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时间:2022-01-27 15:57:48 数学 我要投稿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数学解题的思维方法很多,如分析法,综合法,变更问题法,试验法,联想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解题思维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篇1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 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 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9、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 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10、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篇2

  第一,要训练逻辑能力。所谓的数学思维,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思维,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构成,我认为一是逻辑关系,二是分类判断。因此,培养逻辑问题,不仅仅是做做逻辑推理题就能够养成的,还要做一些其他的数学题目进行训练,甚至在生活中发掘逻辑思维。对于低年级甚至是幼儿来说,一些益智类玩具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逻辑狗等等,整套玩具分年龄层次和不同阶段,对多种逻辑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建议家有萌宝的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我建议在日常习题的基础上,适当添加阅读材料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孩子的语言归纳和理解能力,因为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

  第二,要训练归纳能力。很多同学都认为数学难学,具体表现在数学比较抽象,它不像语文那样“写实”,往往用“1”代表总量,用x代表未知数,用a代表各种变量,说到底,同学们头疼的是数学的高度抽象。我们说数学的妙处就在于从特殊中找寻一般,总结归纳出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因此,要学好数学必须建立归纳推理能力。这里,我建议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多用观察法而不是去记公式,自己主动的探索数学奥秘,哪怕做错了题目也不要紧,通过观察,自己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我建议适当进行专项训练,在日常习题过程中,要主动培养自己从简单到复杂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当的使用“代入数字”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简化,对问题进行解析。

  第三,要训练“定势”思维。思维定势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成熟的表现,所谓经典题型有经典解法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老师都会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经典的解题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讲授专项的思维方式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如果没有建立思维定势,恰恰说明学生没有掌握住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我建议首先要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定势,运用定势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如何建立“定势”思维呢,很简单,就是多做类型题,建立一个习题本,将同类题目进行归类,每一类题目都做一定量的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对不同类型题要组织归纳出一定的“套路”,遇到此类题目可以按“套路”出牌。

  第四,要训练“破势”思维。当我们处理简单的类型题目时,我们用常用方法,套用公式,根据定势解答即可,但是,当我们遇到综合性问题时,用带公式法解题往往出错,因此,破除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思维而不是定势思维,用体系结构而不是单兵作战的方式对抗复杂问题,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单元学习后,制定笔记或者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一段时间以后,相关知识点都建立了相对独立又完整的知识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综合,形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关系,最好以图形的方式进行表示,久而久之,即可形成对整个知识脉络的整体性把握,建立起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互相关联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时候,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手中就不再是使用“棍棒刀叉”,而是“武器套装”,题目自然会迎刃而解了。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相关文章:

考研数学概率解题的思维有哪些12-06

考研数学各部分的解题思维定理12-06

考研数学高数有哪些解题思维定势12-07

考研数学有哪些解题方法12-20

考研数学复习备考的解题方法12-18

考研数学复习如何掌握解题方法12-22

考研数学培养解题能力的方法12-11

2017广东高考数学常用解题方法09-29

2018广东高考数学常用解题方法09-05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