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时间:2022-01-19 09:36:06 数学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参加了初中数学优质课的听课学习活动,收益匪浅,那么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篇1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我有幸去县实验中学听了“2013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数学优质课听课活动”,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生本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教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这次听课专家的所有思想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说得不好的地方,请谅解。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这次听课活动中的变化。

  (一) 还数学课堂以安静氛围

  听完这次送教下乡数学优质课听课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优质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武汉来讲课的宋老师和李老师的课。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正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答案,有老师的,有学生的。一节课下来,精彩纷呈,演化缭乱。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贴近生活,源于教材,选材恰当,过度自然,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只重形式,淡化实质,只重结果,淡化过程,只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二是重视学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重数学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 培养,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这次听课另外一个感受是:一走进教室,我们发现学生的课桌的摆放跟我们平常教室一样,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个生围坐在一起,以前一见到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为了方便小组间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 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任课教师把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辙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次优质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间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

  (四)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最后我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很真实,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著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 以上是我这次听课后的感受。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不知所措,人云亦云,逐渐成熟起来,冷寂下来。课改教学的思路逐渐清晰,课改的理念逐渐形成,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总之教学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模式,依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健康自由的成长。最后,也祝愿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篇2

  20xx年10月13日至15日我参加了在昌邑市举行的潍坊市初中数学优质课的听课学习活动。3天时间由各县市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20节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数学是有趣的。

  长期以来,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结果,轻探究的过程;重反复的练习,轻情感的满足……这一切,使我们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烦琐的,数学几乎等同于做题,而且没完没了。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在高密李淑香老师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节课中,李老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非常具有挑战性,题目是这样的:有一次阿凡提去见国王,要求国王答应他提出的几个要求,国王说,如果你能站在距离我 个单位的地方回答出我的问题,那么我就满足你的要求。聪明的阿凡提发现国王的房间是用正方形的地砖铺设的,于是阿凡提很快找到了这个位置,而且回答对了国王提出的问题,于是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同学们,你能当一次阿凡提吗?问题给出后,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因为阿凡提这个形象已经成为聪明的代名词,学生一听当一次阿凡提,向阿凡提挑战,充满朝气的初二学生谁不想一展自己的风采呢?一个巧妙的问题引入,把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起,你还用担心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吗?这就是老师的智慧,做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又让学生感觉有趣的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活力与魅力。

  2、数学是简单的。

  领略到大师的教学艺术,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智慧,听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让人忍不住为他们鼓掌,同时也忍不住为老师的教学喝彩,因为他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简约及威力,让孩子们触及到了数学的本质,从而在内心发出强烈的震撼。让孩子们觉得数学的简单,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是还原数学最朴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释放孩子的潜能。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设计才是最关键的。在这次优质课评选中,昌乐的孟宪栋老师在讲解完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后,安排了一个玩扑克牌的游戏来巩固法则,老师规定游戏规则: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任意抽取几张扑克牌,请小组的其他同学判断牌面上几个数的乘积的符号,抽到红色的规定为正,黑色的为负。当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扑克牌后,各个小组活动很热烈,而且当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明显的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比活动前活跃了很多。游戏中也可以学习数学,数学知识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解决,我想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我相信参加那堂课的同学永远都不会忘记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的判断法则。

  3、数学是鲜活的。

  现代数学观认为:教材处理的核心总是是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鲜明的现实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应不断攫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在这方面,所有的老师都做的很好:将扑克牌引入课堂,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形象;将游戏引入课堂,使得呆板的数学学习过程生活化;在数学老师的学案上,小鸟从一棵大树飞到另一棵大树,使伟大而神秘的勾股定理变得那么平易近人;帮阿凡提回答完问题,同学们又和老师一起来帮蚂蚁找到爬行的最短的路线,让人感觉不像是在上数学课,反而像在社区搞活动……,这些鲜明的生活素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

  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改革以及课程改革是长久,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篇3

  听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

  师:每周一,老师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心中都会感到一种神圣和激动,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国旗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让学生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二、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比。

  2.化简所写的比,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比类推宽和长的比。

  长和宽的最简比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比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师:对,同学们看网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汇报自己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把学生所求的比值按“长和宽的比值”“宽和长的比值”分类板书,方便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6.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比和比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任选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7.认识比例,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把两个比用等号联起来,建立比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写成下面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

  师:(板书)好,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例(板书)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比例吗?

  8.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一试问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就相等了。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2. 2袋大米重16千克,5袋同样的大米重40千克。分别求出大米质量和袋数的比值,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听课点评: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通过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初中数学优质课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美术听课评课记录06-29

小学美术听课评课记录06-29

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01-14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07-06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评语11-04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记录时间01-08

《记录时间》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1-05

初中物理研讨会听课学习反思07-07

《复习5的加减》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2-10

初中数学复习指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