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

时间:2021-07-11 17:38:50 数学 我要投稿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选择、设计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呢?课题研究,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得到以下感悟: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

  一、材料的选择要物化教育目标,具有目的性

  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因此,材料应蕴含教育目标,有利于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

  1、从教育价值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它能为实现教育价值服务,发挥最大的功效。例如:根据小班分类教学提供的材料 “图形宝宝找妈妈”,“给不同颜色的小棒找家”。根据中班“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数字”投放的数字棋、数字接龙的玩具,根据中班“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目标,投放的七巧板、五巧板。根据“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目标投放的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根据“尝试按一个维度分类和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投放扑克牌等,都是我们在不断操作与调整中投放到各年龄班计算区的,这些材料都隐含每一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使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关键经验。

  2、从幼儿发展整体出发,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层级水平,也就是考虑幼儿的自主活动水平。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自主活动的能力处于不同层级水平。要使幼儿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操作活动之前,详细制定出开放性活动目标。开放性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应考虑幼儿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目标的制定,向幼儿的生活经验开放,向幼儿的想象力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园教师自制的“小蝌蚪找妈妈计算棋”把枯燥的数学概念蕴含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节中,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而且也非常乐意尝试。用一故事情景可蕴含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小班可用于能正确区分认“ 1 ”和“许多”、 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按数 (5 以内 ) 取物等目标的落实。中班可用于认识 10 以内数字,理解数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正确点数 10 以内物体等目标的落实。大班则可以用于学习 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学习 10 以内加减计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等目标的落实。在操作技能目标方面:可落实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和操作活动材料、学会基本数学操作活动技能、能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等目标。在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有助于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关系等目标的落实。随着目标的逐步提高,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就有利于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这也正是目标开放性的具体表现。

  二、材料的设计要尊重幼儿认知特点具有科学性

  材料不仅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过程过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例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往往只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性趣。而到了大班,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能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班教师利用印章、实物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可同样的材料迁移到小班效果截然不同。提供了小鱼印章后,小班教师让幼儿在一条小鱼后面印上一条小鱼,1添上1是2,幼儿把印章印在纸上很兴奋,他们印了又印,还把小鱼印在脸上、手上,教师困惑了,认为是不是幼儿故意淘气。经过集体教研与反思后,分析出这是投放材料不当造成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三、材料的选择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具有层次性

  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兼顾个体差异,《纲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的丰富性,活动材料在准备上也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多元性。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难度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积极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

  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等发展状况有很大差距,因此,操作材料要适合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内容,适宜提供材料,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同是玩计算扑克,小班可选择扑克中1-5的数字,选择2-3种颜色和图形,让幼儿数点子、按物体的一种特征(颜色或图形)进行分类。中班可以选择10以内数字,选择6-7种颜色和图形,进行10以内数量的认识与理解,学习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巩固练习分类与排序。到了大班可选择全部数字、颜色与图形,进行数数,分类及加减法运算等活动。

  2、同一年龄班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幼儿来说很容易操作的材料,有可能会使另一部分幼儿感到很难,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出发,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逐步达到目标要求。例如:排序活动,我们为一些幼儿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同时也可为另一部分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允许他们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四、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具有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过程。

  1、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和选择材料时,应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服务。所以,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会在某一角落中经过几分钟的专注思考,很快地完成活动目标,然后,就东张西望、无事可干,显然这是对材料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还应考虑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材料,避免重复、类似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满足幼儿需要。例如围绕“相邻数”这一目标,中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送小鸡回家、给小猪穿衣服、有趣的指偶、快乐的马戏团、帮聪聪找朋友等多种材料。犹如在“配对”操作练习中,我们提供的材料有大小配对、形状配对;还有数量配对等多种材料,可以说要想真正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这样才能使幼儿对数学的探究始终保持新鲜感,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得到主动发展。

  2、操作材料数量应能满足全体幼儿自由选择的需求。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注重种类多样的同时,更注重数量的充足,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让幼儿在操作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操作材料。例如:

  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小班幼儿特别爱模仿,他们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发生争抢,从而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材料投放时适当增加同一种材料的数量,以满足有同样操作欲望幼儿的需求,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是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它能促使幼儿主动学习,进而产生好奇心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让幼儿学习数学更加主动,从而培养了幼儿独立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促进幼儿有效的建构数概念和经验。

【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相关文章:

如何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03-09

如何选择最适宜的运动服05-07

考研数学该如何选择辅导材料11-10

弹簧材料如何选择09-01

如何选择水电材料05-07

如何选择家居材料05-07

大班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怎么有效提供08-26

如何选择电脑操作系统07-26

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