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2-11-09 19:06:34 数学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8篇)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

  今天,我在名师实录里听了《平均数》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看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境。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踢毽子比赛中两个组的成绩,比一比哪组同学的成绩好,再讨论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引出平均数;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平均数的应用,了解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这些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结合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探究新知。

  教学中教师以“移多补少”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并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计算的方法。如,你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求出第五组的平均数吗?激发了学生的思促使学生探讨出多种方法。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效果较好。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

  从磨课到最后的展示课,俞老师的这节《解决问题》我听了不下6次,每次听完都会有新的收获。作为一个同样教龄不到一年的新教师,俞老师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由于老师们已经从每个我能想到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严谨、周密的评价,我只能从个体比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课前谈话,畅所欲言,体现距离美。

  曾经也在自己的赏析课前设计了课前谈话,但基本上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谈话环节趋于形式。再看俞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前谈话中创设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境,有目的地渗透了物体之间的比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比年龄,比身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小朋友们畅所欲言。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新知的引出作好了铺垫,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语言简练,恰到好处,体现简洁美。

  小学数学课堂上,语言传递着老师和孩子的智慧。俞老师抓住“简练”这一语言特点,表达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整堂课,俞老师很少有多余的话,每一个提问、每一句过渡语都恰到好处地点出问题的关键,也能很简洁地总结出解决相差数的算理与算法。反观自己的教学语言,不严谨是标志,拖泥带水是常态。在课上我还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那些错误的答案,充分体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成熟。

  三、练习丰富,切合主题,体现多样美。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有效地练习。何为有效,及落实教学目标。然而在每次的练习设计中,我更多的是复制粘贴别人的想法,很少考虑每一道题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回顾俞老师的练习设计,她巧妙地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专项练习,选一选,基础练习,填一填,综合练习,连一连。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提高创新,体现思维美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俞老师设计了一道贴合实际生活,又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也会在教案最后设计一道拓展延伸题。但是没有把握好时间的火候,通常还没开始拓展,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起来。

  课堂教学中,俞老师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俞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清晰的教学流程,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借鉴。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3

  听了李老师《平均数》一课,现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意识”谈自己几点体会:

  1、选材丰富多样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教师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本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身高、平均气温、平均年龄等等,选取了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更能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方法引导准确

  出示了表格后,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通过学生发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谁收集的水瓶最多、谁最少。教师还鼓励学生说:用比较的方法获得了新信息。学生的表达得到了赞许,思考更加积极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提一个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将学生引导了本节课的知识上,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在交流汇报中,从而引出什么叫平均数,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除以份数或移多补少,并且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上真正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3、练习完善知识

  练习中又将生活与平均数联系了起来,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第一题明确了平均数的范围,第二题小结出了平均数的意义,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第三题平均数还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等等,练习内容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是一步步升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

  4、注重习惯养成

  教师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引导。

  建议:教师提的问题可以精炼些,更好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4

  5月13日校本教研中听了葛老师讲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葛老师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明确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情况的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1、导入新课的形式新颖,教师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伸出双手,找出手指之间的间隔,理解间隔的概念,以及间隔数,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学生易学、易懂,开了一个好头。

  2、葛老师上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她先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与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

  3、课堂教学体现系统性。葛老师能灵活构建知识系统,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能活用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例题,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建立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种”的情况。

  4、课堂练习设计合理,如采用表格的形式出现不同的已知的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植树问题服务于生活,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葛老师还注重了利用例题的教学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研究交流,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的和谐。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5

  一、教学特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1亿座珠穆朗玛峰堆起来有多高呀?”1亿米的火车隧道有多长?

  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合作,学习估算,学习交流。【讨论方案】※选取一个你们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小组内商量你们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学生个体进行汇报,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学习状态很好。

  在40位同学分成的5个小组中认真的在寻找1亿有多大?

  (二)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灵活

  “没有写完的用你的语言进行补充”。1小组汇报完了,我看5小组和1小组听的非常认真。第一小组汇报:1000000c,是10000的确比珠穆朗玛峰要高,8840.43,高出1000多。与安徽的黄山比,相当于5个黄山的高度。第二小组汇报:1亿颗唐相当于6个大象的重量。第三小组汇报:1亿步约有5万千米。徐老师测量的是6万。这个地方老师的解释和学生思考有出入。我们是小孩,你们是大人。1亿步真是太长了。

  二、教学思考

  1.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说话当中,在思考当中,在操作当中,在交流当中,最能体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还是让学生静静的思考。

  2.问题的提出指向性不够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与接下来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没有任何关系。比如,1亿米的火车隧道有多长?正确的是应该让学生思考在即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而非你还有问题吗?

  3.用部分推算整体的办法来研究一亿有多大?但我总感觉,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让学生接触到数。似乎有些问题呀。

  三、教学反思

  准备比较多,活动比较多,驾驭比较难。由局部到全面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综述实践是研究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研究方案,真正找到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比知道结果更重要。

  如果从数感来衡量,数感不能只是表示大的数,还要讲小的意义。1亿不仅表示大数,还表示小数。数感要有意义,离开了意义的数感就只有数没有感了。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6

  这节课刘玲老师采用了“导教结合”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具体点评:

  一、 “导教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

  刘老师根据“导教结合”模式的特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平移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交流与互动环节是本节课非常精彩之处,除了师生之间的线线互动,还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网络式互动。比如:刘老师并不是自己说出“平移的方法”以及“平移图形时应注意什么”,而是相信学生,把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刘老师只是在一旁倾听并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在关键之处适当的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的这种网络式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 目标引领 ,收获成功和乐趣。

  今天,欣赏了刘老师这节课,我们不禁会问:学生收获了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学生有哪些收获?

  1、 在目标的引领下收获了有效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收获与学习目标是紧密相连的,学习目标是导学教学的灵魂,为学生学习提供导航服务。在老师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自主学习,感受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坚持目标学习,就不会偏离学习的方向。

  2、 在自主学习中收获了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例3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和分享互动等活动,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都能掌握图形平移的步骤:先选点,再移点,最后连点成形。其中,学生很重视移点的方法,能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不但知道移点时不能数错格子,而且很乐意到讲台上教大家如何正确数格子。

  3、 在动手操作与思考中收获了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注重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明显提高了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学习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在例3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思考怎样画平移后的图形,明白了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点要一一对应,即对应的思想方法;而在例4中,学生通过动手把图形中的半圆平移到图形的右边,就把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从而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4、 在体验中收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和乐趣

  在导入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推拉门、推拉抽屉等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演示,感知平移的现象,形成平移的表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而在达标检测环节,同学们

  表现得非常活跃,都争着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业,很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谈一谈自己的感想。说明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自信。

  总之,这节课刘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互动—归纳小结—知识运用的整个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我个人认为老师的语言能再简洁一点就更好了,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7

  灵武市第四小学牛晓飞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听天空有风的课,因为从马军花那儿经常能听到一些非常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我的思路,今天也不例外,收获颇多,我把它记下来,和您一起交流,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上课内容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时--《方程》,她准备非常充分,没有利用现成的课件,自己精心设计了幻灯片,安排了四个环节,为这节课的成功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第一环节:她打破课本中为他安排的例题,从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喜欢玩的跷跷板入手,两个学生体重不相等和相等的几种情况,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紧接着引入了书中的例1,如果想知道某个物体的重量就需要用到砝码,在老师的设计下,学生自己总结了算式:20<5020+30=50.,并独立完成了书中的例1。

  第二环节:红队和白队进行体育比赛,红队得了40分,白队得了50分,红队再追x分,比分会怎么样?学生猜测三种结果,老师适时地板书:40+x<50,40+x>50,40+x=50,巧妙地突破了例2的难点,学生独立完成例2时,全班几乎没有错,老师又从例2中板书了如下几道算式;50+x>100

  X+50<200

  50+50=100

  X+50=150

  2x=100

  第三环节:老师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得出等式和不等式两类,然后又从等式中找出了方程和非方程,并由学生自己总结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尝试用集合圈表示出来,运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第四环节:通过练习巩固了今天的所学知识,学生掌握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这节课听下来总体感受如下

  1、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都很巧妙,让两个例题的教学都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2、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总结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体地位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3、教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比较到位的,关键时刻主导地位引领的也不错。

  4、教师在课上和学生相当平等,“请”字始终挂到嘴上,课堂气氛很融洽。

  最后感谢天空有风让我学到这么多,更是赞叹她对教育的执著,我要向她学习。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8

  (一)创造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武老师在这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大情景:去育才小学参加了运动会的感受。

  1、墙面干净。引入环保小组的复习及今天的新课。

  2、练习中的回收废电池。武老师把这个大的教学情境贯穿始终。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尽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每一次笔算完了之后,武老师注重让学生说算理,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每一步算出来的是什么,如615÷15,商4表示4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60表示60个十,15表示15个一等。并且强调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教师点拨很到位。

  (三)目标出示很有新意

  武老师是在和学生讨论完了今天的新知后才出示的学习目标,一改以往我们的习惯。但在这里出示目标却让我觉得恰到好处,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起到了总结新知的的作用。很好!

  (四)“算一算,想一想”中,武老师设计的三道题很典型,并且武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错题,把它化成上课的有效资源。

  真正体现了本次的活动主题: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有效融合。

  建议:我觉得在“改错”的时候,应该让出错的学生自己讲解算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我知道她的症结所在,而且在讲的过程中,可能她自己就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9

  听了李老师教学的《烙饼问题》这节课,我颇有感触。

  我认为李老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揭示课题。

  用日常生活的煮鸡蛋情景引入,煮一个鸡蛋5分钟,煮六个鸡蛋需要几分钟?学生有的说5*6=30(分钟),有的说是5分钟,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今天教学的重点,最优方案的选择。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讲授烙饼问题时,李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模拟烙饼过程,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型,而且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选择最优方案。

  三: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探究三张烙饼的最优方案时,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填写表格,最后组长汇报结果。一系列的活动,教师都放手放学生去进行,教师只是做必要的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四:教师善于引导点拨学生。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表格,鼓励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有的学生一眼就发现“饼数增加1,分钟数增加3”这一规律,而没有学生得出如教学参考书上所讲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点拨,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这样做最节省时间”。

  建议:

  1.在小组汇报烙3张饼的问题时,由于要说清楚3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教师不妨在黑板上稍加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理解。

  2.在组长汇报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机会,让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做说明和引导,不应急于打断学生的思路。

  3.四人小组活动时,我发现每组基本都是只有两个人参与,其余两个人并未参与其中,教师不妨采取两人一组进行活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明确烙3张饼后教师让同桌说说刚才的最优方案,我认为有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4.教学时,我认为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最优方案的引导和点拨:“要烙几张饼—一共要烙几面—每次最多烙两面,至少烙几次—最后计算需要的分钟数”,这样一步一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最后对于规律的理解。

  5.最后的规律呈现时,我认为“饼数*3=分钟数”这样的规律其实更简单,更直观、更符合他们的理解特点,把饼数分成单数和双数学生会无形之中感觉困惑感。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0

  本学期我们学校举行数学组优质课评比时,江老师教学的是《烙饼问题》这一课。在这堂课中江老师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充分应用教学教具,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问题的提出。

  课的开始时,江老师直奔主题,然后引入,“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烙两张饼呢?”当学生发现烙一张和两张都只需要6分钟,这时江老师问“为什么都只需要6分钟?”“两张饼怎样烙最省时?”江老师的问,问在点子上、问的恰当、问的精练,怎样烙最省时,是这节课的难点,重点。其实,这样的提问还很多,如烙三张饼时,江老师先让学生演示,一个学生烙四次,需要12分,另一个学生烙三次需要9分钟,江老师适时提出:为什么会节省3分钟?怎样才能最节省时间?这些点子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三张饼的方法,是本节课的突破点,江老师先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说出烙饼的两种方法,引发矛盾问:12分钟和9分钟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这样烙省时?学生在经历了观察后,使他们建立了在烙饼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出用交替烙法时间最省。教师并没有停留在这,接着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形成烙饼的方案,从而达到方案的优化。烙3张饼的方法在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接着运用表格求4张、5张、……这些饼数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展开讨论普通烙法和快速烙法哪一种较方便?“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选取最优方案,最后总结出:饼数×一次所用的时间=所求饼数的时间,得出:奇数张运用交替烙法时间最省。

  三、合理创设小组合作的机会。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并非是遇到问题就一定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江老师的这节课上运用的很适当,当烙饼遇到问题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而其他的一般问题都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了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的作用。比如学生在烙6张饼时,提出了两次三饼最佳烙法时,老师及时提出小组合作操作试试,让学生自己发现还是用三次两饼烙法更为方便。

  总之,本节课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1

  今天聆听了高xx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这是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准确把握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

  《新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中,探究烙单数张饼的最佳方法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烙2张以上的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的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根据重难点,高老师设计烙“单、双”张数饼分层教学,“重单”突破难点,“带双”灵活运用。每部分教学中又有侧重点。

  “单”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口。在探究怎样烙3张饼时,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饼”,进行直观的实际操作,通过边想边摆边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烙饼的不同方法,在学生汇报、展示完烙3张饼的方法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从而寻找到烙3张饼的最优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次引领全体学生动手实践,用最佳方法烙3张饼,通过此次操作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深刻的表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的认知,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时,老师又追加了探索“烙5张饼”,猜、说、辩“烙7张饼”的环节,再借用表格分别呈现出烙多张饼所用的最短时间,通过独立思考,同桌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烙饼张数与所用时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利用烙饼工具的优化思想。

  “双”重辨析“烙6张饼”两种分组方案(6=3+3和6=2+2+2)所用时间都是18分钟,哪种方案好呢?在质疑、思辨中,向学生渗透实际解决问题,不能只关注时间一样的结果,还要考虑操作方便。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高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的需要,灵活、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在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用意识得到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除了上述这些,老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板书的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优点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无论是突出重点还是突破难点,高老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理解优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可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情绪,思维火花碰撞的同时,还是要关注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抓住课堂的生成,少一份被课件的束缚,少一点语言的重复,你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2

  陈老师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自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角的概念,首先结合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学习角的概念的实际必要性,并引入角的定义,并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去认识角,并在图形中认识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并会使用了解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我认为本节课三大亮点:

  一、情境创设自然,气氛营造和谐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现、体验数学学习,课堂上,陈老师没有多少讲解,也没有多少集中点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营造了师生互相交流、展示学生个性的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所提出的建议及讨论的问题,也是深刻的。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改善了课堂提问的局限性,课堂上一直充满着和谐融洽的气围。

  二、教材处理灵活,教法学法运用得当

  在教材处理时,陈老师并没有照搬教材上,而是充分得估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体现了“用教材”的新教材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看上去是一节很简单的概念课,但是学生学习时往往就是不能准确地掌握好所学概念,他们不能很好地自己参于到概念的形成和分析中,当然是用不好概念。陈老师在这里先设计让学生“画角”到“拆角”到“组角”逐步形成角的概念.而在给出了角的概念之后,在黑板引导学生一同分析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各个组成部分。配上文字判断题,图形判断题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剖析概念做的很实在。本节一共给学生介绍了三种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表示是今后学习几何常用到的知识。陈老师让学生自己学习后再集体学习,边题问边指导,体现了精讲导学的环节。通过变式题,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发展的乐趣,使数学学习过程变的主动、活泼和有趣,把学习变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领会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最终达到“会做数学”的重要性,很好地体现了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三、切入恰到好处,数学思想渗透合理

  几何图形是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重视这个过程,注意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通过练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较快适应,能够把几何图形与文字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的联系起来。角的动态定义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旋转得到的角的概念的掌握,对学生来说用语言不好描述,这里陈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角的形成,从而说出角的旋转的概念。这里分析的很清楚,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也很到位。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3

  今天我们相聚在平利,一起聆听了罗xx老师执教的《营养午餐》一课,犹如共同细品了一壶平利的八仙云雾茶,韵味悠长、回味甘甜。不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还是教学过程的落实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出发的,尤其在对学生评价的时机把握上掌握的恰到好处,使整个课堂熠熠生辉。

  一、学生取得突破性成功时激励性评价

  教育是一种赏识性教育,课堂中老师相信学生具有优势和潜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比如罗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发现”、“你说到点子上了”、“他的提醒非常到位”、“你特别有心思”等等这些语言,无疑是给学生安装了后续自觉学习马达和发动机。

  二、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引导性评价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在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罗老师会伸出温暖的大手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例如“你的思路很清晰,但老师要纠正一下”、“你说的很好,老师给你提一点建议”、“孩子们要注意用耳朵听”这些语言让学生如沐春风,都自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的学习,老师就会教的无比轻松。

  三、学生合作学习时导向性评价。

  本课一共设计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听了营养专家的话,同学们自由交流时,罗老师指导到“咱们班的同学特别会学习,都会倾听他人的想法”。第二次合作是让同学们自己搭配不同的菜式时,罗老师提醒大家“要一人做好记录,另一人准备汇报”,这样就使合作学习变得有序。第三次合作学习是四人小组合作计算每种菜式的热量时,罗老师提出合作要求:小组讨论、交流、检验、修改,最后小组内成员举手表决。这样的设计就会无形中把每一位成员都卷入计算的活动中,教会了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在汇报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很活跃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罗老师是这样调控的“这节课你很积极,这次能把机会留给别人吗?”这些评价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收获学科知识,培养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学习的伙伴,感受同学的友谊。

  罗老师这种准确把握评价时机的教学技艺,让我们领略到精彩的课堂教学的魅力,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学习空间。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4

  一、引课环节。

  1、兴安一小的李静老师由刚刚结束的大阅兵引出“角”,并顺理成章引出“角的度量”以及度量的工具—量角器,紧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并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说一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交流的习惯。

  2、而葛根庙中心小学的孙忠伟老师通过“比较两条线段哪条长?长多少?”让学生用直尺量出,再让学生“比一比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学生一眼便看出角2大,但大多少需要用量角器量出,引出角的度量和度量工具量角器。

  3、卫东小学的宁伟迪老师课前先出示课标要求,做到让孩子心中有数,设计的很新颖。之后让孩子们回忆角,并说说你心目中的角,板书“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为之后的教的度量方法打下伏笔。接着出示很多角,任意拿出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大多少?”“要求同桌合作,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学生通过汇报得出角2比角1大,但大多少没有测量出来,从而引出量角器。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结论,但对角的选择应该慎重,如果孩子选择的三角尺是30度和45度角的,不就一下量出大多少了嘛。

  二、量角器的介绍。

  三位老师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之后通过学生汇报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量角器,相比之下,我个人比较欣赏宁老师的设计,特别是在教学中“任意找到量角器上的一度角”这个问题,使学生更加自由的理解问题,再汇报时适时地追问“为什么这个角是几度角”,顺理成章的让学生明白“几个小格就是几度”。

  三、新知的自学环节。

  三位老师都设计了自学环节,通过“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自学—小组间讨论与交流—小组汇报”这一系列活动,重新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借鉴。

  四、巧设“量角小儿歌”。

  三位老师都用心的设计了量角小儿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量角的方法,其中宁老师的小儿歌和板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起到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李老师和宁老师课始的比角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一定的问题和悬念,而在学完本课内容之后再回顾一下比角的准确方法,首尾相呼应,不仅显得结构完整,更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角度的重要性。

  总之,听完这三节课之后,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的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课堂上多给孩子时间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5

  今天听了同课异构活动程老师和葛老师做的《口算除法》一课,有很多的感触。两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简洁,各自展示了数学教学的魅力,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1、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葛老师用“我很棒”,“我们都很棒”这样的鼓励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开始今天的学习,而程老师是利用大家喜欢的动物,期待和一起学习的小动物,带着期盼,集中精神开始今天的学习。

  2、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对口算除法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进行小组互动,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透彻。葛老师在小组自主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几种计算方法,并找到最优的一种,程老师利用小棒的平均分明白计算的算理,二位老师都将本课的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了算理。

  3、教学中课堂练习环节设计多样、精炼。葛老师利用小试牛刀,男女比赛,火眼金睛会判断,生活中的数学等新式各异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开展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而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计算。程老师利用咱阳泉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旅游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4、两位老师都遵循新课标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快乐的学习,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改进建议:

  1、小组活动组织有序,起到活动的作用。但活动规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有序、有目的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动有效。

  2、加强评价,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枯燥的计算教学。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6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一节烙烙饼的课,有以下感受:

  1、新知学习前的铺垫有效有趣。

  由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煮鸡蛋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做事情要选择最优的方案,节省时间节省资源的道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优化的思想,学生很容易容易理解。维新课的学习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口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现总结过程。

  老师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3、体现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烙一张、两张饼时,教师是采用引导交流,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出烙饼所需时间的,在本节课的难点地方,也就是3张饼的烙法探究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要求明确,预设充分,如为了方便表达交流,教师让学生提前在饼上标号,标正反,并且要说说填表的方法。想法还是挺好的但在填表方法呈现上好像不是太及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演示呈现统计的过程,我认为能把烙饼的过程清晰形象的记录在黑板上,同时对后面的探究也起到借鉴提示的作用。

  4、教师有意的将饼的张数分成单双数分别探究,利于学生对规律的记忆。可见教师是在设计上还是动了心思的。但我认为,这样有利有弊,好像是教师在把规律暗示给学生,如能按顺序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交流烙饼的方法,有了前面烙3张饼的方法铺垫,也许学生会出现不省时的方案,但肯定会有学生发现并提出最优方案的,这样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比较了,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最少时间的方法时就相对要容易许多。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7

  李老师教学的《小数的性质》一课,虽然我已经在班里讲过了,但是听了李老师的这一课后,我觉得还是给了我很多启示:

  一、注重方法渗透,先学后教,引导自主探索。

  在探究小数的性质时,李老师首先出示了0.1、0.10、0.100三个小数,猜一猜他们之间的关系,,大家通过预习,很容易就看出是相等的,然后李老师又及时追问,为什么是相等的呢?从而让大家带着疑问自学书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目的比较明确,而且在讨论时有一定的方向,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小组汇报时,大家的汇报很有调理,有秩序,一人汇报一点知识,可见在平时小组活动中老师对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训练。

  二、及时总结方法,讲练结合。

  在得到小数的性质后,李老师还让大家观察了填上或去掉0后,小数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而且还及时给与的练习:0能去掉吗?这些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学生今后的练习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至于出错,显示出了教师知识的全面性。

  三、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价格中的0可以去掉吗?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还有一些基本的填空、判断题等,都从各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的思考题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不一定全都能理解,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还是有一部分人的潜力是巨大的。

  建议:在呈现小数的性质时时间分配比较长,导致后面的化简和改写小数有些仓促。

  我在讲这一课时是先出示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长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后发现他们是相等的,接着把他们都换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得到结论。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设计片段,供大家借鉴。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强调“0”可不能乱添。那么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然后要求换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引出0.1米、0.10米、0.100米。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了?让学生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再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不变。

  我们在讲课时容易受一些课件的限制,把知识分散化,可以尝试摆脱课件,按自己的想法让知识简单化一些。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8

  听了邓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

  1、本节课是口算教学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充分的挖掘教材,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落实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2、本节课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口算教学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算法,整节课教师比较重视口算算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小组活动有效,分工明确。

  6、邓老师说了一个“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面的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这个很好,从后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这个就能自行总结口算的类型。

  7、练习应该也很精彩。

  建议:

  1、80÷20=4,邓老师说应用应该怎样写才完整呢,学生说加单位,邓老师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来。

  2、每一类型的口算在学习过后应该及时巩固一下,我看到邓老师有设计,但应为时间问题没有呈现很可惜。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9

  这节课,梁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重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老师在出示例1:92÷30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估计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计的方法。而后进行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说明商3是正确的。

  二、重视算理。在教学时,教师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图形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三、教师重难点讲解点拨到位,计算步骤明确。每次在进行计算时,梁老师总是先让学生观察除数是两位,然后让学生看被除的前两位数是否够除,不够除怎么办?最后引导学生准确找到除数和商的位置。

  三、重视计算练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有直接计算题,有列式计算题,有判断题,而且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师总结及时到位,让学生明白计算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最后,教师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和余数的大小三方面,让学生更加清楚了笔算除法,配上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

  五.整堂课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发言,书写要规范,教师的板书也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

  建议:

  1、xx里最大填几?“几”应该强调是哪个整数。

  2、例题教学时,因为前后单位不一样,教师应做适当强调。

  3、用格子图表示算式意义时,应先告知学生每一列的格子数是10,便于学生进行合理分配。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0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一开始,教者便从学生画角、比较角的大小中引出量角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量角是因为有需要,掌握这个技能是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层层突破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庄老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如:教学量角器的认识,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发现为主,再通过提问解答的形式进行再补充完善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教学读角和量角的方法时,先让学生尝试,然后说说想法,再由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把自己经验进行总结归纳重点,这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50度的角时,由于画的开口不同,学生比较两种画法的不同点,得出用量角器量角应注意的`地方是关键看零刻度线指着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这些既是量角的重点,也是难点。师没有直接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尝试,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整个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新知,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联系生活,巧设总结

  在落实了本课的双基后,教师再次回归生活展现了椅背、滑梯等生活中的用具,让学生体会学习量角不仅能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而且更大意义的是在于生活中的应用,使学习本课的意义更上了一个台阶,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结尾,教师设计的小结是:我是量角器,我想说……,这个小结方式让学生角色转变,不仅有一定的趣味性,还有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梳理新知中充分发散思维。

  四、建议:

  1、在量角器上读角时,应先出示一个普通角,而不是90度的角。因为认知的规律应是从普通转向特殊的。

  2、教学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如:中心、0度刻度线时应让学生用更充分的时间指一指,说一说,这样在后面学生说自己量角的方法时语言表达可能会更准确。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1

  今天听了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1、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但这里出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3、教师质疑问题及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如帮工人想象办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体现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要求明确、准备充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桌的还是很好的。

  5、教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但这里讲解交流时,如能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从数字中发现的规律的话,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从而灵活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及时出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别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解释。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2

  本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联系,田老师通过课前介绍自己;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课中采取情景对话的形式比身高、比体重等等。这些内容充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它的广泛应用。可以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趣味化。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因此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优点:

  1.能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师提出问题: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能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学习数学,学生比较感兴趣;

  3.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课堂上有学生分组讨论的活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错误的地方,能够给予及时的纠正,并且强调不能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5、教师的教学功底扎实,教态自然。

  在此,我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又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指导建议。

  不足:

  1、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由浅入深,根据课本上的例子,先讲解80厘米=米,再问1米45厘米呢?

  2、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是否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统一讲解,这个地方是不是讲的太急了?

  建议: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是否能够将本次课要讲授的内容作一个小小的整理,是整堂课更具有条理性,这只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3

  今天听了建芳的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感觉她的成长很快,是位很上进,很钻研的老师。她的课很少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的真情流露。

  一、从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在故事读完后,提问“谁的一笑是聪明的一笑”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在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规律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教学思想。

  1、在规律的总结上,教师没有直接呈现规律,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相信同学们,让他们逐步总结,不断完善。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

  2、在理解0除外这一关键词时,教师用练习的形式呈现,小红的算式是等于2吗?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补充规律。

  3、在学完规律后教师出现一组易混练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规律中的关键词。

  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从没有显出着急的样子,始终耐心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叙述想法,给了孩子机会和时间,处处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对于重点词语的强调非常有必要。

  例如“同时”“相同的数”以及为什么0除外等。

  四、练习形式多样有层次,突出了重点,在练习中深化了对规律的理解。

  同时也对学生练习会出现的问题做了很好的预设。如判断题中4题,让学生发现了商不变不是余数也不变。

  建议:

  在举例验证时可给学生提示思路,让学生的例子在广一些。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4

  《梯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教材进度第一次系统认识梯形,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直观判别,而且能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和沟通。本节课温老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定教的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温老师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也为学生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温老师判一判,变一变、猜一猜这三个练习即让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又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让学生自学书本66页的上底、下底、腰和高之后,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答案,而是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指边说:上底是……下底是……,这样,既有了认识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巩固。在汇报第二个直角梯形时,我问:“为什么它的高就是它的一条腰?”使学生在以往学习的旧知上,更明确地知道了: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并不是在上面的就叫上底,在下面的就叫下底。

  总之,温老师这节课的能落实贯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如果在练习方面,学生动手的练习量能再有一点,我觉得就更好了。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5

  一、看教师教的方面

  1、教师的教态大方,语言精炼,数学专业术语用的极够准确,语言的层次感强,能很好地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把问题提出来时,把问题交待的很清楚,而话语又是那么的简练,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教师所要问的是什么,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教师的教学目标准确到位。整节课按他所预定的教学目标一步一步深入,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这些主要体现在:

  (1)教师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子为情境引入,提出了要解决问题,然后用例子来让学生解决。学生在老师的精确引导下,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与同学一起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大胆地对自己所认识的表述出来。这样,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过程,思维得到发展。

  (2)教师接着又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入第二个例子,学生已经对第一个例子有了学习的模式(潜在的模式),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用学生的自己语言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过程,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相互的交流过程,每个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学习的动力不断,学习起来就很轻松了。

  (3)完成了两个例子,教师这时不再拘泥于课本,于是抛出更具挑战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这个例子是在上面的两个例子基础上创造挖掘教材后改编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基础,解决中不断地发言,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学生的自己语言总结中把问题解决了。

  (4)教师把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但始终围绕着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去完成,从牵引到放手,步步为营,教师的主导,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课堂角色充分的得到体现,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在放手的过程中得到一一体现。

  没有预定,没有预演,教师课堂执教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生成,课堂大气,感染力强。

  二、看学生学的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欲望,大胆地说,大胆地表现自我。

  2、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有效,有小组探究,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汇报有条有据,当持有不同意见时,不时引发有效的争论,得到最佳结果。

  总之,观看了这一节课,我看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精髓,引以待发,引而有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然。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6

  本课内容主要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亲身试验,验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自己尝试设计使双方都公平的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从而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学生在二、三年级学习可能性时已经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也有了一定的概率观念,但有些是错误的。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到底积累了哪些经验?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达到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是我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从课前调查可以看出,判断简单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的方法并不难,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已经能正确判断,但是一旦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判断起来就有点困难。同时,对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游戏规则公平这一因果关系只有模糊的直觉,但体验不深,没有清晰的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试验,帮助学生建立“可能性相等和游戏公平”的理解,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掌握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方法。

  2、会自己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3、通过对游戏活动中的数据分析渗透概率思想。会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应是本课重点。其难点是会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的规则。

  在知识的获得上,学生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因此通过熟悉而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或游戏,让学生亲临随机环境,亲自试验和收集数据,帮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丰富对游戏公平性的认识。所以,动手试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方法。正是因为可能性在生活中很常见,判断简单游戏的公平性的方法并不难。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玩游戏需要公平的需求,经历可能性相等的产生过程,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同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也就在学生理解可能性相等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

  教学中,我设计了“创设情境,产生需求——活动体验,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公平”。——拓展应用,制定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组的所有老师对我这节课的大力支持,也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7

  今天听了3节《加法运算律》的课,感受颇深。三位老师教学风格各具特色。

  顾老师的课环环相扣,扎实有效。先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通过提问列出算式,观察分析算式特点,从而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接着通过研学单,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得出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在整个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顾老师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让学生用不同的算式表示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为了清楚的展示加法结合律的特点,老师希望得出(28+17)+23和28+(17+23),可是,后面一个算式很少有学生会在17+23上加括号,只会把17+23放到前面去加,顾老师机智地说:“如果改变它们的位置,可以怎样写?”这样,一下就得到了28+(17+23)。整堂课,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扎实有效。

  马老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先教学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列出的算式,找出算式的特点,从而推出猜想:无论怎样交换三个数的位置,和不变。进而通过举例验证算式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三个数相加,无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为了让学生记住算式的这一规律,马老师还和学生做起了手指游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记住加法结合律,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整堂课,马老师关注学法的渗透:观察分析—推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也就水到渠成了。

  袁老师的课,风趣,幽默,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具体表现在:(1)上课起立,学生的凳子噼啪响,袁老师幽默地说:“没事,就当凳子在为我们鼓掌。”(2)一位学生再举加法结合律的例子时,出现了小数7.65,可是这个孩子在读小数时,读成了七点六点五,其他孩子都在笑,孩子表现出了尴尬,但袁老师却幽默地说:“没事,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数字有用呢!”这样的一句话,不仅为这个孩子化解了尴尬,同时还鼓励了那些有想法但不太敢发言的同学,让他们明白,有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就算说错也没有关系,老师会补充的。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孩子们是相当喜欢的。

  其次,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得很到位,(1)在举加法交换律的例子进行验证时,前两个孩子都举了整数的例子,袁老师想要让孩子举出分数、小数的例子,引导说:“这两个同学都和袁老师一样,举的是整数的例子,还有不一样的吗?”简单精炼的反问,让学生一下子想到了举分数或小数的例子。(2)在讲到加法结合律时,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看圆圈里能否填上等号时,袁老师说:“怎么?不高兴算了?为什么?”一句反问,一下引导孩子找到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而发现加法结合律的特点。

  总之,三堂课各具特色,值得我去学习。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8

  听了何老师这节课,四年级数学科组评议有以下优点:

  1、老师用猜谜语形式引入新课,让学生猜一猜,形式新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从而揭示今节课所学内容,板书课题: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各有什么特征,最后课堂结束用猜谜语概括线段、射线和直线特征。

  2、老师运用直观教学,首先用一根绳子演示,老师一边示范,把一根绳子拉紧,就成为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讨论线段的特点,从而感知线段的特点,并板书出黑板,线段用字母表示,举例用鼠标射出线到墙上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如果射到外面,那么成了射线,其他的汽车灯光线、手电筒等光看成射线,同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备课深入,熟悉教材,讲课条理清楚,围绕重点、难点进行授课,讲清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并让学生画一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4、练习形式多样,练并有梯度,巩固所学的知识,从简单说出哪条直线、射线和线段,基础知识练习到知识能力提升运用,如判断题和画图题,知识延伸。

  这一节是概念课,要注意让学生多读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点,加深理解。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复习课评课稿07-05

数学《烙饼》评课稿07-05

数学方程评课稿07-05

《数学广角》评课稿07-05

数学评课稿范文01-19

数学广角评课稿07-05

数学《比的意义》评课稿08-13

数学课《数学广角》的评课稿07-05

数学优质课评课稿01-26

初中数学说课的评课稿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