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经济书的随笔: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讲述美国经济发展的书籍,里面关于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中国也曾出现过。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我本科时在图书馆匆匆看过几眼。书太厚,当时就没打算耐心看完。
时隔几年,在研究生的理论课上老师又重提此书。以前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本子上记,现在老师一页页放幻灯片,学生拿着手机拍,坐在后排看到的全是手机屏幕,也算是奇景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方便好还是不好。我懒得拍照片,知道就算拍了自己课后也不会看,所以干脆买一本书重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英文原名叫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作者是Jane Jacobs。她不是建筑师,也不是城市规划师,却对这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本书自1961年出版以来,成为城市研究和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的都市复兴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挑战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应有的发展取向有深刻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基本框架。
雅各布斯开篇就说:“我所抨击的不是对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批评,或对城市设计形式的吹毛求疵。恰恰相反,我要抨击的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
在正统的理论中,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控制城市规模、在周边另建“花园城市”的计划被雅各布斯指责是一种“家长式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倡的由摩天大楼、高架桥、绿色公园构成“垂直城市”被雅各布斯认为除了“制度化、程式化和非个性化”以外毫无价值;美国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在十九世纪末期掀起的“城市美化运动”,在大城市建设大批“标志性建筑”,如市政中心、文化中心、大型纪念碑、城市广场等等,雅各布斯认为这些建筑把城市文化和公共建筑分离开,鹤立鸡群却大而无用。对于敢直面权威提出质疑的人,我一向很佩服。
像这种专业性稍强的书,如果看不进去会很枯燥,但里面很多观点却新颖独到。雅各布斯说城市并不是因为汽车而变得支离破碎,而是因为城市的支离破碎而使得汽车被大规模使用。汽车的使用增加,用地需求增大则会使整个地区的用途分散,从而导致对汽车的依赖更大。关于贫民区,传统理论的典型做法是将其清除,以更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但这种做法却使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雅各布斯认为很多贫民区都有一种积极改进的态度和信心。规划和更新政策应当理解和尊重现有的状况,在现有条件上进行重建。鼓励非贫民区化,而不是梦想怎样把中产阶级请回到城市里来。
雅各布斯说的是美国城市的死与生,但这些问题无一不在中国上演。我本科有一门城市设计课,但我只能称之为“住区高层建筑排布课”。基地在杭州汽车北站。即使上课的时候听了不少规划理论,强调要尊重文脉,维持邻里关系。但最后为了满足容积率,结果就是把一个关系复杂的城中村改造成一个高层孤立的普通小区。
调研的时候,居民中的大部分是从偏远乡村来此打工的,以几百块钱一个月的租金住在村民狭小而闭塞房子中。他们面对调研很紧张,反复询问是不是要拆迁了。对于他们来说,最需要的是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一方容身之所。如果真正破土动迁,那大部分原来生活于此的人就不得不搬走,搬到更为偏僻,付得起租金的地方。我们做的课程是假题,但社会问题是真题。看似改善了片区环境,但本质只是转移了矛盾,掩盖了真正需要解决的事。城市不仅仅是设计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
【本文作者:籽言。(公众号:寻常)】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看经济书的随笔: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相关文章:
《大城市的死和生》读书笔记07-04
关于生和死的随笔散文02-21
重读经典散文随笔07-05
死与生散文05-26
死与生作文01-13
重读《安娜卡列尼娜》随笔07-09
生和死作文03-18
向死而生经典散文随笔07-13
看雾凇的随笔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