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生物课本知识点的总结

时间:2021-12-02 16:12:48 生物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课本知识点的总结

  由于高中的生物课本内容太多,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不知道应该知识重点在哪里,复习的时候也经常会觉得很混乱。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课本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

  一、有显色反应的实验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检测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50~65 ℃)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产物为氧化亚铜)。

  (2)检测淀粉:使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色。(提示:淀粉是多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3)检测脂肪:使用苏丹Ⅲ和苏丹Ⅳ,分别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和红色。

  (4)检测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其中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4.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①使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二氧化碳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染色体分别被染成紫色和红色。

  6.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该实验使用改良苯酚品红对染色体染色,染色体被染成红色。

  二、要求实验材料中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的实验

  要求实验材料中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的实验包括: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材料必须有活性,但经过相应处理后,细胞都会死亡。

  三、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包括: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注意:用花生子叶作为材料,切片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肪,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情况,但如果是用组织样液作为材料,则不需要显微镜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

  一、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作单细胞蛋白。

  二、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三、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四、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五、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蛔虫)异养生物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 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营养结构食物网 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点击查看:高中生物知识点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

  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

  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

  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

  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高中生物课本知识点的总结】相关文章:

初三历史课本知识点总结10-13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知识要点总结12-05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总结12-06

2018广东高考数学课本必考知识点总结08-15

高中生物理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11-06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11-06

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11-25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