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交流的方法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丰富交流的对象
前苏联学者雅各德钦曾说过"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这就是说,课堂应该给人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反之,在被动、紧张、低落、受压抑、遭冷遇时则思想阻塞、操作迟缓,更无创造性可言。可见,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化课堂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中间来。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毕竟年龄小,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发现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当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解题结果或解题方法,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以产生教学共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学生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的、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学生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实现时就能与同伴分享,获得最广泛的支持,评价、修正并给同学以启发,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知道"交流之前要做好准备"、"语言简练、表达清楚"、"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生和书本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
2.把握时机,灵活选择交流方法,让交流适得其法
2.1主题研讨。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研讨的范围视需要而定,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这种灵活应变、开放性的研讨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2.2展示评议。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必将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学习伙伴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因劳动成果得到肯定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学生的探索也一定会产生错误的发现,错误实际上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是学生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间环节。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做,充分发挥了错误对于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质疑辩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辩论,就是向创新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沉得住气,善于"踢皮球",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是学生之间产生更高水平的交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
3.做好评价与激励,让学生交流能力得以提高
3.1交流时的及时反馈评价。及时反馈评价是指在对于某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后,教师对各组的交流情况进行集中反馈。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说明理由,作出判断。同时,也能促使其他成员对这种想法,作出必要的补充和一定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将使思维碰撞,内化知识,得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同时通过及时反馈评价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促进作用。
3.2交流后的总结性评价与激励。总结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同伴、老师,评价的过程则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即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对有效交流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应视差异为常事,不能苛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同样程度的成功。不能急于给学生个体下结论,应着眼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挖掘其潜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交流中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姿态,关注其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要注重鼓励,教师应对每位学生持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位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的数学交流不是因为与自己的想法有异而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的新认识、新发现,不管是对还是错,都应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平时数学交流困难的学生,如其有点滴的进步,甚至有创造性的发现时,更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教师如果发现学生交流有误,应加以启发性的评语,诱导学生找出原因,正确解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必须自己学会评价,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纵向、横向比较。把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学会自我调控数学交流的过程。
总之,数学的活力源于课堂交流,没有交流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而交流的有效性进行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放课堂,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促成学生富有成效地交流,为学生多创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交流的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的方法05-12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05-06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探讨05-12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05-11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应用多媒体的方法06-26
有效进行职场压力管理几个方法11-23
小学奥数学习中的有效方法05-12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方法05-04
2017如何对高考数学进行有效的复习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