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中年级数学情境教学
课堂情境的创设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理念也着重强调: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加法时,考虑到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肯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一位老台胞的亲身经历为主题展开,2008年在台北与上海开通直航之前,如要探亲需经香港转机,我们把民航客机的每次飞行都看成一次位移,位移是由台北(点A)到香港(点B),再由香港(点B)到上海(点C)。由此产生问题一:用向量表示每一次的位移;问题二:两次位移的合位移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带着好奇与兴奋的心情,顺利进入新课内容。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我给学生讲了个故事:传说在古印度,有个叫西塔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得知后,非常高兴,决定要重赏他。西塔说:“陛下,赏小人一些麦粒就可以了,请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第三格放4粒麦子,第四格放8粒麦子,依此类推……以后每一格所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到放满64个格子。”“区区几粒麦子,这有何难!”国王答道。正当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顺势利导地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棋盘中的麦粒数看成一列数,应该如何表示呢?以故事为依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既能得到发展,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设实验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中学数学教学探讨
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对应的练习,加予讲评。
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再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得出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配合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最后小结。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切实感受数学思想与文化的熏陶
如果将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和思想”来理解,那么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突出在数学基本概念背后、在数学规则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蕴藏的丰富的数学文化、思想和精神,突出其发现研究过程中人们对思想内涵和数学理性精神的不断追问。首先,应充分利用数学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内在魅力吸引学生;其次,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思想、化归思想、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朴素而又广泛的、深厚而又灵动的、能广泛迁移的、具有生长性的思想,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学会思考。
如老师在引导学生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二条边”时,组织了二个逐步递进的数学活动:1、以黑板上“魔术三角形”为例展开验证,发现“两边之和”应完整表述为“任意两边之和”。2、提问:“用一个三角形验证,足够吗?”拓展验证的范围,组织每个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三角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来验证。3、提问:“50个(班上50个学生)三角形就足够吗?”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是画不完的,但这么多的三角形其实可以分为几类?”“如果我们可以证明每一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符合规律,是否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通过三次验证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感受到分类思想、归纳思想,有力地提升数学思考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
1、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断地变换刺激角度,使学生通过新鲜的刺激,全方位、多侧面地接收信息。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借助小学生所喜爱的童话“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来找到变化规律,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也会立刻被激发出来,然后再导入到《7的乘法口诀》教学,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成倍提高。
2、要从学生的学习入手。
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境中,如何灵活地把握好这个尺度,却是很难的。记得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即要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并富有挑战性的,应具有浓浓的数学味,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情境是否有效,应看能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关注你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要紧紧围绕课的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及时灵活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只靠演示是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的。假如我们及时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让学生说说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并且仔细观察屏幕上所显示的时间,学生立刻会融会贯通,理解了本节课内容。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创设平等氛围为基础。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在心理上受到愉快的刺激时更易接受事物。因此,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总是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师生问好,与学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在课桌上应摆放哪些与学习相关的用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告诉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言要大胆,看谁争取的机会多,怎样才能引起老师在课堂上注意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介绍怎样做才是一位聪明的孩子,才是一个善于思考,尊重别人,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的好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或者让学生猜猜今天的学习内容,说说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明白信息的收集途径;与学生一起商议唱哪首课前歌好,让学生把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等等。只有师生关系达到融洽互通了,才能会出现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也真正地才能使整堂课始终处于一种温馨自然的状态。
【如何进行中年级数学情境教学】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情境06-16
如何利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06-11
如何运用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11-01
怎样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08-23
如何巧妙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06-2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01-20
数学的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11-04
如何有效的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11-01
如何把握数学本质进行教学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