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时间:2024-05-24 12:01:02 禧雯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通用20篇)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欢迎参考阅读!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通用20篇)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程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活用素材,激发推理兴趣

  程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根据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程老师活用素材,创造性的使用素材,设计猜老师的年龄、猜智慧星、猜水果、猜帽子的颜色等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推理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整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参与广度,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

  二、层层递进,渗透数学思想

  程老师的这节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首先课一开始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瞎”猜(即随便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老师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对后面的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接下来,通过猜水果的游戏让学生明确有序的推理方法:能确定的先确定的推理思想。最后再从猜红红、兰兰和亮亮三位小朋友年龄。从中明白优化的推理思想:明确先确定好确定的推理方法。通过引导让学生从乱猜,到有条件地猜想,再到推理,经历推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最后到优化的数学思想过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三、方法引导,注重习惯培养

  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判断”,“三个事物的判断”中也是由“其中一个条件是肯定的”到“三个条件都是否定的判断”,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程老师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细节。所有的解决问题,程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寻找信息时指导学生用手指,手口并用。并向学生示范,把有用的信息在题目上做上标注,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像老师这样搜集信息,并把信息作有效处理。这里老师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向学生渗透怎么搜集信息,注重了对学生长久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四、收放自如,灵活动用推理

  整节课程老师做到了收放自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引导,让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推理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在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并能总结出简单推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设计推理环节,让学生在创设推理游戏和自主表演当中,对推理知识进一步深化,深化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而通过有条理的说一说演一演,既让学生体验了推理的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述的过程中加深对推理过程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2

  作为x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这节课的主评人之一,我倍感荣幸。听完这节课,我的心情非常地激动,深深地被x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震撼了。同时,也非常感谢x老师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模板,供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来学习。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先来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1、整体上看,设计地非常巧妙,呈现出龙头、狮腹、虎尾的局面。无论是课前导入、课中新授、还是课后练习,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享受。

  2、导入新颖、实用。学生从猜一猜中意识到没有提示胡乱地猜是猜不出正确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再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直到老师再给出提示,学生才猜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就能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密切相关,对后面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学习活动灵活多样、有层次。从猜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到分角色拿书,到动手写方案,再到小组内玩猜一猜的游戏,最后到思考谁先出教室,使学生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而且,这些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这也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4、注重对理解题意和推理过程的引导。课堂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弄清题意后,分角色演示,再自己写方案,说想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有条理。

  5、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读懂了学生的心思。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侦探高手柯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师生、生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感知推理的过程,提高推理的能力。

  6、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完整性的培养。在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时候,个别学生表述的不够准确,x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所以…”,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接下来问:谁还想说?谁还能说得更流利?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清晰化。

  7、教师自身素养高。当学生说出“左手拿橡皮,右手拿硬币”和“右手拿硬币、左手拿橡皮”这两个相同的答案时,x老师清醒地直接指出你说重复了。可见,x老师反应灵敏、思维敏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听完本节课,有以下几方面想和大家商议:

  1、推理的过程与方法应该多样化。在解决例题中的问题时,不仅可以从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小红的话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再根据小丽的话排除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能再确定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社会书,最后确定小刚拿的是剩下的数学书。也可以从书的角度出发,根据小红的话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再根据小丽的话排除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数学书谁拿了?肯定是小刚拿了,剩下的品德与社会书就是小丽拿了。

  2、老师说的太多。课堂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地等他说完,把说的机会真正地留给学生。

  总的来说,x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3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怎样使这节课从“无味”变的“有味”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呢?我们吴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理的过程,而且在体验的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整堂课学生参与愿望强,思考深度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又有效。

  对于这节课,我对吴老师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比较深刻的感受:

  一、让学生在“猜想”中领悟

  在课一开始,吴老师首先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盲目瞎猜的不确定性与根据条件合情推理的科学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推理是由此及彼的合理猜想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为本课能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活动中体验

  《标准》在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教师重视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对福娃不同个数与名称的猜测把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吴老师再次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借助“不是……就是……”、“不是……也不是……一定是……”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地语言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由学生联系生活出题,化被动为主动,彰显了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生活数学的意识。最后从扶到放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三、关注起点,寻找生活原形。

  数学对于儿童来讲是抽象的、陌生的,这节课逻辑性的`推理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生活对于儿童来讲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在儿童的知识经验里,已经储备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今天这节课教师正是了解到学生已有经验,思维起点,在课中优化这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入课堂。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素材,如猜年龄、拍球数,四个职业判断等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我就在数学之中”,让自然而然的去喜欢数学、去研究抽象的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深深感到作为数学老师的责任重大。数学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要让他们热爱数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4

  一、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

  “简单推理”这一教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也比较抽象。如果单单依靠纯“文字”进行推理,学生一定会没有兴趣,无“戏”可做。怎样使这节课从“无味”变的“有味” 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呢?教师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侦探“柯南”,请学生踊跃充当柯南的小助手。对于喜欢动画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情境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保护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小红和小明有一本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拿的不是语文书。让学生来说说看,小红、小明分别拿的是什么书?这个问题相对简单,教师通过让多位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沟通,最后才得出结论,从而避免了直接把方法或答案抛给学生,而这样的探究过程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培养兴趣是非常有用的。

  三、数学生活化,注重小组合作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而本课在巩固环节出示的习题包括拍皮球的数量、口算的名次、比身高、当侦探等,这些形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把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这节课教师不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理的过程,而且在体验的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5

  《简单推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用画图法、排除法、假设法来进行简单推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节课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也比较抽象,如果单单依靠纯“文字”进行推理,学生一定会没有兴趣,也会觉得很迷糊的。怎样让我们的孩子眼中这样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呢?我们的曹老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整堂课学生参与愿望强,参与广度,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发展。

  课堂导入简洁、明了。课堂一开始,学生根据老师的体型猜测老师的'体重,再根据三个提示:一般成年男子的体重在50千克以上、老师以前60千克现在瘦了、老师的体重是3的整倍数,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分析数据、判断体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简单的推理游戏,直接揭示了什么是推理,以及推理的作用。

  练习设计灵活、巧妙,学生探究快速、有效。在小羊找工作、象棋比赛、正方体1对面的数是几、小羊面试成绩的练习中,学生通过画图法、排除法、假设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曹老师还十分重视学生表述推理的过程的能力,逐步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完整。

  本节数学课,曹老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了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6

  《推理》是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节课主要通过确定的信息、不确定的信息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中蕴含了推理的数学思想和归纳推理的数学方法。

  优点: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张老师采用两个层次进行初步的推理:第一层次是让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动物卡片小猴和小鹿,让全班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小动物,能猜出来吗,为什么?当没有任何确定信息时学生是无法推断出结论的。第二层次是教师给出一个信息,罗月亮拿的不是小猴,现在你能确定吗?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安排,教师说明:把两个排除一个,只剩下一个,叫做排除法,这样根据所给的信息推导的`过程叫做推理。

  2.注重多种方法呈现,进一步理解推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采用了连线法、列表法等多种方法,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说明,并总结出推理的步骤:找到最关键信息——有序分析——推出结论。

  建议: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推理的题目就是给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确定信息,另一个是不确定信息,首先根据确定信息就可以确定第一种事物,然后再根据不确定信息来确定第二种事物,最后确定第三种事物。这样分析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有序分析、有序思考的学习习惯,推理过程清晰明确。因此,可以把教师总结的推理的步骤:找到最关键信息——有序分析——推出结论,建议更改为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得出结论。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7

  《推理》是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广角。这节课主要通过确定的信息、不确定的信息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中蕴含推理的数学思想和归纳推理的数学方法。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

  1、导入实用。学生从“猜水果”的游戏中意识到没有提示胡乱猜是猜不出正确答案的`。然后在黄老师的提示下,学生才猜出正确的答案。

  2、注重对题意理解和推理过程的引导。课堂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

  3、黄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

  不足之处及建议: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学生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时间不足。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利用。

  2.学生表达的自己的想法过少,教师说的过多。评价语言单一,大部分是“好,非常好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真正理解表扬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上,两种情况的推理和三种情况的推理没有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推理时的步骤。在进行推理方法教学时,讲授的时间过少,可以在黑板上适当板书,让学生明确推理的方法。推理的过程可以分层次有步骤的进行总结。

  以上是我们年级组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8

  “推理”这一教学内容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也比较抽象。如果单纯靠“文字”推理,学生一定会没兴趣,无“戏”可做。怎样使这节课从“无味”变的“有味”呢?钟老师精彩的课堂给了我启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

  一、“趣”导入 引新知

  钟老师首先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桃子、苹果两种水果,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水果。再猜一猜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没提示的猜(随意猜),有提示的猜(确定猜)。这样的猜一猜是很有吸引力的,并且让学生初步体验盲目瞎猜的不确定性与根据条件合情推理的科学性。接着引导学生用“不是……就是……”来说,这样既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地语言来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又初步让学生了解了推理方法—排除法。

  二、“趣”推理 学新知

  新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提取数学信息—推理—记录—展示结果,整个环节思路清晰。有了导入猜一猜的铺垫,例1这个问题就相对简单了,学生独立思考,把推理的过程写在学习单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说,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分析的?”“你是怎样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推理过程,从而避免了直接把方法和答案抛给学生,这样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教师能在展示学生推理过程的方法上多花些时间会更好。比如介绍列表法,填空法……推理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趣”小结 记新知

  课堂上教师善于总结方法,求同引思。“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要排除”让学生明白在推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根据的`猜,还要有顺序的进行分析、思考。“推理儿歌”朗朗上口。“眼睛观察、耳朵聆听”教会学生做个细心的孩子。这样的小结既让学生对所学新知加深了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趣”练习 固新知

  钟老师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设计了有趣的练习。从趣味运动会入手,猜小动物分别是哪一队?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猜小动物参加哪一个项目?教师一直在引导学生从哪里入手?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这时学生已经被“趣味运动会”给吸引了,睁大眼睛满是期待。最有意思的是:猜帽子颜色。有红、黄、蓝三顶帽子,请3位同学到前面,闭上眼睛,分别给他们戴上帽子,然后让他们面对面站好,同时睁开眼睛,比一比,谁能最先猜出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接着换一种形式,3位同学闭上眼睛,戴上帽子后,让他们前后站成一队再睁眼,谁能猜出自己帽子的颜色(站最后的同学);下一个谁能猜出来(站中间的同学);最后请站最前面的同学猜一猜的自己帽子的颜色。整个练习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人有个小建议:猜帽子颜色时,能否再加一个环节,上面三位同学一直蒙住眼睛,让下面学生给提示,再让上面三位学生来猜。这样是不是更有趣呢?

  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读懂学生的心思,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呀,课堂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课堂就会变得轻松而有成效。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9

  《数学广角—推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内容,逻辑推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性较强,也较抽象。纯“文字”推理,容易让学生迷糊,失去兴趣。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又有效呢?钟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猜一猜”、“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玩一玩”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整堂课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

  一、在“猜想”中感受

  课堂伊始,钟老师就抛出了“猜一猜”,猜老师喜欢哪种水果,学生兴趣高涨。在这一环节,分两个层次让学生猜想,先让学生“随意”猜,猜老师喜欢桃子还是苹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通过再次提示,老师喜欢的不是苹果,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再顺势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排除法)。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让学生感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这个猜想导入,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

  二、在“活动”中体验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钟老师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找题中关键信息,说思考过程,通过让学生写、连、画来直观呈现推理过程。使推理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充分积累经验。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三、在“游戏”中领悟

  在巩固内化环节,钟老师以“趣味运动会”为主线,巧妙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基础题一:根据信息,先确定,再排除,可快速推理出结果;变式题二:将关键信息隐藏在小熊说的话里:“游戏后我要去帽子游戏处找小兔”。让学生明白,首先要找到关键信息,才能逐步推理出准确的结果;开放题三设计最为巧妙,孩子现场玩“三人帽子游戏”,第一次,带好帽子,互相可见,学生通过观察另外两位同学的帽子颜色(信息获取从课本转向生活),快速推理出自己帽子颜色。第二次让学生按列排队站好,规定只能向前看。戴好帽子后,此时,三位同学获取到的信息分别为0个、1个和2个。通过简单的变换,让三个学生获取的信息各不相同,能推理出的结果也不同,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当最后那位同学说出准确结果后,第二个同学获取的已知条件从1个变成了2个,也能顺利推理出准确结果。站在首位的同学通过听,获得2个新信息,进而推理出正确结果。三个问题的条件设置从显性逐步过渡到隐性;从简单易得,到深度思考;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合情推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信息的获取,可以多元化,不仅可看,还可听。使知识的运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回顾整节课,始于猜想,重在活动,玩中领悟。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从猜想中去寻找数学的真谛。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

  几点思考:

  1.在导入的猜想环节,能否增加一个层次?从无条件的“瞎猜”到给一个条件“犹豫猜”再到给两个条件的“准确猜”。让学生感知,条件从0个到1个到2个,结果从无数个到两个最后变成唯一,让学生更直观的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

  2.学生在描述推理过程时,是否需要一开始就给予固定句式,不是……就是……?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0

  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蔡老师上的《推理》一课。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听了蔡老师上的课,我有很多的收获,也有很多想法。

  《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排除、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简单的推理问题。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第三,要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学会运用排除、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推理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蔡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全程都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充分经历了推理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逻辑推断”,学生需要学会找出首要信息,再抓住关键信息,层层分析,做出推论。

  蔡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与探究,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引导学生先从“小雨拿的是语文书”出发,肯定其中一人拿的是语文书,再让学生从“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判断其余两人的书。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领悟了先从“其中一个肯定条件”出发,再经历两个事物的判断,巧妙地把三个事物的判断转化为两个事物的判断。这样的引导巧妙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懂得了推理的一般方法,也感受到自己推理的优点与不足。

  蔡老师帮助学生提炼出两种典型的方法——综合排除法和连线法,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连线法推理的简洁性与准确性,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连线法推理的方便。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学生不仅能得到答案,还能描述出推理的过程。

  一些启发

  蔡老师在本节课中对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几个策略,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1.蔡老师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在活泼、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才能得到发散,才会点燃想象的'火花,引发合理的猜想,呈现严谨的证明,得到正确的结果。

  2.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采用了连线法、列表法等多种方法,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说明,并总结出推理的步骤:找到最关键信息——有序分析——推出结论。

  3.注重对理解题意和推理过程的引导。课堂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弄清题意后,再自己写方案,说想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有条理。

  4.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完整性的培养。在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时候,个别学生表述的不够准确,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所以……”,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接下来问:谁还想说?谁还能说得更流利?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清晰化。

  5.深度学习,全面学习的策略,课堂中先让几位学生思维灵活的同学,进行推理过程描述,然后又让全班同学同桌交流,让部分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推理过程的描述,达到好的学生更熟练,其他学生也能描述。

  整个教学过程,蔡老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技能、价值观,还关注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整节课,蔡老师紧紧围绕着让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开展教学,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点建议

  1. 练习层次不强,有两个基本练习且形式内容差异不大。

  2. 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语言不丰富,不恰当。

  3. 对学生课堂发言不准确的,要及时纠正。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1

  今天有幸听了赵老师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首先,赵老师的语言简练,有丰富的鼓励语,教态自然大方,有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其次,赵老师的课堂设计丰富有趣,灵活多样、有层次,吸引、激励着孩子主动学习。

  1、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赵老师用猜一猜老师的年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赵老师问孩子们,“你们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再逐一出示“老师的年龄大于27岁”,孩子们还是猜不出,接着再出示“老师的年龄小于30岁”,同样不能确定,最后老师说“我的年龄不是29岁”,随后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老师的年龄,根据信息逐步得出结论的`过程叫做“推理”,从而引出课题-----推理。

  2、在题目中包含三个信息即三本书每人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梳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信息,将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推理问题,小丽和小刚拿数学书和品德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让学生说一说,并判断方法,学完例题以后再通过角色表演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3、赵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比如以“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什么信息?”等,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并像教材那样摘录下来,弄清题意后放手让学生活动,并在组内充分展示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全班交流时,注重以“为什么可以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你是怎样想的”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最后的练习更是新颖有趣,赵老师引用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蓝猫、机器猫和黑猫,来给孩子出题,让孩子们帮助他们断案解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使得课堂充满了学习的氛围,调动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2

  整节课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学生能够表现出非常表现欲望和创新的精神。整节课,学生在较为愉快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取得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认为还有几点有待于进一步的进行优化

  1.开头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凭空猜测信封里面有什么动物。这里需要改进,因为给以的信息太少,学生只能凭空乱猜,因此效果不好,而且耽误了好长的探究的时间。我认为这个地方,可以适当多给以一个条件,这样学生就不会迷茫,从而在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还需要更多的信息。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引导学习的过程。我想在我的教学中,出现新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要思考一下进行,我想这样能够更好处理问题。

  2.出示几个在推理方面比较有名的任务,活动是很好的。但是用动画中虚拟人物,我这里需要我们再考虑一下。因为虚拟的任务,毕竟不是真,说服力就降低了很多。

  3.练习方面的.问题:就是练习设计的没有层次性,导致例题和练习都是类似的结果。我想在这个时候,需老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分层次进行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最后就学生自己编题游戏。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显得很是茫然,不知道怎样去组织,怎样去协作。这就应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孩子平时的活动效果,以便更好的进行组织。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3

  本节《推理》课,吕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与推理等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其教学亮点如下:

  一、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灵活有层次

  整节课,吕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目标。在通过猜一猜游戏让学生熟悉两个条件的推理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参与猜红、黑、花金鱼三个条件的数学游戏中,掌握三个条件的推理,最后再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掌握四个条件的推理,极大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整节课,吕老师紧紧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借用多媒体信息教学辅助工具,设计了多个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数学游戏,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亲切的语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通过名侦探柯南、黑猫警长等学生熟知的动画形象,让学生生出一种亲切感,吸引学生,自然融入了教学中,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了教学知识点。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小组合作

  整节课中,吕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绝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绝不替他做,如在确定红、黑、花金鱼的.出场顺序时,给小组发放学具卡片,让学生动手用笔连一连,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思考,理解三个条件的推理;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绝不代他讲,如;每次在学生找到答案时,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听听。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总体来说,本节课吕老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他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4

  《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李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地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先来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1.整体上看,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突出教学重难点,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效果较好。

  2.导入贴合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首先以游戏导入,让学生从猜一猜中意识到没有提示胡乱地猜是猜不出正确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再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直到老师再给出提示,学生才猜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就能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密切相关,对后面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然后又把推理与实际生活中的.侦探相结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整节课,李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导入环节猜一猜的游戏,用“不是……就是”说话做动作游戏,再到动手写方案,再到小组内玩猜一猜游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一次次体验推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了逻辑推理的含义,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悟出了推理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4.注重对理解题意、推理过程及语言表述的引导。

  课堂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弄清题意后,分角色演示,再自己写方案,说想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有条理。在猜一猜活动中,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时候,当学生表述得不够准确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清晰化。

  5.注重推理方法的总结和提炼

  在自主探究环节,李老师出示主题图,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全班进行一一展示。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提炼出推理的小秘诀: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课结尾还给学生,使学生对推理的方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听完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建议:

  在全班交流环节,学生的想法最好能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说出来结果,如:学生逐一展示讲解推理的三种表现形式后,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发言,对三种方法的进行比较,说说其中的特点,让在学生不断地观察、交流中自主发现推理的方法。练习题的第2题,在学生说出中间一个是圆后,可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能确定另外两个图形。把说的机会真正地留给学生。

  总的来说,李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有效地培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 15

  《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能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针对王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从所听、所见、所想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所听:

  追问,是教师教学的艺术。王老师在课上的追问次数比较多。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题意,一次次得追问“还能看到什么信息?”;为了让学生明确推理的过程,追问学生“还有谁想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表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猜数字游戏的导入环节,学生在王老师线索的提示下明晰数字卡片“只有两个数,不是1,就是7”,教师让学生说说小游戏的想法,学生提出“线索”,从而教师顺理成章得引出了课题;在王老师的追问下,学生表达自己的推理思路,“先确定......,再排除......,最后只剩下......”。数学课上,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见:

  课堂导入猜数字,调动积极性。教师在导入环节,猜学生的数字卡片,由不给条件,到给出提示,从而猜出数字,通过一个小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为进行接下来的推理教学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方法多样,明晰推理过程。在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去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从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表格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思考再到小组讨论交流,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汇报过程中,明确推理的过程“先确定......,再排除......,最后只剩下......”,从而渗透了数学推理思想,层层深入,突破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的推理意识教学难点。

  练习巩固,总结归纳。王老师从三个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再从而总结归纳出推理方法。但是在练习猜图形的课件中,如果先不出示“我不是三角形”,学生可能明确线索时,先确定圆形。

  所想:

  我们的数学课上是否体现了核心素养?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王老师的课堂中,渗透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汇报是否让学生自我展示,还是教师选取?在本节课教学中,王老师选取了两种方法,让学生进行了汇报,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而且学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的放手并没有真正的放手。

  教师何时做到真正的扶与放?在探究汇报过程中,王老师在让学生汇报中,学生说出推理过程,教师进行总结,扶与放相结合,但是在表格中画,教师在说学生并没有表达,并没有真正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与练习时间如何分配?王老师在探究环节的时间上过长,导致练习巩固的时间短,从而在练习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并不能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评课稿 1

  上周听了两节二年级数学组的一课二上《7的乘法口诀》,感触颇深。陈老师上课老练,课堂驾驭灵活自由,课堂激情澎湃,还有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细腻的课堂设计,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汪老师虽是一个美术专业的老师,竟也能把数学课上的这么成功,课堂虽然平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口诀已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记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两节课基本流程差不多,都是成功的好课。下面主要围绕第一节,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默契无比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教学,就能看出教师平时上课的影子。本课的教学,让我看出了师生之间通过一年多的相处,默契已达到一定程度。如例题中一共有7个问题,当前两个问题“摆1只、2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解决后,第三个问题“摆3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开始,教师只要说“请问”两字,马上有同学知道教师将要说什么问题,有一半同学能把教师心里的问题全部说出来了。编口诀的过程中,反复有学生说:“应该把小数放在前面。”再如:当7的所有口诀全部编完,教师刚出示课题后,马上有同学争先恐后的发言:“老师,我有发现。”教师连过渡语言都不需要,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研究并识记口诀。

  二、读口诀的过程,体现层次性

  本课中,学习口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而在这之前,如何识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课通过读口诀,来达到记忆的目的,共体现四个层次。第一层次:“观察老师是怎么读的`,一会儿我请大本领的小朋友来领读。”这一次是算式和口诀一起读,小孩子最喜欢当小老师领读,这句话,能让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听,又教会了学生读口诀的技巧。第二层次:“你坐的真神气,我请你来领读,这一次,只读口诀。”这一次是只读口诀。第三层次:“考考你,你能背出来吗?”当小朋友背不出来时,其余同学可以提醒他方法,这一层次,其实是对几句特别难记口诀的再次理解。然后会背的同学起立,闭上眼睛一起背,促使全体同学积极背诵。第四层次:“那一句不会背,我们读的过程中再来记一记。”全班齐读,此时,大部分同学已能背出,这是对后进生的兼顾。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这节课中,我们经常会听见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你的声音真大声,和老师一样大。”“感谢你,你把小数放在前面。”“我特别喜欢某某的回答,说得特别好,用到了两个乘数。”“你坐的真神气,我请你来领读。”“先做好的小朋友已经在开始背口诀了,真好。”等等言语,充满浓浓的赞美和关爱,难怪学生会激情澎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数学评课稿 2

  我有幸赴实验小学听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韩老师五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韩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韩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韩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韩老师讲的是二年级数学,韩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韩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韩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没有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韩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不懂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韩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教学效果不好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颇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方法。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数学评课稿 3

  《简单的组合》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排列与组合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听完周老师教学的《简单的组合》后,我认为她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试图培养一批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自主性领袖儿童。具体体现在以下教学环节中:

  一是在“创境引入”中,周老师问学生马上要迎来什么节日,在这节日老师准备去旅游,不知道怎么搭配衣服让学生帮忙,紧接着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自己的几套衣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境有效,引入自然。通过搭配衣服的活动,使学生对组合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在“先学”这一环节,教师能静心设计导学案,学生能结合导学案先独立思考,再动手摆一摆,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在“后教”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摆一摆、贴一贴、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图片摆、连线、画图等。在摆图片连线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组合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用贴图片的方法表示,这一环节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时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排头法,学生总结排头法的'特点是有序,依次组合,为学生在做组合时找到了最有效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边学边动手操作,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是在“展示反馈”教师设计了配早餐、从学校到家走路线、拍照留念、“拉一拉”游戏,训练题目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敢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讲解。对于“拉一拉”这个较有难度的题目,教师让两名学生以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观察研究。

  总的来说,周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童趣,如在引入课题时,教师说:“十一长假周老师准备去旅游,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搭配衣服,你能帮帮我吗?”等等,教师语言符合学生的特点。其次,教学各环节过度自然,教学环节完整紧凑,尤其是从引入课题到最后题目训练都是一件事情的完整过程,符合逻辑,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堂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再次,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直观。还有就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较强,在展示时各小组能用不同的方法去组合搭配衣服,如:贴图片、连线、画图等等。

  当然,周老师的这节课也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有:

  周老师在展示反馈的训练时,假如能让几个小老师上台讲解,再利用电脑演示走路线的过程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教学很成功,学生参与面很广,也很有学习热情与兴趣,每一个题目的设置都很新颖,尤其是课前学生准备的衣服图片和拍照留念的题目及“拉一拉”游戏,都很特别,对于我们这样新上岗老师无疑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

  数学评课稿 4

  经过杨老师对《角的认识》这节课的精心设计,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学画角这一环节,尹老师先让学生讨论怎样画角,再让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然后又学生模仿着老师画角,最后再让学生独立画角。

  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发挥,但我觉得尹老师的教学方式可能能更好地落实这一知识,并能有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个人觉得在教学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拿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角,体验角的特征。角是比较抽象的几何知识,只有摸过,感受过学生才能对角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整节课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落实还是重难点的'突破,都是相当到位的。

  本节课分为三块内容,角的认识及判断,画角和角的大小。尹老师在这三块内容教学中处理得清楚恰到好处。本人比较欣赏尹老师在教学中的细致,如在判断中,除了说说是角还是不是角的原因,还通过变一变把不是角的图形变成角,或把角转一转还是角。在角的大小教学中,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出示两个角,一个开口大但边短,另一个开口小但边长让学生判断哪个角大?学生可能会判断开口大的角大,以此来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数学评课稿 5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了1至4的乘法口诀,而且部分学生在家里就已经对5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背诵下来。所以这节课李老师着重要求学生能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要求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两个数相乘的计算,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各种图形的含义,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1、李老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一把小伞要6根小棒,摆2把、3把、4把、5把小伞分别要用几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并把学生由加法计算引导到简便的乘法计算,从而引出5的乘法的学习。

  2、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或相互间发现,并及时纠正。同时,合作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情商。这节课李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编完乘法口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诀,让学生自己发现编写过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和改正错误。学生不仅学地积极主动,而且课堂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3、以多种形式巩固5的乘法口诀

  老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巩固乘法口诀,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议: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如果能再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习数学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中,就更好。

【二年级数学推理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比的意义》评课稿05-08

数学评课稿(精选17篇)03-15

《分数的意义》数学评课稿(精选)07-06

《分数的意义》数学评课稿06-18

数学推理与证明11-23

数学评课稿(通用20篇)11-02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13篇)03-27

数学《烙饼》评课稿(精选6篇)12-07

写数学评课稿的最佳方法07-25

(精华)《分数的意义》数学评课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