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一
1、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基础。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结合班级和学生实际,确切地制订出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增强细化教学的意识性。
2、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组织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可作如下组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底和高,计算出它的面积。问:一个平行四边形怎样分,才能得到两个相等的梯形?(让学生画、剪、说)再出示某学生剪的两个相等的梯形。问: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原来那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让学生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列式计算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先剪后拼易知一个梯形是整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面积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乘积的一半,再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可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再乘以高所得积的一半。
3、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教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中要尽量从内容上求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屏幕上光、色、形的变化,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欲望入手,通过教师引发性的谈话,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二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供材料,给予探究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探究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和知识积累,选择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轻松达到对新知的理解。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现状,找准探究的起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充足、典型而又感性的材料,让学生全面探究。可以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圆的面积要像研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一样,把圆转化成以前研究过的图形来研究。据此认识,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教师可以提供材料让学生探究转化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小组活动。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了8份、16份、32份、64份,甚至更多,分别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师生根据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找准契机,解决探究的疑惑。
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学生去重复历史的原始创造,也并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在课堂上,学生的再创造应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下进行的。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这样不仅能解决学生的疑惑,而且能使学生对问题研究得更加深人透彻,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更加精彩。
例如: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课,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然后进行自学后的反馈与总结。当学生说到“我认识比的前项和后项及比值”时,教师马上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同学们,你对比值有什么认识呢?”于是学生就深入研究了比值的特点。当学生又说到:“我认识到比和除法好像有一定的关系”时,教师又立即引导:“你对他说的还有什么补充吗?”学生立即想到:既然比与除法有关系,那一定与分数也有关系。这一教学过程,看似教师放得很开,但是学生的探究非常有序,一个问题、一个环节,都研究得非常清晰与深入,学生在认识上的不成熟与不完善都及时得到了弥补。
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三
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
所谓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
对问题2的设定,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
精选数学作业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数学作业题?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数学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
【如何提高数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关于如何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06-17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01-20
如何提高沟通的有效性05-20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论文01-23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06-16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1-20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06-16
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06-25
如何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有效性的学习心得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