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
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一
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因为,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质。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情绪的稳定性及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及意志力。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别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持之以恒的去解决疑难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发的奇想,教师应注意加以保护,不要轻易的加以扼杀。注意在提问、讲授、练习等各个环节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耐心的帮助和引导,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几加几”的教学中,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两个拟人化的小方块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屏幕上,并在原地跳跃、翻滚,接着音乐停止,传来"嗨哟,嗨哟"的声音,小猴子推来一个小方块,然后这个小方块跟小猴子说了声“再见”,与原来的两个小方块手拉手一起跳跃、翻滚,同时从小方块的动态分布上逐步出示算式2+1=( )。使用这个课件时,我引导学生把动画和算式结合起来,说说数量关系。由于色彩鲜艳,小方块模拟人体动作跳跃、翻滚,并配上了音乐,学生仿佛看了一场动画片,注意力被吸引,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二
1、设问的科学性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
设问需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同样多”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操作情境,老师说:“孩子们,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小明给小红出了这样一道难题,左手有6枝铅笔,右手有4枝铅笔,怎样使两只手的铅笔枝数一样多?小红被难住了,请你帮帮他吧!”这时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拿出学具不停地摆弄着,一位同学边摆边说:“这还不简单,左手拿走2枝铅笔不就行了。”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右手添上2枝铅笔,左右两只手的铅笔数同样多。”还有一位同学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地说:“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左手拿l枝铅笔到右手,左右两只手的铅笔数也同样多。”……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操作兴趣,通过操作学生获得了新的发现、取得了新的认识。
2、设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时机的把握上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多动脑筋,但并不是从一开课就问到底,而是提问要提在知识内在联系处、教学关键处、归纳概括处、加深理解处,多提一些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少提一些判断性、组织性的问题。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小明做了5面旗,小红比小明多做3面,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面?可以这样设问:①这道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②要求出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面,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③这些条件告诉我们没有?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④怎样列式?(5+3=8+5=13)⑤为什么一个“5”要加两次?⑥(和复习引入的一步应用题比较)为什么这两题的条件都一样,有的要两步,有的只要一步?以上设问,能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拾级而上,步步深入地启发学生思考,尤其最后两问,单刀直入,切中要害。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设问的科学性体现在多向互动上
老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发问,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发问,让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原则得到真正落实,让和谐在情感、思维的交流中得到真正体现。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例如,我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给学生留出了提问的时间,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学生看着钟面提出了以下问题:钟面上为什么有12个数字?钟面上为什么有长针和短针?钟面上的那些格子用来干什么?钟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等问题,这无疑让学生的提问意识日渐增强。
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三
学生思考是一节好课的重中之重
让我们首先来看全国较为著名的小学数学专家对上一节好课的看法。徐斌说:理想的课堂是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多边互动交往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学,互动生成的核心应该是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新课程追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而开放式的教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学生思维水平层次的提升为目标的'。根据上述观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节好课的关键是:互动生成有效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互动生成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鲜活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教师诱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解决,梳理构建、建立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个体倾听、表达,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唤醒及建构的一个过程。如我在教学55÷5+54÷9这样的题目,又出现了440-120÷6×5,这时该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知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但是具体怎么样落实呢?我就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跟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就这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请学生来回答时,我不发表意见,只是请其他学生来帮忙评。这样一层一层的把题目的运算过程剖析出来。我觉得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比老师一味的教出来的更能记牢。教师的语言不需太多,只要带有引导性不要让学生把题目想的离谱就可以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言论自由。
课中,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一目的。并且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单独动手能力还不急弱,比较乐于和同伴共同来做一件事情。这个实践活动我一般是采用变“单独学习”为“集体学习”。
例如,在教学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时,我让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然后让其中的一个学生按要求圆片。先放四个,再放两个,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时,分歧就来了,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三个圆,右边有两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3+2=5;而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两个圆,右边有三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2+3=5。为什么同一幅图,却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呢?这个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的甚至走下座位,说要看看对方的小朋友是不是看错了,后来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发现原来是因为看图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才会得到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当学生自己得出这个发现以后,对老师下面要教的例题,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就不仅仅是只停留于怎么写,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能写出两个算式。是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相关文章:
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方法05-0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05-06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息技术06-2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应用微课07-02
小学数学应用题如何教学06-20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10-07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论文08-29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