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创设情景数学教学模式

时间:2021-05-22 14:43:30 数学 我要投稿

如何创设情景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

如何创设情景数学教学模式

  情景要有逼真的数学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情景要充满吸引力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

  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

  一、 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体现情境的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富有情趣的情境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位置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每一轮选1 人为“老鹰”, 6 人为“小鸡”. 活动前先让“老鹰”观察1 分钟, 蒙上眼睛, 然后由学生指出某只“小鸡”的前后(或左右)各是谁, 再由“老鹰”猜出“小鸡”的名字. 该游戏极富童趣, 每当老鹰“捉”到小鸡时, 教室里都一片欢腾, 学生的参与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动态、新奇”的事物, 而高年级的学生更易被“实用、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所吸引. 只有把数学的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 而且要尽最大可能拓展其思考的空间.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感兴趣. 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

  如在比例尺教学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人意. 老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 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 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 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景

  一、创设趣味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寓教于乐,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我在教学《角的分类》新课之前出示了一组角的课件,图上画了各种各样的角,你能不能抓住角的某一共同特征来分一分呢?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疑问,引起悬念,学生都跃跃欲试,讨论非常激烈,得到两种结论:一是分为四类(按角的.方位顺序分);二是分为三类(按角的大小分):第一种分法是按一般事物的分类方法,第二种分法是按已学直角的知识作标准划分。这样就激起了知识之间的内部矛盾,激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哪种分法合理?同学们讨更加激烈,激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讨论认为按角的大小分为三类比较合理,即等于 90°的角,小于90°的角,大于90°的角。方位顺序不可能只有四种,学生列举实例加以了说明,这样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了未知的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了新知识。

  二、创设操作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操作活动也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一种良好形式,儿童的认识规律: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数学概念本来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内容,引起学生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知识。在角的分类教学中,学生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后,每个学生都拿出纸折一折,比一比,哪个同学折的角种类最多。再请同学把折的直角打开,你发现了什么?(①有2个直角;②这2个直角组成了一个新的角;③这个新的角两条边成一条直线;④这个角是180°。)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感知,对平角的概念已有初步体验,其感知认识已很丰富,老师揭示平角的概念就水到渠成。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问题意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倾向,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欲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根据直观教具得出(钝角是大于 90°的角这一不完整的概念后),我没有向学生加任何说明,通过折角得出平角的概念后,提出了钝角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钝角与平角两个知识点之间产生了矛盾,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为什么”的疑问,再次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发现180°大于90°它不是钝角而是平角,从而得到钝角的概念应该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这个问题的创设,学生通过合理的思维过程来求得问题的结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的思维方法。

【如何创设情景数学教学模式】相关文章:

如何进行数学教学的情景创设11-05

如何创设数学课堂学生思维的情景06-14

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情境06-16

数学的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11-04

如何巧妙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06-2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01-20

初中物理复习的情景创设12-06

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教学亮点11-07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