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4-09-28 23:50:39 秀凤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数学课,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枯燥的计算,乏味的练习。它不象语文课那样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陶冶情操,不象音乐课那样有悦耳的歌声使人身心愉悦,不象美术课那样有美丽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那么如何使数学课也趣味横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概率这部分知识时我这样设计:上课时我我宣布: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话刚说完,学生异口同声说:好!)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两个球,有的袋里放的两个是白球或两个全是黑球,有的袋里放的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二、在情境中感知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未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给学生提供生动、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电脑出示有三个花坛,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三个小朋友以同样的速度各自绕花坛走一圈,我让学生猜测,哪个学生最先回到起点,以此来引入周长这一数学概念。在这个例子中,情境是学生观察、思考的起点,在情境蕴涵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通过观察,学生对于图形的周长有了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建构起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周长的直观形象,通过支这些形象的归纳,学生发现了周长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念转化的过程,情境所提供的表象支撑作用对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数学概念起到了比较大的效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撑他们思维的表象。

  三、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数学课“活”起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例如: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师通过图即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写出图的分数。在学生答案不一时,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并不马上表态,也不是只让个别学生说思路,而是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哪个答案有道理?为什么?从中还能悟出什么?又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教师在学生得到一串的分数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把分数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再如,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滚动法、绳测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从而自主探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些都体现了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学生合作探索的过程,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在相互交流中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相互交往的能力,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为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教师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和合作者的角色。

  四、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我结合学校正在训练的跳绳比赛,创设了一个自然的生活情境:我们学校长绳队的英雄们今天凯旋归来了!大家想知道他们的好成绩吗?然后告诉学生具体数据并板书:男子队26,女子队17。让学生看着这两个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么亲切的情境到现在由自己来提出问题,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提问题的时候,个个争先恐后;在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这从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上很容易就看得出来。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由此可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内容,紧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学生踏进数学大门,就会随时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在趣味的数学,就会亲身体验到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1.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课堂上“活”起来。

  学习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采取什么途径学?”等问题而展开。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

  记得在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我出示一道题目:A 、B两个商场针对同一商品同时做优惠活动。A商场打八折,B商场打九折,你选择哪个商场购买?我将这一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教学,让孩子感觉数学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也大大消除了对学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室马上炸开了锅,“肯定是去A商场”“对,去A商场”“打八折比打九折便宜,不用说去A商场”我一直默默不作声,微笑着看着大家畅所欲言,其实我也是在等待,等待一种不同的声音出现。

  “不对。”虽只短短的两个字,却掷地有声。教室里瞬间安静了,我早已判断出是熊海辰同学的声音。他站起来果断地说:“吴老师,你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商品在两个商场原来的标价是多少,判断不了。”教室里依然一片寂静,不过此时的安静是孩子们针对质疑在反思。一会儿,我看到有的同学点头发出“哦”的声音,有的拍拍自己的脑袋说“哎,我刚才怎么没想到?”我接着请熊海辰同学走上讲台,给大家解惑。小老师还用上了设数法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这个过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打折是以什么为单位“1”,教学难点也顺势得到了突破。整个探究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想,自由说,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被不断地激活着,碰撞着,擦出闪亮的火光,焕发生命的活力。

  2.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课堂上“动”起来。

  记得学完认识三角形后,我问:如果剪掉三角形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有的同学不假思索说:两个。我并不急于评价这个答案的对错,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剪刀,动手剪一剪。果然孩子们剪出了不同的情况,通过展示得出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可能剩两个角也可能还有三个角,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图,演绎这个结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体现数学课堂中生命的迹象。

  3.幽默点拨,激励评价,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

  老师的幽默话语能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以“幽默”的方式带学生去解析,去领悟,从而发现知识规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学完乘法分配律时,总有学生把它应用成了a x(b+c)=axb+c,在复习课纠错的时候,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这样说:把a x(b+c)看成吴老师和小杰跟小雨是好朋友,周末吴老师要找这两个好朋友玩。那么老师只找小杰行吗?只找小雨也不行,其中一个会“吃醋”的,所以老师必须找小杰玩,又要找小雨玩。这样跟学生说,学生觉得又好玩又记得牢。

  课堂中,不仅教师点拨性的语言很重要,评价性语言也很重要。在一堂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上,我出了一道题:修一条36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程的1/6,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需多少天才能修完?这道习题是一个开拓发散思维的习题,我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解决。记得当时全班做出了9种不同的解法,我请9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并以他们的姓氏命名为“岳氏解法”“汪氏解法”“李氏解法”等,并用红笔做批注,每人奖励一颗“创新星”。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让孩子们灵感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就越加精彩纷呈,活力无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灵性的人,成为生命涌动的主体,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这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充盈活力的诗意追寻,也是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在数学教学这块“麦田”里,愿我们一起结伴守望,真正走进孩子的数学世界,与孩子们一起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数学课堂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一、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指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切蛋糕的道具,让学生通过切蛋糕的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的概念,这样做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二、案例演示法

  案例演示法是指通过演示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比例”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际案例,如房屋的面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比例关系,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三、操作实践法

  操作实践法是指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图形变换”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图形的变换和移动,这样做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是指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统计”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学生调查和分析班上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这样做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五、游戏互动法

  游戏互动法是指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算术”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游戏道具,如扑克牌、数字积木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做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11-09

如何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12-3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驾驭课堂04-21

如何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率04-19

数学史如何融入课堂教学10-26

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12-09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小结10-26

谈如何培养课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07-23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