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时间:2023-06-25 12:25:50 泽滨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

  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

  8时零5分:8:05

  8时55分: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参考答案: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分钟)。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时)。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秒)。课间休息10(分钟)。

  3、小明吃饭用了20(分钟)。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

  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时)。

  王艳跑50米用了10(秒)。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小时)。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圆的周长

  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多边形的周长的长度也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圆的周长=πd=2πr(d为直径,r为半径,π),扇形的周长=2R+nπR÷180?(n=圆心角角度)=2R+kR(k=弧度)。

  推导圆周长最简洁的办法是用积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圆的方程是这可以写成参数方程:于是圆周长就是结果自然就是(注:三角函数一般的定义是依赖于圆的周长或面积的,为了避免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可以把三角函数按收敛的幂级数或积分来定义而不依赖于几何,此时圆周率就不是由圆定义的常数,而是由三角函数周期性得到的常数)。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理论讨论,上面的做法就足够了。

  自然数分类

  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当然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最短最粗最慢)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秒针(最长最细最快)走一小格是1秒。

  读作、写作时特别注意几时零几分的写法。

  二、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1.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1分=60秒;

  2.比较大小时,先看单位前数字是否一样,数字一样直接比较单位,单位大的大;单位前数字不一样,要先统一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再比较。

  三、认识整时

  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12时整:分针与时针重合;6时整: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上。

  四、几时几分

  1.时针走过(在两个数之间)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几,就有几个5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2.判断时针、分针、秒针经过了多长时间,首先要看清是什么针,

  (1)时针从12走到几,就经过了几大格,就是几时;

  (2)分/秒 针从12走到几,经过了几大格,就是 几×5小格,就是几×5分/秒;

  (3)时针从几走到12,就经过了(12-几)大格,就是(12-几)时;

  (4)分(秒)针从几走到12,经过了(12-几)大格,就是(大数-小数)×5小格,就是(12-几数)×5分/秒;

  五、大约几时

  1.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2.判断是几时几分时一定要通过分针是否过12或者大约几时更合理来进一步检验。

  小学数学时分秒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

  (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时分秒单元分析07-20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07-10

数学时分秒小报内容03-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10-20

小学数学知识点精选04-08

小学数学知识点03-28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07-19

小学数学的儿歌知识点07-23

小学数学复习知识点01-26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

  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

  8时零5分:8:05

  8时55分: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参考答案: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分钟)。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时)。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秒)。课间休息10(分钟)。

  3、小明吃饭用了20(分钟)。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

  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时)。

  王艳跑50米用了10(秒)。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小时)。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圆的周长

  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多边形的周长的长度也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圆的周长=πd=2πr(d为直径,r为半径,π),扇形的周长=2R+nπR÷180?(n=圆心角角度)=2R+kR(k=弧度)。

  推导圆周长最简洁的办法是用积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圆的方程是这可以写成参数方程:于是圆周长就是结果自然就是(注:三角函数一般的定义是依赖于圆的周长或面积的,为了避免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可以把三角函数按收敛的幂级数或积分来定义而不依赖于几何,此时圆周率就不是由圆定义的常数,而是由三角函数周期性得到的常数)。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理论讨论,上面的做法就足够了。

  自然数分类

  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当然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最短最粗最慢)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秒针(最长最细最快)走一小格是1秒。

  读作、写作时特别注意几时零几分的写法。

  二、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1.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1分=60秒;

  2.比较大小时,先看单位前数字是否一样,数字一样直接比较单位,单位大的大;单位前数字不一样,要先统一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再比较。

  三、认识整时

  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12时整:分针与时针重合;6时整: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上。

  四、几时几分

  1.时针走过(在两个数之间)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几,就有几个5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2.判断时针、分针、秒针经过了多长时间,首先要看清是什么针,

  (1)时针从12走到几,就经过了几大格,就是几时;

  (2)分/秒 针从12走到几,经过了几大格,就是 几×5小格,就是几×5分/秒;

  (3)时针从几走到12,就经过了(12-几)大格,就是(12-几)时;

  (4)分(秒)针从几走到12,经过了(12-几)大格,就是(大数-小数)×5小格,就是(12-几数)×5分/秒;

  五、大约几时

  1.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2.判断是几时几分时一定要通过分针是否过12或者大约几时更合理来进一步检验。

  小学数学时分秒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

  (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小学数学时分秒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时分秒单元分析07-20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07-10

数学时分秒小报内容03-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10-20

小学数学知识点精选04-08

小学数学知识点03-28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07-19

小学数学的儿歌知识点07-23

小学数学复习知识点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