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备的生物重点知识手册
我们在初中学习的生物虽然是理科科目,但是想要学好生物这门科目,我们首先就要像学习文科的科目一样,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和血细胞 课本43页图3.3--1
(1)血浆:占血液的55% , 淡黄色,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形态结构 |
相对数量 |
主要功能 |
|
红细胞 |
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无细胞核 |
很多 |
运输氧气 |
白细胞 |
比红细胞大、圆球状、有细胞核 |
少 |
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
血小板 |
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
最少 |
止血和加速凝血 |
(3)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4)贫血: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发炎:白细胞数量超过(4---10)×109/L
2.输血和血型:
1.总血量: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
2.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
3.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AB型万能受血者,O型万能供血者,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概念 |
分布 |
管壁 |
管腔 |
血流速度 |
瓣膜 |
|
动脉 |
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连接心脏的心室 |
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
管壁厚,弹性大 |
管腔小 |
最快 |
无 |
毛细血管 |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进行物质交换。 |
数量多,分布广; |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
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
最慢 |
无 |
静脉 |
将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连接心脏的心房 |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
管壁薄,弹性小 |
管腔大 |
较慢 |
静脉瓣 |
2、心脏: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小如本人的拳头。
(2)结构:四腔、八管、两瓣膜。 课本52页图3.3---10
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心壁最厚) 右心房,右心室。
八管:①心室都连动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②心房都连静脉:左心房连肺静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两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心壁厚薄: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左心室最厚,与体循环路线长相适应。
3、心率:①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4、体循环和肺循环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
5、血液循环的共同点: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6、体循环的意义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同时带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谢废物
7.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高血压:超过18.7/12千帕、低血压:低于12/6.7千帕
8.脉搏:腕部桡动脉、扁鹊切脉诊断,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一致。
四.关注心血管健康
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遗传、先天性因素、酗酒(过量饮酒)、吸烟
2.健康的四大基石: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当运动。
3、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勿搬动,脚稍高,急救药、医生到。
初一生物知识重点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白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
胃:部分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初中生物常考知识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影响植物的分布。南橘北枳,也是温度。沙漠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光影响海带的颜色。)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藻类与真菌的共生,根瘤与固氮菌的共生、蛔虫与人的寄生)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答题时不能写生物改变环境,只能写影响!
3.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适应性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不能永久适应。现存的生物是环境对生物的自然选择,自然界总是存在不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但是环境总是会选择适应性强的有利变异。所以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如:自然界总是存在抗药性细菌和非抗药性细菌,但是药物会选择抗药性细菌,所以抗药性细菌越来越多,一代代选择下来,所以会出现超级细菌。
4.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的形态结构,游泳是与它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四、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条河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只有生物部分。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答题时注意有些吃与被吃关系最好填捕食关系
4.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6.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生产者数量最多,总能量最多;最高消费者数量最少,总能量最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最高消费者有毒物质最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所以稳定性最强。
五、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提供70%氧气)、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差)等。
【初中的生物重点知识手册】相关文章:
生物高考必备重点知识手册11-25
初中必备的生物知识重点总结12-06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速查手册11-29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手册11-29
初中必备的生物重点知识点11-29
初中生物重要的基础知识手册12-04
初中生物必备的基础知识手册12-04
初中生物必考知识重点总结10-20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重点梳理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