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好生物有方法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
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
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3、反证法可应用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判断(步骤:假设——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 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 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如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典例1 (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 A
【典例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3表示卵原细胞,该卵原细胞经图4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1表示正常减数分裂的亲代细胞及其产生配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由图2可知,配子①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只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现了差错,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导致出现了异常配子。(3)如果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说明在图4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是Ab、ab、aB。
答案 (1)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细胞同一极
(3)Ab、ab、aB
聚焦细胞代谢相关题型
题型1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
1. 区别
2. 联系
(1)物质方面
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示
4. 细胞内[H]、ATP来源、去路的比较
比较项目
来源
去路
[H]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作为暗反应阶段的还原剂,用于还原C3合成有机物等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有氧呼吸用于第三阶段还原氧气产生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用于第二阶段还原丙酮酸生成相应产物
ATP
光合作用
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其合成所需能量来自色素吸收转化的太阳能
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并以稳定的化学能形式贮存在有机物中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均产生,其中第三阶段产生最多,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无氧呼吸第一阶段
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典例1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解析 据图可知,1、2、3、4、5分别是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五个过程中,1、3、4、5都能合成ATP,但1过程合成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氧呼吸合成的ATP可供给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其中5过程产生最多,故A正确;1、2过程表示光合作用,4、5过程属于有氧呼吸过程,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因此只有3过程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都能进行,故B正确。1、3和4过程都有[H]的产生,其中1过程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C3,3、4过程产生的[H]在5过程中与氧结合产生水,故C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除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外,还需要多种酶参与,故D正确。
答案 C
题型2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气体变化
观察下面的图示,确定相应点、段的含义及相应的气体交换图示。
1.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如图甲。
2.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如图乙。
3.B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如图丙。
4.BC段及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如图丁。
5.甲、乙、丙、丁所处的条件分别为黑暗、弱光照、中性光照、强光照。
典例2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解析 a表示叶绿体吸收CO2,b表示叶绿体释放O2,e表示线粒体吸收O2,f表示线粒体释放CO2,c表示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d表示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的转移为C18O2→有机物→C18O2,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呼吸产物C18O2主要被叶绿体利用,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以H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全部生成氧气,在较强呼吸强度下,氧气主要被线粒体利用,进行有氧呼吸,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c。
答案 C
题型3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测定方法及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
2. 实验原理:因呼吸作用类型不同,瓶内气压增大、减小或不变,可通过液滴的右移、左移或不动来呈现;也可根据光照强度不同,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大小导致瓶内气压变化而引起液滴位置的变化来呈现。
3. 装置比较──单一变量的控制及作用
装置1
装置2
装置3
材料
发芽种子
发芽种子
煮熟的种子
试剂
20%NaOH
溶液5 mL
蒸馏水5 mL
蒸馏水5 mL
导致瓶内气压
变化的气体
O2(因CO2被吸收)(呼吸引起)
CO2—O2(差值)(呼吸引起)
CO2—O2(差值)(环境引起)
作用
物理误差的校正
对照
(装置1和2)
等量NaOH溶液和蒸馏水单一变量控制
对照
(装置2和3)
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单一变量控制
4. 若将装置1改为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
(1)装置需改动的地方有三处
①将“发芽种子”换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材料”。
②将“NaOH溶液”换成“Na2CO3/NaHCO3缓冲液”,保证CO2的相对稳定。
③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观察液滴移动。
(2)结果分析:①若红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②若红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细胞呼吸大于光合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③若红色液滴不动,说明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内气压不变。
5. 探究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分析
(1)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即装置1和装置2。
(2)结果与分析
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O2量与耗O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O2,不耗O2)。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④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与糖类相比,脂肪C、H比例高,O的比例低,故氧化分解时释放相同CO2时,脂肪消耗的O2多,故CO2/O2<1,而葡萄糖只进行有氧呼吸时,co2 o2="">1。)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典例3 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4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体积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进行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内仍有O2存在)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消耗完毕,这时油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装置C、D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装置B、C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实验前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装置A处于适宜的光照下,再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知消耗的气体量与产生的气体量相等,而装置A内的清水不影响气压变化,则压强不变,故油滴不移动。(2)装置B内的NaOH溶液能吸收CO2,有氧呼吸消耗O2使压强减小,则油滴向左移动。装置B中的O2消耗完毕时,则叶片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而CO2又被NaOH溶液吸收,压强不变,油滴不移动。(3)装置C中CO2缓冲液提供一定浓度的CO2,且保持不变,若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则压强增大,油滴向右移动;若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则压强不变,油滴不移动;若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小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则压强减小,油滴向左移动。(4)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则自变量为CO2的有无,其他条件都相同,但装置C、D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对叶片进行饥饿处理消耗原有淀粉,有利于检测是否新产生了淀粉。(5)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所以装置应遮光。
答案 (1)不移动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O2体积,细胞呼吸吸收的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CO2体积 (2)向左移动 不移动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3)①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油滴向右移动;②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油滴不移动;③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油滴向左移动(因为CO2缓冲液在CO2浓度低时可以释放出CO2,而在浓度高时要吸收CO2,从而保证装置内CO2浓度的稳定) (4)不能。因为二者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饥饿处理 (5)D
题型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
总结下列相关概念的含义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2. 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1)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2)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3.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4. 相关计算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存在如下关系: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2量)=实测植物CO2消耗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的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5. 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
(1)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
(2)净光合速率等于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不能生长。
(3)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植物因有机物量减少而不能生长,且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
易错警示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一定进行着呼吸作用,但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存在时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因此在计算时不要忽略无光照时呼吸作用也存在。
典例4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解析 该图纵坐标分别表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即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和黑暗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即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应该是两条曲线的数值之和。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3.5+3)mg/h,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3.5+3)mg/h,故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制造有机物最多的应该不是25 ℃而是30~35 ℃,积累量最多的才是25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的点应该是光照下植物不吸收二氧化碳的点,而不是图中二者曲线的交点。
答案 A
题型5 光合作用速率关系曲线图中各点移动
问题
1. 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方向: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其中CO2(或光)补偿点B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CO2(或光)饱和点C则是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或光照强度),位于横轴上。
(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
(2)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
(3)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应向左移动。
2. 曲线上其他点(补偿点之外的点)的移动方向: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进而对曲线上某一点的纵、横坐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横坐标左移或右移,纵坐标上移或下移,最后得到该点的移动方向。
(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曲线上的A点下移、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A点上移、其他点向右上方移动。
(2)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曲线上的A点不动,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向右上方移动。
典例5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解析 对于甲植物而言,a点时CO2净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在a点之前,甲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大,a点将左移;CO2浓度为b时,甲、乙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而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图可知,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乙,故b点时,甲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随CO2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答案 B
梳理生物知识提升应考能力
生物学科是以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它们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的能力,是高考的主旋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复习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知识的梳理
怎样对知识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将高中生物学知识分为六个板块来进行:
第一块是生命基础。第二块就是稳态与调节。要清楚什么叫内环境、内环境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稳态是怎样通过调节来实现的。这部分内容要注重对生物学过程的把握,在头脑中要建立起相关的清晰的生理过程。第三块是遗传与进化。在复习这个部分时除了要搞清楚遗传的分子基础以外,还要把重点放在两个基本遗传规律和作物育种的关系上,还要搞清楚染色体的变异与作物育种的关系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第四块是生物与环境。第五块是生物工程。第六块是生物实验。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生物学科的要求也是现代高考的要求。
在梳理知识时要特别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的结论,这些结论往往是题目的考点和答题的落脚点。
二、梳理知识提升能力的方法
1、发散法:以一个知识内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知识,进行发散思维,找到知识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如基因、光合作用等。
2、线索法:有些看上去不同的知识点,实际上从其内在关系来看是有联系的,在二轮复习里,要善于把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找到,并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例如:N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N→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把生物固氮、植物体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代谢、自然界中氮循环等知识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3、比较法: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对相关或相近的知识点,尽可能进行比较学习,如线粒体和叶绿体、染色体和染色质、病毒生物和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分化与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整合法:有些知识以小板块的形式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里,在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如,课本中多次涉及水的内容,将该内容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水的专题知识:细胞中水的含量及特点;生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散失及水分的平衡与调节;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水与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生态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及其防治;与水有关的实验。
5、引经据典法:实验考查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而分析教材中现成的实验是我们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良好素材。教材实验由课文中的经典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稍加阐述。
⑴从教材的经典实验入手,分析和总结实验设计的好思路好方法 高中历史,不断练习,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这是解答生物学高考实验类题型的基础。如光合作用、生长素的发现等一系列实验的赏析。
⑵教材中所包含的学生实验的原理、思想、方法是我们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的基础,常规实验所渗透的实验原理、思路、方法应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我们在复习时可着重掌握分析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类型、实验原理、实验假设、观察指标、预期结果分别是什么?如何设置单一变量?如何设置实验组?实验结果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6、精选习题,注重变式训练,收集分析错题,增强知识内化。
总之,这些年的高考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重基础、重课本、重经典,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因此,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我们的目标。惟有基础和能力同时抓,在高考中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胞内寄生菌VS人体免疫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二章第3节“免疫调节”中写到:“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呢?……”。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记忆这一知识点,教师在讲授时,通常会将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总结为胞内寄生菌,但是很多学生同时也提出了疑问,胞内寄生菌如何隐藏在细胞中,躲避细胞的防御武器的攻击呢?并且除了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之外,还有哪些胞内寄生菌呢?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胞内寄生菌的种类
胞内寄生菌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并能在宿主细胞中繁殖的病原细菌。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等)、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如伤寒杆菌等)、嗜肺军团菌、李斯特菌、布鲁氏杆菌等。
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的方法:
人体的免疫系统虽然很强大,但并不完美,它仍有一些弱点,这就如同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存在着漏洞一样。在人类的免疫系统进化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也一起协同进化,它们其中一部分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生存策略使其能在胞内寄生,所以胞内寄生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实际上是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不同类型的胞内寄生菌的寄生方法往往有差异,以下介绍胞内寄生菌中常见的三种寄生策略。
①利用细胞壁的特殊成分
吞噬细胞被喻为人体的安全卫士,他能吞噬并杀死病原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溶酶体中含有很多种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活性氧物质(如过氧化氢等)、蛋白酶、磷酸脂酶、核酸酶、脂酶,可是像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这样的分枝杆菌却能利用其细胞壁中的一种特殊成分—酚醛糖脂,破坏由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产生的对它们有害的杀菌物质,尤其对游离羟和超氧阴离子非常有效,就这样使它们逃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寄生在吞噬细胞中。
②利用抗吞噬的特殊物质
化脓性链球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能够产生一类称之为“杀白细胞素”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杀伤吞噬细胞,当它们被吞噬细胞吞噬时并不被吞噬细胞所杀伤,反而被杀伤的是吞噬细胞自己,此外,化脓性葡萄球菌还能产生类胡萝卜素,这种色素物质可以抑制吞噬细胞的某些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脓性链球菌还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物质叫M-蛋白,存在于细菌细胞的表面,能改变细菌细胞的表面性质使它们避免被吞噬细胞杀伤。
③利用细胞特殊结构—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这层特殊的结构能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很多胞内寄生菌能利用荚膜来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像沙门氏菌(如伤寒杆菌)即使被吞噬之后,能利用其荚膜生存于溶酶体中,而不会被溶酶体酸化水解。
三、人体对胞内寄生菌的免疫
胞内寄生菌引起人类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地威胁,其中有些甚至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构成全球性威胁的疾病如结核病、麻风病、伤寒病等都与胞内寄生菌有关,这些病原体潜入细胞内,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的一系列机制,在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可在动物和人群中传播,在适当时机如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它们在大多时可以与宿主细胞共存,如世界上有1/3的人接触过结核杆菌,其中只有10%的人具有活性的结核杆菌,余下是潜伏感染,即携带有病菌但并不发病。
由于胞内寄生菌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人体对它们主要进行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使宿主细胞裂解使其失去藏身之所,再通过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消灭。
当然很多胞内寄生菌是非常顽固,对付它们最好是进行免疫预防,如针对结核病,现在采取接种卡介苗,是很好的预防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这种病的传播。随着疫苗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更好的控制胞内寄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过在这一场博弈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概述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理解生态 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理解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关系,了解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第三个功能——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没有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将无法进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种,即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三个主要方面:①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萌发,蝙蝠的捕食;②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动物的求偶炫耀行为,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植物的开花往往需要一定的日光照射时间;③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即雪兔的天敌的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点: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它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之所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有一定限度);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表现出的能力,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二者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稳定性的措施有两点:①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对生态系统适度利用;②对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常见考点考法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在考查时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要分清楚到底是体现了哪一点作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概念和提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在高考中,通常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其他方面的功能综合考查,本节内容一般占的比例不大。
常见误区提醒
生态系统的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信息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是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信息则属于物理信息。信息传递既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并且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到底是体现了哪个方面主要是看外界干扰程度,如果干扰程度没有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则体现抵抗力稳定性;反之则体现恢复力稳定性。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 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 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解析:小草返青向食草动物传递颜色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因此物理信息并不都是来源于环境,而植物也不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链传递。
答案:D
【总结升华】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且方向可以是双向的,即相互传递。其作用体现在生存、繁衍和种间关系调节上。
这篇2013人教版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 课本是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
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生物复习方法:课本是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课本是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
以课本为基础
根据考纲的要求,于老师建议考生复习时应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掌握。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一定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突破课本的知识点。其实每道试题都不外乎是某些知识点的体现,同学们可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逐个突破。
于老师认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点,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各种变式训练。另外考生在做题时要善于总结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是什么,这样就实现了从试题到知识点的反馈,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以试题训练为中心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其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于老师提醒考生,复习时一要以试题训练为中心,从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识点和落实考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可以这么说,不以试题训练为中心的复习和学习都是失败的。
以能力提高为重点
理综生物试题量少,所以在题目的设计上,更多地突出学科内知识综合迁移。这可加大考查的知识面,同时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完成设计实验的能力。
为此,考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梳理知识、归类题型、提高能力,同时应反对突击式、填鸭式题海战术式的复习方法,而应按照考试说明为指导,按照考试的标准要求,去提高各种能力和基本素质。
做到“不二错”
高三学生应该说“见多识广”,于老师认为,只要保证把做过的作业、随堂训练、大小考试的题目吃透,使前面自己出现过的错误不再重现,高考成功就有了保证。而这需要同学们积累错题,建立错题集,并及时翻阅复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复习时不是随便翻翻看看答案就行了,而是对做过的好题、难题重新分析,揣摩知识点,再现解题过程,从中领悟出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命题趋势。
【高考考好生物有方法】相关文章:
读书有好方法的格言05-25
生物除皱的方法具体有哪些03-31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十个好方法07-02
自学雅思有什么好方法11-16
学英语的好方法有哪些06-23
放养宝宝有什么好方法06-23
写景作文有哪些好方法06-28
学习英语有什么好方法10-08
考研数学高数解题有哪些方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