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以陵园的游记为话题的散文:从清昭陵到明孝陵

时间:2021-06-13 11:46:0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以陵园的游记为话题的散文:从清昭陵到明孝陵

  《从清昭陵到明孝陵》描写了明皇陵的地形地貌,以及它的风景,历经六百多年的沧桑,那里的画面让人刻骨铭心。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从清昭陵到明孝陵》,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陵园的游记为话题的散文:从清昭陵到明孝陵

  答辩结束离开沈阳,我又顺便去南京走了一遭。我跟妈妈说,从沈阳回杭州的机票太贵,如果飞去南京,能省下一半钱。爸妈笑说,然后,你又花两倍的钱游玩,可真会精打细算。我说不能这么讲,从综合效益上看,还是提高了整体的资金利用率。

  为了不虚此行,我的行程安排得很满。虽然夜里十一点才到青旅,第二天还是起了个大早,先独自一人前往孝陵,然后和朋友约好十点在中山陵门口见面。

  明孝陵和中山陵所在的景区面积很大,出入口也多。据说,当年从朝阳门至孝陵卫再到陵墓西北所筑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五千多人。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我出了地铁口,没细想,就向身边一位老人家问路。原本只想有个方向指引,没想到他竟然主动提出给我作向导,让我跟着他抄小路,节省了不少时间。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先后调用军工十万,历时二十五年建成,它承唐宋“依山为陵”的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二十余座帝王陵寝的形制,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

  孝陵历经六百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荡然无存,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来恢弘的气派。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组为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楼、御桥、石像生、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石象路神道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神兽。石兽皆由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线条圆润,风格粗犷,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也起着保卫辟邪的象征作用。翁仲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二段,依次排列一对望柱和两对文臣武将。武将身披甲胄,手执金吾;文臣身着朝服,手捧笏板。穿过神道,我每每抬眼凝视,就想起清朝诗人那句“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

  明孝陵弯折的神道在帝王陵寝中甚是特别。关于孝陵神道为何弯曲,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不与人同,别出心裁;有人说是尊重自然,顺应山水;有人说是遥应北斗,天人合一;还有人说是,敬重孙权,留其旧墓。

  翁仲路尽头是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是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明楼重檐九脊,琉璃铺面,南开三拱,方砖墁地,虽然是后人仿造,已非原物,依旧让人啧啧称奇。

  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两门课都曾经系统地讲过我国古代的陵寝制度。但我当时总觉得,比起都城、宫殿、寺庙和园林,帝王陵寝的专题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当时上课还不小心睡过去,中建史考得一塌糊涂。直至亲赴孝陵,身处其间我才明白,十里皇墙,百千驻军,重重殿宇,杳杳烟云,如若仅仅是被囚于几页苍凉浅薄的白纸之上,丢掉血肉筋骨,失掉气度精魂,又怎么能让人刻骨铭心呢……

  说到底不过陆放翁告诫子孙的那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及行万里路吧。


  【本文作者:籽言。(公众号:寻常)】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陵园的游记为话题的散文:从清昭陵到明孝陵】相关文章:

描写陵园景象的随笔:从清昭陵到明孝陵01-05

沈阳昭陵优秀导游词06-20

沈阳昭陵导游解说词参考07-22

清永陵导游词12-25

以铭记为话题的作文06-17

以铭记为话题作文06-17

以西游记为话题的散文:时代西游01-10

游成吉思汗陵作文03-18

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生平简介01-22