到该词的人都有可能会遭遇到的一种境况、体验或心理,读后有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自己欲说而未能说出的感觉,觉得作品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觉到作品的`美,就足够了。至于词后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利益,有谁还愿意去更多的深究呢!自然也就没必要非得搞清楚作者到底是谁了。然则,世事往往并不都是一致,也并非所有诗词作品都如这首可以不管作者去读。有些作品,如不知作者,不对作者是谁搞清楚,你就很难进入作品,领悟到作品的强大和深切的意旨,体会不到作品本身所展示出来的幽深意境,感觉不到作品的美和各种好处。这类作品的出现,不是身在其位的人所能体会到和道得出的。
古人云“此等语皆非大词人所能道出”,在一定意义上也包含了这个道理。由此联想到前些时日有指太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词侵吞剽占其秘书作品的言论。且不说胡秘书的诗词水平与太祖之间差别有多大,但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气势,那胸怀,那气魄,就绝不是舞笔弄墨的胡秘书辈所拥有的气力。
【读诗随笔诗】相关文章:
我之读诗随笔散文02-24
在春天里读诗散文随笔07-11
关于读诗优美散文《读诗》04-20
有诗随笔06-22
读诗的作文05-18
诗的魅力-随笔散文04-28
随笔诗五首07-12
随笔诗300字07-20
眼泪成诗随笔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