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方法

时间:2021-07-12 09:31:35 数学 我要投稿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方法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谈及阅读,似乎是语文教学的事,其实,数学教学也需要阅读。阅读之于数学教学,可以加深对数学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拓展数学学习的视野,丰富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方法

  一、数学阅读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组面积相等但形状、已知条件不同的三角形,让同学议一议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学生的意见很不统一。此时,教师指出,用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这几个面积是相等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呢?这样,就使同学们满怀学习兴趣投入到阅读数学课本中去。

  二、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

  学会阅读方法是数学阅读的根本。要想取得阅读的良好效果必须有好的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创设阅读情景,出示阅读要求,阅读课本内容,找到不理解的问题。

  2.分层阅读。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比如: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精读可以帮助自己形成语感,准确理解它们的内涵。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粗读和精读之间。

  3.分类阅读。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想象、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各类数学知识在阅读中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形成技能。如概念知识阅读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在意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记忆,忽略教材中对概念形成和同化过程的相关表述。比如学生还没有理解“单位‘1’”、“平均分”的意义,就去阅读“分数”的概念,只会造成简单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因此,阅读中重点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理解“单位‘1’”、“平均分”,有了这些相关知识基础,再来抽象、概括和阅读理解“分数”的定义,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三、数学阅读交流能力的`培养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1.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

  2.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发展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交流能力的根本,因此,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必须从数学语言着手。

  (1)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2)要善于推敲数学语言中关键词句。

  有的数学语言中每一个关键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3)合理破译数学语言的数形关系。

  有的数学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数学语言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四、数学阅读技巧的培养

  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用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1.阅读引言

  ①要注意章节标题,因为它标出了课文主题;②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③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这对于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

  2.阅读概念

  ①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②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③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3.阅读公式

  ①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②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③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

  4.阅读例题

  ①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②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③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五、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要使数学阅读成为习惯,必然要经过长时间反复训练,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1.榜样导行。教师能否坚持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认真阅读课本、大纲、有关的课外读物,既充实了自己,又感染了学生。

  2.感受成功。好习惯是夸出来的。唯有教师坚持不懈地指导阅读,并在此过程中,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赞赏,常常体验到阅读与成功的联系。

  3.保证阅读时间。不管课程有多紧,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阅读、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必成习惯。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方法】相关文章:

浅议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论文08-3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08-19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08-25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08-30

关于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09-18

快速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06-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5-06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05-06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