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

时间:2022-09-26 15:55:05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

  评讲试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试卷评讲既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又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如何上好试卷评讲课,是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

  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

  上好评讲课直接关系到复习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评讲课是有效复习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试卷讲评的主要方法有:

  (1)不分主次,按试卷的顺序从头讲到尾。一份试题中有许多题都是学生会做的,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题上,对于学生有疑难的问题却因时间仓促只能简单的分析和讨论,致使学生的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只对答案。这样只给学生提供了参照的依据,而并不能从答案中反映填空、选择题的分析题意和解答的过程,不能针对学生的疑惑提供解答的思路及方法,当然也难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新课标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要求相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思维受到了老师的牵制,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就是失去了评讲的意义。这些方法中学生没有充分的参与到评讲的过程中去,结果是老师辛苦,学生疲惫,教学效益低下。久而久之,教师为上不好评讲课烦恼,学生提起试卷讲评打不起精神。那么,如何使试卷讲评更有效呢?就最近中考复习评讲课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做一交流、探讨。

  一、做好详细的分类统计

  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深入研究试题、研究学生对知识、技能、能力和数学思想的掌握程度,剖析错误的原因,收集学生的优秀解法。统计成绩以备后面进行比较,同时对一道题产生的几种错误,概念在什么地方理解不透,都要逐一分类统计。

  二、评讲要抓典型

  评讲课中要对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学习薄弱环节、典型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剖析,及时予以矫正和补救,使之达到澄清认识,消除疑难,巩固强化,完善数学认识的结构,因此,评讲课要对考试中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有重点地评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典型错误的剖析

  评讲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彻底纠正错误,弥补知识缺漏,清除知识盲区,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对典型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剖析,引发学生对错误观念的自我否定,从而打破原有错误的认知平衡,建立新的、正确的认知平衡。为了将错误剖析的更深入,之前的分类统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错误的类型可分为:

  (1)知识性错误。

  对概念、定理、公式的记忆不准,理解不透。

  (2)逻辑性错误。计算能力差,推理思维混乱,不严密,表达不清。

  (3)审题性错误。拿到题目不认真阅读,只读懂一部分觉得和以前做过的某题类似,按照以前的经验匆忙下笔,漏掉一些条件或发现条件有所改变时,思维受到限制无法继续解答。或者是对题目条件不认真挖掘,推理过程中想用的条件随意添加,导致解题错误;

  (4)心理性错误。一些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害怕阅读量大的题目和试卷中的压轴题,一遍读不懂就心烦意乱,觉得自己一定不会,没有毅力坚持,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使本来会做的题目因紧张而完全放弃。

  2.典型试题的开发

  一套试卷中,往往都有一些具有开发、研究价值的典型试题,有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往往都隐含着规律和方法。讲解典型题时分析解题过程,提炼解题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研究题目的特征,变换题目条件、结论、形式、内容或图形,将其拓广和延伸。多引导学生对典型试题进行解后的探索和研究,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做到“解一题,带一串,通一类,会一片”,发挥试题的价值与功能,提高解题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设计典型习题巩固评讲成果

  试题评讲纠错的过程受到课堂时间短、容量大限制,通过一遍的讲解有时很难达到完全清除错误的目的。所以根据评讲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易错的类型,或者是一些新题型、新解法、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再次体验,亲自独立经历解题过程,整合思维,才能彻底地纠正和消除学生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和认识,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4、做好各别辅导,促进整体发展

  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讲解过程中学生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要想通过评讲课彻底扫清学生的知识障碍,课后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询问学生学习的困难,及时消灭。还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三、进行必要反思

  每次评讲之后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订正,再用红笔做好错因分析。波利亚说:没有一道题可以解决的十全十美,总剩下一些工作要做,解完题后,可再留一些空白在数学教学中做完或讲完一道题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感受,可以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错误原因、解题经验进行反思,反思是数学思维的核心与动力,有助于学生弄清题目的实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没有反思,只能就题论题,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分析教祠·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讲解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占既可以是课前对教学方案的阐述和讲解,也可以是课后对教学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原则上每次说课范围为一课时教材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三部分。在整个说课过程中,把握教学大纲是准绳,吃透教材是基础,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过程是关键。那么小学数学又如何说课?现根据本人多次参加说课比赛得体会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说教材——教者阐述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把握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教者只有深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才能制定出比较好的教案,为改进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说教材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向听众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提出具体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征及重点、难点。

  4、分析学生的状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约织。

  二、说教学程序说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安排。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说课中的程序,并不是像教案中那样只详细说明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是说出对教案中几个主要过程安排的理论依据和组织者对它的理解,从而使备课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说程序是教师对通常备课过程的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升华,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

  说教学程序的基本要求是:

  1、运用“高浓缩”的语言,不必“照案宣科”,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2、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方法、新授讲授、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

  3、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及课堂练习和练习意图

  4、预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如何教导数学

  数学是一门相当抽象的科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优势,抽象能力很差。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

  一、必须重视让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著名必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向6一7岁儿童提出间题让他们去解决时,如果桌上有实物,允许儿童行动,则解题的比率可达72%;如果实物、图片都役有,则解题的比率只有22%。我国J合理学家研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过程也表明,如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等,必须同感觉知觉直接联系才容易理解。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教学效果就好呢?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不是来自学习目的明确,而是来自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实际观察图形和演示教具,特别是亲自操作学具,这对于对游戏仍然保持极大兴趣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很乐于参与。让学生亲自操作学具,亲自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放在主休的地位上,随着动手操作,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起来,思维也随之活跃,不知不觉地就能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越来越对数学课感兴趣。

  第二、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强调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力,这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因为加强操作活动也很重要,而且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早期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开始的,到了学前期和学龄初期54才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更要从操作开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教学时要尽量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操作活动。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相互配合,就会提高感知的效果;而且促使学生操作中思考,形成表象,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任何一部分知识都要从操作开始,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二、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亲自操作,这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教学手段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认识能力;教学手段必须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然而,教学手段选择得正确,并不等于教学的成功。如果设计、组织不好,随意性很强,只能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反而还会搞乱课堂秩序,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第一、首先要明确让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的目的。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白操作,根本的目的是,以看得见的图形和摸得着的学具为中介物,通过观察和操作,使抽象的数学逻辑关系以一种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让具休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只重视思维的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更不利于发展思维能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应当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加强算理的教学。而要使学生理解、掌握算理,不能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只能通过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第二,要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是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使用,不是每堂课都使用。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比如某些“起始概念”的建立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理解较难的或者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等。

  第三、要精心设计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程序。何时演示教具,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先怎么操作,后怎么操作,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能力、思维特点,科学地安排好先后顺序,使观察和操作都有次序地进行。同时,每个环节应有明确要求。

  第四、在观察和操作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观察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门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的本质特征。比如,教学生认识长方形时,学生往往误认为只有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才是长方形。为避免学生把非本质特征当成本质特征,出示一些斜放的长方形让学生来辨认,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的正确概念。其次,操作和观察要有次序。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有次序的精细的观察习惯,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概念。比如,让学生按次序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观察六个面的形状,最后观察长方体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再次,要尽可能地调妙生的多秘觉器官参与观察和操作,让学生通过着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叠一处、举一举、分一分等多种不同的操作观察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感受物休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到的内容和自已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分析综合。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综合,但离不开图象和实物。比如,在教学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法和减法时,不仅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同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抽象概括。低年级学生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水平阶段。就是说,他们在抽象概括时,一方面要直接依赖对事物的感知,另一方面所注意到的或者概括出的往往是事物的直观形象和外部的特征。例如。在一年级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学生们一般都是说:“圆柱是直上直下的,象个大柱子,圆乎乎的。”而面对一个扁扁的圆柱体糖盒,一般学生都认为不是圆柱。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到学生的这些特点,也耍设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摆脱对直观形象的依赖,使学生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判断推理。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但这种能力还是低水平的。判断时仍旧离不开对图象和实物的感知,有时能反映数学的某些规律性,多数只能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推理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直接推理。在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学生虽然不会说加法各部分名称,但是能判断推理出:“加号前面的数和加号后面的数调换几个个儿,得数不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初步认识某些数学规律。

【小学数学试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讲】相关文章:

小学如何进行有效数学教学04-05

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04-20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05-02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07-29

如何有效进行制度建设04-27

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05-26

如何进行语文评课07-11

教你如何有效的进行英语阅读06-25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