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它能给学生的思考方向起着指导作用,是知识转化的桥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欢迎阅读!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用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容,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能力。如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图形,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2.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定理、公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不要过早的给出结论,引导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及应用的条件,领悟它的知识关系,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二、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调用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和知识,逐步缩小题设和结论间的差异。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解题策略。
总之,在解题教学中恰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丰富知识内涵
1.在总结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应注意揭示、总结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知识结构。
四、开设专题讲座,激发提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驾驭能力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系统性,对它的学习和渗透是一个循序暂进的过程。在高考复习时,可以有目的地开设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讲座,以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和化归等)为主线,把中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科中的支撑和统帅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以函数思想为主线,可以串连代数、三角、解析几何的大部分知识,方程可以看成函数值为零的特例;不等式可以看成两个函数值的比较大小;三角可以看成一类特殊的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可以看成隐函数,曲线可视为函数的图形;导数可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主要工具。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归变换的策略:比如指数、对数的高级运算化为代数的低级运算;在方程中,三元、二元化为一元,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在立体几何中将空间图形化为平面图形,复杂图形化为简单图形;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实现了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灌输,可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复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数养。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很重要
1.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2.开放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培养发散思维。
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是指问题的结构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例如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就曾设置这样一道题目:开放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的训练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切实地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加强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教学,提高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指是否善于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是否善于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规律。教学时要讲清“函数与方程”、“交点与公共解”、“不等式与区域”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串联、横向沟通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在碰到这种解不了的方程自然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交点问题来求解。
4.精简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指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思维活动的速度。它的指标有二个:一是速度,二是正确率。其实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做法还有:在数学教学中肯定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质疑,通过思维的批判性来检查思维过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启迪和引导,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现的数学思维过程更加真实科学,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优化提升。
拓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突破
一、模糊数学产生的背景
模糊数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它是数学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的产物。
首先,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的量,对这类量的描述和研究需要一种新的数学工具。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的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着界限是否分明,可把这无限多样的量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晰的,另一类是模糊的。实践表明,在自然界、生产、科学技术以及生活中,模糊的量是普遍存在的。例如“高压”、“低温”、“偏上”、“适度”、“附近”、“美丽”、“温和”、“老年”、“健康”等等。这些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事物和现象的状态反映,在量上是没有明晰界限的。
模糊数学产生之前的数学,只能精确地描述和研究那些界限分明的量,即明晰的量,把它们用于描述和研究模糊的量就失效了。对那些模糊的量,只有用一种“模糊”的方法去描述和处理,才能使结果符合实际。因此,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研究也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
其次,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模糊数学的诞生准备了摇篮。自本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电子计算机在生产、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模拟人脑的思维,以便能处理生物系统、航天系统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系统。而人脑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系统。人脑中的思维活动之所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同时在起作用。一般说来,逻辑思维活动可用明晰数学来描述和刻画,而非逻辑思维活动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无法用明晰数学来描述和刻划。因此,以二值逻辑为理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也就无法真实地模拟人脑的思维活动,自然也就不具备人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电子计算机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障碍。为了把人的自然语言算法化并编入程序,让电子计算机能够描述和处理那些具有模糊量的事物,从而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就必须建立起一种能够描述和处理模糊的量及其关系的数学理论。这就是模糊数学产生的直接背景。
模糊数学的创立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札德教授。为了改进和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他认真研究了传统数学的基础-集合论。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子计算机发展与数学工具局限性的矛盾,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集合理论。1965年,他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的论文,由此开拓出了模糊数学这一新的数学领域。
二、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
明晰数学的理论基础是普通集合论,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则是模糊集合论。札德也正是从模糊集合论着手,建立起模糊数学的。
模糊集合论与普通集合论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赖以存在的基本概念-集合的意义不同。普通集合论的基本概念是普通集合即明晰集合。对于这种集合,一个事物与它有着明确的隶属关系,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两者必居其一,不可模棱两可。如果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可写成
这里的A(u)称为集合A的特征函数。特征函数的逻辑基础是二值逻辑,它是对事物“非此即彼”状态的定量描述,但不能用于刻划某些事物在中介过渡时所呈现出的“亦此亦彼”性。例如,取A为老年人集合,u为一个年龄为50岁的人,我们拿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来确定A(u)的值是1还是0.这正是普通集合论的局限之所在。
与普通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逻辑基础是多值逻辑。对于这种集合,一个事物与它没有“属于”或“不属于”这种绝对分明的隶属关系,因而也就不能用特征函数A(u)来描述。那么,怎样才能定量地描述模糊集合的性质和特征呢?模糊集合论的创立者札德给出了隶属函数的概念,用以代替普通集合论中的特征函数概念。隶属函数的实质,是将特征函数由二值{0,1}推广到[0,1]闭区间上的任意值。通常把隶属函数表示为μ(u),它满足
0≤μ(u)≤1(或记作μ(u)∈[0,1])
有了隶属函数概念,就可给模糊集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了。札德在1965年的论文中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隶属函数的选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和通用的模式,它依问题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在许多情况下,它是凭借经验或统计分析确定的。
例如,某小组有五名同学,记作u1,u2,u3,u4,u5,取论域.现在取为由“性格稳重”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显然这是一个模糊集合。为确定每个同学隶属于的程度,我们分别给每个同学的性格稳重程度打分,按百分制给分,再除以100.
这里实际上就是求隶属函数,如果打分的结果是
u1得85分,u2得75分,u3得98分,u4得30分,u5得60分
那么隶属函数的值应是
可表示为
还可表示为
或
普通集合与模糊集合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可由特征函数A(u)和隶属函数的关系来分析。事实上,当隶属函数只取[0,1]闭区间的两端点值0,1时,隶属函数也就退化为特征函数A(u),从而模糊子集也就转化为普通集合A.这就表明普通集合是模糊集合的特殊情况,模糊集合是普通集合的推广,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因为有此内在的联系,决定了模糊数学可以广泛地使用明晰数学的方法,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模糊数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学科,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由于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迫切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因而对于它的研究,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际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就其基础理论而言,模糊数学研究的课题已涉及到广泛的范围,如模糊数、模糊关系、模糊矩阵、模糊图、模糊映射和变换、模糊概率、模糊判断、模糊规划、模糊逻辑、模糊识别和模糊控制等。
在应用方面,模糊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正在广泛渗透到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经济学、语言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等。同时,在工农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已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相关文章:
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01-20
数学思想方法讨论11-21
数学教学如何渗透六大核心素养01-26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大全01-26
基本数学思想方法07-12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02-16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论文09-08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01-27
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01-26
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