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时间:2024-07-17 23:10:14 雪桃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基础。好的习惯是解决问题前提,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更需要好的习惯。课前是否预习,基础题目是否真会做,会不会考虑相应的变式,课后是否反思总结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有这样的习惯吗?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好的习惯,从而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课上如果有没听明白的课后又不问,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当然没有兴趣了,没有兴趣就更不可能主动学习了。如何养成好习惯呢?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可以用任务的形式引导,也可以上课时引导。例如学新内容时的创设情境,举例说明,变式训练,课堂小结等都可以让学生做,自然成习惯,水到渠成。习惯一旦形成,为学生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让学生学会从学习数学中获得乐趣有促进作用。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兴趣和乐趣一样,其实是一种误解。有了兴趣才能发现乐趣,但有兴趣并不一定都能发现乐趣,也是需要条件的。有了兴趣后还可能又失去,比如说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再比如兴趣比较多时,难免出现问题。怎样能让兴趣持久?最好是让学生感到其中有乐趣。数学因其学科特点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但并不是完全枯燥无味的。首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比如说较难理解的函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变量的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等,让学生从中感到与生活很近,从函数中有时可以预知一些未知的事情,从中找到乐趣。其次还可以从做题中找乐趣,机械性地做题显然不行,让学生会做一道题方法较多,可直接教给他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当然也可以师生互动,相互验证,把枯燥的解题变成一种游戏,学生自然高兴了。有了乐趣后兴趣更高了,这也是一节课为什么讲法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教师的学法点拨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有力工具。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很多,类比、数形结合、转化等等,但在具体做题时许多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这在很多时侯限制了学生思维,不能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局限性很明显。其实数学问题很多地方思想方法是雷同的,适当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效果显著。要想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教师的适当点拨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在这里发挥相应作用,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工具,还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2

  一、贯彻新课标精神

  作为一名成长在新世纪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辈子的事,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过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这是我们当今教师的立教之本。教师必须清楚: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前的教学,更多的是以老师为主导,采用的多是“挤牙膏、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压制。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二、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习生存和学会做人。以前,数学课堂里主要是教师为主体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不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我们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大胆的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课堂学习环境,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取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必需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对于新课引入,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充分展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情境中来。我们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景:

  (1)创设产生学习兴趣的情景:

  (2)创设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

  (3)创设产生发现乐趣的发现情景:

  (4)创设产生探索欲望的知识迁移情景:

  (5)创设产生成就感的成功情景。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问题时,可举了一个例子创设悬念:同学们,老师有个发现,把数学课本随意翻开,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左边的页码是偶数,右边的页码是奇数,相信不相信?试一试。接着我又出示第二个例子:老师手中的硬币,如果将它向上抛出,请你们猜一猜,当硬币落地时,硬币是下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学生发现答案不确定)。翻书和硬币这两个事情是现实中的有趣问题,最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自然会把学生引入随机现象之中,使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就在身边。这一问题情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和认知基础上,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因而能够成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诱因,不断地引起认知冲突,然后再根据教材中的事例展开分析,更能用好教材。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3

  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

  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

  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 4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在课堂上,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给出一些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函数在不同区间的增减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

  在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更要引导学生参与推理和证明的过程。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带领学生一步步推导,让他们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内在逻辑。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或数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法和思路。例如,让学生探讨如何用多种方法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二、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1.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金融、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数学应用。比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以抽奖活动、彩票中奖概率等为例,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组织数学建模活动

  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例如,让学生研究城市交通流量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或者统计学校食堂某段时间的用餐人数等。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1.组织小组讨论

  在课堂上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某个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让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复杂几何体的体积。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献的能力

  推荐一些数学科普书籍、数学杂志等,让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1.介绍数学史

  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数学史的内容,如数学定理的发现历程、数学家的故事等。例如,讲解圆周率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们为了计算圆周率所做出的努力。

  2.开展数学文化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或教师举办数学文化讲座,介绍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和应用。

  3.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

  展示一些具有美学价值的数学图形、公式,如黄金分割比例、对称图形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奇异美。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能具备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

【高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素养】相关文章:

如何在教学培养数学素养04-19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1-23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史02-13

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05-17

浅谈在数学中如何分层教学03-0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11-07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1-23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1-23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