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授渔的反思
上午,带领我区部分青年教师来到南湖三小参加南京市小学数学联片教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数学课如何授‘渔’”。听了三节数学课和上课教师的教学反思,聆听了市教研室朱老师的点评,我很受启发,于是提笔写点体会。
感 觉
从三节课的内容选择来看,都是平面图形的认识,关注的都是通过对图形边和角的分析达到认识多边形,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的目的。教研活动选择这样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有利于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年段教学要求,领会编者意图,体现年龄特征和研究学法指导中的年段教学衔接。
从三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都是紧紧围绕“数学课如何授‘渔’”----也就是学的策略、学的方法的指导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具体来看,表现在:一是数学学习素材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样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为授“渔”奠定基础,创设氛围。二是通过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借助小组合作和有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学会知识”为“掌握方法,会学知识”。
从三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双基”扎实,而且通过学习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维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概括起来,这三节课在四个方面很值得肯定: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定位准确;
2、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精心;
3、组织操作有序,组织交流有效;
4、学法指导细致,学法研究深入。
特 色
从每节课的特点来看,各具特色,各显精彩。
南湖三小王惠芬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认识图形》一课,“如何授‘渔’”?突出表现在“合理建构”上:①图形的引入源于生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建构成为可能。②图形的分类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突出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使建构成为现实。③图形规律的发现注意启发,引导类推,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在创造中建构。
茶花里小学胡晓娟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如何授‘渔’”?突出表现在“指导研究”上:①研究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目标明确,教学定位准确。②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探究,教学过程清楚,验证的教学思路清晰。③练习的设计重视基础,关注衔接,注重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晓庄学院第一实小姜海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三角形》一课,“如何授‘渔’”?则表现在“做中学”上:①教学设计精细,层层深入,自然相扣;课件制作精巧,动静结合,便教利学;教学准备精心,材料充分,考虑细致。②“做”的材料充实,“做”的活动真实,“做”的效果扎实。③教学活动组织有序,难点突破指导有方,师生对话精炼有效。
建 议
也就是“三个重视”——
第一节课要重视课堂评价:一个学生上台将图形分成两类---四边形和五边形后,教师不应当只说声“下去”就完了,而应及时评价,给予表扬,并赞许中目送上位,可说“谢谢!请上位。”
第二节课要重视变式练习:可否在最后的练习中安排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变化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不至于过多关注了边而忽视了角。
第三节课要重视实验的科学性:课件中突破难点时所演示的三角形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虽然有很多利处,但是也要考虑只用课件实验是否有不科学之嫌,恐怕也要考虑实物操作与之相配合。
【数学课如何授渔的反思】相关文章:
以渔授贼励志故事02-27
授之以渔摆脱依赖_高中作文03-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反思06-19
如何上数学课06-13
如何活化数学课堂06-16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跃06-15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06-19
如何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