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镜及装片知识归纳
生物显微镜、装片与酶等实验专题
显微镜的使用、装片制作和酶的相关实验这三部分都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出题点。这些内容不仅涉及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知识,也涵盖了理解和应用等多个维度的考查,因而出题点较为多样,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作如下整理分析。
知识点归纳
1、显微镜镜头的辨别: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直接放在镜筒里,因此目镜无螺纹,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因此物镜有螺丝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玻片的移动方向: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具有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特点。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说明物体实际位于中央偏左下方,当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物体也恰好在中央。因此要把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是把左下方的物体移到中央,即向右上方移动。(先移动再换镜,保证全程都可见)
3、显微镜下视野大小、明暗问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
4、简单装片制作中的故障问题:观察自制临时装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焦到位,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可能是这一部分调焦不准造成,切片厚薄不均就会出现上述这种一部分调焦准确而另一部分调焦不准确的情况。
5、酶的相关实验:(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实验过程中,向甲试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可使碘液变蓝色。甲试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碘液会变蓝;乙试管注入了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碘液不变蓝;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典型习题
1.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如图是某同学用10倍物镜观察到的影像,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字母影
像,正确的做法是( )
A.用20倍物镜 B.向下移动标本
C.标本向左移动 D.用5倍物镜
4.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5.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同一标本,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③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 ④把大
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⑥转动了粗准焦螺旋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6.如图是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滴加的是碘液
B.③中展平时,要滴加生理盐水
C.④中盖盖玻片时,一边先接触水滴
D.⑤中观察到的“目标甲”实际位于左下方
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
视野中的物像从左图转为右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 ⑤转动转换器
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
8.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试管1、3中各加入2 mL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 mL唾液,如图处理5~10分钟,然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B.试管3在该实验中是必不可少
C.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9.在经过以下处理一小时后,滴加碘液会使哪一只试管的内容物变成蓝色( )
A.米汤与一定的冷开水充分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B.米汤与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C.鸡蛋清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D.脂肪微粒与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后,并将试管保存在37℃水中
10.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
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横线里填文字,内填数字编号)
(1)乙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__ __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甲图中使
用目镜镜头②和物镜镜头③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 __倍。
(2)如果在使用乙图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
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__ __。
(3)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__ __移动。
(4)小明观察到丙图中的②是__ 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图。观察效果由③(模糊)到④(清晰),他应调节显微镜的__ __。
11.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
答:
(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
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 __。
(2)步骤④滴的液体是__ __。
(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__ __(填
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 _。
12.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
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
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__ 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生物显微镜及装片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生物组织色散知识归纳03-09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归纳07-07
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生物与环境03-12
高中必备的生物知识要点归纳11-09
初中重要的生物知识要点归纳12-06
初中重要的生物知识归纳总结12-12
初中必备的生物知识要点归纳12-02
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01-27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